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91665

大小:36.3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4-09-01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一部好小说应该具有哪些特性?它的主题应该能引起广泛的兴趣,即不仅能使一群人——不管是批评家、教授、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人,还是公共汽车售票员或者酒吧侍者——感兴趣,而且具有较普遍的人性,对普通男女都有感染力。主题还应该能引起持久的兴趣,一个选择只有一时兴趣的题材进行创作的小说家,是个浅薄的小说家,因为一旦人们对这样的题材失去兴趣,他的小说也就像上星期的报纸一样不值一读了。作者讲述的故事应该合情合理而且有条有理,故事应该有开端、中间和结尾,结尾必须是开端的自然结局。情节要具有可能性,不仅仅要有利于主题发展,还应该是由故事自然产生的。小说中的人物要有个性,他们的行为应该缘于他们的性格,决不能让读者议论说:“某某人是决不会干那种事的。”相反,要读者不得不承认:“某某人那样做,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要是人物又很有趣,那就更好。福楼拜的《感情教育》虽然受到许多著名批评家的高度称赞,但是他选择的主人公却是个没有个性、没有生气、也没有任何特点的人,以至他的所作所为以及在他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无法使人产生兴趣。结果,虽然小说中有许多出色之处,但整部小说还是难以卒读。为什么我认为人物必须具有个性。因为要求小说家创造出完全新型的人物,是强人所难,小说家使用的材料是人性,虽然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人性千变万化,但也不是无限的,人们创作小说、故事、戏剧、史诗已有几千年历史,一个小说家能够创造出一种新型人物的机会,可说微乎其微,回顾整个小说史,我所能想到的唯一具有独创性的人物就是堂·吉诃德。然而,即便是他,我还是毫不惊讶地听说,有个知识渊博的批评家已为他找到一个古老的祖先。因此,只要一个小说家能通过个性来观察他的人物,只要他的人物个性鲜明,而且鲜明到足以让人错以为他是一种独创的人物,那么这个小说家就已经是很成功了。——英国毛姆《什么是好小说》材料二: 在我看来,至少有三个层次的好小说。最起码的,好小说必须要讲好一个故事。这中间又有两层意思,一是故事要好,二是故事要讲得好。当然,有些作家觉得小说应该淡化故事,这种观点我是不同意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探索,有淡化故事和去故事的潮流。任何探索都是有意义的,但探索有成败之别。所谓小说淡化故事的尝试显然不是成功的做法,那批作家要么回归到讲故事上来了,要么偃旗息鼓干别的去了。讲好一个故事,这是第一个层次的好小说。如果小说在讲好故事的同时,又能塑造出可以进入文学画廊的人物,这些人物具有成语般的功用,人们使用起来不需要解释便意思明了,这便是更好的小说了。比方,我们说谁像林妹妹,不需要再解释什么是林妹妹;我们说谁太阿Q了,不需要再解释阿Q是什么意思。这是第二个层次。既讲了很好的故事,又能塑造出具有成语力量的人物,再能提供思想积累,那么就是经典了。前面说的两个层次,很多作品可以做到;而要做到第三个层次,即提供思想能量,就有些难了。我热爱鲁迅先生,他的小说这三个层次都做到了,所以都是经典。我说的思想能量,指的是原创层面的,能给人类提供思想积累的。比如说,他通过小说《阿Q正传》所做的中国国民性批判,就是原创性的。再比如说《老残游记》其实只是半部小说,但它仅因其第一次在小说里对所谓的清官进行讽刺和批判,就相当的了不起了。这便是原创性的思想积累。小说中的“清官”玉贤、刚弼,实在可恶至极,他们因为自己不要钱,便自置于高高的道德位置,为所欲为,尽办冤假错案,害人误国。——王跃文《什么是好小说》材料三: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提出过“突变”和“对转”的概念。什么叫突变?就是突然打破常规。什么叫对转?就是事情向相反方向变化。对于小说情节来说,其功能是探索人物内心潜在的情感和深层的奥秘。在平常状态下,人物均有荣格所说的“人格面具”,遇到事变,能够迅速调整其外部姿态,使心理恢复常态。情节的突转功能就是把人物打出生活常规,进入一个意想不到的新境界(我称其为第二环境),使之来不及调整,目的是把人物在常规环境中隐藏得很深的心灵奥秘(我称其为第二心态)暴露出来。光有情节的情感因果,还不能算是好的情节,好的情节应该有一种功能,就是把人物打出常规,进入第二环境,暴露第二心态。所谓第二环境,是相对于第一环境而言的。第一环境就是人物所处的常规环境,把人物打出常规的第一环境,进入非常规的第二环境,其性质就是虚拟的、假定的、不拘泥于现实的。所谓第二心态,就是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它与表层心理结构形成反差。人都是有人格面具的。在正常的社会关系里,他维持着社会角色的面具。情节性的小说,一旦进入第二环境,客观环境的变化导致心理环境的更大变化,从而迫使人的心理深层奥秘浮现。打出常规,以揭示人物的表层和深层心态的变幻,应该是好小说的普遍规律。——孙绍振《小说解读的理论基础:打出常规和情感错位》1.下列有关“好小说”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三则材料来看,要写出一部好的小说,需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题材选择等方面下功夫,要充分考虑这些要素的艺术效果。B.材料一认为好的小说它的主题应该能引起所有人的兴趣并关涉较普遍的人性,否则就会像报纸一样成为时效性很短的读物。C.材料二认为好小说要成为经典还需要具有原创性的思想能量,能给人类提供思想积累,如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这样的经典。D.材料三认为好小说要通过情节“突变”“对转”,创造出“第二环境”,以打破“人格面具”,揭示出人物深层心理奥秘。