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64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ID:10507626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64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_第1页
64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_第2页
64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_第3页
64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_第4页
64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64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64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传播病毒[1]。近年来,手足口病发病率显著升高,并呈现季节性流行和全年散发趋势,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给予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64例手足口病患儿,年龄在3个月至5岁之间,均痊愈出院

2、。所有病例诊断均参考卫生部(2008年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4例,女30例,年龄3个月~5岁。在口腔内两颊黏膜、软腭出现疱疹,水疱破裂后形成小溃疡,年龄偏大的患儿可述咽痛,手足远端部位及肛周出现丘疱疹,疱疹如米粒大小、边缘充血,手掌、足底外侧为好发部位。64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所有患儿均予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全部患者临床治愈出院。�1.2临床表现�1.2.1发热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5低热(37.5℃~38℃)39例,中等热(38.1℃~3

3、9℃)19例,高热(39.1℃~40℃)6例,发热持续(2.4±1.6)d。�1.2.2皮疹分布口腔内两颊黏膜、软腭出现疱疹,1~2d水疱破裂后形成小溃疡。手掌、脚底均有或多或少的小水疱,19例在臀部、肛周丘疱疹,其中3例只表现为臀部疱疹。出疹顺序:自手足开始,后至臀部,再至其他部位。�1.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相对增加。尿便常规及心电图检查正常,有2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3例患者心肌酶轻度异常。�2护理体会�2.1体温护理本研究中所观察的手足口病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4、低热患者较多,一般38℃左右,经过抗炎、抗病毒对症治疗,鼓励患儿多饮温水,体温很快恢复正常。少数患儿持续高热,除对症处理外,主要是进行物理降温如:戴冰帽、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大血管处置冰袋、必要时行亚低温治疗等。护士应增加测量体温的频次,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做好药物及物理降温后的记录,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2]。�2.2皮肤的护理5手足口病常引起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疱疹性咽峡炎,手、足、肛周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内液体较少,通常在1周内消退。因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故不需要特

5、殊护理,但要保持皮肤卫生,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3]。�2.3口腔及饮食的护理小儿患本病易出现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应配以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饭前、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不会漱口的患儿可用棉棒醮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以免感染,并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金霉素、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

6、素B�2、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4]。�2.4消毒隔离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品、奶壶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也可经口传播。面对如此复杂的传播途径,做好消毒隔离,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至关重要,因此要将将患儿安置在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的病房内,紫外线循环机定时消毒病房,并固定房间收治患者。护理不同疾病患儿时,护理人员要严格消毒双手,5防止交叉感染

7、。患儿的用具、呕吐物、粪便等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对患儿和密切接触者隔离7~10d,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基本消退,水疱结痂脱落才能解除隔离。对出院患儿床单位应先用紫外线灯照射1h,再用0.2%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后方可收治患者[5]。�2.5出院指导�2.5.1手足口病可通过接触传播,控制传染源至关重要。患儿出院后,应休假直至所有临床症状消失后2周,以防止传染给其他人。�2.5.2鼓励患儿家长向周围人做好手足口病的宣传、预防工作。�2.5.3对恢复期的患儿,指导肢体、语言、智力能力的锻炼。�参考文献�[1]张颖,盖中

8、清.手足口病研究进展.山东医药,2008,48(17):113-114.�[2]祖大玲,张祝娟,董玉萍.72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安徽医学,2008,29(4):370.�[3]李琳琴.108例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体会.中国医药导报,2008,3:(9),135�[4]朱录清,董伟,程铮.手足口病33例临床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