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21502

大小:48.7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5-01-06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梵净山真正出众的不是外形,不是宗教,而是它所孕育的生命。亘古至今,人世间滚滚红尘,梵净山如同一座“孤岛”。它在危急时刻接连三次出手,助力生灵繁衍存续。正如生态学专家吉姆·桑赛尔在梵净山实地考察时所言:“梵净山就像一座生态‘孤岛’,有很多物种在里面生存、发展,它的周边就是人类活动的海洋。”梵净山为周边区域内的最高峰。来自太平洋的东亚季风,与来自印度洋的南亚季风,翻山越岭,在此交汇。随季风而来的暖湿气流受山体阻碍向上爬升,遇冷凝结,山间云雾弥漫遂成为常态。蒸腾的气流转化为充沛的降水,梵净山年降水量高达1100~2600毫米。充沛的降水以山顶为中心,向四周孕育出放射状水系,四下奔流。仅落差在20米以上的瀑布就有23处之多。如此多的水流,如果是出现在梵净山周围的碳酸盐岩地区,则会大量下渗,并让地表的土壤冲刷流失,形成石质荒漠——“石漠”,非常不利于植被的生长。但在梵净山,难以溶蚀的变质岩使得降水多在地表汇聚形成溪水、河流,每年可以为周边地区提供上亿立方米的洁净淡水,这在石漠化严重的贵州是极为重要的。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层,再加上梵净山所处的亚热带环境,水热条件可谓优越,为动植物的生存栖息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据不完全统计,梵净山的野生植物有4394种,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优于周围的碳酸盐岩地区。这便是梵净山助力生命、突破石质荒漠困境的第一次出手。第二次出手,则开始于寒冷的冰期。梵净山地处亚热带,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逐渐降低,至山顶一带,年均温度只有5~6摄氏度。往往是山下郁郁葱葱,山上白雪皑皑。在数千米的垂直距离内,梵净山跨越了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四个温度带,相当于水平距离上几千千米的变化。不同海拔的温度带可以满足不同植被的生长需要。包括1300~14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带;1400~2200 米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200~2570.5米的亚高山针阔混交林和灌丛草甸带。这便是山地的垂直自然带。260万年以来,每当冰期来临,全球温度都会大幅下降。一些动植物因为无法适应寒冷而消失。但在梵净山,垂直自然带开始发挥作用,原本生活在较高海拔地区的植物,逐渐向温暖的低处迁移。当冰期结束,气温回暖,它们又往较凉爽的高处回迁。一下一上之间,古老的物种得以延续,这便形成了所谓的“孑遗物种”。在这里,可以看见叶靓花美但颇为珍稀的鹅掌楸。其树木高大,可达40米。更为稀少的珙桐,居然在梵净山成片分布,树高可达20余米。每年春末夏初,珙桐花开,枝头大型的白色苞片随风摇曳,宛如飞翔的白鸽,因此它也被称为“中国鸽子树”。最为珍稀的是梵净山冷杉,它是梵净山的特有品种。幼年期生长缓慢,40年后才加速生长,树龄可达300多年。就这样,梵净山成了冰期生命的“挪亚方舟”。报春花属、龙胆属、吊钟花属、马先蒿属等,众多有着上千万年历史的生物得以延续生命。第三次出手伴随着末次冰期的到来,现代人类的祖先在生存压力之下,向全球迁徙。在中国,人类的足迹遍布大地,形成新的汪洋大海。人们在梵净山周边垦殖农田,开采朱砂。密集的人类活动使得梵净山周边的生态环境被大肆破坏。原本连接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江南丘陵,直至台湾山地的山地生物廊道,彻底断裂。人类进逼而动植物退却,“孤岛”梵净山再次出手,大量灵长类动物避难于此。最著名的便是黔金丝猴,因为其他栖息地的破坏,梵净山成了它们最后的家园。黔金丝猴体长60~70厘米,尾巴又细又长,状如牛尾,非常醒目。与川金丝猴、滇金丝猴一样,黔金丝猴也属于仰鼻猴属,原来都居住于热带雨林,后来在迁徙中逐渐分化,黔金丝猴是其中数量最稀少的一种,目前仅存约800只。三次危急时刻,“孤岛”三次出手相助。在国内生态环境普遍告急的今天,梵净山这样一座面积不大的“孤岛”中的自然植被还依然保持了相对原始的状态,成为6000多种动植物生存、繁衍、演化的场所。(摘编自星球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这里是中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最高峰的梵净山,阻碍了暖湿气流向上爬升,使蒸腾的气流转化为充沛的降水,年降水量高达1100~2600毫米。B.梵净山为周边地区提供大量洁净淡水,突破石质荒漠困境,是因为它周围的碳酸盐岩地区能够汇聚地表降水。C.“孑遗物种”指在梵净山垂直自然带的作用下,度过寒冷冰期,生命得以延续的鹅掌楸、珙桐、冷杉等古老珍稀植物。D.在密集的人类活动影响下,灵长类动物的栖息地被破坏,它们都避难于“孤岛”梵净山,这里成了它们最后的家园。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它的周边就是人类活动的海洋”与“人类的足迹遍布大地,形成新的汪洋大海”都是比喻句,它们的本体相同。B.梵净山有大量的动植物生存栖息,得益于其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层及亚热带环境所构成的优越水热条件。C.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分写部分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梵净山助力生命的“三次出手”,结构严谨,逻辑清晰。D.作者通过本文不仅告诉我们梵净山助力生灵繁衍的重要意义,还表达了对人类活动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满。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诗句最符合梵净山垂直自然带规律一项是()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4.2018年7月2日,贵州梵净山一举成为中国第53项世界遗产。