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40447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1
《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对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眼科收治的30例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手术时间在(55.2±15.3)min,术后视力恢复佳,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手术前后视力、散光情况及眼压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合并高度数近视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
2、除术见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效果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患者视力恢复快、并发症率低等优点,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开展大范围推广使用。关键词: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高度近视7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是临床眼科疾病,具有致盲性,且核质地较硬而大、视网膜易脱落、眼轴长,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难度大,并发症率高且严重;手术治疗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方式,但术后并发症对手术效果影响较大。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防止常规手术方式造成的角膜缘大切口,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矫正高度近视,且其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被广大患者及临床医
3、师接受,是临床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首选方式[1]。笔者对30例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展开回顾性研究,对其临床资料、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取得较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眼科收治的30例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进行研究,经视力、眼压、散瞳行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眼底镜、A/B双超等检查确诊,并进行视力、眼压、眼轴长度的测量;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在42岁~80岁,平均(63.8±6.4)岁;术前裸眼视力为手动/裸眼~0.12,矫正视力手动/眼前~0.4;近视度数在-6.00D~-18.00D;
4、眼轴长度在24.88mm~35.62mm,平均(29.12±2.42)mm;根据晶状体硬核Emery分级:Ⅲ级6例、Ⅳ级9例、Ⅴ级15例;晶状体浑浊LOCSⅡ分类:核性混浊16例、后囊下混浊8例、皮质性混浊6例。所有患者的眼压均低于21.0mmHg,在正常范围内。1.2材料、制剂和设备7由美国进口的PMMA人工晶状体,光学直径为6.0mm;黏弹剂为透明质酸,由天津生物制剂有限公司提供;圈垫器、撕囊镊、劈核刀、乳酸钠林格注射液。1.3手术方式所有患者均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按照白内障常规完善术前准备,术前3d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4
5、次/d~5次/d;术前30min,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常规行结膜囊冲洗。采用表面麻醉的方式,术前30min进行麻醉,术中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可追加1次。选择上方穹窿部为基底,在约12点钟方向行球结膜的切开,适当电凝止血,在角巩膜缘后1.0mm处行一弦长约6.0mm的反眉弓状的1/2板层切口,分离层间直至透明角膜内约1.5mm~2.0mm处,在9点钟方向采用15°穿刺刀作透明角膜侧切口,7于前房注入黏弹剂,双刃刀刺入前房后沿着水平方向向两侧扩大内切口至6.5mm左右;以5.5mm的直径使用撕囊镊环形撕囊或采用1.0mm注射针头行开罐式截囊;充分水分层及分离,双手法将晶
6、状体核拨至前房,再次注入黏弹剂后伸入圈垫器,固定晶状体核后采用劈核刀将其分为两半,核块娩出后吸除皮质,对后囊膜进行抛光;在囊袋及前房中注入黏弹剂,在囊袋中植入人工晶状体,吸净黏弹剂;经切口注入灌注液,恢复眼压,切口无渗漏则无需缝合,若渗漏则仔细缝合;复位结膜瓣后,结膜囊内涂抹地塞米松眼膏后包扎24h后拆除。术后7d常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行地塞米松消肿。1.4观察指标对手术前3d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视力变化、散光程度、眼压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作统计学数据分析[2]。1.5统计学数据分析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
7、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在26min~80min,平均(55.2±15.3)min;术后视力均有一定恢复;具体分析见表1。表1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情况比较(n;%)注: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情况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患者手术后散光情况及眼压均得到改善,具体分析见表2。表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散光情况比较(χ±s;D;mmHg)7注:两组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及眼压无显著差异;术后均得到改善,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8、.3患者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