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

重庆市渝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

ID:83508678

大小:37.1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3-07-04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渝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_第1页
重庆市渝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_第2页
重庆市渝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_第3页
重庆市渝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_第4页
重庆市渝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_第5页
重庆市渝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_第6页
重庆市渝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_第7页
重庆市渝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_第8页
重庆市渝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_第9页
重庆市渝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渝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2025级高一(下)半期测试语文试题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屏幕中的剧情跌宕起伏,屏幕上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令人眼花缭乱:它们就是“弹幕”。尽管弹幕被纳入“评论”范畴,却与传统的文艺批评有巨大的鸿沟。传统的文艺批评来自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作品的整体观照与解读、分析、阐释构成了基本的工作方式。尽管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与弹幕存在某种相似的形式,但是,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操作程序。相对地说,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譬如一个角色的相貌,出场那一刻的步态等等。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只有神奇的互联网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声音即时互动,让各种貌似无法交集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在虚拟空间联结起来。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印刷文化的节奏相对缓慢,思想的交换不得不接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的中心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至少在目前,速度与深度的恰当比例仍然以印刷文化作为范本。尽管弹幕的即时评论也诉诸文字符号,但这些字符被加工为另一种奇特的屏幕形象,开启了另一种性质的空间,譬如视觉经验。它与即时性、交互性构成弹幕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传统的文学批评无法企及这种吸引力,“深度”也无法替代生气勃勃的喧哗产生的号召。一旦“深度”置换为“速度”,零碎化、平面化、喜剧精神与反讽、拒斥精英趣味也就成了弹幕的另一些表征。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互联网以及电子传媒的传播方式正在隐蔽地重塑他们的感官、躯体和意识。(摘编自南帆《弹幕:一个奇特的屏幕现象》)材料二2020年6月,B站隆重上线四大名著,无数年轻观众都是奔着弹幕,或是弹幕与四大名著的“化学反应”去的。但对于年纪更长,文化取向也更为传统的网友来说,弹幕污染了剧作,庸俗了原著,宛若妖雾遮天蔽日,毫无理性可言。

