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94402

大小:1.88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4-09-01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四川省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四川省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四川省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四川省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四川省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什邡中学高2022级平实班春季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2分)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处于中、低纬度B.多濒临海洋C.经济高度发达D.多为平原地形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A.⑤—湿热B.⑥—干热C.⑦—冷湿D.⑧—高寒【答案】1.C2.D【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都处于中低纬地区,多在沿海地带,多为平原地区,这些为四地人口稠密的共性,不符合题意,ABD错误。①②是中国和印度,为发展中国家,③④是西欧和美国,为发达地区,所以经济高度发达不是四地的共性,C符合题意。故选C。【2题详解】⑤地位于北非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所以人口稀少,A错误;⑥地位于南美的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所以人口稀少,B错误;⑦地为南极大陆,气候干冷,所以人口稀少,C错误;⑧地为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所以人口稀少,D正确。选D正确。 【点睛】人口分布是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距海远近等)对人口分布起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随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下面小题。3.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A.耕地B.森林C.淡水D.矿产4.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D.福建——耕地资源5.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气候适宜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D.人口素质较高【答案】3.C4.D5.C【解析】【3题详解】根据“木桶效应”可知,该地四种要素中能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的决定了环境承载力。由题干可知,淡水能供养的人口数量最少,所以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淡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4题详解】四川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所以水力资源不是四川人口合理容量的短板,A错误;山东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丰富,所以气候资源不是山东人口合理容量的短板,B错误;黑龙江矿产资源丰富,所以矿产资源不是黑龙江人口合理容量的短板,C错误;福建地形崎岖,耕地资源少,是福建人口合理容量的短板,D正确。故选D。【5题详解】 在一个开放地域中,资源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生产力越发达,利用地域外资源的能力就越强。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所以具有较高的人口容量,C正确、B错误。气候和人口素质并不能资源不足的问题,AD错误。故选C。【点睛】分析区域环境人口容量:1、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一个区域的资源状况包括矿产、水、耕地、气候等方面;一个地区的资源越丰富,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越大。2、考虑科技、经济等条件——科技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会影响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因而一个地区的上述条件好,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3、考虑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地区的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从其他区域调入资源,提高本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4、考虑该区域的消费水平——一个区域的消费水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越高,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越小。岐阜县白川乡的合掌村,位于日本西北部,被誉为“日本传统风味十足的美丽乡村”。该村坐落在海抜高的山地中,冬季多暴雪.村中的“合掌屋”最早建于300年前,屋项以茅草覆盖,屋顶坡度达60°,状如双手合掌,因此得名、合掌屋全部采用当地木材建造,不用任何钉子,只用绳子绑扎或采用较有黏性的木头接合房屋架构,这种传保留至今,合掌屋与穿插其间的花草植物、小溪流水、水田水车等,构成了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乡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自然环境对形成合掌屋构造特点的影响,分析错误的是()A.300年前合掌屋全部采用木材建造,不用钉子,只用绳子绑扎或采用较有黏性的木头来接合房屋架构,是为了环保B.该地冬季多暴雪,合掌屋屋预度达60°,有利于积雪滑落避免积雪C.合掌屋全部采用当地木材制造,因为当地森林茂密D.合掌村形成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是受地形影响7.根据合掌屋的建筑特点,当地人每年要进行一次防灾演练,该防灾演练最可能是()A.防地震演练B.防泥石流演练C.防火灾演练D.防洪水演练【答案】6.A7.C【解析】【6题详解】 当地森林茂密,可就地取材,降低成本,所以合掌屋不用钉子,只用绳子绑扎或采用较有黏性的木头来接合房屋架构,建造木屋,不是为了环保,A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该地冬季多暴雪,合掌屋屋顶坡度达60°,有利于积雪滑落避免积雪,故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合掌屋全部采用木材建造,是因为当地森林茂密,故C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地地形多山,合掌屋依山而建,形成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故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7题详解】合掌屋以木头、茅草建成,加上日常中需在屋内生火做饭、煮茶、取暖等,最易发生火灾,所以最有可能是火灾逃生演练。C正确;日本处于地震带上,地震较多,是自然原因,泥石流和洪水也是自然原因,并不是合掌屋的建筑特点,排除ABD选项;故选C。