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52276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心得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心得摘要:探究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情趣;信任学生,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运用教学手段,立足于引导积极探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钥匙;注重课堂上的激励性评价,促进深层探究。关键词:引导;激趣;自主探索;评价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呢? 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主
2、动转换角色,自觉适应新课改需要。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应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中,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问题情境是指学生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是体现在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但又不能直接解决的新问题。而“欲望”会让人产生一种冲动,是动力的源泉。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充分感受,真正体现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的转变。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自主
3、探索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创设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情境,要把握好“激励情感——设计问题——组织问题”三个环节,创设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开放性、难易适度。 例如,教学“从不同方向看”时可这样设计:我们通过Flash配乐诗歌欣赏《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学生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使学生明白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校教学楼场景,并在相应的图形下填上观察的方向。 然后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水管的三叉接头,交流结果并叙述观
4、察方向。 之后,让学生画三视图(根据所给物体)。接着给六块小立方体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搭出不同的几何体。 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既没有限制学生思维,又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教师在教学时,要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生活学习材料,使学生的操作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尽可能创造或利用适合于学生特点的学习环境以及数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数学方法的直观性,使学生面临具体的学习任务,不断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及时运用评价等手段,引导并激励他们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信任学生,引导
5、探索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心,他们总想成为研究者、发明者、探索者。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时,尽量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就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应留给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就放手让他们自学;凡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得出的某一规律,就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凡是学习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解决……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在自主探索中学会求知,从而调动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一定能摸到
6、红球吗”时,先让学生结合问题摸球后尝试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和讨论,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然后小组活动,动手实验,收集数据。使学生在游戏实验中经历了“猜测——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活动过程,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了描述不确定现象的随机概念,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归纳能力。 三、鼓励质疑,提供钥匙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发现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借自己的直觉,先提出某种有目的的猜想,再进行验证,从而揭示某一类数学问题的有关规律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这类数学问题进行大
7、胆的、有目的地猜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如教学“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学生观察图后,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怎样计算?学生思考后大胆猜测计算方法,结果很快提出了两种想法:1.(n-2)·180°;2.180·n-360°。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成立,他们又积极主动参与到检验中去,从而产生更多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浓郁,积极性高,而且活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探索实践能力。 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教学“探索规律”时,由于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有一学生针对“已知平面内任意三个点都不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