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大纲

ID:10110145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26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32010130总学时:讲授36学时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先修课程:一、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一门教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指定选修课,讲授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近代等时期,对文学创作历史发展规律和艺术创造经验的总结,从中探讨古代不同时期文学观念及其演变、不同文学批评方法与审美标准,深入领会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和艺术精神,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建设当代新的文学理论提供历史的借鉴。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系统讲授与训练,使学生获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史的基本知识和总体印象,

2、了解各历史时段主要文论家及文论著作的概况与要义,掌握代表性的观念范畴、理念命题和批评形态,增加审美鉴赏与分析评判的感性知识,提高理论思维与论文写作的实践能力。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一)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学时分配讲授讨论习题实验其他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8611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和成熟——汉魏六朝时期8611三中国文艺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8611四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和鼎盛——明清时期8611五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和西方文艺美学的交汇——近代时期44(二)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

3、产生——先秦时期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产生和发展;把握中国古代“诗言志”的实质;比较以孔子“师教”为代表的儒家文学观与以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的区别。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中国古代“诗言志”的实质。教学内容:31、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2、儒家的文学观3、道家的文学观第二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和成熟——汉魏六朝时期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两汉时期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过程;探究曹丕、陆机思想的时代意义;正确评价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的历史价值。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的文学思想。教学内容:1、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

4、批评2、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展3、刘勰及其不朽巨著《文心雕龙》4、钟嵘的诗论专著《诗品》第三章中国文艺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境”的提出,及唐代后期古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比北宋(以苏轼为代表)和南宋(以严羽为代表)文学理论批评的不同。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苏轼和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严羽和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1、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境”的提出2、唐代后期文学理论批评不同流派的分化和发展3、苏轼和北宋的的文学理论批评4、严羽和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第四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

5、的繁荣和鼎盛——明清时期教学目的和要求:分析明清两代文学思想发展过程和小说戏曲理论批评;掌握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教学内容:1、明代文学思想发展中的复古和反复古2、明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3、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4、清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5、清代前中期的诗文词理论第五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和西方文艺美学的交汇——近代时期教学目的和要求:辩证评价传统文学思想;了解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梁启超和王国维的文学思想。教学内容:1、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革新2、掌握中西文学思想的交汇和梁启超、王国维的文学思想3四、使用教材与参

6、考书目教材: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005.邹然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五、课程实践环节基本要求为了使教学效果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必须让学生进行有一定目的、要求的课外学习,阅读一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关美学、文学批评、文化史等方面的学术著作与文章,写出读书笔记。安排1——2次专题讨论。六、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本课程教学可分为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课外作业等环节。其教学内容基本都要求学生提前自学,必要时可安排学生在课堂阅读教材的有关章节,以锻炼提高学生通过阅读接受信息、发现

7、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辨能力。课堂讲授着重讲解重点难点问题,并以提问和必要的课堂讨论来启发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七、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辨析问题的能力两个方面。课外作业一至两次。该课程是考试课。平时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70%。八、必要的说明本课程是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学习,批判地继承古代文论遗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弘扬民族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落实为总结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文学理论与创作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