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课程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树立课程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ID:10167529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2

树立课程意识提高课堂效率_第1页
树立课程意识提高课堂效率_第2页
树立课程意识提高课堂效率_第3页
树立课程意识提高课堂效率_第4页
资源描述:

《树立课程意识提高课堂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树立课程意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具有课程意识,其课程意识的强弱往往集中表现在对待教材的态度与处理教材的方式上。教材只是一个引子,一个案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初读这句话我感到颇为疑惑:为什么要紧扣课标而不是紧扣教材?什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近期学习和研读了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实施要求后,再读这段话和思索这些问题似有所悟。为什么要紧扣课标而不是紧扣教材?因为历史新课程标准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些目标中,只有知识目标是显性的硬性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都是隐性的软性的,无法量化,无从定形

2、,需要通过一定的过程、特定的方式、有效的方法才能一一凸显。这些软性目标的实现程度直接反映了教师的功底与思维水准,决定着教学的立意和境界。而教材中更多呈现的是静态的知识点、少量的材料和已经定性的观点。从教与学的角度看,的确只是一个引子、一个案例,至多也是个半成品而已。4如果只紧扣教材,就会被束缚于狭小的空间内坐井观天,会将关注点更多地锁定在知识目标上,重复知识点与现成观点,无暇他顾。站在这样的起点上教学,即使设计巧妙,教法新颖,也不是一堂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课,对学生也是不公平不负责的。对学生而言,单纯的知识储备是必要的,但更需要的是在教师带领下,登高望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学习有生命力的历史,感

3、受历史所蕴含的人文情怀。这就需要教师把课堂的着力点集中在知识背后的能力训练、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上,集中在对观点的生成过程的了解以及对观点的思辨过程中。教师只有在树立了课程意识解读了课程目标的大背景下审视教材,才会尊重教材但不迷信教材,利用教材但不受限于教材,立足教材却能高于教材。教师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知识与能力,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把看似互不相干的点线面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重新整合教材资源:调整教材编排次序,增减教材编排内容,改变教材的叙述方式,挖掘教材内涵与意义。根椐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充分利用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进

4、行课堂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提高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倡一课时突出完成一项能力训练和凸显一个教育主题,反对在三维目标实现上平均着力,什么都做什么都蜻蜓点水做不到位的做法。紧扣4课程标准“用”教材,重建与生成课程。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课程目标,找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切入点,以及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动情点。同时要求教师经常反思自己:教学中是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了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了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能力;教学中是否能见微知著,洞察底蕴,巧妙转换角度,个性解读,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平常之中见风

5、景;教学中是否能读出文本和材料中隐含的知识,是否善于发现历史材料的光彩和育人价值,质疑探究,激活课堂;是否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情境,让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增强学生的生命力量。4树立课程意识,重建与生成课程,采得百花蜜后,为生辛苦为生忙。历史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过程最重要的环节是体现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让学生能体验历史感悟到活生生的历史。这就要求课堂的一切设计活动必须是围绕学生而展开的。一是要关注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课前关注学生已有什么,课堂上关注学生怎样学,课后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能做什么。二是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历史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日常生

6、活,也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只有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活生生的历史。三是要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开展多种活动,如自主质疑、探究、解惑,情景展示,师生辩论,专题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四是要追求课堂的有效互动,讲求平等对话和共享的氛围,增强课堂生命力。五是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也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可由班长、科代表、小组长、学生点评学习过程、学生表现、学习效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相长。树立课程意识,重建与生成课程是新课改的任务之一,也是教师提升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这不仅需要教师多方尝试、正确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勇于实践,师生共识

7、、共享,而且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及时了解和学习同行们的优秀成果,海纳百川,为我所用,逐渐形成有效的便于操作与符合学情的教学风格。注:本文系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为《提高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号为“十二五”规划课题BY[2013]G292。(责任编辑庞丹丹)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