【点睛】地域文化的形成影响因素有:1、自然环境;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下图为“胡焕庸线”及两侧人口、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胡焕庸线”西侧人口密度很小,其形成因素不包括()A.地形B.气候C.水源D.光照9.除人口分布,该线两侧很多地理要素差异显著,包括()①土地面积②工业产值③城市数目④路网密度⑤商业网点密度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答案】8.D9.B【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要掌握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旨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8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焕庸线”东侧总体地形比较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环境承载力大;而西侧地形起伏大,气候比较干旱,水源短缺,土壤贫瘠,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小,故其西侧人口密度很小的形成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ABC不符合题意。据所学知识可知,“胡焕庸线”西侧地势较高,降水较少,光照充足,因此光照不是其人口密度很小的形成因素,D符合题意。故选D。【9题详解】据图及所学知识可知,“胡焕庸线”东侧土地面积占比为43.2%,人口占比为94.5%;西侧土地面积占比为56.8%,人口占比为5.5%;由此可知,两者土地面积存在差异,但不显著,①错误,排除ACD。“胡焕庸线”东侧与西侧相比,东侧经济发达,工业化水平高,工业产值高;东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城市数目多;东侧交通发达,路网密度大;东侧商业网点密度大;因此,该线两侧工业产值、城市数目、路网密度、商业网点密度等地理要素差异显著,②③④⑤正确,故选B。【点睛】“胡焕庸线”是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界线,其两侧还是农牧交错带和众多江河的水源地,是玉米种植带的西北边界。同时,中国的贫困县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两侧。胡焕庸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线东南方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是游牧民族的天下。中科院国情小组根据2000年资料统计分析,胡焕庸线东南侧以占全国43.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93.77%的人口和95.70%的GDP,压倒性地显示出高密度的经济、社会功能。胡焕庸线西北侧地广人稀,受生态胁迫,其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较弱,总体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体功能。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题。10.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11.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12.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10.B11.A12.C【解析】【10题详解】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通通达度和客流量,地铁站点交通便利,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客流量,也就是周边的人流量,B正确;站点的用地面积、站点的信息化水平、周边的环境质量与服务等级无关,A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图中甲为一级站点,乙、丙为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客流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附近,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最可能为中心商务区,A正确;森林公园、大型住宅区、产业园区不应该分布在城市中心附近,BC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从图中看该城市有多个一级站点,也就是有多个核心,城市空间形态最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C正确,A错误;读图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不呈带状延伸,BD错误。故选C。【点睛】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文化是城市的基因与内核,空间格局则是城市的经脉。每个城市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从人多力量大到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政策,2013年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三次转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B.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C.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D.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14.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老龄化严重B.劳动力严重不足C.育龄妇女人数少D.生育观念的改变15.有人认为,当前人口政策的调整是考虑了我国人口合理容量较30年前有所增加。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增加可能得益于()①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  ②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极大改善 ③地区开放程度的极大改善      ④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3.B14.D15.A【解析】【1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只是改变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并没有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A错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将会使出生率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是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B正确;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与城乡之间人口数量没有影响,C错误;制定“一二孩”政策,客观上会导致人口增长速度增快,但不是为了拉动房地产消费,D错误。所以选B。