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联想类阅读写作专题指导1

高三语文联想类阅读写作专题指导1

ID:10312724

大小:19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高三语文联想类阅读写作专题指导1_第1页
高三语文联想类阅读写作专题指导1_第2页
高三语文联想类阅读写作专题指导1_第3页
高三语文联想类阅读写作专题指导1_第4页
高三语文联想类阅读写作专题指导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联想类阅读写作专题指导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联想类”阅读写作专题1  遥望星空                        ——“思接千载”之阅读阅读前言 作为新时代的高考学生,应该关心我们的社会和身边的事件,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要广泛阅读,欣赏各种文学艺术,在艺术规律中探寻生活的哲理;要学会把握作者开阔的视野与独特的视角,提升自我的鉴别和赏析能力。明白了这个目标,我们就会明白命题者的选题策略,才能高屋建瓴,在应试中具有鸟瞰全局的能力。   以探寻艺术规律或生活哲理的文学作品,考查重点涉及八个方面:一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三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四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

2、文章思路;五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六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七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八是鉴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作为湖南考生,应该特别关注由文学作品阅读题生发出来的文章赏析题。湖南考生对文章赏析并不陌生,但从高考阅卷情况来看,不少考生并没有真正领会命题者的意图。我们不能把它简单地视为“小作文”或“简答题”。说它不是小作文,因为它不要求有完整的谋篇布局,写作形式比较自由,考核重点不是写作能力;说它不是简答题,因为作答时必须含有赏析的成分,要符合赏析的基本要求。当然,目前湖南高考卷的文章赏析还停留在“直觉的评论”、“心底的赞叹”这样的低层次上,

3、一般只要求考生在积累相关写作理论的基础上,对一篇文学作品的某一个点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简要赏析。   阅读,注定离不开对文章题材、结构的认知和把握,更离不开对文章主旨的探究。面对成文的作品,探寻作者的构思,既能获得美的体验,又能给自己的作文树立鲜活的参照物,高考现代文阅读无法回避。名作共赏谈     静◆朱光潜高考湖南卷(正文略)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17.第一段说“感受”的“含义极广”。请根据文意,说明“含义极广”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8.下面是两个推论句,但作者省略了推论的中间环节。请根据上下文的意

4、思,分别补写出句中所省略的内容。(4分)   答:你的心界愈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   你的心界愈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_,你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19.比较第五段中的小林一茶的俳句与中国诗人的诗句,指出它们在境界上有哪些相同点。(5分)   文可分为三大部分,(1)~(3)为第一部分,(4)~(5)为第二部分,(6)为第三部分。请分别从每个部分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每处2个字),概括出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4分)   六、文章赏析(14分)   21.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

5、赏析。(14分)(1)从主题思想的角度赏析《谈静》(2)从说理技巧的角度赏析《谈静》阅读突破策略   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的整体脉络之后,我们还需根据作品的特征从微观上去答题。在阅读文艺性较强的文章时,注重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事及理的阅读方法尤为重要。   一、由词句到语境的开掘。一个词语或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含义不同。词语除了它的基本含义之外,还可能有比喻义、隐含义、临时义、概括义等,因而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有着多义性、含蓄性、情感化等特点。这就需要由词语本身这个“点”推及语境这个“面”,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挖掘它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以湖南卷第19题

6、为例,题目要求考生“比较第五段中的小林一茶的俳句与中国诗人的诗句,指出它们在境界上有哪些相同点”。我们先来看看原文:   我这番话都是替两句人人知道的诗下注脚。这两句诗就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大约诗人的领略力比一般人都要大。近来看周启孟的《雨天的书》引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觉得这种情境真是幽美。你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中国诗人到这种境界的也很多:“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7、像这一类描写静趣的诗,唐人五言绝句中最多。你只要仔细玩味,你便可以见到这个宇宙又有一种景象,为你平时所未见到的。   这里已不只是分析诗句本身,而是要洞察作者援例说明的用意,要求考生实现从语句到语境的开掘。考生一般都可以得出答案中的三个要素之一:“都表现为一种幽美的情境。”细心的考生,则可从“大约诗人的领略力比一般人都要大”、“你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等句子进一步得到启发,找到答案的另外两个要素:①都是静观寻常事物中妙悟到的另一种景象;②都能从中看出诗人悠然自得、空灵的心境。   二、由事例到理性的思考。在偏重议论与说理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往往可以通过丰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