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01626
大小:81.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5-10
《鲁迅先生和他骂过的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辅助网www.5730.net鲁迅先生和他骂过的人-一鲁迅在文章中指名道姓“骂”过的人,有百人上下;与其论战的重要人物,也有二三十人。如此之多,在中国现代文坛和学界,不说绝无仅有;也是十分罕见的。许多人当时是名人,不少人后来成了名人。许多人当时是那样,后来却变了一个样。中国人尤其爱面子,中国文人则酷爱面子,被“骂”之后,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在一场又一场的论争中,你来我往,你争我斗,批评,反驳,辩解,声明,反思,诸如此类的文章,鲁迅生前身后,不绝于文坛,虽有是非曲直、利害功过,却时不时被当事人和非当事人搅扰得不清不楚,沸沸扬扬。到了新时期,鲁迅研究冲破了种种禁区,呈
2、全方位开放趋势。鲁迅曾经被陪绑在另一个神身上,似乎也成了神;一切被神化了的,都还了俗,鲁迅也成了实实在在的鲁迅了,所谓“返回鲁迅本身”是也。于是,有人提出鲁迅研究也有“两个凡是”,比如有人认为应该推翻“凡鲁迅骂过的人就一定糟糕,凡鲁迅赏识的人就好到底”的观点。有的人公开对鲁迅表示不屑:“鲁迅么,无非就是骂人。”至于别人骂鲁迅,对鲁迅进行围剿,他们是有眼无珠,全然不见了。至于鲁迅为什么“骂人”,“骂”得对不对,以及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乃至鲁迅“骂人”的意义和价值,等等,等等,他们都无暇无心去细究。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分析问题不顾及这些,抽去了历史背景,前提条件,等等
3、,惟余“骂人”二字。这无非是为了贬低鲁迅、否认鲁迅。鲁迅生前死后,或是被攻击被践踏,或是被利用被神化,但我们只要忠实于鲁迅本身,就可见这些侮辱与损害,并不影响鲁迅自身的伟大。有人为鲁迅的屡遭误解鸣不平,认为鲁迅也是不幸的。其实,这不是鲁迅的不幸,鲁迅至多是被蒙上了一层灰尘而已,轻轻一抹,灰尘自去。有《鲁迅全集》在,犹如崇山峻岭、长江大河在,“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我倒觉得,从一些无聊的、浅薄的诋毁鲁迅的文章中,看出了某些中国人,甚至某些中国名人的不幸。郁达夫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
4、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为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为鲁迅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郁达夫散文选集·怀鲁迅》)鲁迅是伟大的。鲁迅的伟大决不因为哪一个大人物盛赞过鲁迅,所以才变得伟大起来。不是的。鲁迅存在的本身,决定了他应有的地位。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倘没有鲁迅,本世纪中国的文化史,尤其是文学史,不说黯然失色,也肯定要减色几分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鲁迅的“骂人”现象呢?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我以为,我们首先要理解当时的时代。“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学术文化空前繁荣的几个
5、时期之一。在对传统一元文化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的同时,外来文化纷纷涌进国门,逐步形成了文化机制的多元格局。蔡元培循“思想自由”原则,首先在北京大学实行“兼容并包主义”,即:“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蔡元培:《致<公言报>并答林琴南君函》,载1919年3月18日《公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www.5730.net学习辅助网www.5730.net言报》)同人刊物层出不穷,此起彼伏。派别林立,论战不休是二三十年代文坛的特征之一。这与其说是反映了文人的“不团结”和文坛的矛盾,不如说是体现了新文
6、化运动的繁荣和活跃。彼此骂来骂去,虽有意气用事的时候,但大多是涉及大是大非问题。虽然也有“骂人”的“不雅”,而惟其“不雅”,才更真实,更有生气。较之于文化取向不受制约和挑战的“一边倒”----无论倒向哪一边,不管是雅的还是俗的----都应该看成是一种进步。二三十年代,并不是只有鲁迅在那里“骂”,也不都是鲁迅首先开骂。不是的。被称为温文尔雅的梁实秋,不仅骂过鲁迅,甚至也骂过以胡适为代表的“人力车夫”派。带着湘俗湘风进入北京文坛的沈从文,在《沫沫集》中也指名道姓地抨击了许多文人。高长虹不仅骂鲁迅,也骂周作人、郁达夫。冯乃超在《艺术与社会生活》中抨击鲁迅的同时,还“举了五个作家”
7、的例,其中说叶圣陶“是中华民国的一个最典型的厌世家,他的笔尖只涂抹灰色的‘幻想的悲哀’……这是非革命的倾向”!当然,每一个作家与社会、时代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每一个作家的个性不同,有的作家埋头创作,从不参与“骂人”,有的作家偶尔骂骂,但“骂”的是皮毛,“骂”不出名堂,也就销声匿迹了;有的作家唾面自干,骂不还口,你骂你的,我干我的,比如,同样面对《艺术与社会生活》,鲁迅的反响是激烈的,叶圣陶却置之不理。像鲁迅这样会“骂人”,并把它诉诸文字,说明了鲁迅是非之心不泯,爱其所爱,憎其所憎,并且不虚伪,不造作,敢说敢骂,其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