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制度主义视域中高等教育趋同化机制探究

关于新制度主义视域中高等教育趋同化机制探究

ID:9649540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关于新制度主义视域中高等教育趋同化机制探究_第1页
关于新制度主义视域中高等教育趋同化机制探究_第2页
关于新制度主义视域中高等教育趋同化机制探究_第3页
关于新制度主义视域中高等教育趋同化机制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新制度主义视域中高等教育趋同化机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新制度主义视域中高等教育趋同化机制探究  [论文关键词]新制度主义 高等教育趋同化  一、问题提出:学院升格造成高等教育趋同化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院”、学院改名为“大学”的趋势日渐明显。在美国,自1990年以来,大约120余所的公立和私立4年制学院改名为大学,这一数量占4年制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的5%。印第安纳州的亨廷顿学院在2004年改名为亨廷顿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则是从一所赠地学院和一所师范学院完成到研究型大学的成功转型,更是坚定了许多学校升格的决心。在中国,目前的112所“211”高校中除“中央音乐学院”外,其

2、余全部冠名为“大学”。我国高校改名为“大学”的现象有三次较为集中的时期:第一次是1986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颁行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第三次是2000年以来众多高校合并掀起的改名浪潮。如山东省临沂大学从2003年就提出改名为大学,历时8年终获通过。几乎每年都有一些专科学校更名为学院、一些学院更名为大学。  但是,学院纷纷改名或升格为大学的趋势却造成了高等教育多样化水平降低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的趋同化现象。克拉克·克尔在谈到以高等教育职能分化为主题的《1960年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时指出,“有些州立学院想要

3、成为羽翼丰满的研究型大学,有些社区学院想要成为4年制学院”。而且卡内基分类法中的各类院校在1976-1994年间几乎都向上发展了,而不是追求机构的模式创新。  有研究者指出,学院纷纷改名为“大学”是“院校随波逐流”(academicdrift),这是指院校在缺少控制的情况下,复制声望高的大学的角色和使命的趋势。身份较低的学院总是模仿比较成功和有地位的院校。这强调了一流院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发展过程中的领导地位,它们为地位较低的院校发展提供了蓝本。这种模仿行为造成了高等教育分化的降低,强化了趋同。学术机构随波逐流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具有消极的影响,

4、并且会降低高等教育的效能。本文试图从新制度主义理论中寻求学院改名为大学,造成高等教育趋同化的内在动力机制,以期对探讨我国高等教育趋同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理论建构:新制度主义理论  在较长的时期里,组织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的多样性。但是近30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组织趋同化研究受到重视。其中新制度主义理论是诸多解释组织趋同化现象中颇有影响的一种理论流派。  为什么不同的组织表现出相似的内部结构和行为方式?这恰恰是新制度主义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主义学派是美国社会学家迈耶(JohnMeyer)和罗恩(Roimetic)和社会

5、规范机制(normative),进一步解析了组织的趋同现象。本文将通过对上述三种机制的进一步阐释来寻求“学院”升格为“大学”的合理化解释。  三、“学院”升格为“大学”的合理化解释  1.强制机制——合法性的  强制机制是指迫使组织必须无条件接受的制度环境的作用,如国家的法律、法令对组织的作用。在强制机制作用下,组织对制度环境无能为力,只能被动接受,其结果只能走向趋同。而合法性是学院在强制机制下扩展使命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制度环境中,强制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强制;二是代表政党意志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制;三是政府主

6、导高校的管理体制的强制。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如果要获得支持和合法性的话,必须遵守复杂的规则和制度”。这种“制度”是“由社会符号、社会活动和物资资源所组成的多层次的稳定的社会结构,包括法令规章体系、规范体系和文化认知体系三大要素”。这三者层层递进,从法令到规范再到文化认知,共同构成了合法性的三个层面。“学院”改名为“大学”以及采用大学的结构和行为会帮助较低地位的学院给外部体制传达这样一个合法性的信号:当提到学院时,人们会自然想到学院非常小,水平很低,而大学则是学科专业齐全、学位授予范围广泛的机构。在一般的公众和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眼中,大学要比学院

7、更加具有吸引力,大学听起来更加有声望。2.模仿机制——获取更多的资源  模仿机制是指组织向系统中的成功组织学习,学习成功组织的内部结构、外部形态和战略目标,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作用方式。模仿机制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是自己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本能反应。高校环境是一个不确定的环境,它的不确定性是由高校组织的目标模糊、技术模糊和决策模糊所决定的。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组织由于目标模糊,不知所从,为了减少组织动荡,就模仿那些成功的组织。与强制机制相比,模仿机制中组织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强一些,往往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而采取的自觉行

8、动。从近年来高等教育趋同化的历程来看更多的表现出一种制度性模仿的机制。例如,为了提高社会地位,取得合法性,高校纷纷追求“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