为什么它能在众多名山中脱颖而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严谨、准确的特点,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答案】1.C2.D3.A4.①孕育生命,助力生灵繁衍存续;②水热条件优越,为动植物生存栖息提供优良环境。③山地垂直自然带满足不同植被的生长需要;④成为大量灵长类动物的避难所;⑤自然植被相对原始,成为动植物生存、繁衍、演化的场所。5.①运用大量的数字。如“包括1300~1400米以下”“1400~2200米”等体现语言的准确;②使用科学术语(科学概念),如“石漠”“垂直自然带”等术语体现语言的准确。③使用修饰限制词语,如“梵净山为周边区域内的最高峰”的“周边区域”“据不完全统计”“大都”等修饰语体现语言的严谨。④引用权威专家的观点,如引用了生态学专家吉姆·桑赛尔的观点,体现语言的严谨。【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A.“作为最高峰的梵净山”错误,根据原文“梵净山为周边区域的最高峰”可知,梵净山是“周边区域”的最高峰。 B.“它周围的碳酸盐岩能够汇聚地表降水”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但在梵净山,难以溶蚀的变质岩使得降水多在地表汇聚形成溪水、河流”可知“碳酸盐岩地区”应为“变质岩地区”。D.①根据原文“大量灵长类动物避难于此”可知“它们都避难于‘孤岛’梵净山”中“都”过于绝对。②根据原文“最著名的便是黔金丝猴,因为其他栖息地的破坏,梵净山成了它们最后的家园”可知“它们”指黔金丝猴。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篇章结构、评价主要观点的能力。D.“还表达了对人类活动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满”错误,原文没有依据。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能力。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写出了同一座山因海拔不同可以跨越四季,符合山地垂直自然带的规律。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意思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已经行了八万里,适用于赤道地区。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反映从不同角度看事物得到的启示不同。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描写了深秋时节远望群山,山上一层层的树木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本题要回答梵净山脱颖而出的特点,依据文本内容提取每段的中心句,筛选概括即可。根据“梵净山真正出众的不是外形,不是宗教,而是它所孕育的生命……助力生灵繁衍存续”可知,孕育生命,助力生灵繁衍存续;根据“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层,再加上梵净山所处的亚热带环境,水热条件可谓优越,为动植物的生存栖息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可知,水热条件优越,为动植物生存栖息提供优良环境;根据“但在梵净山,垂直自然带开始发挥作用,原本生活在较高海拔地区的植物,逐渐向温暖的低处迁移。当冰期结束,气温回暖,它们又往较凉爽的高处回迁。一下一上之间,古老的物种得以延续”可知,山地垂直自然带满足不同植被的生长需要; 根据“在中国,人类的足迹遍布大地,形成新的汪洋大海。人们在梵净山周边垦殖农田,开采朱砂。密集的人类活动使得梵净山周边的生态环境被大肆破坏。原本连接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江南丘陵,直至台湾山地的山地生物廊道,彻底断裂。人类进逼而动植物退却,‘孤岛’梵净山再次出手,大量灵长类动物避难于此”可知,成为大量灵长类动物的避难所;根据“在国内生态环境普遍告急的今天,梵净山这样一座面积不大的‘孤岛’中的自然植被还依然保持了相对原始的状态,成为6000多种动植物生存、繁衍、演化的场所”可知,自然植被相对原始,成为动植物生存、繁衍、演化的场所。【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本文是一篇科普文,语言具有严谨准确的特点。本文语言的严谨准确体现在列数字、修饰限制词语、科学术语和引用四个方面,找到文本相关语句梳理即可。根据“蒸腾的气流转化为充沛的降水,梵净山年降水量高达1100~2600毫米”“不同海拔的温度带可以满足不同植被的生长需要。包括1300~14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带;1400~2200米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200~2570.5米的亚高山针阔混交林和灌丛草甸带”等可知,运用大量的数字。根据“如果是出现在梵净山周围的碳酸盐岩地区,则会大量下渗,并让地表的土壤冲刷流失,形成石质荒漠——‘石漠’,非常不利于植被的生长”“……这便是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可知,使用科学术语,“石漠”“垂直自然带”等术语体现语言的准确。根据“梵净山为周边区域内的最高峰”“据不完全统计,梵净山的野生植物有4394种,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全球温度都会大幅下降”等可知,使用修饰限制词语,如“周边区域”“据不完全统计”“大幅”“大都”等修饰语体现语言的严谨。根据“正如生态学专家吉姆·桑赛尔在梵净山实地考察时所言……”遏制,引用权威专家的观点,体现语言的严谨。(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老兵”和军马梁晓声老兵其实并不老,才二十六岁。八年前,老兵自然是新入伍的小兵,被分到了东北大地上的一处军马场。多亏他在家里养过马,了解马,爱马,所以很快就成了“专业”最出色的新兵。入伍第二年他在新兵中第一个当上了副班长,第三年入了党,第四年当上了班长,第五年他被所在部队授予“模范班长”的称号。 他那一班战士中曾有人说:“班长爱咱们像一位母亲爱儿子!”