【14题详解】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不是实施单独二孩或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人口老龄化严重是我国单独二孩或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劳动力还没有出现严重不足,我国人口基数大,育龄妇女人数也庞大,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不到三年,就调整全面二孩政策,就是因为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夫妇不愿意生二孩,从而导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提前,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15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合理容量受资源、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水平、人口的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地区开放程度的极大改善都会增加人口合理容量,①③正确,A正确。30年间,自然环境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②错误,CD错误。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会降低人口合理容量,④错误,B错误。所以选A。 【点睛】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分别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7.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①兴建污水处理厂;②疏浚河道;③加强道路建设;④完善排水系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16.C17.D【解析】【16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①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因为城市硬化路面多,下渗减少,导致地表径流增多,洪峰提前;②是自然状态下的洪水过程线,③是修建水库后,受到水库调节(即削低洪峰)的洪水过程线,其洪峰流量要小于自然状态下的洪峰流量;④是自然状态下的地下径流过程线。结合选项,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C。【17题详解】防治城市内涝,可以采用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提高城市地表水的泄流速度。污水处理厂对于水污染有帮助而不是内涝,加强道路建设主要是缓解城市拥堵问题。结合选项,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城市发生内涝主要是由于城市中硬化地面增加,导致降水下渗减少,形成地表径流增多,而排水设施规划不到位导致地面积水问题。 伴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加剧与人力资源短缺,各大城市争相发布“抢人才”政策,但常住人口转化为户籍人口的数量却相对有限,城市户籍缺口较大。下图示意2001-2018年间北上广深4个超大城市(1000万人口以上)的常住与户籍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与北京相比,2001-2018年间深圳()A.常住人口数量较多B.户籍人口数量较多C.常住人口增长较慢D.户籍人口增长较快19.2018年北上广深四城户籍缺口最大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深圳20.当前对中国超大城市户籍人口转化影响最小的是()A.城市供水B.医疗资源C.教育资源D.绿地面积【答案】18.D19.B20.D【解析】【18题详解】据图可知,北京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大于深圳,故AB错,深圳的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增长较北京快,故C错D正确。本题选D。【19题详解】据图可知2018年上海户籍缺口最大,大约将近1000万,故B正确,北京籍缺口大约是700多万深圳大约是800多万,广州大约是600多万,ACD错,本题选B。【20题详解】 一个地区自然环境好坏对于城市的功能、规模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也就间接影响了城市人口的数量,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水源(淡水)、地形、地理位置、土壤和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所以城市供水、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对中国超大城市户籍人口转化影响都很大,而绿地的多少对其影响是最小的,绿地条件优越对于吸引人口落户影响微弱,故D符合题意,本题选D。。【点睛】影响城市人口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影响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素质。1.自然因素。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好坏对于城市的功能、规模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也就间接影响了城市人口的数量。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水源(淡水)、地形、地理位置、土壤和资源等。2.社会经济因素。该因素是建立在自然因素上的,是影响城市人口的又一基础性因素,主要影响城市人口的素质。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3.政治因素。包括国家政策(如深圳)、战争和政治变革(如迁都)。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完成下面小题。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平均值广东平均值湖北平均值青海1984年2.335.222.517.624.9610.261997年1.993.852.325.884178.3921.下列国家城市的首位度与青海省情况最接近的是()A.阿根廷B.澳大利亚C.日本D.德国22.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B.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C.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23.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①经济特区的设立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答案】21.A22.B23.C【解析】【分析】【21题详解】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我国青海省的城市首位度非常高,但青海省的城市发展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是城市化不合理、畸形发展的一种体现。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体系完整,最大城市和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相差不大,与青海省城市化特征不相似,B、C、D错误。阿根廷的首都集中了全国人口的1/3,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差异很大,城市化特征与我国青海省类似,A正确。故选A。【22题详解】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中小城市发展缓慢,城市相对数量较少,再加上自然条件较差,适宜居住地区较少,因此人口向少数大城市集中,导致城市首位度过高,B正确,C错误。中西部自然资源并不是在首要城市分布,A错误。我国的城市政策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乡镇企业,D项错误。故选B。【23题详解】经济特区的设立,使广东省的城市发展出现了广州、深圳、珠海、汕头等众多中心,降低了城市的首位度,①正确。