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62074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2
《浅析人民内部矛盾内涵的历史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人民内部矛盾内涵的历史演变摘要:人民内部矛盾其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尤其是“人民”的内涵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各历史时期社会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变化。科学分析人民内部矛盾内涵的历史演变,对于分析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关键词:人民;人民内部矛盾;历史演变;内涵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56-028在共产主义的运动史上,由于实践的局限,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
2、盾问题。列宁预见到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存在人民内部矛盾。斯大林在苏联宣布进入社会主义之后,混淆了“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这两类矛盾。毛泽东根据1956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的混乱和国内出现的不安定因素及少数闹事事件,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的学说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比较完整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构建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基本框架。从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提出至今,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丰富,因此,在探索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生成逻辑与治理机制,科学认识新时期正确处理人民
3、内部矛盾的思路和对策,加大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中,我们有必要对人民内部矛盾内涵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研究。一、“人民”内涵的演变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人民内部矛盾的思索,主要体现在“提出”和“创立”上,毛泽东指出:“一般来说,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1]。但是,人民内部矛盾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毛泽东在创立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时曾指出,对待“人民”这个范畴应当从历史地、发展的眼光来看,不可“形而上学”地对待它。首先,“人民”是一个有着浓烈阶级色彩的概念,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各个
4、阶级都把与本阶级根本利益相对的阶级视为敌人,而把本阶级都纳入“人民”的范畴。其次,人民与敌人是相对存在的,有相互转换的可能性,人民内部的人因为根本利益的不一致可能转变为人民的敌人,而被视作敌人的阶级可能在某一特定时期属于人民。毛泽东当时判断人民的标准是依据人们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态度、立场,这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标准。8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判断和处理矛盾问题。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民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党的工作重心也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
5、体,多种所有制为补充的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多层次的生产关系引发了新的社会利益阶层的产生,例如:民营企业中的雇主、雇员,个体户,私营业主等。邓小平根据客观实际提出:“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即“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得失的标准。实际上,这也是判断是不是属于“人民”范畴的标准。因此,即便新产生的社会利益阶层具有某些特殊性,他们仍然属于“人民”。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标准实质上是一个经济标准。与此同时,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
6、伟大构想,也就是说,那些不接受马克思主义,不相信社会主义,但是拥护祖国统一的人也被视为人民。这就使得爱国主义成为判定是否属于“人民”的另一个标准。综上可知邓小平时期的“人民”除了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还包括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社会主义的爱国者,这一定义大大拓展了“人民”的范围,赋予“人民”内涵以更准确的时代特征。“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也随着“人民”内涵的扩大和对人民根本利益看法的转变而得以拓展。这一时期,关于“人民”范畴的判断已由纯粹的政治标准向经济标准和爱国主义标准延伸。多重的判断标准使得“人民”的范
7、围扩大,因此,我党的群众基础得到拓宽。8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则站在改革、发展、稳定和依法治国的高度,阐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同时切实推出各项利民政策,从而使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更加科学化、具体化。这一时期,人民“面”的拓宽体现在“人民”的阶层有了新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在各项战略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我国社会结构的原始格局迅速被打破,出现阶层的新生和瓦解,阶层地位的提升与下降,社会阶层结构逐步向适应现代经济结构的方向转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
8、后,江泽民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2]“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这样对于人民的定位调动了各阶级、各阶层的积极性,为我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保证了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8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从新的实际出发,积极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