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

病理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

ID:10253121

大小:9.67 MB

页数:89页

时间:2018-06-13

病理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1页
病理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2页
病理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3页
病理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4页
病理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理总论精品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理学病理学Pathology第五版刘巧云主讲绪论病理学的概念—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研究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绪论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病理学内容—在总论的基础上研究和阐述各器官系统每种疾病的特殊规律,根据各器官系统本身在功能、代谢上和形态结构上的不同,其病因、发病机制、病变特点、转归及有关的临床表现和采取的防治措施也有所不同。为各种不同疾病共同病变基础,是疾病发生的共同规律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

2、肿瘤病理学内容普通病理学系统病理学病理学任务病理学的任务研究病理变化(pathologicchange)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侧重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并密切联系疾病时器官的代谢和功能;研究疾病的始动因子即病因学(etiology);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各种影响因素,即发病学(pathogenesis);病理学的地位病理学的地位----桥梁作用以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解剖、组胚、生理、生化等为基础。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理论和实践基础。对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提供理论依据。pathology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和疾病时机体的形态、机能

3、、代谢等变化。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研究方法人体病理学外科病理学诊断病理学A(autopsy)—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检—尸检。B(biopsy)—用局部切取、钳取、搔刮、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C(cytology)—针吸病变组织或采集病变处脱落细胞涂片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实验病理学动物实验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病理学的观察方法及新技术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组织中未知的抗原或抗体。其实用范围包括病因诊断、免疫疾病诊断、肿瘤诊断。大体观察—主要运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量尺和磅秤等工具,对大体标本及其病变性状进行细致的观察

4、和检测。组织和细胞学观察—将病变组织制成切片染色,或脱落、穿刺细胞涂片染色,显微镜观察。组织和细胞化学—俗称特殊染色,通过应用某些组织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显色试剂,显示病变组织细胞的化学成分的改变,从而加深对形态结构和代谢改变的认识,弄清形态改变与代谢改变的关系。病理学的观察方法及新技术超微结构观察—观察病变组织的亚细胞结构。流式细胞术—快速定量细胞内DNA、测定DNA倍体类型及肿瘤细胞的生长分数(S+G2/M的比例),用于淋巴细胞的分型。图象分析技术—属于定量病理学,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病变组织和细胞进行客观的精确的定量,以弥补形态学观察(定性)的不足。分子生物学技术—分

5、子杂交、PCR、DNA重组、测序等。疾病论一、疾病的概念1.唯心主义观念2.通俗的定义——不舒服3.WHO:疾病是不健康健康:指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处于良好状态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亚健康:许多人处在一种健康(第一状态)与疾病(第二状态)中间的状态。二、病因学(Etiologyofdisease)1)生物性因素2)化学性因素3)物理性因素4)营养性因素5)遗传性因素6)先天性因素7)精神性因素8)社会因素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1.患病时自稳调节紊乱2.疾病过程中的因果关系3.疾病过程中的损害与抗损害的关系

6、4.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影响四、疾病转归1.完全恢复健康2.不完全恢复健康3.死亡判断脑死亡的依据: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不能逆转的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不发生有目的的反应。自主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15分钟后仍无自主呼吸。iii.瞳孔散大或固定;个别患者可无瞳孔散大,但瞳孔固定是必有的。iv.颅神经反射消失;包括瞳孔反射、角膜反射视听反射、咳嗽反射、恶心反射、吞咽反射等消失v.脑电波消失vi.脑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再见!第一章细胞和组织损伤与适应反应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萎缩生理性萎缩病理性萎缩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废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肥大生

7、理性肥大病理性肥大代偿性肥大内分泌性肥大增生生理性增生再生性增生过再生性增生内分泌障碍性增生化生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化生第二节细胞、组织损伤原因发生机制细胞膜的破坏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作用细胞浆内高游离钙的损伤作用缺氧的损伤作用化学性损伤遗传变异形态学变化一、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细胞内玻璃样变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细动脉壁玻璃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含铁血黄素脂褐素黑色素病理性钙化营养不良性钙化转移性钙化细胞水肿肝细胞气球样变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明显肿胀,胞浆疏松成气球样肾浊肿脂肪变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