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

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

ID:83509564

大小:609.8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3-07-06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年重庆一中高2023届5月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13年生物化学家提出了酶促反应的中间产物学说,该学说将酶促反应用下图来表示。目前科学家从溶菌酶等酶结构的研究中,已得到酶与底物形成复合物的X衍射图,从而证明了中间产物的存在。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家利用完全归纳法得出“酶促反应存在中间产物”这一结论B.图中S、E、P分别代表产物、酶和底物C.溶菌酶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能分解支原体等微生物的细胞壁D.血浆中溶菌酶的浓度可以作为一些疾病的诊断指标【答案】D【解析】【分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具有催化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性。内环境稳态实质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详解】A、根据题意,科学家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酶促反应存在中间产物的结论,A错误;B、根据中间产物学说以及图示箭头方向可判断,S代表底物,ES代表复合物,E代表酶,P代表产物,B错误;C、溶菌酶只能分解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支原体既不属于细菌,也没有细胞壁,C错误;D、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构成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若人体发生一些疾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内环境稳态就会失调,化学组分的含量就会异常,D正确。故选D。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细胞各结构分工合作、协调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中,囊泡包裹着蛋白质,通过细胞骨架实现定向运输B.细胞核既是DNA分子复制、转录的主要场所,也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1C.若在动物细胞培养液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则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结构是核糖体D.根据生物膜的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功能,可采用血液透析膜治疗人体肾功能障碍【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中心)是细胞质(细胞质基质)。【详解】A、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并不是漂浮于细胞质中的,细胞质中有着支持的结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能锚定并支撑细胞器,与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A正确;B、细胞代谢中心是细胞质(细胞质基质),B错误;C、细胞培养液中添加3H标记亮氨酸,最先通过细胞膜进行跨膜运输,细胞膜最先出现放射性,C错误;D、人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采用血液透析膜进行治疗,依据是生物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D错误。故选A3.下列关于反射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B.一条神经表面髓鞘由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C.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该条件反射会消退D.膝跳反射、眨眼反射都可在无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答案】B【解析】【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A正确;B、一条神经外是结缔组织形成的膜,而不是髓鞘,B错误;C、条件反射是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反复多次结合的结果,缺少了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会消退,C正确;D、膝跳反射、眨眼反射都属于非条件反射,两个反射都可在无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D正确。

2故选B。4.人体内嘌呤物质异常代谢会导致尿酸含量偏高,进而引发高尿酸血症,甚至是痛风。研究发现,尿酸的排泄与体内的性激素有关,从而导致痛风具有“重男轻女”的现象。下图为人体内核酸代谢的部分机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发生的场所在细胞质中,其水解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ATP的形成B.过程②产生的核苷种类和人体细胞中腺苷的种类分别是4种、8种C.人只要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就会导致高尿酸血症的产生D.“重男轻女”的原因可能是雄性激素能促进尿酸的重吸收,雌性激素促进尿酸排泄【答案】D【解析】【分析】组织液也称为细胞间隙液,过量的组织液滞留在细胞间隙可引发组织水肿。水肿的形成与内环境液体交换异常以及全身多个器官的代谢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详解】A、过程①发生在消化道中,发生在此处的核酸水解过程,释放的能量不能用于ATP的合成,A错误;B、根据题意,食物中的核酸有两种,分别为DNA和RNA,则核糖核苷酸种类有4种,脱氧核苷酸种类为4种,则4种核糖核苷酸分解产生的核苷为4种,4种脱氧核苷酸分解产生的脱氧核苷为4种,腺苷是腺嘌呤和核糖形成的物质,只有1种,B错误;C、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浆中尿酸浓度过高,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会导致人体产生大量的尿酸,同时尿酸的排泄出现障碍,导致血浆中尿酸浓度过高,C错误;D、根据题意,人体内的性激素与尿酸排泄有关,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能促进尿酸的重吸收,所以在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后,尿酸排泄出现障碍,更容易患痛风,D正确。故选D。5.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衰老时,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导致老年斑的产生B.有丝分裂时核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保证了亲子代细胞的遗传稳定性C.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含有大量异常的白细胞,骨髓移植治疗该病与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有关

