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05706
大小:165.8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4-09-02
《重庆市 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题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2026届高一(上)学月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据考证,良渚古城是一个具有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四重结构的庞大都邑。良渚王城有300多万平方米,良渚还拥有631万平方米的外郭城,相当于8个故宫这么大。良渚外围的水利系统是当前已知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影响范围约100平方公里。这可以说明良渚()A.是中国最早文化遗存B.已经进入文明阶段C.传统建筑工业非常发达D.实行王位世袭制度2.《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黄帝)”。轩辕采取了“修德振兵”“蓺五种(种植五谷)……”等措施,“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获得了胜利。上述传说主要反映了()A.原始社会前期各部落战争频繁B.黄帝部落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C.黄帝的胜利标志进入国家时代D.阪泉之战标志着华夏民族形成3.夏历与殷历、周历、秦历的不同之处,主要就在于以哪个月为正(作为一年之始)。夏历用的自然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与今汉历即农历正月相同)。这()A.适应了农业发展需要B.适应了神权政治需要C.说明了夏朝历法落后D.证实夏朝是国家形态4.金文中的“封”字写作澍,“邦”字写作蟒,意为植树为帜,划定疆界,其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王位继承制度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5.《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A.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B.对部落实行直接统治C.因循守旧不突出创新发展D.力图建立统一的政权6.“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种现象与制度相关()A.中央集权制B.宗法制C.分封制D.君主制7.西周时,周王通过婚姻关系与异姓诸侯建立血缘联系。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体现了()A.西周的文明程度大大加深了B.社会生产力尚不非常发达C.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的结合D.王权与神权形成紧密联系 8.西周初期,受封诸侯的任务之一是要“移风易俗”,重建社会秩序。这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B.促进了诸侯争霸的斗争C.强化了宗法的影响力D.增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9.《左传·宣公三年》记载:“铸鼎象物,使民知神奸……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原来铸鼎,制作青铜器不仅用来盛装和调剂牺牲等给祖先奉献的礼物,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象物”,也就是在铜器外表刻画“物”的图像。这表明()A.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B.青铜器的实用性很强C.贵族生活普遍很奢靡D.当时祖先崇拜很盛行10.晋厉公(公元前580-前573年在位)被弑后,悼公受大臣拥立时说:“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这表明()A.晋悼公完全受到大臣的拥戴B.卿大夫掌握了晋国大政C.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D.晋国的分裂已不可避免11.周人将分封的诸侯之地称为“诸夏”,将京师之地称为“中国”,后“中国”的指称范围又扩大到整个“诸夏”,常以“中国”称“诸夏”。这()A.增强南北方的政治联系B.显示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C.促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D.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发展12.西周时期,“田里不鬻”,到了战国时期,《史记》记载赵括把赵王所赐的金帛藏在家里,“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一变化说明()A.西周实行土地国有制度B.封建土地私有制已出现C.封建小农经济正在形成D.铁制生产工具得到使用13.春秋战国时期,以陶朱公范蠡、儒商鼻祖子贡、慧眼识人的吕不韦等为代表的富商巨贾带动了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可见当时的中国()A.青铜器大量运用农业生产B.农业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C.废除了等级制度社会安定D.奴隶制经济逐渐走向繁荣14.商鞅第二次变法时只向农夫普遍授田,对于从事商贾技艺者不授田。商鞅推行的授田法()A.旨在维护宗法分封制度B.保护了小农经济的发展C.导致商人操纵粮食价格D.突破了“工商食官”局面15.孔子提出“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根据儒家教化,孔子还意在指出射箭运动()A.徒有军事的性质B.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C有道德教育之用D.主要维护尊卑等级秩序 16.老子认为人对事物的欲望越多,就越不自由。孔子认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表明他们()A.都突出仁的思想核心B.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C.都主张改革社会制度D.迎合地主阶级的需要17.商鞅指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下列言论所体现的理念与商鞅变法一致的是()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尽地力之教”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18.先秦时期,孔孟认为身体需要安身之处,而心灵的安居之所更为重要;道家认为明确了人应以“道”为精神居处。这反映出先秦时期()A.百家争鸣思想丰富B.社会动荡致使人心思定C.分封崩溃思想多元D.思想家都探索研究人性19.“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B.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C.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D.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发展20.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古各1次。这反映了商至秦汉,我国()A.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B.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C.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D.社会生产力低下人民困苦21.秦朝建立初期,秦始皇开展了“议帝号”、颂“秦德”、提倡“忠”之政治伦理等。这些活动()A.整顿社会风俗净化风气B.践行了儒家伦理道德思想C.消除了六国对社会影响D.意在强化对秦政权的认同22.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封邦建国”,秦废分封、行郡县,这反映出商朝至秦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是()A.传统等级制度的瓦解B.宗法观念不断强化C.政权组织的日趋严密D.民族交融不断深化23.下图为秦长城的一段遗址。秦朝之所以能够修筑起东西长万里长城,主要基于() A.防御匈奴的军事需要B.法家思想的强力影响C.社会秩序的相对安定D.中央集权制度的保障24.秦统一以前,粮价较稳定,大致粟石三十钱左右。《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六年(前216年),关中“米石千六百”,这一变化最可能是因为()A.中央集权强化影响经济B.法家统治思想阻碍农业发展C.大兴土木使得民失农时D.长期战乱后的社会经济凋敝25.《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记载:各县要书面报告农田受雨、抽穗、垦而未种、受灾面积以及降雨量等,每年八月底以前送达朝廷;主管仓库的官吏每年十月份要将各类粮食的库存数量上报内史。这()A.反映了秦朝法律严苛B.加大了地方官员的负担C.显示了秦朝灾害严重D.提升了大国的行政效率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衢名而贵实法者,宽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成势也。”“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材料二“百家争鸣”这个词很适合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主张的多元性以及彼此之间的不同。分歧和冲突。如儒、道对立早就为大家所熟知,司马迁“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针对这两个学派而概括的;墨家从一开始就是儒家的对立物,其十大主张每一个几乎都是直接针对着儒家的,而孟子和荀子也都把墨家看作是一个重要的论敌;至于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对于各家都有尖锐的批评,其极致处,则要君主完全以法为教,扫除异已。”……但在彼此的冲突和批评中,不同思想之间的融合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种分化趋势和统一趋势并存的局面在战国后期表现得越加明显。——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一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名法家的代表人物,并指出其所代言的阶级。(2)根据材料二,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所呈现的显著特征,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文化的角度阐述这一局面形成的重要历史意义。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内涵在不断转换的重要词语。不同时期,“中国”一词的内涵也是不同的。如下表所示。时期内涵西周“中国”最初的意思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之地,与“四方”对称,是一个地理概念,伴随政治衍生。后“中国”指代古代华夏族聚居地域,主要指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春秋战国中原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先后称霸中原,从而将“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已出现在众多史料中。秦“中国”范围进一步扩大,“及秦始皇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据史宏波《近代以来“新中国”名词的历史考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