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上交)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上交)

ID:1012554

大小:3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6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上交)_第1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上交)_第2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上交)_第3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上交)_第4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上交)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上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自制力摘要:自制力是创新人格的重要特征。发明大王爱迪生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改变,而是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事实如此,成功者总是凭借强大的自制力抵制了通往成功道路上的种种诱惑,克服了种种困难,越过了种种障碍,最终获得成功的。要主宰自己,必须对自己有所约束,有所克制。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自制力;他律、自律、巩固;明确目标,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正文:发明大王爱迪生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改变,而是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

2、期望的目的。”歌德说:“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由此可见,要主宰自己,必须对自己有所约束,有所克制。众所周知,小学生都随意好动,自制力特别差,因此课堂纪律,日常行为等方面就显得杂乱无章。但是自制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培养和发展的。因此,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应该着手进行自制力的引导和培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分为“教”、“扶”、“放”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教师的“教”为主;第二阶段重点在于促进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第三个阶段放手让学生以自我管理为主。9第一个阶段——基础阶段(他律):开学初,对于

3、刚刚踏进学校大门的低年级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陌生的。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内容,初步树立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1、学习规范,明确要求,培养自制力。(1)、提高认识:低龄的孩子还不能判断和评价自己行为的适宜度,这时,应该为孩子制定一些必要的“班规”“校规”,以此作为孩子行为的准则,作为孩子判断和评价自己言语和行动的依据,约束孩子的行为。起初,孩子只是粗略地懂得“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即使不一定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习惯成自然,孩子会做一定的自我约束。例如,规定孩子不准玩剪刀,孩子在看到剪刀时手就不会

4、伸过去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班规”也应赋予更多的道德意义,因为孩子对行为准则含义的理解已越来越具体化和复杂化了。例如,“尽管别的孩子不时地与你捣乱,你也不应该将绘画用的颜料泼在他的身上”。要求孩子这样做,更重要的是要让他懂得这样做的道理,那就是“尽管是别人的错,你还是应该耐心地劝告他,而不能采取不文明、不道德的方式进行报复”。另外对于中高段的学生,新接班班主任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并熟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不仅知道了该怎样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加强检查、评比和监督,使学生的行为举止逐步符合规范要求。9(2)、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根据低年级孩子

5、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可以利用教室的板报园地,定期出板报,因势利导,采取童话的形式,将“学习”、“纪律”、“卫生”、“礼貌”作成很有吸引力的图片布置在教室里,让学生比一比,赛一赛的激励法。从而,很好地调动学生遵守纪律的积极性。(3)、开好头,老师的要求没有商量:从你接班抓的第一件事起,就要给所有的学生深深地打下烙印,只要你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得按要求做到,而且一定得做好,做不到绝对不放过。针对做不到的学生可以采取有效的、并且学生和家长还挑不出毛病的方法。你开始抓的这件事对你下一步班级管理非常有利,而且是学生容易做到的。如:认真书写作业(校内的)、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眼操等

6、。一样一样地来,不要一下抓好几样。要抓就必须得抓到底,就是持之一恒。2、家校合作,营造育人氛围。孩子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要想把自制力的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一分钟,离不开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去充当连结学校与家庭教育力量的桥梁和纽带,运用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争取其积极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抓住每次家长会的机会,向各位家长讲解培养自制力的意义,介绍一些培养自制力或习惯的方法,号召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具体措施是:9(1)、改变溺爱、娇惯孩子的教养方法,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吃苦耐劳、特别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机会,更应该严格

7、要求,使之逐渐克服,切记简单粗暴,打骂体罚。(2)、开展好实践活动,让他们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增加户外活动和独立活动的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整理自己的房间等。(3)、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尽量不用物质刺激或奖励。即使批评也要在先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后进行,使孩子看到成绩,这样既纠正了错误或不良行为,又不伤害其自尊心和自信心。3、实行“两卡”制度,随时检查学生行为。为了和家长及时地、全面地建立起密切联系,还可以设计家庭、学校联系卡(也可以是学生素质评价手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