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

山东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558037

大小:34.2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老李
山东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山东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山东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山东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山东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山东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山东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山东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8页
山东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9页
山东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2023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乡土文学是“五四”新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文学收获最丰的领域。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茅盾、废名、沈从文、萧红,到四十年代的赵树理、孙犁,再到六七十年代的柳青,以至八十年代以后的汪曾祺、古华、韩少功、张炜、莫言、贾平凹、路遥、陈忠实……众多乡土小说家为文学史贡献了一大批经典作品,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乡土小说创作流派。对乡土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书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是乡土小说最能代表中国新文学创作成就、同时也备受世界文坛关注和认可的原因之一。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乡土文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反映对象的乡村开始逐步萎缩。相应地,乡土文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乡土文学的末日是不是会随之而来?对此许多人是深表忧虑的,甚至直接给出了“乡土文学消失成必然”的断语。但我以为不必过虑,城市化并不会必然带来乡土文学的消亡。首先,对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空间趋于萎缩的问题应理性看待。乡土中国的转型并不能随着乡变镇、县改市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住进楼房、“被市民化”后的农民,离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市民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事实上,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还会保留甚至影响到数代以后。乡土小说赖以存在的乡土空间的萎缩程度,可能并不像数字所显示的那样悲观。 这种情况也可以从创作者一方得到佐证。许多写乡土小说的作家都自称是“农民”,沈从文一直以“乡下人”自居,即便在进城多年,做了北大教授后也是如此。莫言也说自己的创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这类说法往往容易受到一些质疑,因为进城多年的他们早已远离农民生活,不再熟悉现实中的农民和乡村,“作为农民的写作”是个伪命题,这种质疑或许会有一定道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来自乡土的“新城市人”要想完全摆脱乡土的灌注,彻底告别农民式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意识,却也的确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土作家强调自己的写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又不完全是矫情或虚饰。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民心态和思维方式更是将长期存在。其次,即便现实的乡土空间越来越狭小,城市化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逆,也不意味着乡土文学就一定会走向衰落。事实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乡土经验也越来越成为对城市人来说充满陌生化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乡土世界虚拟文本的乡土文学也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它会伴随着城市人对乡土的怀旧和对一种乡村生活方式的追求,而长久地存在下去。(摘编自人民网《乡村振兴与乡土文学的未来》)材料二:说到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要义在“变”。我国作为世界上体量巨大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就要求作家首先要自身求变,以积极适应、顺应山乡的巨变。大多数当代作家对乡村的态度是复杂乃至矛盾的。尽管不少作家来自乡村,或在乡村生活、工作过,但主要生活和工作环境却是远离乡村的,与乡村是比较隔膜的。他们一方面在城市丛林中奔波拼搏,另一方面在心底却时常向往着田园牧歌,有意无意地给乡村抹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这恰好说明我们许多作家及艺术家并不真正了解乡村、理解乡间人民的奋斗和追求。