3D.肿瘤细胞自噬能为其生长提供营养物质,但过度自噬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自噬,通俗地讲是指细胞吃掉自己的结构和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详解】A、细胞衰老时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导致头发变白,A错误;B、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B正确;C、白血病患者的血液中含有大量异常的白细胞,骨髓移植治疗该病与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有关,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产生大量的正常的血细胞,C正确;D、处于营养缺乏条件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但过度自噬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D正确。故选A。6.红光的处理能够调节莴苣种子萌发,土中或暗处的种子中光敏色素主要为Pr型,经红光处理后光敏色素转换为生理激活型Pfr,生理激活型Pfr进入细胞核后激活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的萌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B.光敏色素Pfr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时需要消耗能量C.萌发的莴苣种子产生的赤霉素能够促进α-淀粉酶的产生D.莴苣种子受光萌发,主要体现了生物种群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答案】D【解析】【分析】信息传递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中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详解】A、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A正确;B、光敏色素Pfr是生物大分子,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消耗能量,B正确;C、赤霉素能促进种子中的α−淀粉酶的产生,进而促进种子萌发,C正确;D、莴苣种子受光萌发,体现了个体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传递,D错误。故选D。7.面包霉产生孢子时,合子(2n=14

4)先进行减数分裂再进行有丝分裂,如图下甲所示。孢子大型(R)对小型(r)完全显性,黑色(T)对白色(t)完全显性。基因型为RrTt的某合子产生的孢子在子囊中的排列如下图乙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子囊2形成子囊4时既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也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B.不能通过图甲子囊4中孢子的表型及比例推断子囊3中细胞的基因型和比例C.由图乙子囊孢子的表型可以证明R(r)和T(t)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D.图乙子囊孢子的形成过程中,T和t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都发生了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1个粗糙链孢霉(2n=14)合子通过减数分裂产生4个子囊孢子,然后再通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8个子囊孢子,发育形成菌丝,最后菌丝通过受精作用,重新形成合子。【详解】A、子囊2形成子囊4的过程中所有细胞都无同源染色体,A错误;B、子囊4孢子的表型和比例可判断出配子的基因型和比例,B错误;CD、由图乙中子囊的排列顺序可知T和t基因发生过(交叉)互换,所以T和t这对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中都发生了分离,但两对基因可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也可以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D正确。故选D。8.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宣布克隆出了五只带有节律缺陷的基因编辑猴,这五只猴的供体细胞来自BMAL1基因敲除具有睡眠障碍症状的X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克隆猴是有性繁殖的后代,其产生涉及核移植、体外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B.为了保证五只克隆猴的核遗传物质相同,只能在胚胎移植前进行胚胎分割C.遗传背景相同的克隆猴,可用于睡眠障碍症的病因机制研究及药物研制D.为得到大量的克隆猴,需对代孕母猴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处理【答案】C【解析】

5【分析】克隆属于无性繁殖,在克隆过程中无需对代孕母体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进行胚胎移植即可。【详解】A、克隆猴属于无性繁殖,A错误;B、为了保证五只克隆猴的核遗传物质相同,供体细胞相同即可,无需胚胎分割,B错误;C、遗传背景相同的克隆猴,带有节律缺陷的基因编辑猴具有睡眠障碍症状,可用于睡眠障碍症的病因机制研究及药物研制,C正确;D、不需要对代孕母猴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进行胚胎移植即可,D错误。故选C。9.半透膜只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生物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某种膜对某种溶质的半透性程度可用反射系数σ来表示,下表为轮藻细胞液泡膜对几种物质的反射系数,据此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轮藻细胞液泡膜对几种物质的反射系数σ物质蔗糖尿素甘油乙醇水σ0.970.850.80.340A.若用轮藻细胞壁重复上述实验,则表中物质的反射系数σ均接近0B.植物线粒体膜对葡萄糖的反射系数可能介于0.34~0.97之间C.几种物质的反射系数σ不同与液泡膜的流动性及其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生物膜的半透性程度会因细胞生理状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1、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2、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详解】A、若将细胞膜替换成细胞壁,由于细胞壁是全透的,所以对表中几种物质的反射系数接近0,A正确;B、线粒体不吸收葡萄糖,对葡萄糖的反射系数为0,B错误;C、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对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更离不开磷脂分子层的流动性,C正确;D、神经调节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形成,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静息电位的形成,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D正确。

