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

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

ID:10039443

大小:264.4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22

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_第1页
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_第2页
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_第3页
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_第4页
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历史科试题(文科)(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欢迎你参加这次测试,祝你取得好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1.以下官职中与其他三个在职能上截然不同的是:()A.转运使B.都指挥使C.节度使D.枢密使2.下列历史现象与分封制无关的是:()A.“周公……立七十一国”B.“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C.山东素称“齐鲁大地”D.“封建亲戚,以藩屏周”3.西汉统治者认为秦亡是因为“海内新定,同姓寡少”。为了“惩戒亡秦孤立之败”,西汉政府:

2、()A.实行了郡国并行制B.设置刺史C.颁布“推恩令”D.独尊儒术4.唐代有人评价科举制时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主要是在说科举制度:()A.选拔了有用之才B.加强了思想控制C.提高了庶族地位D.阻碍了学术进步5.“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里的“本朝”指的是:()A.宋代B.唐代C.明代D.元代6.以下清朝的几个皇帝中专制权力最大的是:()A.康熙B.光绪C.乾隆D.宣统7.秦朝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A.“尧

3、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8.地方割据势力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割据产生的根源在于:()A.中央势力的弱小B.中国国土面积辽阔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地方官制的不完善9.福建土楼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古代哪一制度()A.分封制B.世卿世禄制C.礼乐制D.宗法制10.某个班的同学在

4、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时候出现如下标题,明显与史实不符的是:()A.《浅议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始者——禹》B.《趣谈秦始皇与郡县制》C.《简述宋代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制的强化》D.《论明清内阁制度的沿革》11.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中的兔首、鼠首。导致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的是:()A.英法联军B.日本军队C.八国联军D.沙俄军队12.外国传教士在近代中国合法传教开始于:()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战争后D.庚子战争后13.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反映出19世纪末期

5、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新趋势:()A.允许外国开设工厂B.允许华工出国做工C.在中国内地开设商埠D.外国人管理中国海关14.革命家章太炎在慈溪七十大寿时作诗讽刺她“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这里与“割东三省”有直接关系的战争是:()A.日俄战争B.甲午战争C.抗日战争D.美西战争15.从1840年到19,西方列强侵华的过程,也是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这一过程呈现的趋势不包括:()A.侵略国家从一个到多个B.侵略范围从沿海深入内地C.经济侵略从资本输出为主到商品输出

6、为主D.政治侵略从局部宰割中国到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控制内政外交16.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以反侵略为主要目的B.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C.太平天国反对的是清政府妥协卖国的行为D.太平军使用了英国大炮做武器17.“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反映了洪秀全的什么思想:()A.自由B.平等C.民主D.共产18.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不能说明:()A.农民阶级

7、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B.农民阶级不能充当民主革命的主力军C.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D.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使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更加困难19.“八荣八耻”是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与下列哪一运动的思想内涵一致:()A.维新变法运动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9,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党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8、…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说明他:()①正确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②反对种族复仇思想③认为推翻清政府具有双重意义④坚持用民主主义思想指导革命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这在当时最实际的意义在于:()A.确立民主共和政体B.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使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D.否定君主专制22.有人说: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