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66070
大小:65.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6
《农业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文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文章促进滑县粮食持续稳定均衡增产的战略思考按照农业局党委《关于印发中共滑县农业局委员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滑农〔2009〕18号)的要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开展调查研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案;认真研究确定调研课题。开展了以“促进滑县粮食持续稳定均衡增产的战略思考”为题的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严密制订科学的调查方案,开展深入细致、扎实的调查走访,经过反复的讨论论证、修改润色,现将调查研究的结果辑文汇报如下。一、学习科学发展观,研究新问题滑县是粮食
2、生产大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兴粮工作,不断强化科技对粮食增产的支撑能力,粮食产量连创新高,2003—2008年连续六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如何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实现滑县粮食生产的新跨越,是我们农技推广工面临的新课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发现新情况,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为实现我县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均衡增产,就必须大力实施“1231”科技兴粮战略。二、学习科学发展观,发现新问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集思广益,反复讨论,找出了我县粮食生产中还存在的问题。在粮食生产中,产量水平因土壤特性、肥力水平
3、和田间管理措施的不同,作物之间、同一作物不同品种之间和同一品种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客观上影响了粮食的稳定生产,同时也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挖掘生产潜力提供了空间。(一)地力条件对粮食产量高低的影响根据耕地地力评价结果,滑县耕地分三个等级,一等地属于高肥力地块,土质以两合土和淤土为主,面积7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4%;二等地属于中肥力地块,土质以两合土和小两合土为主,面积5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7.3%;三等地属于低肥力地块,土质以砂壤为主,面积6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2.3%。对近五年不同肥力水平地块年粮食产量的调查证明,高肥力
4、地块亩产平均1147.7公斤,中肥力地块亩产平均952.4公斤,低肥力地块亩产平均770.4公斤,2008年高肥力地块的高产攻关田亩产高达1515.4公斤。由此可见,科学分析中、低肥力地块对产量的限制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地力水平,实现高产向超高产、中产向高产、低产向中高产的跨越是粮食均衡增产的主要途径。(二)作物品种对粮食产量高低的影响滑县自建国以来,粮食作物品种已进行多次大的更新换代,每一次更新换代都带来粮食作物单产新突破。就小麦而言,已进行九次更新换代。上世纪80年代,引进百农3217等新品种,当年亩产达350—400公斤,单产比以前提高100公
5、斤以上;上世纪90年代,引进豫麦21和豫麦18两个新品种,小麦亩产达400—500公斤,较80年代的品种亩产提高50—100公斤;近年来,又引进综合性状优良的矮抗58新品种,亩产达500—600公斤,较90年代的品种单产又提高100公斤左右。可见,不断地引进新品种是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在粮食生产中,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在同一区域和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上种植,产量均有明显的差异。又从不同品种不同区域小麦、玉米产量调查情况看,在土质以粘土、两合土和小两合土为主的中、高肥力地块,小麦和玉米产量均较高,差异不明显。但在砂壤地,种植中早熟小麦品种亩产390.5公斤,较
6、晚熟品种的328.2公斤高62.3公斤,高19%;种植密植型玉米品种亩产436.1公斤,较稀植型品种的352.6公斤高83.5公斤,高23.7%。因此,因地制宜,优化品种结构是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首要条件。(三)技术服务对粮食产量高低的影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滑县以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新型农民培训等农业科技项目为依托,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收到了显著效果。从2005年实施全国农业科技入户项目以来,滑县粮食生产一年一个新台阶,彰显了科技进步的威力。就科技示范户与全县粮食平均产量比较看,2005年示范户小麦亩产462.8公斤
7、,较全县小麦平均亩产423公斤增39.8公斤,亩增产9.4%;2006、2007和2008年示范户小麦亩产较全县小麦平均亩产分别增12.3%、12.6%和16.0%。可见,科技示范户利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生产成本降低,粮食产量逐年提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主体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适用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是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最根本的措施。(四)农田基础设施对粮食产量高低的影响近年来,滑县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标准粮田建设和节水灌溉工程12全文查看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项目实施,耕地的保水保肥能力、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机
8、械化耕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以17万亩农开项目区为例,在干旱年份,项目区内未开发前浇一遍水需要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