6故选B。10.Fe3+运输的机制是Fe3+与运铁蛋白形成复合物后,与人体细胞膜上转铁蛋白受体(TFR)结合被输入细胞,TFR的合成受到Fe3+与铁调蛋白共同调节。下图(a)和(b)分别表示低Fe3+浓度和高Fe3+浓度条件下TFR的mRNA翻译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TFR吸收Fe3+不需要转运蛋白但需要能量B.细胞膜上TFR的合成始于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C.铁调蛋白与Fe3+的结合会影响TFR的空间结构D.细胞中Fe3+不足时,细胞会合成TFR转运Fe3+【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当细胞内Fe3+浓度高时,结合Fe3+的铁调蛋白从mRNA脱落,导致mRNA被RNA酶降解;当细胞内Fe3+浓度低时,无结合Fe3+的铁调蛋白与转铁蛋白受体mRNA上的特异性序列结合,避免了mRNA降解。【详解】A、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转运蛋白,A正确;B、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TER的本质为蛋白质,细胞膜上TFR的合成始于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B正确;C、铁调蛋白与Fe3+的结合不会影响TFR的空间结构,只会影响TFR的数量,C错误;D、由图可知,细胞中Fe3+不足时,铁调蛋白会结合在茎环结构上,细胞会合成更多的TFR转运Fe3+,抑制mRNA的降解,D正确。故选C。11.“分子钟”假说认为,生物在进化时核酸中核苷酸的替换率恒定。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判断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实验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A.粗提取三种生物DNA时加入95%冷酒精后蛋白质会沉淀B.在基因工程中,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于判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C.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甲与丙的细胞色素C可能相同D.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丙与甲的亲缘关系远于乙与甲【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过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有: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详解】A、DNA不溶于酒精,蛋白质溶于酒精,粗提取三种生物DNA时加入95%的冷酒精后DNA会沉淀,A错误;B、在基因工程中,DNA分子杂交技术不可以用于判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只能判断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在染色体上,B错误;C、T甲−甲−T甲−丙大于0说明甲和丙的DNA序列不同,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氨基酸的序列也可能相同,C正确;D、碱基差异越大,说明亲缘关系越远,故乙和甲的亲缘关系更远,D错误。故选C。12.在春天随着落叶松的生长,灰线小卷蛾的幼虫同时出现。幼虫吞食松树松针导致松针减小,致使来年幼虫食物的质量下降,减少来年幼虫的数量。下图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8A.从曲线分析,虚线代表的是灰线小卷蛾的幼虫密度,实线代表的是松树最大松针长度B.据图分析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生物与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C.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灰线小卷蛾种群的作用强度与其种群密度无关D.若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则灰线小卷蛾体内重金属浓度比落叶松中的浓度低【答案】C【解析】【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如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如种群内部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其中生物因素一般为密度制约因素,自然灾害为非密度制约因素。【详解】A、幼虫密度增加导致松针长度减小,松针长度减小又导致幼虫密度减小,因此题图中虚线代表最大松针长度,实线代表幼虫密度,A错误;B、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否在负反馈调节,无法推测,B错误;C、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为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灰线小卷蛾种群的作用强度与其种群密度无关,C正确;D、若土壤受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会随着食物链富集,因此灰线小卷蛾体内重金属浓度比落叶松中浓度高,D错误。故选C。13.巨噬细胞表面的CD23识别白色念珠菌(一种真菌)后,其细胞内的一氧化氮合酶被激活,产生一氧化氮,杀灭真菌。研究人员用白色念珠菌感染野生型小鼠和JNK(一种蛋白激酶)基因敲除小鼠,采集了感染前后两种小鼠血细胞中的m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CD23基因,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A.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都是具有摄取处理呈递抗原能力的免疫细胞B.过程Ⅱ对1个单链cDNA进行20次循环,理论上需要消耗220个引物BC.野生型和JNK基因敲除组的CD23的数量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一定不同D.JNK蛋白激酶抑制剂或一氧化氮合酶激活剂可治疗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答案】D【解析】【分析】PCR原理:在解旋酶作用下,打开DNA双链,每条DNA单链作为母链,以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自3'端延伸的。实际上就是在体外模拟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详解】A、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而T细胞不具有摄取处理呈递抗原能力,A错误;B、过程Ⅱ对1个单链cDNA进行20次循环,共形成219个DNA分子,故理论上需要消耗219个引物B,B错误;C、未感染时,野生型和JNK基因敲除组RT−PCR的Ct值相同,说明CD23受体的数量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可能相同,C错误;