城市化的推进促进了各城市的发展,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在90年代中期以后由城乡一体化向大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城市首位度降低,②正确。97年还不够形成逆城市化和产业转移,③、④中所述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符合。故选C。【点睛】城市的首位分布是和经济发展的低水平联系在一起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较高的城市集中度对生产率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的分散化发展将最终出现。经济发展增加了产品需求,提高了技术、职业、空间的专门化,创造了一体化的社会网络和高效率结构的城镇体系。当城市扩张得越来越大,摩天大楼“身高攀比”日趋激烈,留给看似没有太多经济作用的绿色公园的面积就变得越来越少。但都市人对公园、绿植的渴望一刻都没有停止,在这样的矛盾之下,“口袋公园”也应运而生。口袋公园利用城市中老旧“边角料”的改造,重新焕发新生。近年来,口袋公园如玉珠般散落在国内城市的大街小巷,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融入了城市“基因”,传承记载了城市记忆,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完成下面小题。24.导致口袋公园应运而生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扩张B.城市密度变大C.城市绿地太少D.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5.下列关于口袋公园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选址灵活②分布面广③规范统一④职能多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6.口袋公园建设中,为防避城市内涝发生,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优化城市主干道路,立交桥底下禁止建设口袋公园B.完善排水设施,口袋公园建设需协调城市管网分布C.发挥口袋公园生态效益,种植可吸取地下水的树种D.在城市高温区域建设口袋公园,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答案】24.D25.A26.B【解析】【24题详解】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是一种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直接为当地居民服务,可以提供美化环境、公共交往、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功能可知,口袋公园为居民生活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也是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结果,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正确;城市扩张、城市密度变大、城市绿地太少是口袋公园发展的客观条件,并不是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25题详解】口袋公园利用城市中老旧“边角料”的改造,选址灵活,在城市分布广,①②正确,口袋公园表现形式多样,职能较为单一,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26题详解】为防避城市内涝发生,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完善排水设施,口袋公园建设需协调城市管网分布,减少城市内涝,B正确;立交桥底下可以建设口袋公园,充分利用城市的零散土地,A错误;发挥口袋公园生态效益,种植可吸取地下水的树种,对城市内涝作用不大,且会造成城市地下水下降,C错误;城市高温区域建设口袋公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热岛效应,但是对防避城市内涝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点睛】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至10000平方米之间,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口袋公园”是城市微更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周围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新去处的同时,让城市的品质进一步提升。“口袋公园”因其规模较小而得名,是市民家门口的公园。口袋公园”是利用城区高楼大厦之间“巴掌大”的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等,通过见缝插针式布局建设的贴近市民生活的城市微空间。二、综合题(共48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罗是埃及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目前人口约2400万人,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之一,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4000万人。2015年3月,埃及政府宣布在开罗以东45千米的沙漠空地上建造新行政首都——新开罗,其面积几乎是开罗的两倍,可容纳650多万人居住。埃及新首都建设重视绿色城市建设,屋顶将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并建有超大型城市公园,人均绿地面积将达15m2。2021年新首都建成,埃及政府试迁。下图示意埃及新首都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区。(1)简述埃及新首都选址在东部沙漠地区而非开罗下游绿洲地区的原因。(2)简述新首都对开罗的影响。(3)与开罗相比,分析新首都面积大但规划人数少的原因。(4)说明埃及新首都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答案】(1)(东部沙漠地区)可利用荒地多;地价便宜;城市发展空白区,利于城市合理规划和布局;避免占用绿洲地区耕地;离苏伊士运河近,交通便捷。(2)有利影响:分散开罗城市职能,由政治、经济和商业化中心转变为经济、商业中心;减少了开罗市的人口数量,缓解了开罗市的“大都市病”。不利影响:就业岗位和劳动力资源等减少。(3)沙漠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职能单一,就业机会少。(4)采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调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吸烟除尘,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埃及新首都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城市区位因素、城市规划的一般原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新首都建造在开罗以东45千米的沙漠空地上,东部沙漠地区,可利用荒地多,土地价格便宜,建都成本低,城市发展空白区,利于城市合理规划和布局;在沙漠建都,可以避免占用绿洲地区的耕地,保障耕地资源;读图可知,新首都离苏伊士运河近,交通便捷。 【小问2详解】新开罗的建设对开罗的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根据材料新开罗为新行政首都,新首都能够分散开罗的行政职能,由政治、经济和商业化中心转变为经济、商业中心;预计转移约650万人口,缓解开罗地区人口稠密、交通拥堵等问题;不利影响:城市职能减少,就业岗位减少,人口减少,导致劳动力减少。【小问3详解】新开罗为行政中心,城市职能单一,就业岗位少;新开罗位于沙漠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容量较小。