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61641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显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显著 临床上,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是指患者桡骨远端关节面以上2~3cm内的骨折情况。这种骨折症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发生于中年人群中。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等原因,采用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性,因此临床一般采用保守治疗。为探讨和分析中医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本院对所收治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60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患者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患者存在明显外伤史,且大多为
2、间接暴力所损伤;受伤后,患者腕关节周围肿胀和疼痛等;前臂下端畸形且存在明显压痛;腕关节活动障碍;采用X线片检查提示为骨折。患者均为单纯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就诊时间均<72h。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中医综合治疗组,每组各为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5~80岁,平均为(62.5±1.0)岁;骨折类型:伸直型12例、屈曲型9例、骨折线波及关节面9例;左手16例、右手14例。中医综合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5.5~80岁,平均为(63.0±1.0)岁;骨折类型:伸直型10例、屈曲型1
3、2例、骨折线波及关节面8例;左手20例、右手10例。比较两组患者骨折类型和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无移位型骨折者,嵌入骨折,并轻度牵拉,然后再采用夹板外固定。移位骨折者:伸直型骨折,患者处于仰卧位,采用碘伏消毒,并采用1%利多卡因5ml局麻,拉直患者上臂,屈肘,然后进行传统手法复位,最后采用夹板加垫固定。采用X线片或B超检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 中医综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和中药熏蒸综合治疗,如下:中药汤剂口服:早期:采用活血化瘀和
4、通络止痛的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配方为:生地黄12g、甘草5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木香10g、延胡索10g。中晚期:采用补肾健骨和续筋接骨的续筋汤加减治疗,配方为:续断15g、生地黄15g、自然铜15g、赤芍15g、当归12g、骨碎补15g、川芎10g、黄芪10g、杜仲15g、土鳖虫10g、活血藤10g。 以上药物均加水煎熬,取汁液200ml服用,1剂/d,早晚各服用1次,7d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 中药熏蒸:待患者拆除夹板后,采用中药熏蒸,配方为:海风藤10g、红花10g、羌活10g、海桐皮20g、伸
5、筋草20g。加水煎熬熏洗,1剂/d。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 1.4临床疗效评价:参照《中医骨伤科学》标准评价骨折愈合情况。骨折处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情况;局部活动无异常。采用X线片检查提示骨折线模糊,且存在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解除外固定后,患者上肢可平举1kg物体,持续1min,下肢可连续步行3min且>30步。 采用腕关节评分表评价患者腕关节功能活动情况。优:0~10分;良:11~20分;可:21~35分;差:>35分。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6、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中医综合治疗组腕关节治疗优良率为93.33%(28/30)与对照组83.33%(25/30)比较(P<0.05)。如表1。 2.2骨折愈合情况:中医综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1.1±5.7)d与对照组(46.8±7.9)d比较(P<0.05)。如表2。 3、讨论 老年人因身体原因而决定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此外,因桡骨远端
7、2~3cm处并不坚固,且大部分老年患者存在骨质疏松症,因此患者桡骨强度及灵活性较差,进而出现运动量减少情况。在患者受伤后,其极易发生骨折情况。因此,在患者发生桡骨远端骨折后需及时复位和固定,并加强牵引。夹板固定较为方便且局部加垫和加压,并固定好骨折位置,避免患者骨折部位出现移位情况。 在传统骨折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治疗,如中药内服和中药熏蒸等治疗。在患者骨折初期和中期给患者适当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服用,并进行熏洗,可加速患者肿胀处消退及愈合。经本次治疗后,中医综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和腕关节治疗优良率分别为(31.1±5
8、.7)d、93.33%(28/30)与对照组(46.8±7.9)d、83.33%(25/30)比较(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