10D、感染时,JNK基因敲除组RT−PCR的Ct值低于野生型,说明JNK基因会抑制CD23基因的表达,CD23基因的表达产物会降低感染,故使用JNK蛋白激酶抑制剂或一氧化氮合酶激活剂可治疗真菌感染,D正确。故选D。14.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是一种反射性调节。人体通过呼吸调节血液中的O2、CO2、H+水平,动脉血中的O2、CO2、H+这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变化又通过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强度,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某科研工作者分别研究了血液中三种物质含量变化对肺泡通气的影响,结果见如下图,下列选项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内O2、CO2、H+通过体液运输刺激化学感受器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图中随血液内O2、CO2、H+浓度的增大,肺泡通气量变大,呼吸加深、加快C.临床上给病人输入O2时,往往混合5%的CO2,以保证病人正常的肺泡通气量D.肺炎等疾病导致机体呼吸不畅会引发血液中CO2、H+浓度增大,影响内环境稳态【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随着O2浓度减小,随着CO2浓度增加,pH减小,肺泡通气量增大。【详解】A、体液运输是体液调节的特点,则血液内O2、CO2、H+通过体液运输刺激化学感受器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B、图中随血液内CO2、H+浓度的增大,O2浓度的减小,肺泡通气量变大,B错误;C、病人输氧气时不能输纯氧,体内CO2浓度太低对呼吸反射产生抑制,混合5%的CO2,以保证病人正常的肺泡通气量,C正确;D、呼吸不畅导致血液中CO2会增多,H+浓度增大,内环境pH下降,从而影响内环境稳态,D正确。

11故选B。15.某种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由完全显性的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将红花和白花两株纯种植株杂交产生F1,再将F1植株自由传粉,F2植株中红花∶白花=5∶7。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关于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若A、B基因同时存在时开红花,基因型AaBb的个体完全死亡B.若A、B基因同时存在时开红花,F1产生配子中AXB的雌配子完全死亡C.若A、B基因同时存在时开白花,F1产生配子中Ab的配子完全死亡D.若A、B基因同时存在时开白花,F1产生配子中aB的雄配子完全死亡【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若A、B基因同时存在时开红花,若亲本为红花和白花,说明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者AAXBXB和aaXbY,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XBXb和AaXBY),若基因型AaBb的个体完全死亡,F1会死亡,A错误;B、若F1产生配子中AXB的雌配子完全死亡,则亲本AAXBXB个体不存在,B错误;C、若A、B基因同时存在时开白花且亲本为红色和白色,说明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若F1产生配子中Ab的配子完全死亡,根据棋盘可知,红花(aaB_+A_bb+aabb)∶白花(A_B_)=4∶5,C错误;D、若F1产生配子中aB的雄配子完全死亡,根据棋盘可知,红花(aaB_+A_bb+aabb)∶白花(A_B_)=5∶7,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16.北方冬小麦生长期在少雨旱季,受旱灾影响的概率较高,其丰歉年景对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程度的干旱条件对冬小麦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设置轻度干旱(W1)、中度干旱(W2)、重度干旱(W3)和对照(CK)四个处理的田间冬小麦试验,通过光合系统分析仪测定光合参数。下表1是不同条件下冬小麦光合参数的变化。表1:不同条件下冬小麦光合参数的变化气孔导度[μmoLH2O/(m2·s)]叶绿素总量(mg·kg-1)冬小麦光补偿点[μmoL/(m2·s)]呼吸速率[μmoLCO2/(m2·s)]

