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78656
大小:1.02 MB
页数:8页
时间:2024-08-31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赣州市十三县(市)期中联考高二地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l.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同。据此完成2~3题。2.下列关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变的B.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C.“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对长江中下游平原转型阶段的描述D.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仍是全国最重要的“粮仓”3.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①新兴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上升②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③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高,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④新技术产业集聚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提高产品质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右图,完成4~6题。4.东部季风区划分成a、b、c、d四个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A.土壤B.水分C.植被D.热量5.关于f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灌溉农业区的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B.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C.降水量空间分布严格遵循自东向西递减的规律D.河流短小,多季节性河流,无外流河6.下列关于各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拔最高、范围最大、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g区B.a、b两区的积温都在4000℃以上C.f、g两区的太阳能资源都比较丰富,b、c、d区沿海风能都比较丰富D.b、c两区平原粮食的商品率都比较高读“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图”,完成7~8题。-8- 7.为了降低生产成本,2011年该类企业由甲地向乙地转移,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劳动力B.原料C.市场D.技术8.关于该类企业转移,其造成的影响可能有()①可能使迁入地已迁出的人口开始回流②导致迁出地“用工荒”加剧③促进迁入地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改善④有利于迁出地高新产业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9~10题。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00-2006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C.2000-2006年间,我国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10.2002-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可能的原因是( )①我国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②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上升③科技水平迅速提高④汽车拥有量大幅增加⑤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⑤由于精确农业的优点多,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在多个发达国家蓬勃兴起。右图为“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下列目的,借助精确农业系统不能实现的是()A.合理施肥B.农产品质量鉴定C.作物估产D.土壤状况调查12.根据肥力电子图对农田进行“精确施肥”,需要借助的重要技术是()A.RSB.GPSC.GISD.数字地球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3~14题。-8- 13.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①防风固沙②净化水质③涵养水源④塑造地貌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4.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16题。15.“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C.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16.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你认为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对当地地理环境影响正确的是()A.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B.当地气候变得更加湿润C.水土流失减弱,河流的含沙量降低D.生物多样性增多读下列甲、乙(德国鲁尔区)两图,据图完成17~18题。-8- 17.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①地理位置优越②煤炭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水力资源丰富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④⑤⑥18.图示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不利因素是()A.铁矿资源缺乏B.劳动力短缺C.科技水平较低D.市场狭小读我国某水果主产区分布图(右图),回答19~20问题。19.与图中西部主产区相比,东部主产区的优势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C.技术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D.政策支持,廉价劳动力丰富20.图中甲处大面积扩大该水果种植面积的积极意义主要是()A.利于区域化生产,形成规模效应B.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利于改良品种,提高产品竞争力D.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公里,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下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21~23题.2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原因是()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B.植树种草,涵养水源C.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22.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A.土壤酸化B.地面沉降C.土地盐碱化D.水土流失23.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A.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8-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为该区域相关资料图,回答24~25题。24.下列关于把包头建设成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科技实力不强,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B.扩大稀土产能,增加出口量C.黄河含沙量大,工业水源水质差D.靠近黄河、铁路,水陆交通便利25.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措施,不可行的是( )A.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B.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成熟—衰落的过程,发展第三产业是唯一出路C.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D.对废矿区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业等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共4大题,共50分)26.下图为中美洲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简答运河建设对尼加拉瓜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4分)(2)分析尼加拉瓜运河建设和开通对尼加拉瓜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6分)27.读内蒙古自治区简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近20年来,呼伦贝尔地区土地利用不断变化,耕地面积增加101.75万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9.80万公顷,牧草地面积减少233.82万公顷,水域及未利用地面积减少39.06万公顷。材料二内蒙古有富煤之忧,窝电之困。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将输煤变为输电”和“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了煤—电—冶(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化(重化工业)、煤—电—热(热电联产)、煤—电—-8- 建(建材产业)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1)说出呼伦贝尔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4分)(2)说出内蒙古变输煤为输电后对本省生态环境的影响。(2分)(3)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角度,分析内蒙古建设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意义。(4分)28.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下面为某流域开发利用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材料二 下图示意甲地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材料三 丙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研究性课题,即“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得出如下信息: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右图)。(1)分析材料一中河流下游区域发展农业生产应注意的问题并分析原因。(4分)(2)据材料二10年来,甲地人们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2分)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4分)(3)乙地若修建水电站,需要收集哪些资料?(4分)(4)假如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据材料三信息回答:-8- 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6分)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材料一图为中国西部的成都、重庆、西安、昆明联手发展形成“西四角”经济战略区,并与周边区域构成“蝶形模式”经济网。材料二近几年我国沿海许多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材料三图为2009年成都市三大产业就业人口和产值比重统计图。(1)简述产业转移对西部城市化进程的影响(3分)(2)归纳成都市三大产业就业人口和产值比重的主要特点。(3分)(3)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说明如何实现“蝶形模式”区域经济的发展。(4分)-8-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赣州市十三县(市)期中联考高二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答题卡(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DBCDACACDC11121314151617181920BBBCCACACB2122232425CCDAB二、综合题(共50分)26(10分)(1)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污染、水质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展;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27(10分)(1)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破坏;生态恶化。(每点1分,共4分)(2)加重当地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每点1分,共2分)(3)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每点1分,共4分)28(20分)(1)发展农业生产要注意防洪。(2分)原因:河道弯曲;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洼;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发展农业生产要注意防洪。(任答2点,每点1分,共2分)(2)调整:耕地比重下降,林地、草地、湖泊比重上升(退耕还林、还草、还湖)。(2分)影响:径流总量增加;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变小。(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3)资料:上游的水量;落差;移民的数量;耕地面积;当地的地质构造等。(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4)①不合理。(2分)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秸秆作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每点2分,共4分)(判断,未给理由不给分)29.(10分)(1)吸引当地农村人口从事二三产业,二三产业比重加大;城市人口总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工业、住宅等用地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每点1分,共3分)(2)就业人口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产值以二、三产业比重较大;劳动效率第一产业最低(第二产业最高)。(每点1分,共3分)(3)资源优势互补,把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完善交通建设;充分利用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的优势;加强对外经济联系。(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任答4点,每点1分,共4分)-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