因此,在真正进入创作之前,作家首先要转变从上面、外面观看乡村的态度,沉下来,走进去,切实把握新时代山乡跃动的脉搏,全面认识当今“三农”的实际状况。当今农民别说与闰土们完全不同,就是与孙少安们也有很大差别。作家务必要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中,切实体会和感受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对农民兄弟的苦恼和艰辛,作家们不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应该以智慧才能和特有方式,帮助他们破除困惑,克服困难,把祖国的乡村建设得更加宜居、更加和谐、更为文明。在这些方面,先贤们曾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赵树理、孙犁、柳青、周立波、浩然等,他们或长年扎根农村,或隔三差五去乡间生活一段,与农民朋友交流交心,为他们排忧解难,逐渐成为农民兄弟的贴心人。所以生活在乡间主要从事农业劳作的农民兄弟,其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就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中国农村的变革,是一场历史性变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广大作家不能停留在20世纪的认识水平,必须改变、拓展和提升思想意识,树立大历史观,从民族复兴大业这一历史高度,来认识乡村振兴的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面对今天日新月异的新农村,我们过去擅长的表现方式,显然也会捉襟见肘。在文艺创作上,我们依然要坚持鼓励各种风格、各种流派争奇斗艳。当初,赵树理的“山药蛋”,周立波的“山茶花”,各领风骚;柳青的渭河平原、路遥的黄土高坡等,都体现了神州大地山乡的不同风姿。进入到当代作家笔下,也应该多姿多彩、异彩纷呈。雄伟、浓烈、刚健、奔放,与柔美、清新、隽永、含蓄,可以并存共荣,相得益彰。作家历来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进行写作的,但在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多媒体的时代,作家也应该有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并与各种媒体联结融合,使自己创作的表现力得到不断丰富,使其感染力和影响力获得提升。(摘编自朱辉军《面对山乡新巨变,作家宜先“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与具有浓郁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内涵相比,乡土小说对乡土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书写意义更为重大。B.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乡土文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同时城市化也可能意味着乡土文学稀缺。C.乡土作家强调自己的写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这一说法不完全矫情,是因为他们无法告别农民式的思维观念。D.中国农村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也就要求当代的乡土作家要实现多方面转变,才能更好地书写乡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变化”,不过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乡土文学未来会有持久的生命力,需要信心,更需要主动求变。C.不少当代作家远离乡村,这便会给乡村抹上一层浪漫色彩。D.乡土作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写作,可以提高自己作品的表现力。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陆机:“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B.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C.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4.从论证结构上看,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什么不同?请具体分析。5.当代乡土作家应该如何适应新时代发展书写新乡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白杏黄狗陈毓一夜之间,他们就把日子过塌了。一个在床上喊:死了算了!一个在门口答:一起死,早死早托生!他们看过别人死,从未想过自己的死,现在死从两个人嘴里冒出来,却把他们击回活的现实。床上的人寂静,仿佛已经死去,只有风翻跃门槛,吹得堂屋的门帘扑哒扑哒响,门帘上的两朵并蒂牡丹,一会儿翻出红色的花瓣,一会儿绽开黄色的花蕊,一会儿干脆是一片莹莹的绿叶。牡丹花是她的针线,她的好针线远近闻名,以至于谁家嫁闺女,谁家娶媳妇,都要请她做工。但那些都是从前。自打老婆像一枚钉子钉进板凳,他的日子再也回不到从前。从前他可以眺望未来,愿意望多久望多久,要是嫌肉眼看不远,买架望远镜也不是不可以。媳妇是个实诚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如果她当时没反对,过后也不会有意见。但现在,这个实诚人只能躺着或坐着了。为使她坐得舒服些,他亲手给她做了一把椅子,使她背有靠、脚有托、胳膊有扶。她坐进椅子的那一刻,感慨地说:这是你半生所做的最实用、最有能耐的一件事。他赶紧说:你想明白了,不死了吧。她的眼泪流下来。不死了。不死了,就好好活。他们的角色反过来,但不是临时反串,是长期从事。以前她做饭,侍弄土地,生孩子并养大孩子,再把孩子送到远方。他呢?好像也没闲着。最初他打猎,后来打猎简化到捕野猪,再后来,打猎被严禁,他就改行了。他满山满谷找暴露在外的树根,一切他能够得着、觉得好看的树根,他都找回来,堆在院子里。天明起来,吃过她做好的早饭,立即投入工作,像城里人上班一样准时。他又改良了以前堆放柴火和杂物的小屋,弄成工作间。锛子斧子推子刨子样样俱全。砍斫锛刨,木花四溅,若是陌生人此刻走进来,还以为到了木工的地盘。