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职校德育工作思考论文

新时期职校德育工作思考论文

ID:10493204

大小:57.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新时期职校德育工作思考论文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新时期职校德育工作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时期职校德育工作思考论文..新世纪伊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时期,国际国内局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高(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应根据新情况、新任务,进行新研究、新探讨,形成新思路、新举措,以取得新经验、新成效。一、职校生思想政治状况概略上世纪末至新世纪初,高(中)职生思想政治状况其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同学爱党、爱国的意识强烈,拥护改革开放,关心国内外大事,痛恨消极腐败,愿为实现现代化和振兴中华做贡献;他们勇于参与公平竞争和敢于开拓创新,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自信心,不满足于现状,向往热烈的生活和憧憬美好的未来;崇尚科学真理,尊重客观规律,

2、注重实践,讲究实效,不相信甚至十分反感空洞的说教;在自主意识、自立意识、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等方面,渴望得到尊重,反对品头论足;他们思想解放,观念新潮,热情奔放,活力四射,对改革开放中的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并且容易接受;公开承认自我价值,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并掌握专业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总之,较之上世纪80—90年代的学生,他们更趋理性化,更具有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科学意识、效益意识、进取精神和务实作风。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部分学生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缺乏明确的信仰和远大的理想。小部分学生没有远见和雄心壮志

3、,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比较淡薄、模糊甚至动摇,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给自己带来实惠,共产主义则遥遥无期,所以不用关心,也关心不了,认为这是中央的事,上级领导的事,与己无关。他们关心和看重的是眼前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因而对社会上流传的诸如“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只讲金钱,不讲信仰;只要实惠,不要主义”之类说法非常感兴趣,很是认同。2.缺乏艰苦奋斗和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当代职校生的成长过程比较顺利,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一些人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做任何事情仅凭一时的热情,没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却总异想天开要出人头地,一鸣惊人,其结

4、果往往是有始无终,半途而废,使理想变成空想;部分学生劳动观念不强,不珍惜劳动成果,过分讲究吃穿玩乐,不顾家庭经济实力;学习上不努力,得过且过,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迟到、早退、旷课、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现象较为严重。3.缺乏集体主义和法纪观念。部分学生集体观念、团队合作精神不强,人际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欠缺,遇事不能顾全大局,班集体活动开展的难度越来越大。有的学生对班级漠不关心,不但不能为班级争光添彩,相反还有意无意损害班集体荣誉。有的学生法纪观念淡薄,自由散漫,我行我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只要自由不要纪律,只要民主不要集中,好感情用事,喜欢与

5、社会上一些小混混结交,重哥们儿“义气”,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顾后果,违纪违法之事时有发生。4.缺乏道德修养和辨别抵御能力。有的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薄弱,缺乏应有的正义感和公民意识,言行举止不文明,不爱护公物和公用设施,对有悖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表现出惊人的冷漠。有的学生职业道德意识不强,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进职校学习仅仅是为了毕业后的就业、赚钱,至于该如何对社会尽义务、做贡献则很少考虑。有的学生家庭道德意识也不强,缺乏应有的亲情感和友情感,“小天使”“小皇帝”意识浓烈,不能敬老爱幼,善待亲友邻居。有的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缺乏对错误思想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易受不良思想行为影响而步入

6、歧途。5.缺乏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精神。一些学生价值取向发生偏差,片面理解市场经济利益驱动原则,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甚至有点“唯利是图”,轻视或无视社会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名利思想、权位思想和实用主义思想十分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及他人利益的关系,只要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只讲索取和个人享受,对他人和社会关注不够,甚至漠不关心,缺少公益心、关爱心,把大部分甚至全部精力投入到实现自我价值上,而不能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职校生问曰存在的原因分析1.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错误思想的影响。社会转型、经济市场化不可避免会伴生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和错误

7、的思想,从而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比如,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国企困境问题,失业与就业问题,两极分化问题,消极腐败问题,假冒伪劣问题,黄赌毒问题,诚信危机问题,人际关系冷漠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行业不正之风及不文明行为普遍问题,格调低下的文化消费时尚和娱乐方式问题,淡化政治倾向问题,传媒误导问题,网络无孔不入问题,是非颠倒和观念错位的问题等等,都会给学生的思想、心灵以极大地震荡,造成精神污染和严重危害。2.优裕物质生活产生的负面效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上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等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