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的临床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的临床探讨 【摘要】目的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分析。方法我院神经外科的重症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降低颅内压等治疗,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亚低温低温疗法。根据GOS评分对患者6个月时的神经系统进行评分,并治疗12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急性评估,治疗过程中记录亚低温的副作用包括低血压、肺部感染、心动过缓及颅内高压反跳导致致死性脑疝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各3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神经系统评分(GC
2、S评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根据GOS评分对患者6个月时的神经系统进行评分,亚低温组的神经系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急性评估,亚低温组的远期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具有明确的脑保护作用,治疗过程中副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亚低温;脑保护 ? 亚低温疗法主要通过降低脑组织葡萄糖利用率和耗氧量以减缓脑代谢,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分析亚低温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收入我院神经外科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共68例,其中男52例,女16例。年龄18~60岁。按重症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纳入患者[1],排除标准为有脑动脉瘤、血管畸形、肿瘤的患者;因血液系统疾病导致脑出血者;合并有严重心、肺、肾疾病者;年龄<18岁,>60岁者。68例患者中车祸伤35例,高处坠落伤8例,外伤13例,其他12例。其中颅内血肿19例,脑疝24例,脑挫裂伤21例,脑干损伤4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10h。? 1.2治疗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所有患者入院后行专科处
4、理,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者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脱水、降低颅内压、促醒及药物脑保护处理等治疗。亚低温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亚低温疗法。具体方案是[2]:采用血管外降温方法联合冰帽和冰毯同时减低体温及脑部温度,采用冬眠I号辅助降温,保证在(4±2)h内将患者耳温降至32℃~35℃之间,降温时间根据颅内压情况具体制定,大多维持48min~2h。采用缓慢升温法恢复体温。? 1.3观察指标随诊一年时间,记录和评估6个月及12个月时的神经系统评分及生活质量。6个月时神经系统评估(GOS评分),分为痊愈和轻残合为良好(5分)、中残(4分)、重残(3分)、植物生
5、存状态(2分)及死亡(1分),3分以下为预后不良;第12个月时远期生活质量评估系统(KPS评分):每10分一个评定级别。记录亚低温的副作用包括低血压、肺部感染、心动过缓及颅内高压反跳导致致死性脑疝等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采用卡方分析,以双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经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各34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9例,年龄(31±19)岁,GCS评分(3
6、.6±2.1),发病至入院时间(4.1±3.4)h;亚低温组男27例,女7例,年龄(32±21)岁,GCS评分(3.3±2.3),发病至入院时间(4.0±3.5)h。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神经系统评分(GCS评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2.2随访6个月时神经系统评估(GOS评分) 根据GOS评分将患者6个月时的神经系统评分分为良好、中残及不良三种,经卡方检验,亚低温组的神经系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第12个月时
7、远期生活质量评估系统(KPS评分) 治疗12个月后对生活质量急性评估,经卡方检验,亚低温组的远期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两组患者治疗后副作用比较 观察治疗过程中低血压、肺部感染、心动过缓及颅内高压反跳等情况,经卡方检验,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亚低温技术已经被逐渐应用于心脏骤停、重度颅脑损伤以及脑卒中的治疗上,起到脑保护作用[3]。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缺血改变,其核心损害部位是不可逆的坏死,但是周边存在半暗带,如果能够及时给予适当的干预治疗,可能会使受损的脑组织功能恢复,因此尽可能的
8、保护病变周围的脑组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