却立即有人反对:“他爱军马才爱到那样!对咱们的感情呀,比对军马差一大截哪!哎,你自己承认不,班长?”正在替战士补鞋的他,笑了笑,没吱声儿。众战士逼他回答。无奈之下,他真挚地说:“其实呢,我是这么想的,我们为谁驯养军马?为骑兵部队嘛。军马是骑兵不会说话的战友。我们今天多爱军马一分,军马明天就会以忠诚多回报我们的骑兵兄弟一分。爱马也等于爱人啊!”于是战士们都肃然了。有一天,他一个人躲在一处僻静的地方大哭了一场——家信中说,他家那匹马病死了。他想,如果自己没参军,那匹马是不会病死的……从此以后,他更爱一匹枣红军马了。它端秀的额头上,有像扑克牌中的方块似的一处白毛。他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白头心儿”。他家那匹马的额头正中也有“白头心儿”,只不过马身不是枣红色,而是菊花青色的……“白头心儿”救了他一命。那一次军马受惊“炸群”,他从另一匹马的背上一头掼了下去。恰巧“白头心儿”随着受惊的马群冲过来,它一口将他叼起。否则,他将毙命于万蹄之下无疑……他入伍的第八年,裁军,军马场接到了解散的命令。有的军马从此做了普普通通的劳役马;有的做了什么风景区的观娱马,供游人骑着逛景区,照相;有的被什么特技马术队买走了,“白头心儿”便在其中。“白头心儿”被买走时他在场。那马眼望着他,四蹄后撑,任买主鞭打叱喝,岿然不动。他不忍眼见它受虐,轻轻拍着它脖子,对它耳语般地说:“‘白头心儿’啊,何苦的呢?乖乖跟人家走吧,啊?我不会忘了你的,有一天我会把你买回来,让你成为我的马的!”——分明,马听懂了他的话,马头在他肩上磨蹭了几番,生了根似的马蹄才终于迈动起来……他是最后离开军马场的官兵中的一个。上级批准他们鸣枪告别军马场,每人鸣枪的次数可以和自己入伍的年限一样。但他只鸣放了七枪。指导员说:“老兵,我替你数着呢,你还差一枪。”他双眼噙泪回答:“指导员,我不满八年军龄,差四个月……”如血的夕阳沉到地平线以下了,当广袤而苍凉的大草原夜幕降临时分,他们乘军车离开了军马场……他突然拍着军车驾驶室的棚盖大喊:“停车!”车停下了。他喃喃地说:“我……我好像听到了‘白头心儿’的嘶叫……”然而其实只有风声……这提前四个月退役的“老兵”,在归乡的途中,在一个地界毗连大草原的小县城里,竟然发现了“白头心儿”。更确切地说,是那马首先发现了他。 他循着马嘶声望去,见“白头心儿”也正望着他,卧在一幢砖房前。马旁,一根高木杆上挂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吕记马肉”。他走近它,见它那晶亮的大眼睛里分明地汪着泪。马肉店的老板告诉他,那军马在为某电影摄制组效劳过程中弄断了一条腿,看来废了,只有杀死卖肉了。他请求老板将“白头心儿”转卖给他。老板出了一个数,那笔钱超过他的复员费,而老板却不肯让价。“我白替你打工行不行?”“多久?”“直到这匹马能站起来了为止。”老板认为他傻,认为那马永远也站不起来了,便爽快地答应了。于是他一边打工,一边精心照料“白头心儿”。一个月后,“白头心儿”奇迹般地站起来了。老板被他感动了,没再收他一分钱,允许他将“白头心儿”牵走,并且,还白赠了他一副马鞍。于是这“老兵”和曾救过他命的那一匹军马,朝行暮宿,向着他的家乡,开始了他们的“长征”……两个月后,他老母亲看见一个胡子拉碴、风尘仆仆、穿一身军装的男人,牵着一匹瘦骨嶙峋的有“白头心儿”的长鬃枣红马蹒跚地来到家门前。他激动地叫了一声:“妈!”老母亲惊喜地认出他是她那参军八年一次也没探过家的儿子!他惭愧地说:“妈,我的复员费几乎都花光在路上了……”他又说:“妈,你看,咱们又有一匹‘白头心儿’了!”第二天清晨,他牵着“白头心儿”登上了家乡的山头,俯瞰着几处穷困得近乎败落的村子,他对“白头心儿”发誓般地说:“‘白头心儿’,帮我把咱们的家乡彻底变个样儿吧!”马儿安闲地吃着青草……(有删改)文本二:边防老兵退伍,相伴8年的军马落泪了西藏墨脱,从军16年的边防老兵马勇即将退出现役。马勇望着营区熟悉的一草一木满怀不舍,除了连队和战友,最让他放不下的,还有一位陪他奋战过8年的无言战友——军马“铁蹄”。曾经的墨脱由于交通不便,这里有全军为数不多的特殊“兵种”——骡马运输队,当时各个单位巡逻物资全靠骡马运送。今年已经22岁的“铁蹄”,在马勇的心里不仅仅是“战友”,还是“过命的兄弟”。一次巡逻途中,领头的“铁蹄”突然停住。赶也不走、拉也不走,还一直往后退,过了一分钟就发生了塌方,当时如果没有它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退役前马勇特地来和“铁蹄”告别:“老战友,明天我就要走了,舍不得你,最后再来看看你。”“铁蹄”无言,但似乎听懂了马勇的话,大颗的眼泪滚落下来。(本文选自央广军事频道新闻报道解说词,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有战士说老兵“对咱们的感情呀,比对军马差一大截哪”,老兵“笑了笑,没吱声儿”,说明他默认了这个战士的说法。B.文本一写“白头心儿”救了老兵一命,后来老兵又在马肉店救了“白头心儿”,老兵与军马之间相互救助源自彼此深厚的感情。C.文本二马勇称军马为“老战友”,这样的称呼既带着军营生活的特定色彩,也体现了“铁蹄”在他心目中的地位。D.两个文本分别讲述了老兵、马勇与军马之间的感人故事,既突出了战士对军马的爱,也突出了军马对主人公的忠诚。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写老兵养过马,了解马,爱马,这既交代了他工作出色的原因,也为后文描写人和马的真挚情感埋下了伏笔。B.文本一关于“如血的夕阳”和“广袤而苍凉的大草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老兵退役离开军马场时沉重的心情。C.“胡子拉碴”“风尘仆仆”“蹒跚”等描写外貌和动作的词,突出了老兵回乡时的落魄与寒碜。D.两个文本都写到“老兵”和“军马”,两个形象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让作品更有感召力。8.相较于文本二,文本一的老兵形象更丰满,请简要分析。9.两个文本内容相近但艺术表现不同,请从叙事和描写两个方面加以比较分析。【答案】6.A7.C8.①虽然都爱军马,爱军营,但文本一把老兵的这种爱升华到了爱马如命、爱岗敬业的高度。②文本一还塑造了老兵富有责任感、使命感强的形象,文本二没有表现老兵的这一特点。9.①文本一叙事详细,围绕老兵与军马的故事,讲述了取名、被救、惜别、救治、返乡等情节;文本二叙事简略,简要叙述了马勇和铁蹄之间的一个故事和马勇惜别铁蹄的一个场面。②文本一叙事按照情节先后顺序展开,叙述与描写相结合,更加生动具体;文本二叙事简明扼要,配合新闻画面来安排叙述内容,更加客观真实。③文本一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语言描写尤为突出,文学性强;文本二仅有少量的描写,显得平易朴实。