2.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故事情节应该具有可能性,而且无论从人物性格形成还是主题的产生、发展角度来看都是合情合理且有条有理的。B.小说中的人物必须富有个性,如果不能塑造出有个性特点、有生气的人物,即使这篇小说有很多优点,也不能算是成功的作品。C.小说家以人性为材料,虽然人性在环境中的变化是有限的,但他不能只创造个性化人物,还应努力创造出完全新型的人物。D.好小说应该具有能引发各类人群读者长久兴趣的主题、合情合理的故事、个性鲜明而有趣的人物等特征。3.下列对材料二和材料三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二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次从讲好故事、塑造成语力量的人物、提供思想能量三方面展开论述,主次分明,条理清楚。B.材料三先解释“突变”“对转”两个核心概念,然后从情节功能角度论述小说情节设置“突变”“对转”的目的意义,论述集中,不枝不蔓。C.材料二多处运用举例论证,而且选例典型,增强了说服力,如“林妹妹”的例子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具有成语力量”的人物。D.材料三层层递进,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论证结构。在论述时特别注重概念的阐释,使说理更严谨,更透彻。4.材料二例举了“林妹妹”“阿Q”两个例子来论述具有“成语般功能”“成语力量”的小说人物,请从学过的小说中再举两例,并作具体解释。(4分)5.某同学想在暑假创作一篇小说,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就故事情节设置方面给他提几点建议。(4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桥边①【德】海因里希·伯尔他们替我缝补了腿,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音的嘴象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数字的捷报,当我把我上班的结果报告他们时,他们的脸上放出光彩,数字愈大,他们愈加容光焕发。他们有理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去了,因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走过他们的新桥。但是他们的统计是不准确的。我很抱歉,但它是不准确的,我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虽然我懂得,怎样唤起人们对我有诚实的印象。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他们的幸福掌握在我的手中。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当我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来表示我的慷慨。他们多么高兴啊!每次他们郑重其事地在我手中把结果拿过去,眼睛闪闪发光,还拍拍我的肩膀。他们什么也没有料想到!然后,他们就开始乘呀,除呀,算百分比呀,以及其他我所不知道的事情。他们算出,今天每分钟有多少人过桥,十年后将有多少人过桥。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未来完成式是他们的专长——可是,抱歉得很,这一切都是不准确的。 当我的心爱的姑娘过桥时——她一天走过两次——我的心简直就停止了跳动。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直到她转入林荫道消失为止。所有在这个时间内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当她晚上又从冷饮店里走回来时——这期间我打听到,她在一家冷饮店里工作——,当她在人行道的那一边,在我的不出声音、但又必须数的嘴前走过时,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当不再看见她时,我才又开始数起来。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他们全是些男男女女的幽灵,不存在的东西都不会在统计的未来完成式中一起过桥了。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她不该知道,她用何等可怕的方式把一切计算都推翻了,她应该无忧无虑地、天真无邪地带着她的长长的棕色头发和温柔的脚步走进冷饮店,她应该得到许多小费。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最近他们对我进行了检查。坐在人行道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及时地警告了我,我也就分外小心。我象发疯似地数着,一台自动记录公里行程的机器也不可能比我数得更好。那位主任统计员亲自站在人行道的那一边数,然后拿一小时的结果同我的统计数字相比较。我比他只少算了一个人。我心爱的姑娘走过来了,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我非常感激在对面数汽车的矿工。这直接关系到我的饭碗问题。主任统计员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个好人,很忠实、很可靠。“一小时内只数错了一个人”,他说,“这没有多大关系。我们反正要追加一定的百分比的零头,我将提议,调您去数马车。”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马车一天最多只有二十五辆,每半小时在脑中记一次数字。这简直是交了鸿运!数马车该多美!四点到八点时根本不准马车过桥,我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到冷饮店去走走,可以长久地看她一番,说不定她回家的时候还可以送她一段路呢,我那心爱的,没有计算进去的小姑娘。