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桑植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桑植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ID:9571465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桑植民歌的传承与保护_第1页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桑植民歌的传承与保护_第2页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桑植民歌的传承与保护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桑植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桑植民歌的传承与保护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桑植民歌的传承与保护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在2001年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强调了包括非物质

2、文化遗产在内的世界各国各民族全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呼吁世界各族人民要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由此一轮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掀起来了。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订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指导全国各界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保护工作。桑植民歌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被纳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意味着桑植民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艺术、重要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与保护己经被提升到了国家认可的高度。  一、桑植民歌的艺术价值 

3、 桑植民歌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它积淀着桑植地区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它来源于民间,渗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蕴涵着政治经济、民俗宗教、历史地理等丰富的传统文化,有交际、习俗、礼仪、娱情、美育等功能。桑植民歌曲调或高亢激昂,或婉转悠扬,以自然真挚的情感、纯朴贴切的语言、独特本文由.L.收集整理的地方色彩,生动形象地演绎着桑植人民曲折的生活历程,集中表现了桑植人民的民族精神。风俗仪式歌中的哭嫁歌、告祖歌、丧歌、白族源流歌均饱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桑植西莲、白石、人潮溪等地的礴草锣鼓仍保留着请神、送神的原始遗风。可以说,桑植民歌就是一

4、部奇异的民俗文化史,是一部认识和了解桑植社会的百科全书,对后人研究桑植民俗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桑植民歌传承与保护意义  桑植民歌经过千百年代代相传和文化积淀,已成为桑植地区各民族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物载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民俗内涵、人文价值、审美意义。通过桑植民歌,可透视深层次的民间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背景,全面反映民间社会的文化及生活状态。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桑植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进一步挖掘它的价值内蕴,对于培养民族气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5、三、桑植民歌传承与保护现状  自2005年申遗成功以来,桑植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桑植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保护与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安排专人收集、整理当地民歌;采取发掘、培育等措施扶持艺术传承人,鼓励传承人与老艺人带徒授艺,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举行桑植民歌走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为拥有桑植民歌感到自豪;举办专题研讨活动,大力推广桑植民歌;举办民歌大赛,让桑植民歌与电视媒体联姻,更好地宣传桑植民歌......这些措施让桑植民歌摆脱了地域限制,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大融合进程的不断推

6、进,给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严重冲击,桑植民歌也未能幸免已呈日渐式微之势。尽管地方政府重视桑植民歌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及其他先进城市的同类工作相比,仍有诸多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文化自觉不够。文化自觉即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桑植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这种自觉性远没有达到令人乐观的程度。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文化象征,认为这种古老的音乐太老土,跟不上国际流行音乐的发展步伐,很难产生经济效益,甚至打着保护遗产的口号,实际为了达到商业目的

7、。  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桑植民歌也不例外,受到了巨大冲击。许多具有历史意义、文化价值的资料未保护好,遭到毁坏或流失。越来越多的桑植人走出了世代生活的土地,远离了地方和民族的方言,遗忘了祖辈传唱的民歌。当代年轻人大多数接受当代教育,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思想观念超前,紧跟时代潮流的步伐,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对传统的事物不感兴趣。年轻一代与老艺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已经成为桑植民歌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思想桎梏。这导致桑植民歌传承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8、  第三,桑植民歌的文化竞争力在经济建设中显得动力不足。加强文化建设的口号在制定经济社会规划时随处可见,但在实际工作中,职能部门往往偏重于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相关的事务,并没有真正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到中心工作中统筹规划。工作上重视不够,经费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