12CK0.26011.0253.600.9363W10095708454.181.1533W20.07540.5755.891.4790W30.04530.4656.401.7594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对照组中,当光照强度等于冬小麦光补偿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发现,干旱条件下,冬小麦的细胞质中脯氨酸等可溶性小分子物质含量明显升高,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3)干旱条件下,气孔导度的降低与_________(植物激素)有关,在植物体中该激素还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麦经济系数取决于小麦植株光合产物的积累、分配和转运,其籽粒产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小麦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积累,为此兴趣小组进一步测定了冬小麦灌浆期叶片积累的有机物向地上部分Z1(除籽粒外)和地下部分Z2转运的分配率,如下表2。表2:冬小麦干物质的分配率(%)处理Z1(除籽粒外)Z2CK30.8418.32W132.1516.31W231.6526.09W330.4833.81请根据表1、表2相关数据,分析干旱胁迫条件下,冬小麦籽粒干瘪,产量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答案】(1)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2)脯氨酸等物质含量增加,导致细胞质的渗透压升高,更有利于在干旱条件下吸水(3)①.脱落酸②.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4)表1数据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干旱条件下气孔导度降低,CO2吸收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反应减弱),同时呼吸速率升高,使得干旱组冬小麦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冬小麦积累的有机物减少;表2数据表明,干旱条件下,叶片积累的有机物输送给籽粒的分配率降低,使得输送的有机物减少,最终导致冬小麦籽粒干瘪,产量低

13【解析】【分析】分析表1,与CK相比,干旱条件下气孔导度降低,叶绿素总量降低,呼吸速率增强。分析表2,与CK相比,干旱条件下冬小麦灌浆期叶片积累的有机物向地上部分Z1的分配率降低。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具体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光反应阶段),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内膜)。【小问1详解】对照组中,当光照强度等于冬小麦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此时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小问2详解】研究发现,干旱条件下,冬小麦的细胞质中脯氨酸等可溶性小分子物质含量明显升高,导致细胞质的渗透压升高,更有利于在干旱条件下吸水,提高了冬小麦的抗旱能力;【小问3详解】脱落酸被称为抗逆激素,当处于干旱条件下,脱落酸含量增加,气孔导度降低,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抗旱能力;在植物体中该激素还具有的功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小问4详解】表1数据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干旱条件下气孔导度降低,CO2吸收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反应减弱),同时呼吸速率升高,使得干旱组冬小麦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冬小麦积累的有机物减少;表2数据表明,干旱条件下,冬小麦灌浆期叶片积累的有机物向地上部分Z1的分配率降低,使得输送的有机物减少,最终导致冬小麦籽粒干瘪,产量低。17.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的患者体内缺失ADA(腺苷脱氨酶),导致腺苷代谢出现障碍而产生大量中间代谢物,中间代谢物的积累抑制了T、B细胞的增殖,从而导致免疫缺陷。(1)正常人体内的腺苷经ADA(腺苷脱氨酶)催化产生尿酸等代谢废物,经过体内____系统排出体外,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SCID患者由于代谢问题抑制了T、B细胞的增殖,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SCID患者患肿瘤的风险较高,这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的_________功能明显减弱导致的。(2)内毒素血症是细菌感染机体后释放出内毒素一脂多糖(LPS)引起的,脂多糖(LPS)可导致感染者发生炎症反应并损害健康,免疫缺陷的内毒素血症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炎症反应并导致机体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科研工作者通过免疫缺陷小鼠展开研究以揭示其相关机理。实验材料:野生型小鼠(16只),T、B细胞缺陷SCID小鼠(16只),LPS缓冲液,缓冲液,注射器等。方法步骤:

14第一步:将实验小鼠平均分为4组:野生型小鼠对照组、野生型小鼠诱导组、SCID小鼠对照组、SCID小鼠诱导组,每组8只小鼠。第二步:诱导组腹腔注射一定剂量LPS缓冲液,诱导构建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缓冲液。第三步: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实验小鼠12小时,检测小鼠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及血常规(如下图和下表)。12h小鼠血常规: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BUN(尿素氮)野生型小鼠(诱导组)94.70210.8022.80SCID小鼠(诱导组)283.60561.2022.74野生型小鼠(对照组)11.0513.1122.77SCID小鼠(对照组)10.6712.6822.70分析讨论:①该实验注射LPS建立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而不是用细菌感染,一方面模拟了临床上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发展,一方面排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有利于了解内毒素血症直接相关的免疫反应。②从图中数据分析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构建成功,表现出明显的炎症反应,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诱导组小鼠的_________

