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

ID:83014858

大小:244.4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3-09-19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重大题材影视作品具有题材意义重大、思想内蕴丰厚等特点,同时也面临艺术创作难度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平衡、与青年观众群体审美需求难以共鸣等问题。然而,近期一批重大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者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对准年轻人的生产、生活及斗争,表达青年与历史发展同向的时代选择,彰显他们身上闪耀的理想光辉,这样更易引发与人物年龄相仿的青年观众的深层情感共鸣。近期重大题材影视剧出圈的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作品中的青年形象往往能成为年轻观众在看剧时的拟态交往对象,在共情、共鸣的良性互动中,剧外与剧中的青年建立起一种“共同体美学”,唤起年轻观众的自我身份认同,从而产生“这一切与我有关”的观赏感受,完成了链接当代青年和近代革命者的思想桥梁和情感通道。《觉醒年代》追溯建党初期的历史,讲述的是当时的“80后”“90后”思考救国救民道路的故事。其中,陈延年、陈乔年兄弟赴法勤工俭学场景与其牺牲场面的蒙太奇剪辑,让观众印象深刻。电视画面上,两人从雄姿英发、西装革履的留学青年向身负镣铐、满身血污的革命烈士的切换,散发着直抵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与情感号召力。在《跨过鸭绿江》里也表现了一群以青春热血保家卫国的勇士。拿着炸药包奋不顾身扑向敌人的杨根思,用血肉之躯堵枪眼的黄继光,在熊熊烈火中潜伏不动的邱少云……他们穿上军装是战士,脱下军装,都是20多岁的普通人。《光明日报》(2021年05月05日07版)材料二:

1重大题材影视剧的创作通常围绕某个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时间节点展开,如何将既定的主题性内容转化为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故事,将时代风貌、主流价值观和审美意蕴有机融入,考验着创作者的智慧。在这类剧中,人物往往根据历史或现实原型改编,观众会调动自身储备的历史知识或现实的生活观察对其可信度予以判断核验。创作者需要通过艺术的手段,将历史人物的“艺术真实”与观众心中的“碎片真实”实现耦合,从而让历史人物足够真实,而不是超脱于现实的虚化人物。《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作品之所以会取得成功,就是将历史人物的迷惘、彷徨、纠结等情感波澜,与年轻观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所呼应,这种情感的共通性架起了连接观众与剧中人的心理桥梁。“相信”的生成始于观众的自我投射与代入体验。近期重大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者大多运用成长叙事的艺术手法让观众“相信”。这种手法始于文学中的“成长小说”,如今被普遍应用于影视剧的创作之中。《光明日报》(2021年05月05日07版)材料三:数字时代,媒介技术迭代使传统的观演方式发生了深刻改变。影视作品从独立的文本变成了互文的话题,观众从电视机、大银幕前聚精会神地观看变成了视频网站移动倍速式观看,传统的“看剧”变成了弹幕交流、短视频追剧。网络参与式文化重塑影视艺术的接受场景,形成了一种“关联式、批注式和社交化”的虚拟集体观赏形态,再造了一种新的接受美学。它改变了我们谈论英雄、讲述英雄故事、感受英雄的方式,由此也形塑了英雄在我们心中的概念。《觉醒年代》的弹幕中,“我的二年”“泪目”“致敬”,表达的是对人物品格的认同与赞赏。而《我和我的祖国》的网友留言中,“这才是青年应该看的”“如果国家需要,我也愿意”则是被深深激励后的个体意志表达。演员表现精湛演技的片段,也成了网友制作表情包的素材。在这里,习惯超文本跳读、多屏幕观看的年轻观众,不仅观看既定的剧情,还会搜索社交网站上各种有趣的“梗”,参与弹幕或留言的话题讨论,更会自行剪辑创造新的人物关系、改编新的剧情。由此,一部重大题材影视剧一旦播出上映,就被置于庞大的信息网络之中,每一个观众都是丰富的节点,剧情、人物、细节、道具都可能成为网友二次“平民叙事”或“微观叙事”的素材。在网友“自来水式”的传播中,英雄形象不是既定的而是生成的,观念的引导不是强加的而是潜移默化的。经过这样的翻译转化,影视剧的主题思想更容易获得年轻人的理解和认可。《光明日报》(2021年06月15日16版)材料四: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创作如何能常写常新,为生活在当下这个文化多元化环境之中的观众所喜闻乐见,并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开辟自己的广阔天地?要攻克这个难题,从业者要找到新的叙事模式。近期一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大多突破了以往执着于政治、军事、经济等历史事件的铺叙而使人物淹没其间的“伟人加大事