1表面看,这是代际差异。但实际上,弹幕的两极评价,昭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机制与主体状态,彰显了当下信息读写的双轨制。厌恶者所代表的,乃是印刷文明培育的读写习惯,推崇经典,讲究逻辑与秩序;喜爱者所代表的是互联网文化中跨媒介、多感官、娱乐化的接受方式,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弹幕空间中,正确、完整、规范、和谐都变得无足轻重,代之而起的,是无政府主义式的“搅和”。原属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如同重回蒙昧时代。经过理性文明的长期洗礼后,短暂地“蒙昧”一下,自编自导“人间喜剧”,反倒成为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另外,与当代社会中无所不在的“计算”相比,这一场场文字游戏是如此地毫无功利。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网友们互称“兄弟”,在蓦然而至的弹幕中寻获同好知音。“居然与我想的一样”,这样会心一击的感受,令孤独的当代人倍感满足。不同于社会场域中被反复思量过的表达,凭借直觉敲下的弹幕,出于真心、近乎自白,乃是电子时空里的“我手写我口”。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弹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便是直抒胸臆,依赖口语词,形成众声喧哗的交谈氛围。唯有无限趋近言文一致,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才能跃然而出,袒露人前。或者更准确地说,弹幕的终点并非呈现完整的自我形象,而是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弹幕的游戏性与趣味性,真的可以带来更美好的人生状态吗?首先必须承认,弹幕文字游戏的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都极低。鉴于运动速度飞快,且面向最广大的受众,所以必须令人“秒懂”。秒懂的前提,是对庸常的臣服,这不仅是指对于媒体流行语的追随,更指向一种“自诩快乐的末人心态”。自嘲或嘲讽,均跳不出金箍棒画下的“安全圆”,保持在尚不触及本质的限度内。与口头表演一样,弹幕业已创造出了许多“套话”与流行语。比如,2019年B站的年度弹幕是“awsl”(即“啊我死了”)。这是一句再直白不过的赞美语,形容视频内容令自己无比折服。这种缩略语以极其经济的拼音缩写,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召唤出固定的、集体性的反应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语言的“失焦”。格套无可厚非,但其中令人上瘾的传染力,以及凌驾于差异性表达之上的霸权地位,恐怕与解放创造力的初衷恰好相反。更重要的是,弹幕带给人的趣味性、解放感与反讽意味,也日渐固化为一种模式与立场。在进入弹幕空间之前,观者已做好了发笑准备。我们虽不必重弹“娱乐至死”的老调,但在开放态度之外,更需警惕潜伏着的负面因子:弹幕用户被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而平台迎合(甚至监控、计算)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快乐”的闭环。这一闭环将带来“人的再生产”:它召唤快速、固定、永不停歇的人类反应模式,从每一个神经元做起,在每一次欢笑中起步。(摘编自李静《弹幕版四大名著:“趣味”的治理术》)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讲究对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与具有即兴意味的弹幕相比,它更偏向于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B.针对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弹幕能够即时即兴地进行点评,制造此时此地彼此交互的狂欢气氛,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迅速联结虚拟空间,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C.B站上线四大名著后,观众反应呈现出两极分化,年轻观众热衷于弹幕与名著的“化学反应”,而年长、传统的观众特别排斥,认为弹幕污染了剧作,庸俗了原著。D.弹幕创造出的“套话”与流行语提高了沟通的效率,也带来了语言的“失焦”,忽视了语言的差异性表达,其传染力与霸权地位违背了解放创造力的初衷。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中思想的交换相对较慢,却让思想具有一定深度,因此就印刷文化而言,追求更为缓慢的节奏会形成更有深度的文化。B.弹幕开启的视觉经验与即时性、交互性特征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生气勃勃的喧哗环境中,少了“深度”,多了“速度”,因此年轻一代要抵制弹幕,多浸入印刷文化。C.人们在弹幕的文字游戏中互称“兄弟”,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中寻获同好知音,获得心理满足,这其实折射出当代人在现实生活中内心孤独的心理现状。D.弹幕用户被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而平台迎合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一个“快乐”的闭环,这说明弹幕文化能够让人更单纯、更快乐。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用来支撑材料二中“弹幕‘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这一观点一项是()A.《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慷慨陈词,张飞应道:“俺也一样”。弹幕:“英雄惜英雄。”B.《西游记》中,孙悟空没有受邀参加蟠桃会,于是在园子里肆无忌惮地大吃一通。弹幕:“我是桃饱会员。”C.《红楼梦》中,贾母问黛玉:“最近读什么书?”黛玉答:“只刚读了《四书》。”弹幕:“还读了《语文优化方案》。”D.《水浒传》中,孙二娘、张青在十字坡开店,武松与两名公差推门而入。弹幕:“请出示粤康码和行程卡!”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作为青少年,面对弹幕的负面特征,我们该如何应对?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蟋蟀葫芦①水上勉②

