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在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史料在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ID:10076844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4

史料在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运用_第1页
史料在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运用_第2页
史料在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运用_第3页
史料在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运用_第4页
史料在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史料在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史料在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由此可见,新课标已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为开展历史新课程改革、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体和途径。因此,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史料运用的必要性,同时也更要思考如何发挥史

2、料教学的最大效益,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历史史料高效历史课堂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其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对于历史的认识过程。史料教学贯穿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但只有正确的选择史料、运用史料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论从史出”的史学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素养的目的。6现行的高中历史课本每节的历史资料,是编者根据教学大纲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

3、计和选择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和启发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为开展历史课程改革,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体和途径,明确地提出史料教学方面的要求与建议。并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要借助史料的搜集、分类、解析、运用等各种形式的史料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引导学生转变历史学习方式,密切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改革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构建高效历史课堂重视对史料的运用毋庸置疑,作为历史教师在史料的选择运用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

4、史料的选择运用要富于思想6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在思想上重视史料的作用,从而并没有真正去重视并发挥史料最大的价值。史料的选择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润泽生命、点化生命开启智慧服务的,所以进行史料教学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史料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解释。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如,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要求北洋水师“保船避战”、考虑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双方的准备情况,可让学生

5、分组讨论:李鸿章为何会有这样的考虑?这一考虑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这一决定带来了什么后果?等等,让学生通过探讨,然后自己思考,分析概括史料,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体会合作探索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有目的地使用史料,营造一个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情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史料的选择运用要精心1.精心选择史料,要贴近生活实际,要考虑学生的层次性。每一节教学课的时间是有限而宝贵的,引用材料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为了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精用材

6、料,有所选,有所不选。越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越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是思考的开始。要注意到学生的心理认知和接受能力的层次性。一般而言,在高一年级阶段是学习的起步阶段,对高一同学进行授课,课件中应多一些图片、视频等感性材料,带领学生进入历史,还原鲜活真实、生动形象的历史场景。同时,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尊重史实、判读史实的习惯,学会正确地鉴别与阐释史实。而高二同学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多一点文字、图表这些侧重于分析、理解、评论的理性材料,以培养他们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高三的同学更多的是在分析理解史料

7、的基础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史料,精心设问培养能力6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史料为基础设计一些高质量、有深度、有思维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方法自己去进行判断、得出结论,这是史料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通常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问题的解决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种途径。如人教版必修二第40页“历史纵横”有一段史料: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

8、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小问题:为什么1845年左右,洋货会“充积于厦口”?洋货畅销、土布滞销的原因是什么?这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样的提问和回答就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重难点。三、史料的选材要适量、运用要得法和富有策略1.史料虽然对学生理解历史非常有必要,但史料并非越多越好,并非每节课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增加史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