2”叙事模式,放弃直截了当描绘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策略,而是从与普通人生存空间、情感世界更为接近的日常生活视角落笔,注重在真实的历史氛围中描写伟人的亲情、爱情、友谊,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深情,塑造富有个性、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另一个方法是将感觉意象化,让情感的传递更为形象、直观、生动。作品越是对人物的感性方面进行还原,越是能显示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人,以及革命情怀的崇高。比如,电视剧《永远的战友》采取“伟人加小事”的策略,以革命家邓颖超的情感为主线,写出了一系列感人的情感故事。这部剧里出现了好几次夫妻拥抱的镜头,让观众看到了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革命领袖内心深处的温柔情感。这种将革命史的大波涛作为叙事背景,专注表现那个时代激荡起的一朵朵日常生活的小浪花,以情感叙事的方式来设置故事情节、架构人际关系、把握历史走向的做法,让观众无须仰视便能体会伟大灵魂的丰富和真挚。摘编自陈先义《影视剧中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大题材影视作品创作者应思考如何与青年观众群体审美需求形成共鸣,尽量让作品中的青年形象成为年轻观众看剧时的拟态交往对象,唤起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B.近期重大题材影视作品取得成功一个原因是情感共通架起了连接观众与剧中人的心理桥梁,将历史人物的情感与年轻观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相呼应。C.近期重大题材影视剧之所以受到青年观众的认同与赞赏,关键在于网络时代年轻观众非凡的传播力与创造力,在于数字时代的传播速度和多样观影方式。D.重大题材影视作品要翻新创作思路,将感觉意象化,让情感传递更为形象、直观、生动,对人物的感性方面进行真实还原,让观众体会伟大灵魂的真性情。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大题材影视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应与时代环境尽量贴合,其行为方式与性格设定应契合实际,避免陷入英雄形象高大全、脸谱化的窠臼。B.重大题材影视作品中的人物都有历史原型,因此,创作者要通过艺术手段最大限度的还原人物的“记忆真实”,还要使其与特定历史情境有关,这样作品才能打动观众。C.观众会对重大题材影视作品的可信度予以判断核验,其内容可以不忠于历史事实,但绝不能戏说和猎奇,要对历史负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传递正确的主流价值观。D.在传统叙事模式中,往往执着于政治、军事、经济等历史事件的铺叙,而那些“出圈”的作品却往往从普通人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日常生活视角落笔。3.下列结合具体作品细节分析不符合选文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分)A.