【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埃及新首都的屋顶将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城市污染;建有超大型城市公园,人均绿地面积将达15平米,绿色植物可以起到吸烟除尘、美化环境的作用:超大型城市公园相当于“城市绿岛",可以调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超大型城市公园给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下图示意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1)说出图中反映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的表现。(2)分析城市化过程可能给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3)请你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解决城市化问题提出合理化措施。【答案】(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等。(2)环境污染(恶化); 交通拥挤,地价昂贵,住房紧张,就业比较困难,社会治安不稳定(社会秩序混乱),绿化面积减少等。(3)控制大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职能;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加大住房建设等。【解析】【分析】本题以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为资料,涉及了城市化表现和城市化问题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有: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数目增多;③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④出现城市群;⑤从业人员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读图可知,大中小城市数目明显增加;势必导致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其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等。【小问2详解】城市化过程中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经济发展,排放废弃物多,会加重环境污染。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会导致交通拥挤,地价昂贵,住房紧张。人口增加,导致就业比较困难。外来人口增加,管理困难,导致社会治安不稳定。居住用地增加,道路加宽,导致绿化面积减少等。【小问3详解】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针对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交通拥挤,地价昂贵,住房紧张等,可以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职能,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大住房建设;针对城市排放废弃物多,会加重环境污染,可以保护环境,治理污染;针对外来人口增加,管理困难,导致社会治安不稳定,可以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等。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四面环山,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村民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材料二吊脚楼是苗族传统民居建筑,也是我国南方的古老建筑形式之一。苗族人为了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在30°~70°的斜坡陡坎上,创建了木质结构的吊脚楼。吊脚楼后半部分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前半部分以木柱支撑,形成吊脚柱,故称之为吊脚楼。吊脚楼一般有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材料三下图为“西江千户苗寨所在的位置”及“吊脚楼景观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西江千户苗寨村落选址的有利条件。(2)传统民居建筑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根据材料二分析吊脚楼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3)苗寨吊脚楼建筑的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试简述原因。【答案】(1)海拔较高,夏季凉爽;山坡有利于排水;四面环山,冬季山地阻挡冷空气,更暖和。(2)当地地形起伏大,吊脚楼能更好的适应当地的地形;该地植被覆盖率高,可为吊脚楼的建设带来充足材料;该地夏季气候湿热,吊脚楼下层悬空可以通风散热,上层干燥,可以储谷;较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3)吊脚楼建筑工艺的传承逐渐消失;地质崩塌、滑坡,及火灾等导致建筑实体毁损;外来文化的冲击,思想观念改变,是人们对吊脚楼缺乏认同感;现代建筑的介入,以及商业活动的发展给吊脚楼建筑的保护带来很大压力。【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西江千户苗寨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区位因素分析,文化变保护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千户苗寨村落选在半山30°-70°的斜坡上,首先是由于当地纬度低,夏季气温高,在半山建造,较为凉爽;其次是由于当地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年降水量大,30°-70°的斜坡陡坎上,利于排水;此外,四面环山,冬季高大山体可阻挡冷空气的南下,较为暖和。【小问2详解】吊脚楼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从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气候方面在于贵州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气温高,吊脚楼下层悬空可以通风散热,上层干燥,可以储谷;地形方面,山地众多,地势复杂,用吊脚楼可以修建成一个地势平坦的地面,在该地面上修建楼层,降低了修建难度,又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当地植被覆盖率高,可为吊脚楼的建设带来充足材料。【小问3详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年轻人进城,吊脚楼建筑工艺的传承逐渐消失;地处我国西南,地势起伏大,夏季降水多,又处在板块的交界处,地质灾害多发,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加之木质结构集中连片,火灾易导致建筑实体毁损;受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思想观念改变,是人们对吊脚楼缺乏认同感;现代建筑的介入,以及商业活动的发展给吊脚楼建筑的保护带来很大压力。【点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加强区域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走生态旅游之路。丰富旅游产业,跨产业融合,丰富产业链,增加收益;加强宣传,增加知名度;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