【注】①《在桥边》创作于1949年的短篇小说,此时二战后的德国正在重建,而创伤依然在德意志民族心中隐隐作痛。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是一个在战争中受伤并丧失一般劳动能力的人,政府给我治伤,又给我安排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可见政府战后重建工作细致到位。B.我在数桥上走过的人时,或故意漏数、多数,或只给一个平均数,表现了我对单调、乏味工作及“他们”热衷数字行为的不满。C.我在桥边数人数,每次都故意漏数一个可爱的姑娘,说明我已经把姑娘当作精神寄托,表现了我对美好事物的维护、坚守。D.“我”因热恋姑娘而走神,影响了正常工作,矿工的提醒让“我”如梦初醒,发疯似的数着,它揭示了现实与梦想的尖锐冲突。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用简洁的文字交代战后这一时代背景和主人公的生存状态,为后文叙述人物心理矛盾冲突,特别是主人公对姑娘的迷恋、不舍作了铺垫。B.“我是一个不可靠的人”,在此,“不可靠”是一个带有中性或贬义色彩的词汇,而当它与“诚实的印象”配合在一起时,就又生出几分嘲笑和自嘲。C.姑娘的出现给主人公单调、枯燥的生活注入了一抹亮色,也给他的工作带来了烦恼,这一情节设置使小说陡起波澜,极富张力,拓展了小说的艺术空间。 D.小说结尾,主人公漏数姑娘反而获得了“数马车的美差”,这一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加了戏剧性,也完成了人物从愤恨不满到充满感激的心理变化。8.小说中的人物用“我”“他们”“姑娘”“主任统计员”来称呼,而没有具体的名字,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文似看山喜不平,制造情节的起伏是小说家的追求,请结合文本,分析本文是如何制造情节的起伏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材料二: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婬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其伪也。故枸①木必将待櫽栝②、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注】①枸:弯曲②櫽栝yǐnguā:矫正弯木的工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B.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C.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D.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指求取、博取,与《鸿门宴》中“要项伯”的“要”用法相同。B.“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与“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两句中的“而”意义不同。C.金,文中指金属类器具,与“金就厉则利”中的“金”意思相同。 D.君子,文中指遵守礼义的人,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中“君子”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认为人见到孩子要掉到井里时都会产生惊惧同情之心,而且这种惊惧同情之心是非功利的,以此论证人性本善。B.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如果能够扩大并充实它们,人就拥有仁、义、礼、智四种品行。C.荀子认为人天生就有贪私利、爱嫉恨、好声色等恶性,辞让、忠信、礼义等美德善行是通过后天努力才获得的。D.荀子认为古代圣王制定礼义法度就是为了整治人的恶,让社会安定,由此可知,荀子的性恶论比孟子的性善论更合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2)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14.孟子、荀子都擅长比喻说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具体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唐风·无衣》岂曰无衣?七①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②!兮!【注】①七:虚数,言衣之多。②燠(yù):暖热15.下列对《诗经·秦风·无衣》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战前动员令,语言明白晓畅,情感充沛,极富鼓动性。B.诗歌运用重章叠唱的表达形式,显示出一种矫健而爽朗的风格。C.每章开头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充满无奈与愤怒。D.“同仇”“偕作”“偕行”从情感、态度上升到行动,语意不断递进。16.有人说,这两首诗题目、开头方式、章法结构皆相同,然而思想内容却完全两样,请加以分析说明。(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述“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2)《老子四章》中“,”两句告诉我们:不失去为人之根本的人能长久,死而不朽的人能长寿。(3)在班队活动课中,针对班里一些同学做事思路混乱,分不清先后,导致效率不高,班主任就引用《大学》中“,”这两句话加以提醒。