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09763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铜山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调研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铜山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调研与思考关于铜山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调研与思考摘要:近年来,随着仪征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铜山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日益成熟和完善,铜山办在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特色化建设集中居住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将结合铜山现阶段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总结铜山经验,进一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不足,促进铜山农民集中居住提出对策与建议:要在建设的科学性、配套的完善性、管理的规范性和致富的长远性上下功夫,以此来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关键词:仪征铜山城镇化农民集中居住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也是经
2、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还有利于集约土地资源,节约公共投入。铜山作为全市较早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地区,充分考虑发展需要,结合本地情况,积极探索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新方法、新路子,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速度比较快,群众满意度比较高,走出了一条符合铜山实际的道路。一、铜山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实践和探索铜山地理环境特殊,加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一直以来群众的居住条件较差,分散居住的模式造成公共服务落后,无论是教育、卫生,还是休闲、购物,都没有像样的配套设施,往
3、往要到距离较远的仪征市区才满足高一点的生活需求,因此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非常迫切。铜山敏锐捕捉到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等政策机遇,主动顺应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满足3:3:2:2的付款方式,进行一条龙开发建设,该集中居住区房屋及基础配套设施已全部竣工,大部分房屋已交付居民使用;铜山集中居住区建设依托北依苏中第一峰铜山、面临白鹭湖,以及地下蕴藏的大量优质矿泉水的资源优势,将526.5亩土地整体包装成可容纳1400多户搬迁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项目,吸引上海等地的投资商参与建设;枣林渔村集中居住区
4、还融入了休闲观光的旅游元素,打造成了枣林渔村农家乐一条街。四是充分尊重民意。工作中,铜山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民意,满足民愿,保障民利。一方面,做到公开透明。采取项目实施前明确告知补偿标准、奖励等政策,户型确定后征求意见,农户搬迁前讲清细则,项目选址地设立公告的“四个一”工作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特别是对先期试点项目的补偿,严格按照房屋类型和质量等级明码标价,公平对待,并对在规定时间内搬迁的农户给予1万元奖励,对放弃宅基地的,根据宅基地大小给予1—3万元不等的土地节约奖励,赢得了绝大部分群众的理解支持。另一方面,做到各
5、取所需。对有意愿进区入住的农户,根据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构成,采用别墅、多层和老年公寓三种方式分类吸纳,分批推进,一般家庭以A户型216㎡,B户型155/185㎡别墅为主;困难户则以C户型77/140㎡多层住宅、加送车库为主,并为贷款入住的困难户提供三年贴息;“五保户”则由枣林湾老年公寓免费统一安置。比如,在铜山街道搬迁过程中,先期投入资金帮助群众代建了100多套房屋,为搬迁户提供安置。二、铜山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问题和不足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过程中,铜山虽然在规划、用地、资金等方面破解了一些难题,在市场化运作、特色化打造等方面探索了一些
6、经验。但随着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向纵深推进,越来越多农民入住集中居住区后,一些的问题和不足逐渐暴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群众在入住积极性上有所减弱。目前,铜山前期主要是通过异地新建集中建设二层住宅楼,后期采用建设高层满足更大的需求量,农民居住空间变小,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导致尚未搬迁的村民产生了思想波动。比如,一些群众自身经济状况殷实,居住条件宽畅,装修舒适豪华,配套用房齐全,占地面积大,不愿意搬进住宅楼;一些个体经营的农户,感觉住宅小区内部没有生产的空间,怕入影响致富门路,顾虑重重,持等待观望态度等。二是群众在日常生活上不够便利
7、。部分楼栋公摊面积设计不一,主干道路相距较近,车库、车位等未能配套规划,对今后车辆停泊和自由回转带来了不便。部分小区的排污管网、环境绿化、配套综合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还未完善到位,居民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管理等问题还未纳入正常的管理渠道。大部分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小区管理机制尚未健全,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制度,建成小区的环境卫生、安全管理、公共服务等后续管理任务较重。三是群众在适应新环境上还需加强。让农民进入集镇居住,实现了农民就地城镇化的第一步,农村的房子更新了,居住得更紧了,使家庭与家庭、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组,人
8、际关系、经济利益进行了重新调整,一家一户自我维护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思维尚未打破。从管理服务看,虽然挂上了社区居委会的牌子,实际运作却采取“村社同行”方式,居住在集镇的农民继续由原村集体承担户籍管理、惠民补贴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