3《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爱吃花生米、炸酱面和老北京涮肉,同时难掩家长专制作风,这让历史人物更加真实,让观众“相信”。B.《中流击水》中多次出现李大钊在追赶火车去上海、在南开学校演讲等场景中的布鞋和青年学生们的洋皮鞋,形象隐喻,体现了将感觉意象化的创作方法。C.《经山历海》以基层党员工作生活为主线,聚焦基层党员在工作岗位中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的过程,通过平凡小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了叙事模式的转变。D.《觉醒年代》中青年毛泽东的出场,近乎青春偶像剧,手握《新青年》的造型与雨中的“恰同学少年”交叉剪辑在一起,迎合了青年受众群体感官感受。4.材料四中作者对于重大题材影视作品创作提出了建议,试分析作者的论述特点。(4分)5.结合材料分析近期重大题材影视作品“出圈”的原因。(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离天亮还有点时候,有什么东西咬住了他背后的一个鱼饵。他听见钓竿啪的折断了,于是那根钓索越过船舷朝外直溜。他摸黑拔出鞘中的刀子,用左肩承担着大鱼所有的拉力,身子朝后靠,就着木头的船舷,把那根钓索割断了。他用一只手熟练地干着,在牢牢地打结时,一只脚踩住了钓索卷儿,免得移动。他现在有六卷备用钓索了,它们全都接在了一起。他说出声来:“但愿那孩子在这里。”可是孩子并不在这里,他想。你只有你自己一个人,你还是好歹回到最末的那根钓索边,不管天黑不黑,把它割断了,系上那两卷备用钓索。“鱼啊,”他轻轻地说出声来,“我跟你奉陪到死。”依我看,它也要跟我奉陪到死的,老人想,他等待着天明。眼下正当破晓前的时分,天气很冷,他把身子紧贴着木船舷来取暖。它能熬多久,我也能熬多久,他想。天色微明中,钓索伸展着,朝下通到水中。小船平稳地移动着,初升的太阳一露边儿,阳光直射在老人的右肩上。等太阳升得更高了,老人发觉这鱼并不越来越疲乏。只有一个有利的征兆。钓索的斜度说明它正在较浅的地方游着。这不一定表示它会跃出水来,但它也许会这样。“鱼啊,”他说,“我爱你,非常尊敬你。不过今天无论如何要把你杀死。”但愿如此,他想。一只小鸟从北方朝小船飞来。那是只鸣禽,在水面上飞得很低。老人看出它非常疲乏了。鸟儿飞到船梢上,在那儿歇一口气。然后它绕着老人的头飞了一圈,落在那根钓索上,在那儿它觉得比较舒服。“你多大了?”老人问鸟儿,“你这是第一次出门吗?”

4“好好儿歇歇吧,小鸟,”他说,“然后投身进去,碰碰运气,像任何人或者鸟或者鱼那样。”“鸟儿,乐意的话就住在我家吧,”他说,“很抱歉,我不能趁眼下刮起小风的当儿,扯起帆来把你带回去。可是我总算有个朋友在一起了。”就在这当儿,那鱼陡地一歪,把老人拖倒在船头上,要不是他撑住了身子,放出一段钓索,早把他拖到海里去了。他用右手小心地摸摸钓索,发现手上正在淌血。“但愿那孩子在这儿,并且我手边有点儿盐就好了。”他说出声来。他眺望着海面,发觉他此刻是多么孤单。但是他可以看见漆黑的海水深处的彩虹七色、面前伸展着的钓索和那平静的海面上的微妙的波动。这时云块正在积聚起来,他朝前望去,见到一群野鸭在水面上飞,在天空的衬托下,身影刻划得很清楚,然后模糊起来,然后又清楚地刻划出来,于是他发觉,一个人在海上是永远不会感到孤单的。他望望天空,看见一团团白色的积云,形状像一堆堆可人心意的冰淇淋,而在高高的上空,高爽的九月的天空衬托着一团团羽毛般的卷云。“轻风,”他说,“这天气对我比对你更有利,鱼啊。”他的左手依然在抽筋,但他正在慢慢地把它张开。要是那孩子在这儿,他可以给我揉揉胳臂,从前臂一直往下揉,他想。不过这手总会松开的。钓索慢慢儿稳稳上升,接着小船前面的海面鼓起来了,鱼出水了。它不停地往上冒,水从它身上向两边直泻。它在阳光里亮光光的,脑袋和背部呈深紫色,两侧的条纹在阳光里显得宽阔,带着淡紫色。它的长嘴象棒球棒那样长,逐渐变细,像一把轻剑。它把全身从头到尾都露出水面,然后像潜水员般滑溜地又钻进水去,老人看见它那大镰刀般的尾巴没入水里,钓索开始往外飞速溜去。“它比这小船还长两英尺。”老人说。它是条大鱼,我一定要制服它,他想。老人见过许多大鱼。他见过许多超过一千磅的,前半辈子也曾逮住过两条这么大的,不过从未独自一个人逮住过。现在正是独自一个人,看不见陆地的影子,却在跟一条比他曾见过、曾听说过的更大的鱼紧拴在一起,而他的左手依旧拳曲着,像紧抓着的鹰爪。弄不懂它为什么跳出水来,老人想。简直像是为了让我看看它个儿有多大才跳的。反正我现在是知道了,他想。但愿我也能让它看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它以为我是个比现在的我更富有男子汉气概的人,我就能做到这一点。但愿我就是这条鱼,他想,使出它所有的力量,而要对付的仅仅是我的意志和我的智慧。此刻阳光很热了,尽管微风正在柔和地吹起。