15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而肾脏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诱导组的SCID小鼠的相关表现更显著,推测其_____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增强,导致症状更为严重。【答案】(1)①.泌尿系统②.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③.免疫监视(2)①.病原微生物侵袭感染对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病原微生物其他抗原物质的干扰)②.12小时培养后野生型诱导组和SCID小鼠诱导组与对照相比都产生了大量的炎症因子③.肝脏④.非特异性免疫【解析】【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中,接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小问1详解】正常人代谢产生的尿酸等废物,经过体内泌尿系统系统排出体外,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人体的T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其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其中免疫监视是指能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SCID患者患肿瘤的风险较高,说明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减弱。【小问2详解】①该实验注射LPS建立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可以排除病原微生物侵袭感染对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病原微生物其他抗原物质的干扰),保持变量唯一。更有利于了解内毒素血症直接相关的免疫反应。②根据图中数据分析,12小时培养后野生型诱导组和SCID小鼠诱导组与对照相比都产生了大量的炎症因子,说明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构建成功,表现出明显的炎症反应。诱导组小鼠的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大幅上升,BUN(尿素氮)含量变化不大,说明肝脏受到严重损伤,而肾脏没有受到明显影响。由于免疫缺陷的内毒素血症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炎症反应并导致机体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免疫缺陷的小鼠不能进行特异性免疫,则实验结果表明诱导组的SCID小鼠的相关表现更显著,则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增强,导致症状更为严重。18.我国库布齐沙漠日照强烈,地表温度较高且降水蒸发快,不利于植物的生长。2017年,我国在该地大面积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因为有高支架太阳能面板的遮挡,耐旱作物得以生长,形成了板上新能源发电、板下生态治理加有机农业的双赢模式-光伏+生态农业。请据下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6(1)与开阔荒芜的沙漠相比,图甲中高支架太阳能面板下的土地空隙更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引入的耐旱植物其叶与根系可能具备哪些特征?______________。(2)大面积推广“光伏+生态农业”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3)随着库布齐沙漠地区环境的改善,野草生长迅猛,影响了耐旱作物的生长和光伏板吸收太阳能的效率,藏羊的入园放养,不仅有效遏制了野草的肆意生长,而且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图乙表示该地区引入藏羊后的能量流动示意图,箭头表示能量输入或输出的过程。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杂草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_______________;被藏羊摄入但没有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包含在箭头_________中。【答案】(1)①.降低了环境温度或降低了光照强度或减少了土壤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发②.叶片狭窄或呈针状或表面有绒毛或蜡质层、根系发达(2)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降低了CO2的排放,光伏面板下种植植物增加了对大气中CO2的吸收(3)①.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饲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②.分解者、初级消费者(藏羊)③.②⑤⑦【解析】【分析】图乙中①②③④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⑤代表杂草被藏羊摄入但未同化的能量以及杂草遗体流入分解者的能量,⑥代表藏羊遗体流入分解者的能量,⑦代表饲料被藏羊摄入但未同化的能量。【小问1详解】沙漠中不能生长植物的最主要原因是极度干旱,缺少水分。全年阳光直射与高温使得沙质中缺乏水分,植物难以生长。光伏面板可以有效阻挡阳光直射,降低了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减少土壤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发。引入的耐旱植物具有独特的生存方式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比如叶片狭窄、呈针状、表面有绒毛或蜡质层,根系发达等。【小问2详解】从大气中CO2