但谁又能说他不是木工呢,你看,家里几个相当漂亮的凳子、木墩儿,甚至他们吃饭的小桌,都是他用树根做成的。他觉得好,她用得愉快,就够了。这就够。他常这么说。她只是笑,不发一言。她大概觉得,她能够做到的,就无须他参与,他做的事情,她不觉得多好,也不觉得多不好,但是,他喜欢,那就让他做吧。但现在改变了。她坐着,就够费劲。至于他,有多不适应、多困顿、多艰难,天知道,她也知道。从前属于他做的那些事情,他还得做;从前他想都想不到的事情,他现在也要做。 他把她从前做的那些事情能省略的都省略,比如猪啊鸡啊,大猪卖了,小猪不再来;鸡卖了,鸡蛋吃了,院子里不再有鸡鸣;田地、坡上的事,他留下窄窄的一溜菜地,其余都种树。树是杏树,这一地儿种杏的人多,但没有白杏。白杏的味道盖过其余杏子的味道,价格也高,但白杏成本高。他选择种白杏。他从前不做饭,他过的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他从前没想过那日子好不好,现在他感叹,那样的日子一去不返。他做饭,第一顿碰翻了一壶油,又一次打碎了一只碗。但现在好多了,有时他还会把一把勺子掉在地上,但是,他不会让自己的手受伤了。不养猪和鸡了,他倒是养了一只狗,人家送了他一只小狗,开始是白色的,长着长着变成黄色的了。他说不清狗的品种。狗似乎并不见长个儿,这正好,他就担心狗长得太大,还有,他担心过狗的饭量。总之,他现在变成了一个小心的人,需要算计的人。有一天,看着狗的时候,他意识到这点,闷闷不乐了一会儿。还有他的那些树根,从前他从未想到要卖。但是一直有人问价格。问了他也不卖。也只这一天,有人问他价格,他就随口说了一个,对方立即和他拍板成交。也是从那一天开始,他的树根开始卖了,甚至有一天,一个人将车开进院子,把他的那些树根都买走。他在空荡荡因此显出空间的那间他摆放树根的屋子站着,觉得陌生,不适应。黄狗养着,目的明确,他不在家的时候,狗代替他陪妻子,但狗似乎更爱陪他去外面,杏子熟了的时候,他走到哪里,狗就跟到哪里。他去卖杏,小狗跟在他的推车后,亦步亦趋,像是为他操生计的心。安静的样子,有一种认命的恬静。“你的狗乖。”“你的杏甜。”买他杏的人都爱这么说。“杏甜。狗乖。”他轻声附和,完全赞同。白杏熟了,除大批交给来收杏的外地客商,他留下一些自己卖,卖给镇上的熟人和可能是第一次买他杏的旅人。镇子附近有家景区,杏熟的时候旅游旺季到来,于是,这种原产朝鲜的白杏,在他这条山沟,和一个又一个人相遇。杏树四月下旬开花,七月中旬杏就熟了,淡黄色,却叫白杏。七月下旬摘杏,杏味道甜多酸少。他第一次吃白杏,就这么总结了。后来,这感受,是他对那些买他杏的游客一次次反复说的话。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妻子说“这是你半生所做最实用、最有能耐的一件事”这句话,运用反语,表达了对丈夫不务正业的不满和嗔怪。B.妻子对丈夫做的事情“不觉得多好,也不觉得多不好”,表明她对丈夫的做法不理解又无可奈何,表现了她的隐忍。C.“他”“担心过狗的饭量”,变得“小心”“算计”,后又卖他的“树根”,说明他已经向沉重的生活投降,变得世俗。 D.在与买杏顾客应答时,他说出“杏甜狗乖”“甜多酸少”等话语,显示出他对生活变故的接纳和对眼下生活的满足。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划线部分的句子,通过写绣有并蒂牡丹的门帘在风中翻飞作响,反衬了环境的压抑,人物内心的沉重绝望。B.“像一枚钉子钉进板凳”,运用比喻修辞格,形象地写出妻子所患疾病的严重,暗示了未来生活负担之重。C.狗“开始是白色的,长着长着变成黄色的了”,杏“淡黄色,却叫白杏”,象征人生的无常和生活的荒谬。D.本小说以散文化的语言,写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共同应对生活的变故,行文自然从容,富有淡雅的诗意美。8.小说在构思上使用了“今昔对照”,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9.文中的“他”说“不死了,就好好活”。结合文章,解读“好好活”的内涵,并概括“他”是怎样“好好活”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成及字弘济,钱塘县人也。祖克评,嘉王府长史。父贞,国子博士。及性淳厚,为乡里所重。咸通中,戍戎间,捍山贼,逐齐寇,声名遂振。(彭城)汉宏作乱,与王(吴越王钱镠)同事攻讨。汉宏平,北关镇将彭城刘孟安谋乱,即席奋剑,将犯王。及举胡床制之,偏将刘盛造因执孟安就戮。以功奏,迁散骑常侍,复为靖江镇。光启中,润州薛朗叛,王命及讨之。时常州刺史丁从寔具牛酒以犒我师仍遗美女于诸将及取而斩之余悉不纳因克之。寻平润州,王奏及授兵部尚书,充常州防御使。润州阮结卒,命及代之,累迁检校司空,寻为苏州刺史。乾宁时,淮人围姑苏,常熟镇将陆郢、巡检郭用与其党赵邯,以城应寇。城陷,及以礼见敌首杨行密。行密阅及府库私室,皆药物图书而已,由是重之。至淮南辟为行军司马,及拒之曰:“及以百口托于钱公,不幸城陷于叛,以至于此,岂宜复以本道符竹,援富贵于邻境,不惟丞相不可,百口其谓我何?”乃引佩刀自刺,行密遽止之,因厚礼而归焉。累署镇海军节度副使,奏授司徒,至太傅。天复中,王巡衣锦军,命武勇都将士治沟洫,军中多怨言。及虑有变,亟请罢役,王不听。俄而乱作,及护王驾回至北郭,王微服将入城,及乃代乘王车,行与贼斗,王遂得入。王性严急,每有所检发,必亟加斩决,或及至,王虽盛怒,必为之解,其宠遇皆此类也。累奏授赞正安国功臣、保大彰义等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赠太师兼侍中。卒年六十七。 (选自《吴越备史》卷二,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常州刺史丁从寔具牛酒/以犒我师/仍遗美女于诸将/及取而斩之/余悉不纳/因克之/B.时常州刺史丁从寔具牛酒以犒/我师仍遗美女于诸/将及取而斩之/余悉不纳/因克之/C.时常州刺史丁从寔具牛酒以犒我师/仍遗美女于诸将/及取而斩之/余悉不纳/因克之/D.时常州刺史丁从寔/具牛酒以犒我师/仍遗美女于诸/将及取而斩之/余悉不纳/因克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床,本文中是指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与“槌床便大怒”“床头屋漏无干处”的“床”功能相同。B.姑苏是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张继《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姑苏与此相同。C.符竹,是指郡守身份,最早出自《汉书·文帝纪》,文帝赐给郡守铜虎符﹑竹使符,作为身份权利的象征。D.赠意为追赠,即赐死者以官爵或称号,可为官吏本人,也可为其父祖追封官爵,文中是对成及本人的追封。