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134745
大小:58.2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4-18
《关于对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对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道路建设突飞猛进,机动车和驾驶人大量增多,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和谐、平安可持续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本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大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促进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步伐,在科学发展观精神指引下,实现成果共享,资源共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如何更好的解决影响农村的发展问题,无疑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保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对
2、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道路交通和谐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以XX市为例,认真分析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原因,研究提出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措施,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措施,切实维护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一、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生活条件也有了一定改善。一条条通向外界的“致富路”在村民的期盼中开工通行,一台台车辆被农家购进或代步或运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开始了频繁的交通活动,享受着现代文明交通带来的便利
3、、实惠和经济繁荣。农村道路交通的发展,搞活了城乡经济,促进了商品流通,缓解了群众乘车难,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然而,一方面,由于山区农村道路路况差,农村群众法律常识和法规意识的匮乏,驾驶员法制观念淡薄,车辆不办理任何登记手续,农村公路成为无牌无证车辆的聚集地。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特别是山区经济相对滞后,交通条件仍然恶劣。农村群众无力买好车经营,所以转而寻求价廉的“二手车”、报废车。这样农村公路又成为容纳企事业单位、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更新旧车、报废车的主要场所。以XX市为例,全市有17个乡(镇),225个行政村,农村人口478800人,占全市总人口比例为77.85
4、%,市乡道路里程为1117.36公里,农村机动车驾驶人56887名,机动车72048辆,占全市驾驶员和车辆总数的70%以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道路等级低,通行条件差,群众出行难。农村道路大部分是乡、村道路,道路盘山绕行,弯急坡陡,路面窄且高低不平。近几年,虽然“村村通”工程全面实施,但因为资金或其它原因,虽然路面变平整了,但却变窄了,弯变急了,而且无标志标线,90%以上的通村道路不具备客运通行条件,群众很无奈,只有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乘坐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给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埋下
5、了不安全隐患。(二)交通安全宣传滞后,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谈薄。由于警力有限,宣传经费短缺,农村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线长面广,一个仅有四五个警力的基层交警中队,却要管理四五个乡(镇),致使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宣传延伸不够,辐射面小。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交通安全管理可以说是一个死角和盲点,更谈不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人民群众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堆放杂物、摆摊设点,随意横穿马路等现象屡见不鲜。(三)交通参与者的素质低,交通违法率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农民先后购买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购买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作为运输工具,由于农村地区地处偏僻,经济文化落后,村
6、民的整体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更是知之甚少,无交通安全意识,认为车是自己买的,路在自家门口,没有必要办理牌照和手续,只顾方便和经济效益,不顾安全效益无证驾驶、无牌上路、超载、超速、超员、酒后驾车等现象突出。(四)交通事故居高不下。近年来,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农村公路事故突出。有资料显示,全国道路交通死亡事故中70%〜80%发生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以外的农村道路,而这些道路除国省道主干道以外,70%〜80%又是处于无警管控的状态。(五)管理势单力薄,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由于各级政府及有关相关部门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
7、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没有履行相关职责,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宣传部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还是公安交警部门单打一的局管理有相当难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当前农村交通事故多发是随着农村道路的快速发展,农村交通机动化程度提高,人、车、路、环境等诸要素发生深刻变化带来的必然反映。其突出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二个“不适应”。一是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薄弱,落后的交通行为习惯与日益复杂的现代交通
8、环境不适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