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90年北京亚运会,圣火火种在西藏的念青唐古拉峰下采集;2010年广州亚运会,圣火火种在北京的居庸关长城采集;2023年杭州亚运会,圣火火种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遗址大莫角山上采集。,中华文明继往开来。融合传统、传承中华文明是杭州亚运会的最大特色。在开幕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上,杭州亚运会奖牌“湖山”揭开庐山真面目,其造型,令人眼前一亮。方中带圆,方圆相融,既融合了良渚玉琮的神韵,更有传统奖牌的特征;正面,灵动线条勾勒“三面云山一面城”杭州城画卷,西湖胜景呈现于方寸间,中国人“藏日月于壶中”的浪漫尽显。此次亚运会中,这样的巧思随处可见:中国代表团礼服,融入了青花瓷等元素;首次推出的亚运会花器,以花觚之形意彰显宋韵极简美学;亚运会核心图形“润泽”,化用了杭州代表性的特产丝绸……中华元素、之江风物,共同赋予杭州亚运会的文化底蕴。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多处运用引号,下列对文中引号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圣火火种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遗址大莫角山上采集。(强调)B.杭州亚运会奖牌“湖山”揭开庐山真面目。(特定称谓)C.中国人“藏日月于壶中”的浪漫尽显。(引用)D.亚运会核心图形“润泽”,化用了杭州代表性的特产丝绸。(特殊含义)20.文中画横线部分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有个满脸污垢的男人,我想他是个鞋匠,经常在早上7点就挤进过道,朝楼上的米考伯先生大喊大叫:“喂,你给我下来!你还没出门,这你知道。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别想躲着,这你知道,那太不要脸了。要是我是你,我绝不会这样不要脸面。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反正得还我们钱,你听到了没有?喂,你给我下来!”他这样骂了一通后,仍旧得不到回答,火气就更大了,于是就骂出“骗子”“强盗”这些字眼来。连这些字眼也不起作用时,有时他就跑到街对面,对着三楼的窗子大声叫骂,他知道米考伯先生住在哪一层。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来。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米考伯太太也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钟,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有一次,她家刚被法院强制执行,没收了财产,我碰巧提前在6点钟回家,只见她躺在壁炉前,头发散乱,披在脸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她一面在厨房的炉子旁炸牛排,一面告诉我她爸妈以及经常来往的朋友们的事。我从未见过她的兴致有比那天晚上更好的了。21.划横线句子描写鞋匠讨债场景,人称代词使用很有特色,“你”“我”“我们”交错使用,请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22.有读者认为文中“能屈能伸”这个词用得不妥当,应该改为“随遇而安”,你怎么看?(3分)23.分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在表达上的特色。(3分)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老子说:“知足者富。”——《老子四章》鲁迅先生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热风·不满》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1.B【解析】“所有人的兴趣”一说不符合原文。材料一原文为“它的主题应该能引起广泛的兴趣”,是“广泛”而非“所有人”。2.C【解析】“不能只创造个性化人物,还应努力创造出完全新型的人物。”一说无中生有。原文说“要求小说家创造出完全新型的人物,是强人所难”“一个小说家能够创造出一种新型人物的机会,可说微乎其微”。3.D【解析】没有论述“怎么办”。4.示例:(1)《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米考伯。他爱慕虚荣、喜欢享受又真挚善良,债多不愁、乐天知命,成为人们心目中“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的代名词。(2)《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为保卫出海成果与鲨鱼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为人们心目中“硬汉”的代名词。【解析】每点2分,其中写出人物给1分,解释“成语般力量”给1分。从其他文学作品中选择典型人物,只要符合题意也可以。5.(1)要合情合理、有条有理,要有利于主题的自然形成与发展;(2)要符合人物性格或有利于人物塑造;(3)要蕴含思想能量或要有一定的思想性;(4)要巧妙设置“突变”.【解析】每点1分。其中第一点在材料一,第二点整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第三点在材料二,第四点在材料三。答案要求整合、概括,抄原文,文字繁琐的酌情扣分。6.A(“工作细致到位”一说错误。)【解析】从政府给我治伤用“缝补”一词可以看出我对政府工作的不满,政府根本不重视对伤员的精神关怀,他们只陶醉于那些空洞的数字。7.D(“充满感激”一说错误。)【解说】结尾用“美差”“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交了鸿运”“该多美”等充满反讽味道的语汇,可见“我”并没有感激之意)8.