【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他默认了这个战士的说法”错,从后文老兵真挚的话语看,他对人和对马的爱是一样的。 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突出了老兵回乡时的落魄与寒碜”错,应该是突出了老兵为马付出,花光了复员费,牵着马回乡的艰辛。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两则文本中老兵的形象都爱军马、爱军营。但文本一中老兵形象更丰满。文本二表现老兵爱马主要是告别这一段“退役前马勇特地来和‘铁蹄’告别:‘老战友,明天我就要走了,舍不得你,最后再来看看你。’”。而文本一中老兵退伍回家的途中又遇到了军马“白头心儿”,它的腿断了,要被杀了卖肉,“他请求老板将‘白头心儿’转卖给他。老板出了一个数,那笔钱超过他的复员费,而老板却不肯让价”“‘我白替你打工行不行?’‘多久?’‘直到这匹马能站起来了为止。’”可知,老兵用自己所有的复原费赎回马儿,还打工还钱,体现老兵爱马如命。文本一开头写老兵对战士们说的话,“无奈之下,他真挚地说:‘其实呢,我是这么想的,我们为谁驯养军马?为骑兵部队嘛。军马是骑兵不会说话的战友。我们今天多爱军马一分,军马明天就会以忠诚多回报我们的骑兵兄弟一分。爱马也等于爱人啊!’”可知,老兵在部队全心全意为骑兵部队驯养军马,体现他的爱岗敬业。文本一末尾“第二天清晨,他牵着‘白头心儿’登上了家乡的山头,俯瞰着几处穷困得近乎败落的村子,他对‘白头心儿’发誓般地说:‘‘白头心儿’,帮我把咱们的家乡彻底变个样儿吧!’”可知,老兵退伍后发誓建设家乡,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文本二没有表现老兵的这一特点。【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把握能力。 ①文本一叙事详细,围绕老兵与军马的故事,讲述了取名“他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白头心儿’。他家那匹马的额头正中也有‘白头心儿’,只不过马身不是枣红色,而是菊花青色的……”、被救“那一次军马受惊‘炸群’,他从另一匹马的背上一头掼了下去。恰巧‘白头心儿’随着受惊的马群冲过来,它一口将他叼起。否则,他将毙命于万蹄之下无疑……”、惜别“‘白头心儿’啊,何苦的呢?乖乖跟人家走吧,啊?我不会忘了你的,有一天我会把你买回来,让你成为我的马的!”、救治“他一边打工,一边精心照料‘白头心儿’。一个月后,‘白头心儿’奇迹般地站起来了”、返乡“这‘老兵’和曾救过他命的那一匹军马,朝行暮宿,向着他的家乡,开始了他们的‘长征’……”等情节;文本二叙事简略,简要叙述了马勇和铁蹄之间的一个故事,“一次巡逻途中,领头的‘铁蹄’突然停住。赶也不走、拉也不走,还一直往后退,过了一分钟就发生了塌方,当时如果没有它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和马勇惜别铁蹄的一个场面,“退役前马勇特地来和‘铁蹄’告别:‘老战友,明天我就要走了,舍不得你,最后再来看看你。’”。②文本一叙事按照情节先后顺序展开,从老兵入伍写到退伍,中间叙述与描写相结合,重点描写了他与战友的对话,“白头心儿”救他,退伍前的不舍,途中偶遇“白头心儿”,救治“白头心儿”并带它回家等几个场面,更加生动具体;文本二选自央广军事频道新闻报道解说词,因而叙事简明扼要,如“西藏墨脱,从军16年的边防老兵马勇即将退出现役”,配合新闻画面来安排叙述内容,如“马勇望着营区熟悉的一草一木满怀不舍”,更加客观真实。③文本一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神态描写“笑了笑,没吱声儿”,动作描写“轻轻拍着它脖子”,语言描写尤为突出,如“其实呢,我是这么想的,我们为谁驯养军马?为骑兵部队嘛。军马是骑兵不会说话的战友。我们今天多爱军马一分,军马明天就会以忠诚多回报我们的骑兵兄弟一分。爱马也等于爱人啊!”“我白替你打工行不行?”“多久?”“直到这匹马能站起来了为”,文学性强;文本二仅有少量的描写,“马勇望着营区熟悉的一草一木满怀不舍”“领头的‘铁蹄’突然停住。赶也不走、拉也不走,还一直往后退”,显得平易朴实。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左右皆曰:“大王据千乘之地,天下仁义之士,皆来役处;东西南北,莫敢不服。求万物无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下则鄙野,士之贱也亦甚矣!”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得贵士之力也。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从之。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则成德扬名于后世也。 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榖,是其贱必本与?’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王之左右足以驱驰。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斶知足矣,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从之B.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从之C.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从之D.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从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户侯,食邑万户之公侯,到汉时指侯爵中最高的一层,后泛指高官贵爵。B.鄙,边远之地,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鄙”意义相同。C.南面,指面朝南,古代王侯见臣下皆面南而坐,常以此指帝王、诸侯之位。D.邑屋,古代行政区域单位,文中引申为乡里或乡里的房舍、村舍、祠堂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宣王召见颜斶时指使其“上前来”,颜斶也同样让大王“上前来”,即使颜斶解释君王上前是礼贤下士的表现,齐宣王仍不认同。