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793493
大小:8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7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基础知识1.《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用________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________者,________(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________”。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cóng( )山dié( )岭qíqū( )险路 一xiè( )万里逼xiá( ) 阻yì( )zhuó( )流滚滚 景zhì(
2、)3.下列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4.根据上下文意,仿照加粗句式,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文字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有时__
3、______;有时________。5.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指出下列比喻的本体或喻体。①用长江大河比________________。②用扬子江、黄河比________________。③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________________。④用“________________”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⑤用“________________”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
4、去的。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
5、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6.请概括选文的论点。7.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第二节写“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目的在于阐述民族
6、生命的进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8.选文第三节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9.选文第四节“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中,“壮绝的景致”指的是________,例如:________。10.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从思想内容或写作特色方面选择一点,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附:参考答案1.散文李大钊守常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上的丰碑。2.丛 叠 崎岖 泻 狭 抑 浊 致 3.B4.略(句式相同,符合“民族生命的过程”这一文意
7、即可)5.①民族生命进程;②中华民族历史进程;③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④“曲折回环”“崎岖险阻;⑤“浊流滚滚、一泻万里”6.国民要拿出雄健的精神,走过民族生命进程中崎岖险阻的道路。(或“艰难险阻的历史道路,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 7.艰难曲折(意思对即可) 8.突出(或“强调”)乐于战胜困难的精神(或“战胜困难的乐趣”“跟困难作斗争的乐趣”“乐于挑战艰险的精神”等) 9.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壮烈的历史事件 辛亥革命(或“五四运动”等) 10.略(言之成理则可,认识深刻,见解独特更好)二、类
8、文阅读李大钊成为母校学生崇拜偶像“七一”前夕,记者来到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母校、被称为“大学生摇篮”的唐山一中采访,欣喜地看到李大钊依然是这所学校学生崇拜的偶像。从绿树掩映的李大钊塑像、庄严肃穆的李大钊事迹陈列馆,到朝气蓬勃的“李大钊班”,一中校园处处能感受到革命先驱的影响。据了解,每年李大钊诞辰日、就义日和五四青年节,师生们都自发举行纪念活动。李大钊的文章《青春》和他写下的不朽诗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成为学校历届毕业生临别赠言引用最多的名篇、名言。一中原政教处上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