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07602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构建和谐西安的实践与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构建和谐西安的实践与思考 内容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实现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是重中之重,是构建和谐大厦之基。本文以西安为例,分析西安经济发展中的三大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产业结构和谐发展统筹城乡非公有制经济 和谐社会是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促使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诸多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既要实现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 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有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这样一项复杂的社会
2、系统工程,不可能兼顾到方方面面,因此必须抓住重点,找到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并带动其它要素协调、有序、稳定的发展,从而使系统内各个环节要素得到合理有序的排列,最终达到系统的最优化。在诸多要素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重中之重。 西安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西安市依托良好的区域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和科技优势,经济发展成绩喜人。但西安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具体如下: 城市居民收入有待提高。据统计,2004年西安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44.03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末位,是深圳的33.0%、广州的50.6%、宁波的53.8
3、%。西安市职工工资水平也偏低。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居前三位的是深圳、广州和杭州,分别为25091元、17067元、15001元。排在后三位的是长春、西安和哈尔滨,西安仅为8544元。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据统计,2005年西安市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42.4%,比例仍然偏低。 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大。从1997年到2003年西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7年没有超过5%,最高的年份增长4.8%,最低的只增长2.1%,达不到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并且西安市农户中还有60%属于主要靠农业收入为主的纯农户和兼业农户,他们几
4、乎没有非农经营收入,收入增长更为困难。2004年,西安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3143元,城镇居民为8544元,两者的收入差距为1:2.72。 阻碍西安经济发展的原因 产业结构不合理。西安市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第一、二产业比例仍然偏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工业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且这些国有企业大都缺乏活力,发展停滞不前,经济效益低,急需输入新鲜血液。此时虽有新兴产业出现,如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但它们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文化产业受地区整体经济实力和其他待遇因素的影响,仍然是一个弱质产业。 所有制结构不合理。近年来,西安市非公有制经
5、济发展较快,但比例仍然很低,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依然存在。西安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如社会舆论有失和谐,政策贯彻落实有失和谐,融资渠道有失和谐等。 城乡经济不合理。西安市的总人口数为700万,400多万农民,大城市、大农村共生并存,城乡二元格局并未彻底改变,城乡经济不合理依然存在。一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水平和效益还不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比较低。二是城市化进程迟缓。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城中村。由于缺乏对其改造和积极建设,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进西安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培育发展“五大主导产业”,促
6、进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没有强势产业支撑的城市,是缺乏活力与竞争力的城市。实施“产业强市”方略,就是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五大主导产业。其中,应重点扶植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发展。伴随着西安高新技术的发展,将会涌现大量顶级尖端技术。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度,对产品加以技术创新,走出一条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的有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并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增长极”,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为高新技术辐射源,向陕南、陕北传递、渗透,从而
7、带动一线两带的建设,顺利实现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结构的升级应立足于高新产业带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同时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为高新技术的扩散效应打好基础,真正将辐射源传递、渗透到周边地区,从而带动西安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2.全力打造文化产业基地,积极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发展西安文化产业对于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提高陕西省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实现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应围绕“历史文化、现代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四大板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