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创新

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创新

ID:10400674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创新  _第1页
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创新  _第2页
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创新  _第3页
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创新  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创新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创新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对本科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教育制度。由于侧重点不同,特别是导师制的实施目标不明确,造成一些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探索无果而终。笔者认为,导师主要应由专业教师组成,要明确导师和班主任、辅导员的职责划分,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对本科生进行以学术训练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学业指导。  关键词:学业导师制;实践;创新  一、本科生导师制及其困惑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等学校实行的由教师对本科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教育制度。是将班级集体授课与个别指导进行有机结合的

2、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教育制度的标志性成果之一。随后在世界高校中得以广泛推崇。本科生导师制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在中国导师制主要运用于研究生教育,对本科生普遍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进入21世纪后,国内部分高校在全校或其部分院系开始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中学与大学的学习、生活模式有很大差异。由中学生变为大学生,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要适应新的环境,要在新的成长起点上搏击。但是,他们在年龄上基本还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阶段,心理上极易受社会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在

3、学习上求知欲非常强,特别是在脱离了高中时代的升学压力后,他们更希望利用大学宽松的学习平台,掌握新知识,获得新方法,尤其是希望自己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不少学生商未摆脱中学时代机械学习的方式,对大学的学习方向茫然不知所措,一阵新鲜后甚至会产生失落感。因此,本科生不但需要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和生活指导的辅导员或班主任进行疏导,而且还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进行指导,使他们在实现角色转变的同时,还能获得专业思想的教育和指导,并为未来成才打下基础。本科生导师制因之应运而生。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一些高校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理论

4、层面来看,导师制下的导师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导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能够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安抚,学习上明确方向,应该是一项很好的教育制度。  但是,一项好的制度,未必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在实践层面上,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远未达到其预定的目标。相当部分高校的此项尝试无果而终。这不得不使人产生困惑:为什么一项国外成功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制度在我国却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原因何在?  如果从制度上来说,本科生导师制本身并无问题,但是,一项具有普遍指导意

5、义的制度的实施,也必须结合自己的国情,否则,必然会造成“东施效颦”。具体来说,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生师比过高,师资缺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各高校各专业招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的生师比绝大部分已超过20:1,有的专业达到50:1甚至更高。一名教师指导几十名学生根本指导不过来。  其二,职责重复,重点不突出。目前高校每个班级都配备有班主任或辅导员,班主任、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但是,很多高校在导师制中仍把学生生活和思想方面的指导作为导师的主要任务,导致班主任、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责任重叠,

6、工作没有重点,浪费了本不富裕的教师资源,效果自然不好。  其三,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责任心不强。本科生导师制需要从导师的遴选、导师的权利和职责、目标考核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有的高校导师制缺乏完善的实施细则,缺乏对导师制实施过程的督导。此外,由于学生人数和班级过多,高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导师制事实上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教师的积极性很难得到保证。  笔者认为,导师制必须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前述问题的核心在于导师制下导师的主要职责不够明确,导致导师制实施的目标也不明确。导师不是保姆,应该简化导师的职责和目

7、标任务,解决了这一问题,导师制必将焕发其应有的活力。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来看,以学术训练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学业导师制是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创新  为探索导师制对于培养历史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效果,笔者在所在学院推行“以学术训练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学业导师制”,并在历史学专业2003、2004等年级进行试点。  首先,明确导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对学生进行学术训练。  其次,实行“双向选择”与组织安排相结合,确立师生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先由导师(具有硕士学位的讲师和副教授以上

8、职称的教师)提出指导计划,然后由学生根据个人志愿和兴趣爱好及课题内容选择导师。未能通过“双向选择”达成意向的,则由组织统一协调。  再次,引导学生介入导师的科研活动。学生随导师参与相应的研究工作,包括参与课题研究,特别是教学改革课题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