3三年前的冬天老舍先生曾光临舍下。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办事处打电话来说,正在访日的老舍先生想到我家来拜访,问我方便不方便。③我说,请原谅,我对中国的情况一无所知,老舍先生我也不大熟悉,他的地位究竟相当于日本的哪一位作家呢?那个人告诉我,老舍先生在中国已是文坛泰斗了,地位相当于日本的志贺直哉④。我那攥着听筒的手颤抖起来。我家很少有贵客临门,顿时紧张起来。三天后,老舍先生偕同一位高个子、长脸的中年作家,带着一位女翻译到舍下来了。我乍一看到老舍先生,吃了一惊。因为他给我的印象是那么质朴,像是个农村出身的人。也许是旅途劳累的关系,他的脸色不大好。他在门口脱下淡褐色夹大衣,里面穿的西服不怎么讲究。略旧的深蓝色裤子不够笔挺,虽结着黑领带,衬衫的领口却随随便便,我总觉得先生的外貌有点儿像我那位在若狭去世的叔叔。我松了口气,紧张情绪顿时消失,就把先生迎入客厅。老舍先生在沙发上坐下来,胳膊肘放在扶手上,弓着背,定睛看着我。大概那位女翻译已经向他介绍过我的情况,他眼睛里流露出和蔼可亲的神色,为突然造访而向我表示歉意。说实在的,和老舍先生会面,我想向他请教一下蟋蟀葫芦的事。先生默默地定睛看着我。我毕恭毕敬地问道:“老舍先生,我看到过一个据说是从中国的旧货铺买来的葫芦。似乎是养蟋蟀用的,让它们相斗来解闷。中国是不是从前就有这样的习俗呢?”“有过的。”老舍先生通过翻译回答道,他的表情好像一瞬间略为严肃了。“那么,今天……民间还有这个习俗吗?”“不,那是过去的事。您见到的罐子,恐怕也有年头了吧?”“老舍先生,我生在日本的若狭这个地方,小时候养蜘蛛玩过。蜘蛛天生好斗,打得可欢啦,看着挺有趣儿……蟋蟀也像蜘蛛那样好斗吗?”“好斗。中国的诸侯在近臣中设专人饲养蟋蟀,并且以斗蟋蟀取乐。”“用什么方式斗呢?”“铺上红毡子,从双方的罐里取出蟋蟀放在斗盆里……让它们张牙对咬……”我恍然大悟。这很像在若狭斗斑蛛的玩法。我们不铺红毡子,惯常的做法是让蜘蛛在一根树枝子上爬,或是把两只蜘蛛放进新巢里,让它们斗。“我真想弄到一只蟋蟀葫芦……如今还能弄到手吗?”“您要是到中国来……我估计是弄得到的。”老舍先生说,“喏,水上先生,您不想到中国来吗?”“离得太远啦……我巴不得去……可现在工作太紧张,没工夫。如果能弄到蟋蟀葫芦,我就想去。”“您一定得来……我领您到旧货铺去。”老舍先生说罢,莞尔一笑。我确实想要那只葫芦。我并不是为了斗蟋蟀才想要这个葫芦,而是想在里面养一对蟋蟀。蟋蟀两口子难道也会打架吗?“我替您张罗蟋蟀葫芦……但是您到中国来的时候……另外还有没有想要看看的东西呢?”“有的。要是有机会访问,我……想去看看六祖慧能烧过饭的寺庙。”我回答说,“