B.近臣认为齐宣王显贵无比,拥有广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仁义之士,万物皆备,百姓皆来亲附;认为士人非常低贱,称呼士人为“匹夫”。C.老子认为诸侯君王自称为孤、寡、不榖,大概是因为他们懂得“贱一定是贵”的道理,颜斶借此告诫齐宣王要礼贤下士,尊重士人。D.颜斶最终说服了齐宣王,宣王不但希望成为颜斶的学生,而且希望颜斶跟自己交往,并承诺给他和家人丰厚的待遇,但被颜斶拒绝。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2)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则成德扬名于后世也。14.颜斶是如何拒绝齐宣王的笼络的?请简要概括。【答案】10.C11.B12.B13.(1)由此看来,活君王的脑袋,竟然不如死去士人的坟墓。宣王听了,沉默不高兴。(2)因此君王不要以屡次向他人请教而感到羞耻,不要以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感到羞愧,就能使道德完善并且在后世扬名了。 14.①表明心志。颜斶用璞玉自比,表明自己要保持士人本色。②进言已毕。颜斶进谏之言已尽,请求赐归。③托词拒绝。颜斶借口帝王身边可供驱使的人很多,无需用他。【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因此《易传》不是说吗:“国君在高位,(却)没具有那种实际的(才德),喜欢(追求)那种虚名的(人),必然用傲慢奢侈(的举动)行事。傲慢奢侈,那么灾祸就会随之而来。”“其实”是“未得”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以骄奢”是“为行”的状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学文化常识以及文言实词的能力。B.“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鄙’意义相同”错误。“越国以鄙远”中“鄙”解释为“把……当作边地”;句意: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称呼士人为‘匹夫’”错误。由原文“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下则鄙野,士之贱也亦甚矣”可知,原文的意思是“士人中那些境况好的人,才被称作匹夫”。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由是”,由此;“生王”,活着的君王;“曾不若”,竟然不如,连……不如;“垄”,坟墓。(2)“是以”,因此、所以;“亟”,屡次、多次;“羞”“愧”,意动用法,以……为羞(对……感到羞耻),以……为愧(对……感到羞愧);“扬名于后世也”,状语后置,在后世扬名。【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可知,颜斶用璞玉自比,表明自己要保持士人本色,从而表明了心志。由原文“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可知,颜斶进谏之言已尽,请求赐归。 由原文“王之左右足以驱驰”可知,颜斶借口帝王身边可供驱使的人很多,无需用他,从而托词拒绝。参考译文:齐宣王召见颜斶,说:“颜斶上前来!”颜斶也说:“大王上前来!”宣王很不高兴。颜斶回答说:“我上前是贪慕权势,大王上前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贪慕权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宣王气得变了脸色,愤怒地说:“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回答说:“当然士尊贵,王不尊贵。”宣王说:“可有什么道理吗?”颜斶说:“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秦王下令说:‘有人敢在离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判以死罪,不予赦免。’又下令说:‘有人能砍下齐王的头的,封他为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此看来,活君王的脑袋,竟然不如死去士人的坟墓。”宣王听了,沉默不高兴。左右的近臣说:“大王拥有千乘大国的土地,天下的仁义之士都来投奔效力;四方诸侯没有谁敢不服从的。齐王所要的东西无不齐备,全国百姓没有不亲附的。现在士人中那些境况好的人,才被称作匹夫,境况差的只能住在边远之地。士人真是太低贱了。”颜斶回答说:“不对。我听说上古大禹之时,天下共有万国。什么原因呢?是得力于以士为贵(重用士人)呀。到了现在,面向南方称王的,仅有二十四位(诸侯)。由此看来,(难道)不是得士失士的策略(造成的)吗?因此《易传》不是说吗:‘国君在高位,(却)没具有那种实际的(才德),喜欢(追求)那种虚名的(人),必然用傲慢奢侈(的举动)行事。傲慢奢侈,那么灾祸就会随之而来。因此君王不要以屡次向他人请教而感到羞耻,不要以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感到羞愧,就能使道德完善并且在后世扬名了。老子说:‘即使尊贵,一定以贱为根本;纵使位高,一定以低下为基础。因此诸侯君主自称为孤、寡、不榖,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懂得)贱一定是(贵的)根本(的道理)吧。’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周成王任用周公旦,世世代代称(他们是)贤明的君王,这是因为(他们)明白士人是尊贵的。”齐宣王说:“唉呀!君子怎么能侮慢呢,我是自取其辱呀!到现在(我才)听到了君子的高论,才明白了不懂得尊重士人乃是小人的行为,希望您允许(我)做您的学生。再说先生能与我交往,我将以上等宴席招待您,外出备有车马供您使用,妻子儿女穿着华贵的服装。”颜斶辞谢(要)离开,说:“玉生在山中,(一经)雕琢就破坏(本色)了,不是(经过雕琢就)不宝贵了,而是那璞玉(就)不(再有本真的)完美了。士人生于边远之地,受到举荐就会得到俸禄,这并不是不尊贵显达,但他的身体和精神都会受到损害。请允许我回乡,晚些吃饭权当吃肉,安闲的行走权当乘车,没有罪过权当尊贵,清心寡欲保持节操自得其乐。发号施令的是大王,竭尽忠心直言进谏的是我。(我)阐述主要的意见已经很详尽了,君王您身边的人足够为你效劳。希望您能允许我回去。