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男性乳腺癌临床诊治体会(附7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男性乳腺癌临床诊治体会(附7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情况和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发病年龄高,病程长,病理类型均为浸润型。治疗均采用手术切除,加术后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论:男性乳腺癌较少见,病程长,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由于其在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故极易被忽视或误诊。由于上述特点,要提高男性乳腺癌的存活率,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男性乳腺癌;早期诊断;综合治
2、疗【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186-1乳腺癌是女性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乳腺癌(MBC)较为罕见,在我国占男性恶性肿瘤总数的0.71%~1.08%,占全部乳腺癌1.1%[1]。一般就诊病期较晚,预后较女性乳腺癌差,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男性乳腺癌7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性乳腺癌在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和转归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51.1一般资料本组7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4岁,病程2年以下者3例,2年以上者4例。
3、病变位于左侧者5例,右侧者2例,病灶位于乳晕下6例,病灶位于乳晕内1例。1.2临床表现与分期以乳房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者5例,以乳头血性溢液为首发症状者1例,以腋窝淋巴结肿块就诊者1例。7例中有乳头回缩或与皮肤粘连者2例。肿块直径小的1.0cm,大的5.0cm,平均3.0cm。TNM分期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2例。7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例,髓样癌1例。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4例,阴性3例。7例患者行激素受体检查,雌激素受体阳性5例,孕激素受体阳性2例。1.3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采用改良根治术。术后一周用CMF
4、方案(CTX0.6/m2,MTX40mg/m2,5-Fu500mg/m2)化疗4~6个周期。其中1例腋窝淋巴结转移数超过4个行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雌激素受体(ER)阳性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7例患者均给予口服三苯氧胺。2结果7例患者均随访,术后1年死于肺转移2例。术后2年死于脑转移1例。2例死于非乳腺癌相关疾病。现存活的2例患者术后近5年。3讨论53.1病因男性乳腺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2]。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与内分泌异常有关,属全身性的一种疾病。一般认为高危因素有:乳腺癌家族史,内源性或外源性激素分泌失衡,乳房外伤,男性乳房
5、发育症,有辐射的工作和环境等因素。3.2临床特点①发病年龄大,本组年龄为57~75岁。②病程长,病期晚。③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晕区无痛肿块、质硬、边界不清,乳头内陷或者固定,乳头血性溢液,多有局部皮肤受累。常伴有男性乳房发育症。④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易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⑤ER阳性率较女性乳腺癌高[3]。3.3诊断及误诊分析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为乳晕区无痛性坚硬不规则肿块,临床诊断并不困难,需与乳房良性肿瘤,尤其应与男性乳房发育症鉴别,并参照有无睾丸、肝脏、肾上腺及垂体疾病进行综合分析。辅助检查:①X线:男性乳腺癌乳房X
6、线片特点为乳晕下非钙化性、不规则性肿块,多位于乳头偏心侧,偶而出现点状钙化灶,边缘有毛刺征[4]。②B超诊断乳腺癌的正确率较高,其对男性乳癌的诊断也同样适用。③细胞学检查:应用细针(直径0.7~0.9mm)穿刺细胞5学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阳性率在80%以上。④组织学检查:当针吸细胞学检查的结果为阴性,而临床上仍怀疑为乳癌时,则应行切除活检。⑤乳管内镜检查诊断法:乳管内镜创立了针对乳头溢液而无肿块的乳管内微小病变的内镜诊断法,一旦发现乳管内肿块,应切除活检,病理证实后行手术治疗。但乳管内镜价格昂贵且操作技术要求高,基层医院难以开展
7、。男性乳腺小而菲薄,理论上易于早期发现乳腺癌,但事实上男性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率较女性低而误诊率较女性高,可能与传统观念影响、患者本人及医师未予重视有关,常误诊为男性乳腺发育症、乳腺纤维瘤等而延误诊治。因此,一旦发现男性乳腺包块必须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53.4治疗及预后男性乳腺癌的治疗与女性乳腺癌相似,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术后放疗、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由于男性乳腺组织较少,缺乏脂肪纤维组织的屏障保护,肿瘤较易侵犯皮肤及胸壁或通过皮下及胸肌筋膜淋巴管向内乳区或腋窝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较高。故男性乳腺癌应以根治术为主的
8、综合治疗效果最佳[5],我院采用改良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为杀灭或控制微转移灶及原发肿瘤,以减少术后复发及血行转移,术后辅助化疗更为重要,用药方案基本同女性乳腺癌。肿瘤位于乳晕内侧或肿块大于2cm者,内乳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故术后行内乳区放疗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