5“天啊,我当初不知道这鱼竟这么大。”“可是我要把它宰了,”他说,“不管它多么了不起,多么神气。”然而这是不公平的,他想。不过我要让它知道人有多少能耐,人能忍受多少磨难。“我跟那孩子说过来着,我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头儿,”他说,“现在是证实这话的时候了。”他已经证实过上千回了,这算不上什么。眼下他正要再证实一回。每一回都是重新开始,他这样做的时候,从来不去想过去。但愿它睡去,这样我也能睡去,梦见狮子,他想。为什么如今梦中主要只剩下了狮子?别想了,老头儿,他对自己说。眼下且轻轻地靠着木船舷歇息,什么都不要想。它正忙碌着。你越少忙碌越好。时间已是下午,船依旧缓慢而稳定地移动着。(节选自《老人与海》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节选第一段在大鱼咬住鱼饵后,描写了老人的一系列动作,表明他是一位有经验的渔夫。B.“我跟你奉陪到死。”一句表明大鱼凶猛,老人随时做好死的准备,展现了他的硬汉形象。C.“我爱你,非常尊敬你。不过今天无论如何要把你杀死。”体现了老人矛盾纠结的心理。D.文中多次写到老人的手,右手淌血,左手抽筋,表明老人已经老了,在海中捕鱼力不从心。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描写“大鱼”运用比喻修辞,其形象优雅又充满力量之美,跃出海面时,银光闪闪,此时这条马林鱼是自然的壮观与伟大的象征。B.小说描写老人与鸟说话的情景,将鸟人格化,老人把鸟当成朋友,既表明此时老人有鸟为伴,并不孤单,也表现出老人内心的善良。C.小说对大海和天空的描写,很有画面感,给人一种美的视觉感受,大海的迷人是为了衬托老人乐观的性格,他不知海中隐藏着的危险。D.小说结尾描写老人期望梦见狮子,运用象征手法,“狮子”充满野性的张力,是力与勇的象征,也是“海明威式”的硬汉性格的体现。8.文中三处画横线的句子,都提到“那孩子”,请联系选文,分析老人的心理。(5分)9.试分析选文叙述上的艺术特色。(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6(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之道》(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①。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②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第七章》(三)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僨③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大学·第九章》【注】①谦:通“慊”,满足。②厌然:掩盖、躲闪的样子。③僨:败,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B.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C.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D.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宋元以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考钦定书。

7B.“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等的“小学”相对,讲大人之学的基本原理。C.“赤子”指初生的婴儿,用来形容人心地善良、纯洁,现多用来指报国之心。在选文中的“如保赤子”意思是“保护平民百姓如母亲养护婴儿一样”。D.“孝弟”即“孝悌”,“孝”指孝敬父母,“弟”指尊重兄长,儒家认为它是为仁之根本,孔子还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主张将个人之孝推广开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道》中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表明儒家把“修身”作为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出发点。B.《大学之道》运用了正反相成的推演逻辑提出“八条目”,将其梳理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条侧重外显行为,后四条专注修身养性。C.《大学·第七章》中强调“诚其意”,朱熹认为诚意是“自修之门”“进德之基”,“意”是心里最初发出的念头,道德修养的第一个念头必须真实,否则一伪百伪,因此君子“必慎其独”。D.《大学·第九章》强调“齐家”,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一个家族统治千百万个家族。国君的家族十分庞大,家族内部常有纷争甚至导致衰败,所以,管理好家庭和整个家族是个大问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14.请结合语段三内容,分析文中所言“故治国在齐家”的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①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②,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③。【注】①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做知州时悼念妻子王弗的作品。②千里孤坟:王弗葬地在四川眉山,与苏轼任职的山东密州相距遥远。