让我安稳的回到自己故乡的小屋吧。”于是(颜斶)拜了两拜就告辞离开了。颜斶是知足的,保持了本真,终身没有受辱。(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二)(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雪中陆务观数来问讯,用其韵奉赠①【宋】曾几江湖迥不见飞禽,陆子殷勤有使临。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官军渡口战复战,贼垒淮堧②深又深。坐看天威扫除了,一壶相贺小丛林③。【注】①此诗大约作于1162年—1163年之交。1161年金国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率领60万金军大举南侵,所向披靡,宋军节节败退。时已年过七十的曾几,正居于会稽禹迹精舍。“务观”,是陆游的字。②堧(ruán):指江河边的土地、城下的田地。③小丛林:陆务观的庵号名。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即扣题,既扣了诗题中的“雪中”,又为下句作了铺垫:平易之中见含蓄、凝练。B.颔联一问一答,使人倍感亲切。“暖眼”与“冷眼”相对,这里有关怀、慰问的意思。C.颈联运用“隔字叠”,深刻传神地写出了宋军接连应战、深入敌营的战况,颇耐咀嚼。D.全诗不用典故,却把真情表露无遗,体现曾几诗歌“工夫深处却平夷”的特色。16.这首诗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1)陆游在严寒风雪中仍殷勤地数来问候、慰藉,让诗人倍感温暖,心怀感激。(2)宋军疲于奔命,节节败退,金人营垒在淮水一带逐步深入,体现诗人对国势日下深感忧虑、寒心与痛心。(3)诗人期盼王朝的军队凭借天威把祖国山河打扫干净后再携壶与陆游同庆贺,表达了诗人的热切期望和乐观精神。【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深刻传神地写出了宋军接连应战、深入敌营的战况”错误。“官军渡口战复战”运用“战复战”这一“隔字叠”的手法,突出宋军反复作战的艰难,疲于奔命,节节败退;“贼垒淮堧深又深”运用“深又深”这一“隔字叠”的手法,突出敌营形势复杂,金人营垒在淮水一带逐步深入。没有描写宋军接连应战深入敌营的战况。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 的题目“雪中陆务观数来问讯,用其韵奉赠”特点为叙事类题目,作者交代了陆游严寒风雪中仍殷勤地多次来问候、慰藉的事件,作者以诗相赠,表现了作者对陆游关心的感激之情。首联“江湖迥不见飞禽,陆子殷勤有使临”紧扣诗题,写天高路远,陆游却多次慰问,同样表达了作者对陆游关心的感激之情。“为言忧国只寒心”句,表达了作者心寒的原因是国事艰难;“官军渡口战复战,贼垒淮堧深又深”写出宋军疲于奔命,节节败退,金人营垒在淮水一带逐步深入,宋军作战失利,让作者深感忧心。“坐看天威扫除了,一壶相贺小丛林”尾联中“坐看”表现了作者对宋军胜利的期待,作者希望宋军能够凭借天威驱逐金人,让天下太平,这时作者就携樽与陆游同庆贺。在宋军战争失利的情况下,作者仍对宋军抱有美好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热切期望和乐观主义精神。(三)默写填空(6分)17.完成默写。(1)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影响很大,有人认为,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能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而来。(2)《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春江潮水连海平②.海上明月共潮生③.天生我材必有用④.千金散尽还复来⑤.相顾无言⑥.惟有泪千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潮、材、顾、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后现代社会,人们消费某种商品,不仅是为了使用,更多是为了获得商品所承载的符号意义。(),希望通过时尚的形式走进并了解传统文化。可是,很多令人________的国潮产品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仍然是浅层次的,往往重其表而轻其里。这些_________的产品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潮产品,不过是把传统文化当作装点门店的“包装纸”。从文化的现代化演进来看,国潮产品厚植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是本土重构文化精神现代化史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活泼的时代性。如果把传统文化当作创造经济价值的手段,把国潮产品生产等同于一般的工业化制造,那就_________了国潮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因此,国潮产品不能_______,其发展的动力及意义应该落脚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更新,用现代商品的新颖形式实现文脉的自觉传承。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国潮产品之所以受到追捧,关键是因为它能否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B.国潮产品所以受到追捧的原因,关键是它能否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C.国潮产品所以受到追捧的原因,关键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被唤醒D.国潮产品之所以受到追捧,关键是因为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被唤醒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眼花缭乱雅俗共赏淡化取巧图便B.应接不暇附庸风雅淡化投机取巧C.眼花缭乱附庸风雅矮化投机取巧D.应接不暇雅俗共赏矮化取巧图便20.