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及的成长环境很好,生于官宦之家,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所以成及性情淳厚,被乡里敬重。B.成及曾多次救钱镠于危难之中,及时制止刘孟安的刺杀,在部将叛乱之时代替钱镠乘车入城。C.成及刚正直率,作战之时,能够坚决杜绝美酒佳肴和美人诱惑,心无旁骛,取得战争的胜利。D.成及比较有远见,当钱镠命令部将治理田间水道时,将士多有怨言,他担心有叛乱,后果然出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润州阮结卒,命及代之,累迁检校司空,寻为苏州刺史。②王微服将入城,及乃代乘王车,行与贼斗,王遂得入。14.杨行密攻破姑苏之后,放成及回去的原因有哪些?(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元好问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①。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②上泪,风浩浩,雨冥冥。【注】这首词约作于贞祐丙子(1216)从忻州南渡避兵之后,至正大甲申(1224 )五月就选国史院编修官之前,当写于词人游嵩山时。①新亭对泣:《世说新语》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②钓鱼坛:浙江富春江隐士严光的钓台。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引东晋祖逖闻鸡起舞之事和曹操《短歌行》,继以“壮心惊”之“惊”点出胸臆。B.词人眺望西北,神州陆沉,欲救国而不能,只得依如前人在新亭聚首时那样相对泣泪。C.“三十六峰”三句,以剑喻峰,气象雄猛,这是词人磊落胸怀和报国壮志的形象写照。D.词人出身在豪侠众多的幽并一带,可今已双鬓斑白,但仍然期待他日封侯,青史留名。16.请赏析诗歌尾句“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在《陈情表》中恳切陈述自己的困境、实情,向晋武帝摆出自己祖母的危况与年龄,然后归结出“_________,_________”,为最后提出要抚养祖母终老做了铺垫。(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用“五岳”“天台”侧面衬托天姥山之高,在《蜀道难》中,也用了鸟和猿等来衬托蜀道难行:__________,__________。(3)姜夔在《扬州慢》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江边花开无人欣赏,强化了诗人的沉痛心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雷锋的名字①,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他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彰显着克己奉公的道德价值;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体现着尽忠职守的道德践履;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体现着艰苦朴素的道德风习;他锐意进取、②的奋斗精神,体现着自立自强的道德进取。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以早已成为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助人为乐的代名词的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作为中华民族道德风尚的精神标识的“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心中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勇毅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③,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我们学习雷锋同志崇高品格,需要社会上涌现出千千万万个雷锋,凝聚起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磅礴之力。 18.请在文中序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下列各项中,和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传统的中西绘画区别很多,但最根本的区别是西画以“目视”,而中国画以“神遇”。“目视”即用眼睛去看,①。比如,中国文人认为石最美。石头怎么美呢?因为石头独立自由,不倚不靠,冷热不改其容。石头不是靠目视而美,而是靠人的心领神会,具有君子人格力量之人,才感受到它们的美。西方画讲究形式美、色彩美和视觉冲击力。所谓视觉冲击力,就是画面上的笔触出奇,形象险怪突出、灿烂峥嵘,给人特殊的印象和力量。而中国画崇尚庄子所说的“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自然、天然、天真才是美。淡是中国画美的最高标准。表现出来的是形式上的平淡,而②,内藏无穷的学问。中国画用墨,要在统一中见丰富,虽然是一笔墨色,却变化多端,内涵丰富。这变化只有学养很深的人才能感受到,而西洋画的色彩,③,其内在的丰富性却不是其首要的追求。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60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杨宁赫然在榜。她是名大学生村官。一次走访,她看到乡亲三人分吃一碗粉,心酸之后决心要当“脱贫领头人”。她自掏腰包,免费为乡民提供稻种、肥料,发动村民种紫黑香糯,终于大获丰收。她组织村里的留守妇女,成立了苗阿嫂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家乡特色产业。2020年,江门村32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今,村民年均收入13年里翻了10倍多。她说:“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我们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让我们帮助家乡摆脱贫困。”作为新时代青年,以上材料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