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内镜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体会

ID:9678073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46例内镜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体会_第1页
46例内镜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体会_第2页
资源描述:

《46例内镜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46例内镜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体会【关键词】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总结研究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0例(65.2%),女性16例(34.8%),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43.5±3.7)岁,病程5~30年不等。1.2诊断标准检查见鼻黏膜充血水肿、下鼻甲肥大、中鼻道有息肉或钩突肥大、中鼻甲息肉样变。均经鼻窦CT扫描确诊为鼻息肉、鼻窦炎。1.3临床表现和分型本组所选46病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头痛、头晕、鼻塞、流鼻涕,部分患者记忆里减退,嗅觉减退或消失,耳鸣等症状。根据

2、不同病史进行鼻部检查及术前鼻窦摄片和CT检查确诊为鼻窦炎。依据1997年海口会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品定标准[1]进行分型分期:Ⅰ型:20例(43.5%),Ⅱ型:15例(32.6%),Ⅲ型:11例(23.9%)。1.4手术方案采用德国WOLF鼻内镜及成像系统和相配套的鼻内镜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所有患者均无颅脑外伤史及颅内手术史前提下行鼻内镜手术。其中应用全麻12例,在手术开始前给予0.1%肾上腺素盐水棉片填塞鼻腔3次;局麻34例,手术开始前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针注射液+0.75%布比卡因注射液+0.1%肾上腺素注射液的混合液适量针刺钩突黏膜局部侵润麻醉[2]。

3、在麻醉方式上应该对于简单、轻中度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选择局麻,对于病变范围较广者应该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加术中控制降压的优点麻醉方式[3]。在鼻内镜下应用切割器切除息肉,然后根据鼻窦炎或鼻息肉病变范围及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中采用镰状刀切除中鼻道前庭的鼻腔外侧壁隆起部位。自前上向后呈弧形切开钩突,筛窦钳将钩突及中鼻道黏膜切除,暴露筛泡,用直钳进入筛窦清楚病灶。在清除术中要注意认清解剖结构,扩大时应该尽量向后方扩大,避免损伤外侧视神经。清除完后给予凡士林纱布条塞压迫之血。2结果在46例患者中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治愈40例(86.9%),好转5例(1

4、0.9%),总有效率为治愈与好转之和为45例(97.8%)。有效好转患者自觉鼻腔通气流畅,头痛、鼻流弄涕等术前症状消失;无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出现。无效1例(2.2%),是因年龄偏大(75岁),病史较久,鼻息肉未能清除干净所致。3讨论经鼻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鼻外科技术。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成熟,经鼻内镜鼻窦外科手术咱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方面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4]。该技术较传统手术方式创伤小,尽可能的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结构,较好地保持了其自身的生理结构。经过本组病历资料总结分析后有如下体会。3.2熟悉鼻窦解剖知识手术医生应该熟

5、悉和掌握准确的鼻窦部位的解剖知识。因为在鼻窦腔有颈动脉、视神经等重要血管及神经通过,一旦损伤则会引起严重的眼部、颅内出血等并发症。能熟练掌握0°、30°、70°等不同角度的鼻内镜及相应的手术器械,避免出现眼眶或者颅内严重并发症[5]。3.3正确选择与鼻息肉部位及性质相适合的鼻内镜单纯鼻息肉切除术治疗鼻息肉主要是做根蒂清除。如果患者筛内黏膜已经息肉样变,就需要同时进行鼻内筛窦切除术了。鼻内窥镜手术不仅可以达到较深的和隐蔽的部位,完全摘除鼻内息肉,而且还可以通过符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手术操作,降低鼻息肉的复发率。如本资料中根据不同的型分期:Ⅰ型:20例(43.5%),Ⅱ型:

6、15例(32.6%),Ⅲ型:11例(23.9%)进行相适应的手术器械和手术方式。3.4注重术后鼻腔清理意义鼻内窥镜手术后术腔处理非常重要,术后鼻腔的妥善处理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胡竞敏等[6]将7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第4天进行第1次鼻腔清理,术后第1个月每周清理1次,第2~3个月每2周清理1次,第4~6个月每月清理1次,随访至少6个月至术腔基本上皮化,结果总有效率为94.3%。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提出了术后定期术腔清理、局部给药、全身用药及术腔冲洗等方面规范化治疗对于鼻内镜术后有重要意义,并从这4个方面作了很多研究,使鼻内镜术后的综合治疗日趋规范,提高

