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

传染病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

ID:10170578

大小:5.76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6-12

传染病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1页
传染病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2页
传染病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3页
传染病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4页
传染病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染病学 总论邹启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传染病的定义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所引起的疾病称为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感染病),其中具有传染性,并可导致不同程度流行者称为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二、传染病的危害性传染病均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所以其危害性不只影响到个人,常常涉及家庭和社会。历史上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难。公元6世纪一次鼠疫大流行,欧洲死亡近1亿人,14世纪第二次大流行,亚、非两大洲

2、死亡2400万人,欧洲病死2500万人,占欧洲人口总数的1/4。我国仅1910年东北地区流行鼠疫时,病死4.2万人以上。百余年来屡屡从国外传入的霍乱,解放前的50年内,发生过12次大流行。仅1932年从上海蔓延到21个省的303个城市,患者10余万,病死3.4万人。1939~1949年10年间,全国各地的天花患者38万,此外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麻疹、伤寒、痢疾、斑疹伤寒及结核病等,疫情亦相当严重,每年吞噬很多人的生命。三、传染病学的现状和任务新中国成立以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方针,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就。经百余年的努力,在上世纪7

3、0年代后期(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代表全人类宣布天花已消灭。控制了鼠疫和霍乱的流行,既往猖獗流行的多种疾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等均得到了基本控制,发病数大量减少。近30年来有些传染病有明显增多,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胃肠炎等。而且又发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军团病、拉沙热、阿根廷出血热、埃波拉出血热及风靡欧洲的疯牛病、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非典)、禽流感、人猪链球菌感染和甲型H1N1流感等。近年来,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

4、损害,救治无效死亡。病例标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检测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临床表现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绝大

5、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二)尿常规检查。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三)生化检查。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四)病

6、原学检查。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五)血清学检查。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在研究中)。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治疗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高热者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如低于30×109/L)者,可输血浆、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低于1×109/L),建议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对该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试用。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当选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的

7、治疗效果,应当慎重使用。经过百余年的奋斗,只消灭了一个天花,但又出现了很多的新传染病,所以传染病的防治任务非常艰苦。四、传染病感染过的各种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①可被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如胃酸所清除(如霍乱孤菌),②体内特异性被动免疫(来自母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所中和。或特异性主动免疫(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免疫)所清除。2.隐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sab-clinicalinfection),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无临床症状、体征

8、及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3.显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clinicalinfecti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