4那个寺庙还在吧?”“指的是蕲州黄梅的东禅院吧﹖慧能大师也在宝林寺和大梵寺住过。那些寺庙至今还在。您为什么对这样的寺庙感兴趣呢?”老舍先生问道。我告诉翻译,我小时离开跟蜘蛛玩过的村子,入禅寺当过和尚。老舍先生笑容可掬,更加亲密地看着我。我告诉那位女翻译,六祖大师写了一首名诗。这当儿,老舍先生静悄悄地把我的妻子端来的羊羹的衬纸抽出来,从衣兜里拿出钢笔,写道,“本来无一物。”紧接着,先生用一连串汉字把慧能的偈文一字不差地默写下来,我看了,大吃一惊。跟我当小徒弟时学过的一模一样。我这才意识到老舍先生的祖国和我们日本是同文的国家,感动不已。“先生,”我说,“等我能稍微腾下手来,能不能到中国拜访您呢?”“来吧……我恭候您。”先生和蔼可亲地笑着说。“您年纪大了,参拜寺庙,不敢劳您的驾,请您给我找一位向导,领我到东禅寺去。”“我给您当向导。”先生说。我发现先生的脸上逐渐红润起来了。老舍先生在我家的客厅里坐了一个来钟头。先生走到院门,两次彬彬有礼地点头致意,通过翻译对我说:“请您到东禅院来。我恭候您……”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老舍先生。最近,报纸杂志上风传老舍先生逝世了,这是难以置信的事,说不定我永远也见不到老舍先生了。有一天夜里,我梦见了老舍先生。这是一场捕风捉影的怪梦,情景是这样的:身穿深蓝色西服,拄着手杖的老舍先生走在前面,我抱着蟋蟀葫芦跟在后边。“水上先生,咱们到东禅院去。禅师住过的僧房还在哩……咱们快点儿走吧。”先生步履蹒珊,我呢,迈着小碎步跟在他后面。前边,乳色的春霞弥漫,还有巍峨的高峰。半山腰上耸立着一座中国画里常见的那种带有飞檐的古刹,要走过长长的一段石阶才能到达那里。裸露出来的古松树根弯弯曲曲地伸向两旁,宛如长蛇一般爬过地面,桠杈上寄生着结了红籽儿的冬青。我抱着蟋蟀葫芦,跟在老舍先生后面,沿着山坡的石阶登上去。怎么走也走不到寺庙的大门。惟有两个人踏在石阶上的脚步声清晰可闻。(写于1967年,有删改)【注】①蟋蟀葫芦,过去冬天养蟋蟀的葫芦容器。②水上勉(1919—2004),日本小说家。③1965年3月至4月,老舍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旨在打破中日交流的壁垒。④志贺直哉(1883—1971),日本著名的作家,被誉为日小说之神。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A.当作者听说老舍与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地位相当时,握着听筒的手不禁颤抖起来,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他内心中对老舍的崇敬之情和即将会面的激动心情。B.作者细致描写老舍不怎么讲究的西装、不够笔挺的裤子、随随便便的衬衣领口,目的是表现农村出身的老舍的质朴形象让作者消除了初次见面的紧张感。C.老舍先生所说的中国诸侯以斗蟋螂为乐的事情,在蒲松龄的《促织》里有相关叙述。封建统治者玩蟋蟀丧志,祸及百姓,这也可能是老舍先生表情略为严肃的原因。D.斗蟋蟀与斗斑蛛相像,老舍先生写下的偈文与作者当小徒弟时学的一模一样,中日两国在文化上的共通之处,可化用诗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来形容。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如作者在会面前后对老舍的情感的对比,老舍与作者叔父的对比,老舍前后脸色的对比等,对比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两人相谈甚欢的情形。B.文章以“蟋蟀葫芦”这一小物件,串联起了对老舍先生的回忆与追念,选材广泛,材料组织松散,行文自由,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C.文中多处使用了省略号,或表示语言的中断,或表示静默思考,或表示语意未尽等,省略号的使用让行文留有余地,富于余情,委婉又意味深长。D.文章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描绘人物形象,通过对老舍先生的外貌、语言、神态、心理和动作描写,生动刻画了人物形象,行文细腻,体现了日本文学纤细的风格。8.此次交流之后,水上勉曾多次访问中国,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老舍先生起到了哪些促成作用。9.文章结尾详细叙写与老舍先生同游的梦境,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仇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朕今欲造一殿,材木已具,远想秦皇之事,遂不复作也。古人云:‘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

6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文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征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节选自《贞观政要·节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B.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C.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方倍/过此亦不足D.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品秩,指官品与俸秩。唐代官员根据品级来发放俸禄,以九品区分职级,作为发给俸禄的标准。B.季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古代把农历夏季三个月依次称作仲夏、孟夏、季夏。C.“诚不可施于百姓”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两句中的“诚”字含义相同。D.“朕安得闻此言”与“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两句中的“安”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以大禹凿九山,通九江而没有人抱怨与秦始皇营建宫室却遭到人民非常反对之事对比,向大臣阐述了做事要贵顺物情之理。B.唐太宗要求自王公及之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之事过于豪华就必须停止供应并查处,从而使得贞观年间社会崇尚简朴风俗。C.贞观二年,因为唐太宗有气疾,公卿于是上书请求修建一座阁子给唐太宗居住,唐太宗考虑到会浪费许多人力物力,不允许修建。D.太宗把奢侈纵欲视为王朝败亡的重要原因,他认为如果皇帝只知道享受,那么他就离灭亡不远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2)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14.文中魏征认为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请做简要说明。