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国潮产品厚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是本土文化精神现代化重构中的重要内容B.国潮产品厚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是本土文化精神现代化中的重要内容重构C.国潮产品厚植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是本土文化精神现代化中的重要内容重构D.国潮产品厚植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是本土文化精神现代化重构中的重要内容【答案】18.D19.C20.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以及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语法上看一面对两面,不合逻辑,排除;句中“它”与后文主语衔接也不连贯。B.语法上看一面对两面,不合逻辑,且“所以受到追捧的原因”句式杂糅,删掉“所以”或“原因”;句中“它”与后文主语衔接也不连贯。C.语法上看“所以受到追捧的原因”句式杂糅,删掉“所以”或“原因”。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眼花缭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目不暇接,后多形容来人太多或事务繁杂,接待应付不过来。句中指国潮产品太多,令人迷乱,用“眼花缭乱”。第二空,雅俗共赏:兼具优美、通俗之品格,能为不同文化水平者欣赏。附庸风雅: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装腔作势地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句中指一些人只看重外表,用来装点门面,填“附庸风雅”。第三空,淡化:弱化、减化。矮化:比喻降低人或事物的地位或等级。句中搭配“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用“矮化”。 第四空,取巧图便:使用手段谋取好处,图得便宜。投机取巧:利用时机和巧妙手段谋取个人私利;也指不愿下苦功夫,凭小聪明侥幸取得成功。句中谈对待国潮产品的态度,结合“落脚”分析,应该用踏实、认真的态度,对应“投机取巧”更合适。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成分残缺,“厚植”后缺少介词“于”,排除CD;第二处是语序不当,“重构”位置不当导致“重构”的主体错误,排除B。故选A。21.下面是一封学生写给自己老师的信件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获悉先生打算为令尊庆祝八十华诞,甚喜。但因工作原因无法莅临,特让夫人前来为贺,并转达本人对令尊诚挚的祝福。另备厚礼一份,聊表心意,还望珍藏。【答案】①“打算”改为“计划”;②“莅临”改为“参加”;③“夫人”改为“拙荆、贱内”等;④“厚礼”改为“薄礼”;⑤“珍藏”改为“笑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①“打算”为口语,不符合书信语体,应改为“计划”;②“莅临”,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此处说自己,应改为“参加”;③“夫人”一般为社交礼貌用语,此处应改为谦称“拙荆、贱内”等;④“厚礼”为敬辞,此处说自己送的东西,应改为“薄礼”;⑤“珍藏”意思是珍重地收藏,一般说别人送给自己的东西,此处应改为“笑纳”。22.《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不朽名著,书中为我们塑造了众多耳熟能详的形象,其中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探春等更被认为是“花的精魂,诗的化身”。请从上面所列人物中任选两人,每人以一种花为喻体写一个比喻句,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能自圆其说。【答案】示例:林黛玉如袅袅秋风中悄然开放的东篱雅菊,暮露夜霜交相侵,馥郁芬芳难消散。理由:林黛玉有多首咏菊诗歌。诗句中表现出她对陶氏风骨的仰慕,同时寄予着自己寄人篱下的愁苦和高洁傲世的情操。薛宝钗似国色天香的牡丹,人情练达中有着雍容闲雅的端庄,诗词歌赋中蕴含着理智与簪缨世族的风范。理由:薛宝钗出身高贵,容貌具有雍容典雅之美,学问上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又能博才众家,其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表达了其高远的志向。 【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可以根据人物的形象、性格、品质、命运等多方面特点,选择一个理解最充分的人物来写。选择用哪一种花来喻人,要充分调动阅读积累,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将花的某种特点与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结合起来,依据作品内容,结合人物经历、命运等陈述,要明确具体,不可脱离作品内容,泛泛而谈。林黛玉身处纵横交错的污流之中,却能置身事外,不与世人同流合污,她清高孤傲,不被世人理解,正如菊花一样,纤纤而立,高昂着头颅傲然俯视着众生,再大的狂风暴雨,也别想让她低头。用菊花比喻林黛玉,将菊花的特点与黛玉的品质一一联系,二者相得益彰。薛宝钗,我们可以把她比作素有“国色天香”之誉、盛开之时雍容华贵的牡丹。论美貌,她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有雍容娴雅之美;论才情,她经史子集融会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论人情练达,她秉持世俗的理智,谨守封建妇德,几乎放弃个人的感情和追求,尽心尽力地维持着封建时代贵族女子的正统风范,一步一步实现她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人生理想。