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剖析_new

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剖析_new

ID:9292621

大小:8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26

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剖析_new_第1页
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剖析_new_第2页
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剖析_new_第3页
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剖析_new_第4页
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剖析_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剖析_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王先胜摘要:为构建科学、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或文化遗产学)理论及理论体系,有许多基本和基础工作需要先行奠定和完成,尤其是学科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及其性质等需要明确。文章认为相对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特性,对相关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从文化遗产的相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决定其相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或外延的相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相对性等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和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在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性的过程中,还对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

2、分类、文化空间等基本概念和问题进行了辨正。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理论建设相对性一门学科的建立涉及许多基本工作,包括明确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目标、理论方法、学科内部基本概念和范畴的定义与划分、与相邻相关学科的关系等等,其中对研究对象特征特点的把握是一个基础。只有对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和特点有充分的了解、理解和把握,才能对学科的基本概念、范畴进行科学和准确的定义与划分,从而建立起学科理论和理论体系的第一块基石,为构建恰当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做好准备。对于正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理论依据和基础理论研究明显准备不足、不充分(世界遗产保护领域及活动中无论官方还是学术界对“非物质

3、文化遗产”及其它相关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定义一直不甚清晰、明确,也存在争议[1];也有学者对所谓“文化遗产学”存在和建立的正当性、合理性、科学性表示怀疑[2])而且极具实践操作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或文化遗产学而言,尤其是如此。王焯最近指出:“包括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性质、特点、功能、应用、发展等内容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综合理论的建树是大势所趋,从此将非物质文化逐渐上升至一门学科体系,这样才能够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社会意义”[3]。无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研究对象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或特性),已有一些专门的研究论及。

4、如吴馨萍认为无形文化遗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及特征是:作为人的行为活动的动态性和传承性,作为艺术、文化表达形式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群体性和地域性,并概括说“13以人为载体和具有时间性的动态表现可以说是无形文化遗产区别于有形遗产的两个基本特征”[4]。李晓东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这样几项特性:非物质性、时代延续性、传承性与变化性、“活态”性、非一致性[5];贺学君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项基本特征是:活态性、民间性、生活性、生态性[6];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概括为: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

5、域性[7];李昕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是:活态性、生态性、传承性、变异性[8];刘壮、牟延林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出发,认为它具有“自我体认、非物质性、动态传承、人类的创造力”等特征特点[9]。当然还有很多研究都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特性,而且大都强调它的活态传承性,不再赘述。我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一个重要特性和特点即相对性,而且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特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概念和范畴的定义、划分及其理论建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文化遗产学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拟另文讨论)。笔者已经撰文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外在条件与背景、外部环境和因素多

6、方面多视角考察与探讨其相对性问题[10],本文将主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和内在特性特征、内部构成和相关因素等多方面多角度考察与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拟分四个部分进行讨论:一、文化遗产的相对性;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决定其相对性;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或外延的相对性;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相对性。一、文化遗产的相对性什么是文化遗产,关于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所指,在不同的语境中各有不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所定义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三大类,全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性遗产。迄今为止,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也都

7、是这类遗产。而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语境中,“文化”所指是一些抽象的东西和事物,比如教育、科学、知识、文学艺术、道德修养等等或者相关的活动,大体上属于精神领域里的一切,都可以以“文化”视之。所谓“文化遗产”当然就应该是属于精神领域里的遗产了。我们的《汉语大词典》把文化遗产定义为“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的总称”[11]。学理讨论需要厘清基本概念及其所指,“名正”才能“言顺”(宋俊华已经指出,正是由于“文化遗产”概念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国际、国内学界陷入话语纷争,而将这一普遍性知识体系直接移植到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可能导致宏观理论建构与现实脱节[12];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