7(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毛君游陈氏园苏辙增筑园亭草木新,损花风雨怨频频。筼筜似欲迎初暑②,芍药犹堪送晚春。薄暮出城仍有伴,携壶藉草更无巡。归轩有喜知谁见,道上从横满醉人。[注]①本诗作于诗人被贬筠州期间。②筼筜:一种皮薄竿高节长、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园中很多花朵都曾被频频风雨损伤,但诗人游园的心情并没受到影响。B.颔联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了筼筜和芍药,也点出了游园时节。C.“无巡”意为不拣选地方,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畅饮时的随意状态。D.路上杂乱地走着尽欢而散的人们,诗人也回到了家中,心中充满喜悦。16.从本诗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侍坐》篇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孔子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子路直率,公西华谦虚,曾皙从容洒脱,而冉有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他为人比较谦虚。(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国君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太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是很少的。(3)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客之口感慨一世之雄与人相同的结局是“___________”,认为挟飞仙、抱明月都是不现实的,就只好“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l(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22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20周年。20年来,中国政府多方______,积极参与,成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推动者、积极践行者和主要贡献者。

8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耕文明_______。在与周遭环境长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先民创造出稻作、粟作、农林牧业混合及经济作物等类型众多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独特的系统被传承下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中国政府、企业、学界、遗产地居民多方协作,各地始终坚持以“多方参与、惠益共享、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地方政府是政策制定者和资金支持者,农户是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各地龙头企业则起到了组织与引导作用。各地政府______,各遗产地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遗产地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把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变成______乡村振兴的增长点,形成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传承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模式,为全球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及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落实博大精深审时度势赋能B.响应源远流长因势利导赋能C.落实博大精深因势利导蓄势D.响应源远流长审时度势蓄势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各地始终坚持以“多方参与、惠益共享、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为原则。B.各地始终坚持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惠益共享”的原则。C.各地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惠益共享”的原则。D.各地始终坚持“多方参与、惠益共享、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为原则。20.请结合第二段相关内容,为“农业文化遗产”下定义,要求:格式正确,语言简明、连贯、准确,可增删个别词语,不超过40个字。(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小题,10分)不久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完成新一轮修订。本次修订增补了近千条新词语,既有“共享经济"慢生活”“新常态”等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出现的新词汇,又有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词语新义项和新用法,如“云”字增补了“比喻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供计算服务的方式”的义项。从中不难发现,词汇之变出自社会生活之变,词语之新源于____①____。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单字1.2万余个、词目7.2万余条、例证8万余条。增补一些词语的同时,____②____,如“单放机、八进制、夯机、打柴”等这些过时或使用频率较低的词语。增补或删除,呼应了当下社会生活的脉动,展现着时代发展变化的步伐。从2004年推出第一版开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迄今已完成3次修订。从收录“非典型肺炎”“软实力”等体现社会生活、时代变迁的词语,再到“点赞”“网红”“刷屏”等一些贴近日常的网络用词陆续收录进词典……纵览这些年的变化,我们从中可以体察时间之河在语言的河床上洗刷、沉淀的印记。___③___,体现了汉语言词汇系统及表达的更新。

9当然,辞书不仅记录当代社会生活,也事关语盲规范。在互联网的助推下,汉语迎来了相当活跃的时期。新词新叉层出不穷,不少网言网语、潮词新语只在一时的热潮中昙花一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在流行中保持恒定的价值,不仅是新词能否进入辞书的标准,更是这些新词生命力的体现。辞书,不仅呈现语言的真实面貌、服务于当下生活,也是还原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请根据文中相关信息,把下列词语按来源分为两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给力碳达峰申遗群主黄金周粉丝(1)第一类:分类理由:(2)第二类:分类理由: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楼梦》在写到如何绘画大观园时,薛宝钗的言谈展现了高超的绘画造诣,认为“如今画这园子”,即使就起稿构思而言,也至少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以供参考借鉴;二是需结合作画纸张“地步远近”的特点,“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如此,“方成一幅图样”。《红楼梦》中薛宝钗关于图样起稿构思“两个阶段”的见解,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学习与生活的认识,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命题:白蓓审题:张凌

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