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审美鉴赏

浅谈文学审美鉴赏

ID:8896058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0

浅谈文学审美鉴赏_第1页
浅谈文学审美鉴赏_第2页
浅谈文学审美鉴赏_第3页
浅谈文学审美鉴赏_第4页
浅谈文学审美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文学审美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文学审美鉴赏《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说道:“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的和谐发展。”在“7----9”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说道:“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充分说明,中学语文教学

2、应当重视学生文学审美鉴赏素质的培养,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三者有机融合于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谓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认知、感悟、理解、品味和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机能的活动而形成的审美过程。由于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具有美悦作用,所以通过文学鉴赏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大千世界的形象认识,而且可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审美能力。构成了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审美鉴赏不同于一般的文学艺术鉴赏,它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

3、点:一.“以美启真”,求知与求美和谐统一。语文教学的知识传授不应当脱离生动形象的各种文体、形象、画面,不能抽象为几个干巴巴的“知识点”、“概念群”。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审美鉴赏具有直觉性的特征。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件美的事物出现在你眼前时,我们突然感到眼前一亮,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赞叹:“啊,真美!”这种“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美的感受,就是美感直觉性的生动具体的体现。语文教材主要是借助语言文字来构成人、事、景、物,反映社会生活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进行的。因此,在文学鉴赏审美教学中首先重视语言的教学和教学的语言

4、。一方面,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借助语言文字,直接感受课文的美。鲁彦的《听潮》脍炙人口,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作品展现了海潮涨落的风采,讴歌了大海的美,表现了积极向上的情怀。且看下面一段文字: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这是海边落潮景致的绝唱。审美主体感知眼前海水涨落时的文字后,能够立即从声音、色彩和形态各个方面感受到落潮时的诗情画意,雅静而清丽、充满柔情的优美境界,体会到其曲径

5、通幽,意境高远的特征。特别是对于那些精粹的美文美诗,尤其要多用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来接受美和鉴赏美,达到“与心灵相通”,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审美境界。美学家朱光潜在谈读李白《经下邳汜桥怀张子房》一诗的体验时写道:“常常高声朗读。朗读时心情是振奋的,仿佛满腔热血都沸腾起来了,特别读到最后‘唯见碧流水’四句,调子就震颤起来,胸襟也开阔起来了,仿佛自己心中也有无限的豪情胜慨,大有低回往复、依依不舍之意。”如上《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用沉凝、悲壮的语调有表情的朗读,随着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学生的思想感情早已和的感情融会在

6、一起了,师生共同沉浸在缅怀周总理的情感海洋中,收到了以情动人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讲究语言的艺术,发挥语言的直观作用,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分析课文,无论是描摹,还是评价,尽量做到声情并茂,感染学生。例如在教《三峡》一文时,这样讲:三峡的风光是那么壮丽美好,神奇多娇,但当时三峡两岸的劳动人民为什么那么愁苦哀怨呢?因为封建社会的三峡未经整治,水流急,河滩险,暗礁多,江湾杂,无情的江水不知吞噬了多少只船只与生命。虽当“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也要舍命冒险而下。千百年来,数不清的船工和滩工因劳累、饥饿而惨死在这三峡的航线上

7、。那凄凉的猿鸣,总是很自然的引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忆和对生者的担忧,因而“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段生动形象,情理相生的教学语言使学生理解了三峡的昨天和今天,感受到了的感情。其次,重视形象教学,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概念群”揉化在生动的形象中,鲜活的画面中,让学生在文学审美鉴赏中接受智育,才可能终生难忘。例如,教学辛弃疾词作《西江月》时对“明月别枝惊鹊,轻风半夜鸣蝉”这一名句,如果孤立的讲“明月别枝”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这个知识点,学生可能一时记住了,印象却不会很深。如果把这个整体画面中的有关“动静结合”美,“声情并茂”美点出,再引导学

8、生进入那月色皎洁、清风徐徐的优美境界,领略那江南夏夜的迷人与活力。这时,再细细吟咏“明月别枝”中“别”字的意韵,效果、印象会大不相同。二“以美引善”,求善与求美和谐统一。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教育性历来为人们重视,它要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年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