8③短松冈:长着矮小松树的山冈,指王弗坟茔所在地。15.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题目为“记梦”,下片“夜来幽梦”五句写梦境,前三句再现了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后两句“无声之胜”,让人动容。B.“纵使”三句把现实与想象混同起来,把死别后的种种个人忧愤,体现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感情深沉而无奈。C.“茫茫”“年年”是叠词,有助于将词人仕途落拓之感渲染得层层叠叠、绵密哀婉,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D.最后三句是词人的想象,从对方落笔,料想妻子的亡灵在月明之夜、松冈之上何等伤心断肠,凄清幽独,黯然销魂。16.请结合全词,从虚实的角度分析作者的抒情方式。(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正如曾子所说:“,。”(2)手机让现代人成为一座座孤岛,人们不禁怀念起那个纸短情长的年代;然而身在唐朝没有手机的张若虚也曾有过“,”的怨叹。(3)魏征曾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君人者“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老子也认为“,”,强调必须从始至终保持谨慎,越到收官结尾处越要小心。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反思,是面对灾难的应有态度;改变,是面对问题的最好回答。必须坚持“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的底线思维。疫情之下,既有的“黑天鹅”,也有的“灰犀牛”。最大的风险在于看不见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问题。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各方面的挑战。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必须下足“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功夫,依靠改革解决问题、推动进步。“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既应举一反三,更应痛定思痛,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

9”,锻造应对风险挑战的“铁肩膀”。把灾难当作“磨刀石”,把教训当作“铺路石”,方能筑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难以捉摸有迹可寻闻所未闻见叶知秋B.难以预料有章可循前所未有见微知著C.难以预料有迹可循前所未有见叶知秋D.难以捉摸有章可循闻所未闻见微知著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既应痛定思痛,更应举一反三B.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既应举一反三,更应痛定思痛C.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既应痛定思痛,更应举一反三D.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教训,既应举一反三,更应痛定思痛20.请赏析第三段文字的语言表达特点及其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作文教学,教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跳动一颗慧心。它可以让教者跳出成人的惯性思维,站在儿童的立场,运用儿童的视角,去感受大千世界的真、善、美。写着“太阳能维修”的广告下面,一位小朋友接了一句“月亮可更换”。把原来的“太阳能/维修”,①,独特的理解、可爱的表达让平淡无奇的广告瞬间变成了妙趣横生的诗。②。()。教者如果只盯着欠缺,写下一条条差评,就会挫伤学生的写作信心;如果把眼光更多地聚焦在闪光点上,去发现,去欣赏,就能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历练一根金手指。学生写作中的欠缺需要的是“指点”,而不是“指指点点”。这就要求教者能伸出一根金手指,去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③?从历练中来。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教者要在教中练,在练中教。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学生作文虽有欠缺,但也有闪光点。B.学生作文往往既有闪光点,也有欠缺。C.虽然学生作文有闪光点,但也存在欠缺。D.学生作文往往有欠缺,也有闪光点。22.

1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可以说是一个人最美的情感。现实中,爱的方式形形色色,爱的目的各有不同,爱的行为高下不一。有不顾自身安危救助落水者的陌生人,有一心爱民的焦裕禄,也有“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陈祥榕。有"爱"偶像而失去理性的饭圈姑娘,有“爱”市容而将街边卖菜的老太太像扔小鸡般摔在街上的城管……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思考与启示?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C【解析】“网络时代年轻观众非凡的传播力与创造力,在于数字时代的传播速度和多样观影方式”是从受众角度分析的原因,不能算作最关键的原因。关键还在于剧本创作与演员的演绎。2.参考答案:A【解析】B项,“在这类剧中,人物往往根据历史或现实原型改编”,有“往往”这个限定词,而不是“都”,而且根据材料二,应还原人物的“艺术真实”,而非“记忆真实”;C项,“可以不忠于历史事实”错误;D项,材料四中“而是从与普通人生存空间、情感世界更为接近的日常生活视角落笔,注重在真实的历史氛围中描写伟人的亲情、爱情、友谊,”还是描写“伟人”,不是“普通人”。3.参考答案:D【解析】此处正是“党史题材的青春化表达”问题,体现的是创作者找到链接当代青年和近代革命者的思想桥梁和情感通道。材料一所涉及到的:青年形象往往能成为年轻观众在看剧时的拟态交往对象,在共情、共鸣的良性互动中,剧外与剧中的青年建立起一种“共同体美学”,唤起年轻观众的自我身份认同,从而产生“这一切与我有关”的观赏感受。此选项应该是从心理上唤起青年观众的自我身份认同,而非感官上迎合青年观众。4.参考答案:①行文思路清晰(先总后分也可),第一段先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