7、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率。通过以上内镜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资料分析体会,本组病例显示内镜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效果显著。总有效率高达97.8%。可以有效的改善鼻窦炎对身体的危害。通过配套的手术器械对鼻窦炎鼻息肉进行手术治疗,达到传统手术无法到达的区域,并尽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将鼻咽部疾病诊疗的安全性、功能性提高,是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全新微创技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46例内镜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46例内镜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体会【关键词】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总结研究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0例(65.2%),女性16例(34.8%),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43.5±3.7)岁,病程5~30年不等。1.2诊断标准检查见鼻黏膜充血水肿、下鼻甲肥大、中鼻道有息肉或钩突肥大、中鼻甲息肉样变。均经鼻窦CT扫描确诊为鼻息肉、鼻窦炎。1.3临床表现和分型本组所选46病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头痛、头晕、鼻塞、流鼻涕,部分患者记忆里减退,嗅觉减退或消失,耳鸣等症状。根据

2、不同病史进行鼻部检查及术前鼻窦摄片和CT检查确诊为鼻窦炎。依据1997年海口会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品定标准[1]进行分型分期:Ⅰ型:20例(43.5%),Ⅱ型:15例(32.6%),Ⅲ型:11例(23.9%)。1.4手术方案采用德国WOLF鼻内镜及成像系统和相配套的鼻内镜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所有患者均无颅脑外伤史及颅内手术史前提下行鼻内镜手术。其中应用全麻12例,在手术开始前给予0.1%肾上腺素盐水棉片填塞鼻腔3次;局麻34例,手术开始前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针注射液+0.75%布比卡因注射液+0.1%肾上腺素注射液的混合液适量针刺钩突黏膜局部侵润麻醉[2]。

3、在麻醉方式上应该对于简单、轻中度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选择局麻,对于病变范围较广者应该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加术中控制降压的优点麻醉方式[3]。在鼻内镜下应用切割器切除息肉,然后根据鼻窦炎或鼻息肉病变范围及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中采用镰状刀切除中鼻道前庭的鼻腔外侧壁隆起部位。自前上向后呈弧形切开钩突,筛窦钳将钩突及中鼻道黏膜切除,暴露筛泡,用直钳进入筛窦清楚病灶。在清除术中要注意认清解剖结构,扩大时应该尽量向后方扩大,避免损伤外侧视神经。清除完后给予凡士林纱布条塞压迫之血。2结果在46例患者中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治愈40例(86.9%),好转5例(1

4、0.9%),总有效率为治愈与好转之和为45例(97.8%)。有效好转患者自觉鼻腔通气流畅,头痛、鼻流弄涕等术前症状消失;无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出现。无效1例(2.2%),是因年龄偏大(75岁),病史较久,鼻息肉未能清除干净所致。3讨论经鼻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鼻外科技术。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成熟,经鼻内镜鼻窦外科手术咱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方面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4]。该技术较传统手术方式创伤小,尽可能的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结构,较好地保持了其自身的生理结构。经过本组病历资料总结分析后有如下体会。3.2熟悉鼻窦解剖知识手术医生应该熟

5、悉和掌握准确的鼻窦部位的解剖知识。因为在鼻窦腔有颈动脉、视神经等重要血管及神经通过,一旦损伤则会引起严重的眼部、颅内出血等并发症。能熟练掌握0°、30°、70°等不同角度的鼻内镜及相应的手术器械,避免出现眼眶或者颅内严重并发症[5]。3.3正确选择与鼻息肉部位及性质相适合的鼻内镜单纯鼻息肉切除术治疗鼻息肉主要是做根蒂清除。如果患者筛内黏膜已经息肉样变,就需要同时进行鼻内筛窦切除术了。鼻内窥镜手术不仅可以达到较深的和隐蔽的部位,完全摘除鼻内息肉,而且还可以通过符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手术操作,降低鼻息肉的复发率。如本资料中根据不同的型分期:Ⅰ型:20例(43.5%),Ⅱ型:

6、15例(32.6%),Ⅲ型:11例(23.9%)进行相适应的手术器械和手术方式。3.4注重术后鼻腔清理意义鼻内窥镜手术后术腔处理非常重要,术后鼻腔的妥善处理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胡竞敏等[6]将7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第4天进行第1次鼻腔清理,术后第1个月每周清理1次,第2~3个月每2周清理1次,第4~6个月每月清理1次,随访至少6个月至术腔基本上皮化,结果总有效率为94.3%。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提出了术后定期术腔清理、局部给药、全身用药及术腔冲洗等方面规范化治疗对于鼻内镜术后有重要意义,并从这4个方面作了很多研究,使鼻内镜术后的综合治疗日趋规范,提高

7、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率。通过以上内镜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资料分析体会,本组病例显示内镜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效果显著。总有效率高达97.8%。可以有效的改善鼻窦炎对身体的危害。通过配套的手术器械对鼻窦炎鼻息肉进行手术治疗,达到传统手术无法到达的区域,并尽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将鼻咽部疾病诊疗的安全性、功能性提高,是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全新微创技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