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论语·卫灵公》有言:“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大意是,君子即便身处逆境,也会固守内心的操守,小人不得志的时候,就会想入非非,胡作乱为。古人告诫我们:逆境中只有守住“底线”,才守住了为人的根本。但也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他做的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对于“底线”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及自身感受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咬定底线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论语•卫灵公》有言:“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诚哉斯言,君子身处逆境,也会固守内心底线,小人不得志的时候,就会想入非非,胡作乱为,所以君子才会常坦荡,小人则会长戚戚。如若放弃底线只为得到逆境中的如鱼得水,那么即使“得水”,我们却失去了人立于世的标准。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如若我们成了人间惆怅客,泪纵横中时常感到东西南北四面狂风袭击,我们唯有咬定底线不放松,确信身处逆境时之时正是考验我们内心之际,坚守住底线便寻找到了为人的价值、做人的理想以及修身立命的准则。 逆境中坚守底线,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保证。刑场之上,一抚素琴。嵇康气清神宁,视死如归。无论是俯首为其请命的三千太学生,还是威严在上的一国之君,都不曾令他分神、动摇。此时的他命悬一线,他只须低头一句话,便生;继续坚持,则亡。他扬起眉一句“拿琴来!”潇洒从容。《广陵散》尽,嵇康亡。一曲《广陵散》为他的生命诠释了灵魂的底线,即使生命不在,也不肯趋附司马家族。一曲绝响,让他顶天立地,实现自我价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后世仰望。逆境中坚守底线,是追求人生理想的前提。流水淙淙,菊香阵阵。“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彭城令,饥冻虽切的他终于明白心为形役的惆怅与独悲,于是他怅然慷慨,即使饥寒交迫,也毅然决然的远离污浊官场,坚守心灵的底线。富贵非他的愿望,于幽幽清菊中寻找幽静的桃花源才是他心之所向,他在逆境中坚守了自己的底线,实现了自身的人生理想。逆境中坚守底线,是修身立命的准则。人之底线,犹如树之根,树无根,生则不久,人无底线,立世则不长。春秋乱,诸侯战,烽火起,悲歌响,在诸侯混战的时期,孟子于乱世之上坚守底线,于追名逐利之际提倡克己复礼,以“先义后利,舍生而取义”的底线要求自己,才会在混乱时代以微弱之躯名垂青史,成就经世不绝的传奇大儒。正是他在逆境中的固守底线,才能在时代的青史画卷上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反之,“年轻有为”的芮成钢一定没想到,此时此刻他眼前那冰冷的铁窗,正无情的讥笑着他十几年拼来的荣誉。水坚守了底线,可润泽万代,逾越了底线,则洪灾泛滥;火坚守了底线,可促进文明,逾越了底线,则生灵涂炭。身处当代,我们青年应以史为鉴,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义利观,不要让迷雾遮住了双眼,不要任狂风吹折了底线。即使身在狂风暴雨中,坚守住底线我们自可闲庭信步,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咬定底线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中已经有了明确立意——逆境中只有守住“底线”,才守住了为人的根本。也就是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守“底线”。需要注意,不能仅仅谈“底线”,还应注意“身处逆境”这样的限制,身处逆境还能坚守底线,这是对人更高层次的要求,做到了这一点,才配称得上“君子”。当然我们也需要阐述“底线”的含义,就做人处世的底线而言,应该是对社会坚持正义、是非分明、富有爱心;对工作兢兢业业、尽忠职守、保持操行。就从商的底线而言,应该是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就从医的底线而言,应该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人民的生命健康负责;就为官的底线而言,应该是廉洁奉公、淡泊名利,严格自律,不在大是大非面前失向,不在常识问题上失态,不在金钱问题面前堕落。 材料中的难点是最后的话,考生需要思考,道德底线低的人为何能够占优势?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表面上看,道德底线低的人因为缺乏坚守底线的意识,什么都做得出来,他们会暂时获利,似乎如鱼得水。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人不可能走得长久,他们势必要为不坚守底线而付出代价,有时是经济上的,有时是名誉上的,总之,最后会损失惨重。而道德底线高的人,虽然暂时处于弱势,但最终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而且这样的人内心永远是安宁而愉快的,从精神层面上他们是富有的。写作时要明确观点,要做一个在逆境中也能守住底线的君子。可以采用例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来阐述观点。举例时注意强调人物身处逆境也不放弃底线,如羽生结弦宁可放弃冠军也要挑战4A,这是他对于事业底线的坚守;鸿星尔克尽管自己负债也要为灾区捐款,守住的是企业的良知与底线;中国虽然身处疫情,也要为其他国家捐赠物资,坚守住守望互助的底线。还可以用反面事例来对比,如有的企业为了扭转亏损局面不惜坑害消费者,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结尾处可以发出号召,作为青年,我们要懂得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守底线,弘扬新时代的君子之风。立意:1.心存敬畏,守住底线。2.大雪压青松,青松有底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