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23412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30
《是“体罚”还是“惩罚”——试析“体罚”和“惩罚”之区别及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是“体罚”还是“惩罚”——试析“体罚”和“惩罚”之区别及我见摘要:“惩罚”和“体罚”作为现今教育界不断在讨论的两个概念,由于没有明确的区分,因此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对两者的界限和区别都各异。尤其是现今个性强,备受父母宠爱的90后成为中小学生的主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间关于“体罚”问题的摩擦和矛盾不断增多。因此,在这个时候,很有必要对“惩罚”和“体罚”有更进一步的明确。关键词:惩罚;体罚;区别针对现在社会基层教育的部分倾向,教育部于2008年提出了“正当惩戒不属于体罚”这一观点。这让我们不得不和之前社会上一直在讨论,媒体
2、一直在曝光的教师体罚学生联系起来。“惩罚”和“体罚”,一字之差,但是却有很大的探讨空间,这个所谓的探讨空间产生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惩罚”和“体罚”两者的界限不清晰。因此,本文就以何为“体罚”何为“惩罚”进行探究。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区分“惩罚”和“体罚”,我认为首先应该解决的就是一个区分的标准问题,只有有了标准和细则,“惩罚”和“体罚”的鉴别才会迎刃而解。一、词语释义中的“惩罚”和“体罚”“惩罚”和“体罚”作为两个汉语中的词语,在各种各样的词典中,都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惩罚的解释很简单,就
3、是“处罚”的意思,而在这本词典中,处罚的意思则解释为:“对犯错误或者犯罪的人加以惩治。”体罚的意思是:“用罚站、罚跪、打手心等方法来处罚。”在《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中没有对惩罚作出解释,但是却对体罚解释为:“肉体处罚。如罚站、罚跪、打屁股、打手心等。”体罚在《辞海》一书中的解释为:“成年人(如父母或教师)对小孩身体使用的惩罚,其严厉性从打手心到打屁股不等。”而在顾明远的《教育大辞典》中对惩罚的解释为:“惩罚是对个人或集体所进行的惩责,旨在控制某种行为。”7《英汉教育大词典》则认为惩罚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但是惩罚不是
4、报复,绝不应该使学生在精神上受到侮辱、肉体上感到痛苦、物质上受到损失”。从以上各大词典对两个词语的解释中,不难发现的是,对于“惩罚”和“体罚”,在范围上来说,“体罚”是一个重属于“惩罚”的概念。当“惩罚”的程度上升到一定程度上或者说是足以造成某种后果的时候,那么“惩罚”就是“体罚”。另外,《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和《辞海》中都不约而同地将体罚视为一种肉体上的处罚,解释中都列出了“体罚”的具体外现形式,比如:罚站、罚跪、打屁股、打手心等,但在《教育词典》中对惩罚的解释是“不应该使学生在精神上受到侮辱、肉体上感到痛苦、物质上受到损失
5、”。言外之意,我们也不难推测,当“惩罚”涉及到了学生的“精神上受到侮辱、肉体上感到痛苦、物质上受到损失”的时候,那么这就应该是一种“体罚”。因此,相比来说,对于“体罚”的定义,《英汉教育大词典》又对其进行了一个扩大,它认为鉴定“体罚”不仅仅看是否是一种肉体上的“惩罚”,更有精神和物质上的评判标准。二、教育家眼中的“体罚”和“惩罚”对于教育中的“惩罚”和“体罚”,其实早在几个世纪前,大教育家就有阐述了。也许在当时还没有出现“体罚”这个词语,但是却也能够从他们论述中隐约看到“体罚”的早期形态。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教育科学的奠基人夸美纽
6、斯在其名著《大教育论》中专门用一个章节具体论述了教育惩罚。他明确给“教育惩罚”作了定义:教育惩罚是指对学生中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使学生受到警示,旨在控制不良思想行为,其方式有:以否定的语气与表情相向、不理睬、批评、谴责,采取强制措施给予处分(如: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在这里,其实夸美纽斯所说的“严格的纪律”,就是在纪律中涉及到“惩罚”的部分。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提出:对儿童的过失,应靠“自然后果法”去惩罚。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到:“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
7、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以上三位教育家对于“惩罚”的描述都是从“惩罚”中所使用的方法角度来切入的,也就是说,对于“惩罚”的界定,并不是产生结果的程度,而是在实施中所使用的方法,这样的界定也显得有些含糊。相对之前的两位教育家来说,对于“惩罚”的定义有所不同的则是现在语文教学上的名师李镇西老师了。四川省特级教师,教育哲学博士李镇西老师在《教育惩罚与民主教育》一文中也谈到了对惩罚的理解。他认为“‘教育惩罚’7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这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上。前者如扣操行分或纪律处分(警告、记过等等
8、),对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甚至可以请出教室让学生反思其过(对所谓‘请出教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好简单肯定或否定);后者是某些过失补偿性行为(比如做卫生不认真而罚其重做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李镇西在这里特别强调了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