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84281
大小:56.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5
《关于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论文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 意义 策略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中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与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打破学科本位传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从教材取向、学生取向、教学过程取向等方面采取策略,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同时,还要处理好多种课程资源的关系,并对多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加工、整合和选择。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改变教师只“教教材”、学生死“抠
2、书本”的教学观,改变视学生为“知识容器”的学生观,改变教师由于“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而对学生拥有绝对权威的师生观。资源的开放性和信息的共享特征,使教学超越狭窄的书本内容,让师生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课外资源进入教学过程,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生命历程中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与体验的过程。 2.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同时还必须具有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潜在的价值。这对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提
3、高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将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3.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应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首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极大拓展原有的教育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品德、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发展。 4.有利于打破学科本位的传统 充分开发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将改变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资源单一和“学科本位”的状况,从而提高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促进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策
4、略 1.教材取向的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1)要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优势,用足用好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基本依据,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和人文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教师要透彻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以及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寻找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的联系,准确把握编者的编写意图,使教材的价值在教师的创造性使用过程中得到体现。 (2)要对教材进行选择、加工和拓展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出来的,因此会因编者对课程标准理解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再好的教材也会有局限性和不适应性,它不可能适应每所
5、学校、每个教师和每个学生的实际,因此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选择、加工和拓展。 同时教材自身也存在创作中的空白,学习者与教材的对话又是一种不对称的交流。由于学习者不可能完全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本的思想,因此,这种不对称的交流,就产生了许多空白和不确定因素。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补充、拓展教材,把作者有意无意忽略的部分补充上来,把书本这部“小书”与生活这部“大书”融合在一起。 2.学生取向的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新课改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课程的建构者”的观念,学生不是学习的旁观者,不是对教师个人表演的配合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
6、在进入学习过程之前的学习准备状态,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均影响其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教师要把它们作为资源去开发和利用。 (1)关注学生的“知识类资源”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是教学设计和调控的依据。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基于此,并最终体现在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上。 (2)关注学生的“情绪类资源” 学生的情绪类资源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情绪、情感、自信、主动性等,它们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虽不直接参与对知识的理解,但却影响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可使学生在学习过
7、程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激发深入学习的内在动力。 (3)关注学生的“问题类资源” 尊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就是抓住了教学新的生长点。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教师要迅速判断其是否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对于那些价值不大的问题要采取延迟处理或一带而过的方法,防止被学生的一些无关紧要问题分散注意力,影响教学效率;但对于关键问题则要高度重视,既可顺水推舟,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深入思考,又可巧妙导学,适时点化,让学生在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 (4)要关注学生的“错误资源” 出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
8、的过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准豁口。或因势利导,在错误中发现合理的因素,把学生从错误引向正确;或将错就错,让错误暴露无遗,使学生自己发现和改正错误;或将错误和正确加以比较,让学生自行判断,自己得出结论。 (5)关注学生的“差异资源” 学生之间会因为差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