17的来路与去路两方面考虑,开发新能源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来路),光伏面板下种植植物增加了对大气中CO2的吸收(增加去路),从而达到缓解温室效应的目的。【小问3详解】该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饲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生产者(杂草等)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分解者、初级消费者(藏羊)。其中被藏羊摄入但没有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包括:藏羊摄入但未同化的能量——粪便⑤⑦,以及藏羊同化后用于呼吸作用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②。19.油菜素类酯(BR)促进水稻生长与D11和D61基因有关,其中D11基因的产物是BR合成的酶,D61基因的产物是细胞膜上BR的受体。育种工作者对野生型高秆水稻进行诱变育种,选育出三株矮秆隐性突变株,其中甲和乙为单基因突变株,丙为D11和D61双基因突变株。(1)为探究甲、乙突变株与D11、D61基因的关系及D11和D61基因是否能独立遗传,某生物兴趣小组完成了以下两组实验:实验一:将突变体甲、乙分别与突变体丙杂交产生F1,幼苗期喷施BR后在拔节期观察株高,发现甲组子代全为高茎,乙组子代全为矮茎,再将两组F1植株杂交产生F2,F2中高茎∶矮茎=1∶3。实验二:将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F1,F1全为高茎,再将F1植株自交产生F2,F2中高茎∶矮茎=9∶7。根据实验一的结果,甲、乙突变株与D11、D61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上述两组实验中,可以证明D11和D61基因能独立遗传的是_________(填“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一和实验二”或“都不能说明”)。现将实验二F2中每株高茎自交得到F3种子隔离种植,这种单株收获得到种子长成的植株称为株系。理论上,高茎和矮茎之比为3∶1的株系在所有株系中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2)水稻花为两性花,花小,自然条件下风媒传粉,既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的发现为杂交育种过程中节省了_________这一繁琐操作,并且避免了自花授粉,可以保证杂种优势。研究发现,水稻存在一种温敏不育性状,温敏育性与否与T基因和Ub基因有关。T基因的产物是一种正常的核酸酶(Rnase),t基因的产物无活性。当温度高于25℃时,基因型为ttUbUb的水稻表现为花粉败育,结合下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现有两个可调节温度的大棚,请利用温敏雄性不育株(ttUbUb)和矮秆植株设计两个实验分别培育水稻杂交种和保存温敏雄性不育株,请写出简要思路_________。【答案】(1)①.突变体甲是由于D11基因发生突变,突变体乙是D61基因发生突变②.实验二③.4/9(2)①.去雄②.基因型为tt的水稻核酸酶不正常,高于25℃时,Ub基因转录出的过多mRNA不被核酸酶分解,细胞内Ub蛋白处于高水平状态,表现为花粉败育(3)在温度大于25℃的大棚中,以温敏雄性不育株为母本,与矮秆植株杂交,收获温敏雄性不育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即为生产中所用的杂交种;在温度低于25℃的大棚中,种植温敏雄性不育株,使温敏雄性不育株自交,收获种子,获得温敏雄性不育株【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据实验一分析可知,三种突变体都是隐性突变体,将突变体甲、乙(两者单基因突变株)分别与突变体丙(双基因突变株)杂交产生F1

19,而又知D11基因的产物是BR合成的酶,D61基因的产物是细胞膜上BR的受体,幼苗期喷施BR后在拔节期观察株高,发现甲组子代全为高茎,乙组子代全为矮茎,说明乙组有相关受体并能起作用,据此推测,突变体甲是由于D11基因发生突变,突变体乙是D61基因发生突变;实验二中高茎∶矮茎=9∶7,是9∶3∶3∶1的变形,说明D11和D61基因能独立遗传;设相关基因是D/d、R/r,则实验二中的F1基因型是DdRr,F2植株中高茎基因型有1DDRR、2DDRr、2DdRR、4DdRr,其中自交后高茎和矮茎之比为3∶1的株系包括2DDRr、2DdRR,在所有株系中所占的比例是4/9。【小问2详解】分析题意可知,水稻花小,若要进行去雄操作,较为繁琐,而水稻雄性不育的发现为杂交育种过程中节省了人工去雄这一操作;结合题图分析可知,基因型为tt的水稻核酸酶不正常,高于25℃时,Ub基因转录出的过多mRNA不被核酸酶分解,导致细胞内Ub蛋白处于高水平状态,表现为花粉败育。【小问3详解】结合(3)分析可知,利用温敏雄性不育株(ttUbUb)和矮秆植株培育水稻杂交种和保存温敏雄性不育株的思路为:在温度大于25℃的大棚中,以温敏雄性不育株为母本,与矮秆植株杂交,收获温敏雄性不育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即为生产中所用的杂交种;在温度低于25℃的大棚中,种植温敏雄性不育株,使温敏雄性不育株自交,收获种子,即可获得温敏雄性不育株。20.人工栽培的马铃薯易感染病菌而出现青枯病导致产量降低。某研究小组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抗菌肽基因转入马铃薯中提高其抗性,具体步骤如下: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含抗菌肽基因与青霉素抗性基因)、重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转化细胞的筛选、农杆菌侵染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农杆菌转化法利用的原理是其Ti质粒的T-DNA片段具有_________的特点。本实验中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有抗菌肽基因与青霉素抗性基因外,还有启动子、终止子和__________等。(2)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时可用_________对农杆菌进行处理,提高其吸收外源DNA的能力。(3)将本实验中农杆菌转入含有_________的培养基中培养,可以筛选出成功导入抗菌肽基因的细胞。(4)使用不同种类农杆菌对马铃薯外植体侵染后的转化成功率不同。某研究小组为了寻找较高转化效率的侵染方法,测定了不同种类农杆菌侵染马铃薯外植体后的转化效率,结果如下图甲。