11②第二段先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第一种解决办法;再提出另一种解决方法。并用例证法来证明观点。(每点2分)【解析】论述特点包括论述结构、论述方法等。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节选材料的整体思路,论述重点、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答案不写出文段具体内容亦可)5.参考答案:①唤起年轻观众的自我身份认同,从而产生“这一切与我有关”的观赏感受;②将历史人物的“艺术真实”与观众心中的“碎片真实”实现耦合,从而让历史人物足够真实。(或者,采用成长叙事的手法让观众“相信”)③网络参与式文化重塑影视艺术的接受场景,形成了一种虚拟集体观赏形态,再造了一种新的接受美学。④找到新的叙事模式,注重在真实的历史氛围中塑造富有个性、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⑤将感觉意象化,让情感的传递更为形象、直观、生动。(每点2分,写出3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是否能抓住每则材料的重点语句并进行归纳。6.参考答案:A【解析】B项,“表明大鱼凶猛,他随时做好死的准备”错误,应是表现老人不服输的性格。C项,“体现他矛盾纠结的心理”表述错误,老人尊敬大鱼,就像对强大的对手的尊重,“不过今天无论如何要把你杀死”,表明杀死大鱼是他的目标,体现老人的勇气与意志。D项,“在海中捕鱼力不从心”表述错误,应是体现老人强大的意志。7.参考答案:C【解析】C项,“大海的迷人是为了衬托老人乐观的性格,他不知海中隐藏着的危险”表述错误,大海象征大自然,老人靠大海生存,大自然养育了很多生物也养育了他,此时大海是美好的。8.参考答案:①在大海中,老人希望有个帮手;(1分)②孩子是他能得到的温暖来源,那孩子不在,体现了老人在大海中的孤独;(2分)③老人期待与孩子的并肩作战,让年轻的捕鱼者见证自己真正的力量。(2分)9.参考答案:①选文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可以深入人物内心,自如地将老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告诉读者,叙述自由。(1分)②按时间顺序展开,从天未亮到下午,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和展现老人的心理,简洁明晰。(2分)③运用内心独白,有有声的各种想法,也有无声的自言自语,很好地表现老人的精神状态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意蕴丰富(2分)10参考答案:C【解析】断句时应注意,文段中“不善”“善”“小人”“君子”在上下句中的侧重点。11.参考答案:D【解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孟子的话。12.参考答案:B【解析】前四条专注修身养性,后四条侧重外显行为。13.参考答案:①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采分点,“道”“明明德”“亲”“止”,语句不通顺扣1分。)②财富能润饰房屋,道德却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而身体自然安适舒泰。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采分点,“润”“心宽体胖”“诚”,各1分。语句通顺1分)14.参考答案:①儒家讲求“推己及人

