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404967
大小:1.17 MB
页数:91页
时间:2018-03-16
《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cersp.com(校本研修)王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堂教学与教师成长---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您知道的您想了解的1.2.3.4.5.您的理解1.2.3.45.1.一个实例与老教材相比,初三化学新教材中增加了这样一个内容: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别均为无色透明的澄清石灰水和水。这个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后的第一个探究课题。此时,学生学习化学尚不满两周。澄清石灰水的性质学生还没有学习过,对水也只有生活常识性的认识。但是从实验的角度看,要区别二者,途径很多,操作也简便。“这节课的知识点在哪里?”---初中化学新教材的一次教学实践对该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不
2、难看出:澄清石灰水和水的性质只是探究活动的载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精神,是通过初次实践尝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活动的常规模式,为今后类似教学内容打下基础。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过少,于是将课题改成设计实验区别均为无色透明的澄清石灰水和水,允许学生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教学流程:提前两天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并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并填写实验报告课堂上学生资料与方案交流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情况交流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小故事实验方案评价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然而有几个情景却让人回味不已。情景一:资料错了吗?授课的杨老师工作认真
3、、细心、负责,考虑到学生第一次做这样的回家作业(指回家查找资料和设计方案),杨老师特意在上课前将学生查找的资料收上来细细看了一遍,发现有一位学生作业中有这样一条资料:“将澄清石灰水和水分别泼向墙壁,先干的就是石灰水,后干的是水”。杨老师过去从没听说这种说法,于是就给这一条打了一个“×”。因为这个“×”,这位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资料时没有提出这一方案。课上,听课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向学生做了询问。师:这个方法是你从资料上查到的还是自己想出来的?生:不是(自己)想的,是从一本书里面看到的。师:那你想试试这种方法吗?生:想。在过去,要求学生在课前查找资料的现象几乎是不存在的。现在,随
4、着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学习资料的来源必然越来越多,资料中也完全可能出现教师闻所未闻、无法解释的内容。如何对待这些内容,反映着教师的教学理念。长期以来,教材一直是教学的“圣经”,书中的知识一直被视为绝对真理,因此,掌握课本中知识的老师也就成为知识的权威。由于教师教授课本知识,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测试考查课本知识,造成教师的权威地位一直得以稳固和强化。杨老师很自然地打下这个“×”,显示出教师把自己作为知识的权威和评判者的习惯思维。然而,一旦游离到课本之外,老师的权威地位就开始出现危机。学生并没有因为老师的一个“×”而承认自己是错的,她仍然“想”试试!她希望通
5、过实验来检验信息的真伪,而这种态度正是我们非常希望培养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学生并没有就这个问题主动向老师提出质疑或要求解释。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习惯提出问题),而这种习惯的缺失正反映了我们在教学中缺乏对这种行为的关注和鼓励。教师教学设计里最后一部分——科学家的小故事——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讲,教师选择这部分内容的原意是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与我们长期以来通过说教培养学生学习态度的做法同出一辙。然而,科学态度的养成只能通过行为的强化,期望通过讲几个科学家的小故事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做法,有如
6、“纸上谈兵”,只能使学生对科学态度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很难进入学生的行为准则。我们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为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检验方法的可行性。●教师不再在课前对学生的资料进行评判(了解但不判断),而是留待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检验。情景二:我不知怎么说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两次学生交流讨论,每一次交流发言学生都显得积极而有条理,但老师却感到有点紧张,在应对学生的发言时显得比较刻板,语言也有点儿单调。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片段:有几组学生选择同一方案进行实验:分别测定石灰水和水的密度,因为石灰水的密度比水大(这个这个结论是学生依据物理常识得出的),通过比较密度可以区别这两种试剂。
7、这个方案的常规操作过程是:●分别称量同体积的石灰水和水的质量(至少要称四次,空烧杯的质量、试剂加烧杯的质量)●再计算密度(或直接比较质量亦可),得出结论。有一组同学提出了不同的做法:●分别将两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里,调零●待天平平衡后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石灰水和水●天平的指针偏转的方向就是密度较大的一方,烧杯中的试剂也就是石灰水(一次也不用称,步骤非常精简)。学生不规范的操作(按操作规范,托盘天平的右盘应该放置砝码)显示出学生对托盘天平原理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而学生打破规范的举动也显示出学生的创造性。然而,对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