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95960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浅谈教师角色的转变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教师角色的转变的论文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已经启动,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一些学习心得。一、“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时代要求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我们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他们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转型,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地进入了
2、信息社会,文本文字已不再是人类经验存在的唯一形式,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互联网、各种媒体等多种途径,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在必行,我认为:教师不只是知识的权威者,更多的是学生求知途中富有经验的组织者,是学生的求知伙伴。二、走进新角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角色转变在新课程中,大家将看到教育观念的变化有: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3、注重学生终身学习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等等。新课程理论认为,课程不仅是由教科书,还包括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课程已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它意味着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
4、,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使之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与创新的过程,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那么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学习的伙伴”关系,让学生释放个性,发展潜能,才能真正做到“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学会生存》一书中: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虽然,教师作
5、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他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先进的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学行为,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我们的教学行为中,就需要我们对原有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对新的教学行为进行探索,对自己新的教学身份进行重新确认,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苏霍牳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
6、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此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三、适应教师角色转变需要终身学习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我们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新课程下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不断地形成新的基本技能。如与他人合作的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
7、技能,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教科书已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如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以及信息化课程等。另外,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如活动与探究、动脑筋、自由阅读等,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这也对教师的
8、创新精神提出了挑战。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