12”的恕道;(1分)②君子将对内的“孝、悌、慈”推广为在外表现的仁爱;(1分)③国君将一人一家的仁爱做法推广至爱民,国家就会治理好。所以说,治国在齐家。(1分)【解析】此题也涉及到《论语十二章》中的内容: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章节涉及到了推己及人的“恕道”。15.参考答案:C【解析】“仕途落拓之感”应为深沉悲痛的思念之情。16.参考答案:①上片实写自己对亡妻的思念、现实的凄凉之苦。②上片后三句,以虚映实。将苍老衰败和个人忧愤结合,将思念追怀之痛和个人的身世融合。③下片“夜来”五句虚写,描写梦中之虚景,以夫妻相见“无言泪千行”之虚景写现实之孤寂冷清。④末尾三句化虚为实,想象亡妻的痛苦,实寓自己深重的悼念之情,从对方落笔,含蓄深沉。(任选3点,共6分)17.(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18.参考答案:C【解析】难以捉摸:形容难以猜测或估量,多用于手段、方法。难以预料:不易事前推测。“黑天鹅”比喻难以预测的不寻常事件。所以填“难以预料”更合适。有章可循:有章程或法律可以依据或遵守。有迹可循:可以从某些方面看出。有迹可循符合语境。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形容事情新奇。不符合语境。见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见微知著:指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敏锐的看到疫情的发展,用“见叶知秋”更合适。19.参考答案:C【解析】A项,中途易辙,主语不一致。前一句讲“短板和不足”,后面应以“短板和不足”做主语。B项,“既应举一反三,更应痛定思痛”顺序有误,“举一反三”更进一层,应放后面。D项,除了以上毛病,还有“暴露教训”,搭配不当。20.参考答案:①“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运用俗语(1分),形象地写出提前防疫的重要,浅显易懂。(1分)②“硬骨头”“铁肩膀”“磨刀石”“铺路石”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中国人民抗灾的决心、能力、勇气和智慧。(“决心、能力、勇气和智慧”写出1个给1分,2个给分)从句式的角度,分析合理也可给2分。如:短句、整句为主,“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既应举一反三,更应痛定思痛”“把灾难当作‘磨刀石’,把教训当作‘铺路石’”,铿锵有力,充分表达中国人民抗疫的决心。21.参考答案:D【解析】A项,“欠缺”与“闪光点”没有转折关系。根据后文“教者如果……;如果……”应是并列关系。B项,根据后文,应先说“欠缺”,再说“闪光点”。C项“虽然”位置不对,也没有转折关系,应先说“欠缺”,再说“闪光点”。

1322.①切分成“太阳/能维修”②睁开一双慧眼③金手指从何而来(每句2分)23.作文(60分)(按高考评分标准)一、解析:作文审题不难,也是一个老话题——爱。关键是分析材料,从什么角度写“爱”,写出新意、深意。第1段,以孔子、孟子之言引出“爱”这一写作话题。爱是最美的素质,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2段,从爱的方式、目的、行动的角度,正反两面举“爱”的例子,其实是告诉考生,生活中有爱也有恶,有“真爱”,也有“错爱”。考生可以思考,爱的方式:有人高调示“爱”,有人默默隐“爱”。爱的目的:有人以“爱”沽名。爱的行动:有人借“爱”行恶。旨在引导考生应该爱谁,应该怎样行爱。写作思路指导:考生可以围绕以下思路展开作文:爱是什么,可以从孔孟之爱入手谈我们心中应有怎样的爱,应怎样正确施爱,应该爱谁,爱有怎样的意义等。二、立意切题立意:(1)对“爱”有辩证思考与分析(2)有爱心更应有爱行(3)爱并且“真”爱(4)让爱插上真诚的翅膀(5)真爱与错爱(6)莫让爱变成恶(7)真爱需要真心呵护【参考译文】文言文语段一:略(参考教参)文言文语段二:所谓使意念真诚: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恶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色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的真实,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满意足。所以,君子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独知的时候,也一定要戒慎。小人在平时为非作歹,做尽坏事,及至见到君子便遮遮掩掩,掩盖自己的邪恶行径,而显示其如何善良。殊不知,别人看自己,就像看见自己的心肺肝脏的样子,掩盖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内心的真实总要表现到外面的,所以,君子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独知的时候,也一定要戒慎。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你,十只手指点着你,这是多么可怕啊!”财富能润饰房屋,道德却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而身体自然安适舒泰.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文言文语段三:所谓治理国家必须先治好自己的家庭,是说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管教好而能管教好别人,这是没有的事。所以,有修养的人不出家门就能完成对整个国家的教育。孝顺父母,可以用于侍奉君主;恭敬兄长,可以用于侍奉尊长;慈爱子女,可以用于对待民众。《康诰》说:“爱人民如同爱护婴儿一样。

14”内心真有这种仁爱的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没有谁先学会了养护孩子再去嫁人的啊!国君一家仁爱,一国人受到感化,也会兴起仁爱;国君一家礼让,一国人也会受到感化,一起礼让;国君一人贪婪暴戾,一国人就会受到影响,纷纷作乱。其关联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可以败坏大事,一个人可以安定国家。尧、舜用仁政统率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学仁爱;桀、纣用暴政统率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学凶暴。国君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依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如果自己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晓喻他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未曾有过的。以说,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