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研究法内涵特征及研究过程概述

质的研究法内涵特征及研究过程概述

ID:10441790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质的研究法内涵特征及研究过程概述_第1页
质的研究法内涵特征及研究过程概述_第2页
质的研究法内涵特征及研究过程概述_第3页
质的研究法内涵特征及研究过程概述_第4页
质的研究法内涵特征及研究过程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的研究法内涵特征及研究过程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质的研究法内涵特征及研究过程概述  质的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在当今社会科学领域方兴未艾,是一个包含多种方法论的研究名词,其在不同学科领域理论传统的促动下,由衰到盛,由边缘、弱势、冷门走向了中心、强势、显学。其与量的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的纷争,共同构成了上世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两条发展主线。瑞典教育家胡森(T.Husen)认为,量的研究从自然科学中来,强调一种分析的、经验的、可定量化的观察,在确定因果关系中作出解释;质的研究来自人文学科,看重整体的定性以及说明的方法。近年来,质的研究方

2、法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其一扫传统实证主义以机械的、非人性化的、决定论至上去阐释社会进化、变迁、变革的理论特征,用具有独特本质的人内含的各种社会价值和意义为依托,在社会多层次的实践情境中赋予个体人性化活力最合理的存在性,从而建构出了这种存在性的理论架构。本文试从质的研究法的历史背景入手,对其内涵特征及研究过程作一概述。  一、历史背景及回顾  19世纪随着社会实践的日益丰富,其逐渐显露出了一定的规律性和秩序性,这一特征使人们相信在混乱的社会进程背后隐藏着与自然科学一样的确定性,这促成了以逻辑实证论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的诞生。于是,科学主

3、义的范式开始渗透进社会科学理论建构中,在普遍规律的追求中遵循着标准化、定量化、实证化的规范。尤其是将社会整体比拟为自然界,致使初步的社会科学理论带着明显的生物学痕迹,用单一的因果关系解释社会复杂的内在联系,其简单化和机械化不言而喻。更显示了初步的社会科学理论向自然科学靠拢的较深印迹,尤其是那种对人性追求普遍性的理论建构,完全忽视了社会的本质、人的本质蕴涵的主体的生存特质。  而现代意义上的质的研究正是对社会科学理论中蕴含的逻辑实证论的一次反动。它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以一个民族、一个文化群体为单位通过

4、现场调查和参与观察的方法,去切身体会研究对象在与生存环境相互作用中其独特的价值和生活意义,在社会实践及民族生存中的基石作用。这样以实证论为基础的社会科学开始跳出追求普遍性的理论建构,逐渐地将一种复杂的、多线程的人性的观点渗进人们用多元因果关系架构起来的文化关系,并开始意识到这种文化关系的获得要有自己特殊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对人独特的、独有的本质认识基础上的,它起初显现在大量的民族志文献梳理中。在西方学术界看来,民族志(ethnography)的词根ethno,于词源学视野下,来自希腊文中的ethnos,从而断定质的研究方法发源于人

5、类早期的研究。而它的蓬兴应该是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F.Boas)带学生到美国西北海岸的印第安部落作实地调查,于自然情景的深入分析中开始广泛倡导。博厄斯认为,逻辑实证主义所追寻的事物的本质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存在也是外部强加的。显然,博厄斯这里强调,将现象与本质人为区分开来的传统哲学的做法,是抹杀了人及其社会具有与事物完全不同的独特境遇与逻辑。这些独特境遇与逻辑在严格的计算中是难以把握的,它们是属于生活世界的,因此只有回到生活世界本身才能抓住人类社会生存的独特特征。而博厄斯的学生米德(M.Mead)作为质的教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很早就将质

6、的研究运用到美国教育研究之中。她进一步认为,这些生活世界是由一系列偶然的、边缘的、特殊的生活事件构成,它们反射着个体主观世界的意向性,在不断透露着一个群体、区域、民族的深层的积淀,而个体基于主体选择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这些深层积淀的表面反射,它们构成了生活世界发展历史的全部。20世纪初,推动美国质的研究发展的一股强大势力是芝加哥学派。  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有这样一批学者,他们都注重小单位的个案研究,一个人、一个团体或一个街坊,等等。特别强调个体基于主体选择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在现实生活之间,它们越来越多地决定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例如,社会实

7、践中,什么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优先发展,应重视哪种因素,要优先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受主体价值的影响。显然在20世纪初,价值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考虑的领域。价值问题就是一个选择性的问题,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中,价值满足着人的需要,还体现着人的追求。因此,芝加哥学派强调,如果社会科学研究还寻求一种普遍的东西来统摄人的价值世界,就会出现理性与价值关系失衡、偏颇的状态。质的研究就是使这种失衡、偏颇的状态恢复常态的一种工具,它不仅追求价值对人的需要的某种满足,而且还要体现着人的主动追求价值。于是,芝加哥学派很自然地倡导,把研究对象作为

8、一个整体,在现实的社会性相互作用中去亲自收集资料,去寻求种种社会现象和个人生活的真实述说,这些方法论特点严重影响了现代质的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到了20世纪30~50年代,受经济大萧条的影响,质的研究进入低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