20由图甲可知,进行马铃薯农杆菌转化时应该选择_________农杆菌菌种。实验中农杆菌过度繁殖可能会使外植体细胞坏死,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避免农杆菌过度繁殖,被侵染后的外植体在培养一段时间后还需要进行脱菌处理,研究小组测定了不同抗生素对未导入质粒的不同种农杆菌抑菌率如图乙。根据图甲和图乙分析,本实验中导入了抗菌肽基因的农杆菌与外植体共培养一段时间后,选择_________作为抑菌抗生素能起到最佳脱菌效果。(6)调查发现,抑菌抗生素在对农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的同时,对马铃薯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也可能产生抑制作用,为探究是否存在这种毒副作用,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可转移并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②.复制原点或多个限制酶酶切位点(2)Ca2+(3)青霉素(4)①.EHA105②.农杆菌侵染15分钟以后,外植体受侵害严重,生长受抑制,转化效率下降(5)头孢曲松钠(6)将马铃薯(相同部位)外植体分别放入含有头孢曲松钠和不含头孢曲松钠的等量(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观察统计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成功率【解析】【分析】农杆菌易感染植物细胞,其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利用上述原理,将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上,再导入农杆菌,用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可以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小问1详解】农杆菌转化法利用的原理是其Ti质粒的T-DNA片段具有可转移并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的特点。

21在农杆菌转化法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为了把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中,并在导入农杆菌后,让农杆菌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所选的载体需要具备以下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④对受体细胞无害。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等。本实验中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有抗菌肽基因(目的基因)与青霉素抗性基因(标记基因)外,还有启动子、终止子和复制原点或多个限制酶酶切位点等。【小问2详解】Ca2+处理细胞,可以提高细胞吸收外源DNA的能力,成为感受态细胞。所以,可用Ca2+对农杆菌进行处理,让重组DNA分子更容易导入农杆菌。【小问3详解】因为基因表达载体含青霉素抗性基因,所以成功导入抗菌肽基因的农杆菌还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能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所以,将本实验中农杆菌转入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可以筛选出成功导入抗菌肽基因的细胞。【小问4详解】由图甲可知,用不同种类农杆菌侵染马铃薯外植体15分钟后,转化效率最好,其中,EHA105菌株的转化效率是四种菌株里最好的,所以,进行马铃薯农杆菌转化时应该选择EHA105农杆菌菌种。由图甲可知,农杆菌侵染30分钟时,四种农杆菌转化效率都比15分钟时更低,可能在农杆菌侵染15分钟以后,农杆菌过度繁殖使外植体细胞坏死,外植体受侵害严重,生长受抑制,所以使得转化效率下降。【小问5详解】因为农杆菌过度繁殖可能会使外植体细胞坏死,所以为避免农杆菌过度繁殖,被侵染后的外植体在培养一段时间后还需要进行脱菌处理,由图乙可知,在使用相同浓度的抑菌剂时,青霉素和头孢曲松钠比头孢噻肟钠对EHA105的抑菌率更高,又因为本实验中导入了抗菌肽基因的农杆菌又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所以不能选青霉素作脱菌处理,而选择头孢曲松钠作为抑菌抗生素。【小问6详解】调查发现,抑菌抗生素在对农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的同时,对马铃薯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也可能产生抑制作用,为探究是否存在这种毒副作用,所设计的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是否含抑菌抗生素,分别探究在没有抑菌抗生素的情况下和有抑菌抗生素的情况下,马铃薯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情况,比较分析抑菌抗生素会不会对马铃薯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产生抑制作用。因为上题依据图甲和图乙的结果选择了头孢曲松钠作为抑菌抗生素,所以还需进行的实验是将马铃薯(相同部位)外植体分别放入含有头孢曲松钠和不含头孢曲松钠的等量(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观察统计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成功率。

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