(1)使人物类型化,“我”代表战争伤员,“他们”代表政府工作人员,“姑娘”代表美好事物,“主任统计员”代表政府官员。可以凸显人物共性,让人物变成一面镜子;同时,削弱主角自身的存在感,让读者更有代入感;(2)有利于主题的表达,“我”与“他们”的冲突,是饱受战争摧残的小人物与政府的冲突,有力地揭示德国政府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这一问题。“我”对“姑娘”的态度,表现了战后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及对美好、充盈精神生活的追求。(3)使小说更具普遍意义、象征意义,扩大小说的艺术空间,使小说更有张力,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解析】第一点从人物塑造技巧角度思考,小说人物不拟具体的名字是现代派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起到符号化、类型化、象征化的效果。学生答到“类型化”或“凸显共性”、“淡化个性”并加以解释即可;第二点从主题角度思考,没有具体名字,使小说中的矛盾冲突成为类型矛盾冲突,使主题更鲜明;第三点从读者角度思考。其他有创意的答案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9.(1)通过设置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增加起伏。如“我”与“他们”之间矛盾冲突——他们要求我准确的上报人数,而我对这个差事感到无聊、厌烦,胡乱的上报人数。(对姑娘的暗恋与工作职责之间的矛盾冲突——姑娘走过时,我忘掉一切,只想专注的看着姑娘,沉浸在爱情的世界里,而我的工作职责要求我抛弃杂念,专心数数。)(2)通过设置突发事件来兴波澜。主任统计员检查工作这一突发事件,一下子打破了“我”平静的生活,让小说情节陡起变化。(3)通过设置戏剧性的结局来增加起伏。结尾“我”因祸得福,漏数姑娘不但没受罚,反而获得美差。(4)通过人物的反差来增加情节的起伏。一个是丧失一般劳动能力的“废人”,一个是“无忧无虑地、天真无邪”美丽姑娘,形象的反差,让“我”只能把爱藏在心里,增强了心理的波动。【解说】本题考查小说情节设置技巧。这是一篇心理小说,看似平淡,其实在情节设置上别具匠心。四点兴波澜手法分别从矛盾冲突、结尾戏剧化、人物形象反差及突发事件角度来思考。任答出三点给6分,其中术语1分,解说1分;第一点举一例解说即可。10.B11.A、D都给分12.D【解析】错在“更合理”。13.(1)凡自身保有这四种开端的,就都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燃起,泉水刚涌出一样(不可遏止)。【解析】采分点:端,发端、萌芽;扩而充,扩大并充实;然,通“燃”;达,流通或涌出。每点1分。(2)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经过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能改正,用礼义(加以引导)才能矫正。【解析】采分点:师法,师长、法度;正,改正;治,矫正。句意1分。14.(1)孟子用“四体”比“四端”,形象地论述“四端”是与生俱来的;(2)孟子用“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作比,形象地论述了“四端”经过“扩而充之”所达到的结果;(3)荀子用“枸木必将待櫽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作比,形象地论述了人的恶性需要通过礼义、法度的整治才能得到矫正。【解析】每点1分,要求找出并分析,没有分析或分析不正确不给分。15.C【解析】“无奈”一说错误。16.(1)都以“无衣”为题,前者借此来动员宣传,号召人们克服困难,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后者睹物思人,借此寄托怀念之情。(2)前者用问答式开头,用充满责备、愤慨的问引出无数战士慷慨激昂、同仇敌忾的响应;后者则用充满伤感的问引出诗人哀痛、追思的答;(3)前者用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在反复咏唱中传达出秦人豪迈乐观及热情互助的精神及携手共进、英勇抗敌、保卫家园的勇气;后者用同样的章法,在反复咏唱中传达的则是对逝者的真挚的感怀和哀思。【解析】每点2分,共6分。17.(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8.薪火相传别具一格(别具匠心、匠心独运)独一无二(无与伦比、博大精深)【解析】第一处根据上文“采集圣火”及后文“中化文明继往开来”,必须填“薪火相传”,其他答案不给分;第二处讲“造型”,结合后文“令人眼前一亮”,说明造型独特、造型美,所以填“别具一格”或“别具匠心、匠心独运”;第三处修饰“文化底蕴”,用“独一无二”或“无与伦比”“博大精深”。19.D【解析】D项应为特定称谓。20.方中带圆,方圆相融,既有传统奖牌的特征,又(更)融合了良渚玉琮的神韵;正面,灵动线条勾勒“三面云山一面城”杭州城画卷,西湖胜景呈现于方寸间,尽显中国人“藏日月于壶中”的浪漫。【解析】改动两处,每处2分。第1处语意不合逻辑,“传统奖牌特征”是外在的,“良渚玉琮神韵”是内在的,其逻辑应该由处及内。第2处语序不当,从逻辑来看,“浪漫尽显”一句是对“勾勒”“呈现”两句的总结,从衔接上看,应改为“尽显……浪漫”,也可改为“使中国人‘藏日月于壶中’的浪漫尽显”。21.(1)在文中“你”“我”是特指,能增加现场感,充分表达鞋匠的气愤;(2)鞋匠在说到还钱时都用“我们”,是泛指,为了增加讨债的理直气壮,威逼味道更浓,也暗示读者米考伯欠了很多人的钱。【解析】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2.不赞同。(1)“能屈能伸”这个词带有调侃、讽刺的味道,米考伯太太没钱的时候就“屈”——急得死去活来或愁眉苦脸,有一点钱的时候就“伸”——享受美食;(2)“随遇而安”是一种比较客观描述,用在这里就缺乏表现力。【解析】只表明观点,没有解说不给分。