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向佛学转变的内在哲学根据论文

魏晋玄学向佛学转变的内在哲学根据论文

ID:10508454

大小:6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魏晋玄学向佛学转变的内在哲学根据论文_第1页
魏晋玄学向佛学转变的内在哲学根据论文_第2页
魏晋玄学向佛学转变的内在哲学根据论文_第3页
魏晋玄学向佛学转变的内在哲学根据论文_第4页
魏晋玄学向佛学转变的内在哲学根据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魏晋玄学向佛学转变的内在哲学根据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魏晋玄学向佛学转变的内在哲学根据论文..毕业一魏晋玄学向佛教般若学的转变是跨文化交流上的一个典范,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东晋时代的佛学领袖释道安曾认为:“自经流秦土,有自来矣……以斯邦人老庄教行,与方等经兼忘相似,故因风易行也。”(注:《鼻奈耶序》。)这个观点把般若学与老庄思想(主要是魏晋玄学)的“相似性”看成是佛教般若学在中土流行的主要原因,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目前,学术界比较流行的看法还是这个“相似说”,认为魏晋玄学的本末有无之辨同佛教般若学的真俗空有之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毕业,二者在思维方式上极易沟通起来。这种看法显然基于跨

2、文化交流中的比较学原理,具有普遍性和合理性的一面。然而,玄学与般若学毕竟属于两种不同特质的哲学思辨体系。魏晋玄学,立足于本末有无的抽象玄远思辨,落实于名教于自然相互关系的处理,具有世俗性与超越性的双重性格;佛教般若学,立足于空与有、真谛与俗谛的统一,目的在于论证现实世界的虚幻不实,从而将人们最终引向佛教的涅pán@①寂静。显然二者是有较大差距的。就价值取向来说,玄学是有无兼顾、真俗双取而又极富玄味,般若学是空有相即、真俗双遣而终极于解脱,二者既相类似又相异趣。魏晋玄学和佛教般若学的这种特点,一方面为佛教般若学楔入中国思想界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3、和方便,另一方面也使佛教般若学高出于玄学而最终取代玄学而埋下了伏笔。对于玄佛转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清理佛教般若学理论在中土的创造性发挥的思想历程,而且也会加深我们对魏晋玄学的整体认识,反过来又影响我们对魏晋玄学的重新评价。二佛教般若学是印度大乘佛教空宗的一个重要理论派别,其经典依据则是《般若经》。佛教《般若经》的传译早在东汉末年的支娄迦谶就开始了,后来经过支谦、朱土行、竺法护等人的继续努力,流行于印度和西域的佛教般若学思想已基本上介绍到中国。但是,直到西晋元康、永嘉年间以前,这种外来的宗教理论只停留在引进阶段,并没有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多少

4、影响。佛教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思辨色彩的宗教神学体系,如果仅停留于民俗化的粗俗的信仰层面,那么它就不可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发展成为新型的中国化的佛教。西晋中叶以后,中国社会政治的极端动荡,特别是魏晋玄学清谈在士大夫阶层中的广泛流行,为佛教般若学的介入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社会土壤。在这种条件下,一大批佛教般若学者模仿着玄学清谈家的风格,以般若学的概念、范畴和命题附会玄学,迅速形成了一股蔚为风尚的般若学思潮,实现了玄佛的合流。严格地说,中国佛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正是以这股般若学思潮的兴起为标志的。佛教般若学的一个最核心的概念就是“空”。空不

5、仅是大乘空宗的世界观,同时也是一种思辨方法。与小乘佛教的“我空法有”不同,大乘般若学不仅主张“我空”,而且主张“法空”,一切皆空。这个空在西晋最流行的《放光般若经》中作了多种解释发挥,有十四空、十八空、二十一空等不同说法,名称不一,意义也多有重复。总之,空作为一种“智度”,是大乘菩萨一生所获得的“六度”的最后的和最高级的阶段。而万法之所以空,是因为万法本无“自性”,其内在的体认无法用任何的语言来定义或描述。因此,般若经为了打破人们对于空的执著,采用了印度传统思维中特有的重重否定和悖论形式,不仅将否定形式运用到“假我”的所有构成因素:四大、六根

6、、六境等中,同样也将它运用到般若经典所阐释的特殊观念:佛身、觉、涅pán@①和智慧等当中。因为对空本身的肯定也意味着执著,那样“空”也就成了“有”。只有在体会到一切皆空而又无任何执著时才能与“诸法实相”融为一体,获得般若波罗蜜多这一无上正觉。可见,佛教般若学上的空,是印度佛教特有的教义和印度传统的思辨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它在中土是找不到对应的形式的。两种文化显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两晋之际兴起的般若学正是在两种异质的文化的差异中寻求一致,将玄学与般若学调和起来。从西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郭象逝世到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僧肇逝世,佛教般若

7、学在中土经历了长达一百年之久发展历程。当时,中土的般若学学派林立,新义叠出,成为继玄学之后的又一大社会思潮。由于资料的佚失,般若学各派的思想都很难找到完整的线索。道安的弟子、后秦的僧ruì@②最早提出“六家偏而不即”的观念,但六家不知何指。刘宋时昙济作《六家七宗论》(今佚),梁代宝唱《续法论》中曾引用,唐代元康《肇论疏》中再度引用,这样,“六家七宗”之说被确定为两晋时代般若学派的总称。具体上可分为:以道安为代表的本无宗、支道林为代表的即色宗、支愍度为代表的心无宗、于法开为代表的识含宗、道壹为代表的幻化宗、于道邃为代表的缘会宗,共称“六家”,其

8、中本无宗又分出以竺法深为代表的本无异宗,连同上述六家,共称“七宗”。六家七宗在理论上都是出于对般若学“空”的理解,不同的派别站在不同的视角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在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