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科中渗透环境意识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艺术学科中渗透环境意识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ID:10108962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5

艺术学科中渗透环境意识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1页
艺术学科中渗透环境意识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2页
艺术学科中渗透环境意识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3页
艺术学科中渗透环境意识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艺术学科中渗透环境意识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艺术学科中渗透环境意识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课 题 研 究 方 案                 执笔:徐寒冰一、提出课题:1、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青少年环境意识教育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解决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必须提高人民的环境素质,最根本的是从教育抓起,特别是从幼儿、中小学学生的教育抓起,使国民从小就受到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具有环境意识,具备环保技能,养成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2、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制定上,也要求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

2、的整合。3、课改以来,由于强调“教无定法”而忽视了教学应当有“法”的一面,使得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大,结构松散。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更好地把艺术课堂与环境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得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更好地把环保理念变为环保行为。二、研究内容:(一)研究目标:1、改善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学生从小就受到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具有环境意识,具备环保技能,养成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2、实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融合延伸,形成富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课程文化。3、改变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融合的随意化,形成有效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视角: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3、。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中学艺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所有学科的领域。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艺术课堂中渗透环境意识,培养环境道德观是有绝对优势的。改变部

4、分老师认识不深或理解上偏差,导致课堂形、实不一致,教学内容不明确课堂结构不清晰的局面。(三)研究方式为尊重学生权益,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活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理论研究法、实践体验法、经验总结法、作品分析法。(四)研究内容1、课程内容设计的研究在艺术教学活动中,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人文环境和周边自然环境,更好地开展艺术教学活动。把环境意识渗透在美学之中,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2、课程实施途径的研究(1)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是课程得以呈现的基石。从基本类型分主要包括物资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

5、源。充分尊重学生,从生活中多挖掘资源。a、利用校园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或周边环境作为教学课堂。b、充分挖掘并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逐渐使广大师生认识到资源的再利用,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提高每个学生的环保素质和全面发展,这是一个现代文明人所必需的。c、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渗透这样的意识:世界是人的世界,环境是人的环境,建筑是人的建筑,每个人都要关心我们生存的世界、所居住的环境与建筑,消除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隔膜,使之互相渗透,互相沟通。a、课题组成员进行教案研究、示范课研究、活动课研究、从理论的层面、实践的层面、清晰的层面、有效的层面对各种课型的结构加以分析,归纳,形成

6、本学科的各种课型的课堂结构的教学模式,最终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2)课程的实施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追求和探究的愉悦。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重在激发探究兴趣,采取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环保理念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增进学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课程管理方式的研究(1)学生管理:鼓励学生参与开发实践,学生根据兴趣特长选择课题,组建学生小课题组,组内明确分工,由导师指导活动的开展。(2)教师管理:组成课题组,形成校长室、教科室、课题组三级管理制度。建立相关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活动及研究,主要包括工作量的协调、工作情况的评价、工作成绩的奖励、教师合作管理及活动能力的培训。4、课程评价机制

7、的研究(1)进行科学评价,建立激励机制,评价深入学生发展的全过程。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2)利用表格、座谈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形式主要采用质性评价,通过写研究日记、填课题记录、积相关资料,办成果展示等倾听学生的内心感受,(3)坚持“自评、互评、教师评、社会评”多元评价制度。三、价值(1)找寻艺术课程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形成有效的相互渗透的教学模式,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