答出第一点给2分,其中“调侃、讽刺”给1分;答出第二点给1分。23.(1)运用短句,节奏紧凑。(2)动词运用传神,“擦、哼、摆、走”四个动作一气呵成,起突出强调的作用。(3)突出米考伯心情的轻松,将米考伯善于健忘、爱慕虚荣、债多不愁、时刻不忘绅士形象的特点充分表现了出来。【解析】一、二两点是特色,第三点是效果。其中指出特色(必须两种)给2分,效果给1分。如果答到“对比”也可给分。24.(60分)【解析】材料由两则意思相对的名言构成。老子告诫人们在物质享受上要知足,这样才能精神富有;鲁迅则告诉我们,不满足者积极进取,不满足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考生只要围绕“知足与不知足或不满中”这一论题来行文就切合题意。这道作文题的重点在于考查考生辩证思维能力。老子和鲁迅的言论其真理性是有条件的。老子强调“知足”,意在提醒人们控制物质追求方面的欲望,“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放纵世俗欲望,人为物役,精神难免疲软、孱弱。当代社会,物欲横流,物欲驱使,贪婪成癖,犬儒满地,心灵的月亮不知不觉被乌云遮蔽。鲁迅说的“不满”,意在提醒世人要努力奋斗、开拓前进,不要满于现状,为自己取得一点成就、一点点进步就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观照当下,虽然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在各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暂时处于落后局面,维有撸起袖子加油干,马不停蹄往前追,才能早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古文译文】材料一:孟子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先王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才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用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施行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它那么容易。之所以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根据在于,)假如现在有人忽然看到一个孩子要掉到井里去了,都会有惊恐同情的心情——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声,也不是讨厌那孩子惊恐的哭叫声才这么做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不行,这是自己害自己;说他的君主不行,这是害他的君主。凡自身保有这四种开端的,就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不可遏止)。如果能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扩充它们,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材料二: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后天的作为。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喜好财利,依从这种本性,人就产生了争抢掠夺的恶行,谦让的品德就消失了;人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从这种本性,就产生了残杀陷害的恶行,忠诚守信的品德就消失了;人一生下来就有声色的欲望,有喜欢美好音乐、美色的本能,依从这种本性,就会产生淫荡混乱的恶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那么,放纵人的本性,依从人的欲望,就一定导致争抢掠夺,一定做出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恶行,而社会最终回到暴乱局面。因此一定需要师长和法席的教化,礼义的引导,这样之后,人们才会产生推辞谦让这种美德,人们才会遵守国家的礼法,(社会)就最终走向安定太平。用这些事实事看人的本性,这样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道理就很明显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们后天的作为。因为弯曲的木料一定要借助櫽栝、加热矫正才能变直,钝的金属器具一定要经过磨砺,然后才能锋利。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经过师长和法度的教化后才能端正,用礼义加以引导才能矫正。人们如果没有师长和法度的教化,就会偏颇邪恶而不端正;没有礼义的引导,就会悖乱而得不到管理。古代圣明的君王因人的本性是邪恶,认为(人)是偏颇邪恶而不端正的,悖逆祸乱而得不到治理的,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来矫正整治人的性情从而让他们端正,用来教化人们的性情以便引导他们。(古者圣王)开始都是出于整治社会秩序、从而使人的行为合乎道德原则。现在的人,被师长和法席所感化、积累文献经济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就是君子,(如果有人)放纵情性、习惯于胡作非为而违背礼义就是小人。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道理就很明显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后天的作为。【古诗译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