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庐江巢湖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期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庐江巢湖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期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

ID:83487322

大小:66.13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3-05-29

上传者:老李
安徽省庐江巢湖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期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庐江巢湖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期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庐江巢湖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期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庐江巢湖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期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庐江巢湖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期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安徽省庐江巢湖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期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安徽省庐江巢湖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期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安徽省庐江巢湖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期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安徽省庐江巢湖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期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安徽省庐江巢湖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期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庐江巢湖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期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集中练习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1.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纯合子杂交产生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②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③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④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⑤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A.①②⑤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分离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隐性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隐性性状,显性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显性性状。2、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详解】①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才是显性性状,并不是纯合子杂交的后代就是显性性状,如AAbb和aabb杂交,子一代为Aabb,其中子一代bb表现出来的性状并不是显性性状,①错误;②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②错误;③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③正确;④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④正确;⑤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⑤正确。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A.黄色果皮植株自交或绿色果皮植株自交B.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正、反交

1C.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D.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答案】D【解析】【分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3:1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详解】A、如果绿色果皮植株或黄色果皮植株都是纯合体,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B、如果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中有一个为杂合体,则正、反交后代都是1∶1,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B错误;C、如果黄色果皮植株和绿色果皮植株都是纯合体,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C错误;D、如果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绿色为显性;如果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与黄色果皮植株杂交后,若只出现绿色,则绿色为显性,若只出现黄色,则黄色为显性,若出现两种颜色,则黄色为显性,D正确。故选D。3.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答案】C【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抓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进行辨析。【详解】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符合“同一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C。【点睛】4.豌豆是严格自花授粉植物,要对其进行人工杂交实验,通常进行的操作流程是(  )A.套袋→去雄→授粉→套袋

2B.去雄→套袋→授粉→挂标签C.套袋→去雄→授粉→套袋D.去雄→套袋→授粉→套袋【答案】D【解析】【分析】对豌豆进行人工杂交实验,通常进行的操作流程是:在花蕾期(花粉未成熟时)对母本去雄,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套上牛皮纸袋,待成熟期,给其涂抹花粉,随后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因此也要进行套袋处理。【详解】ABCD、对豌豆进行人工杂交实验,通常进行的操作流程是:在花蕾期对母本去雄,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应该套上牛皮纸袋,待成熟期,给其涂抹花粉,随后再进行套袋处理,即去雄→套袋→授粉→套袋,ABC错误,D正确。故选D。5.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答案】B【解析】【分析】鉴定动物是否纯种应用测交,区分显隐性应用杂交,不断提高植物的纯合度应用自交,检验F1基因型应用测交。【详解】①鉴定一只白羊(动物)是否纯种,可以测交法;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可以杂交法或自交法;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采用连续自交法;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综上所述,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的是测交、杂交、自交、测交。故选B。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个小桶内放置的彩球数量必须相等B.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C.每次记录完后应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

3D.模拟实验的结果显示杂合子所占的比例约为50%【答案】A【解析】【分析】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解】每个桶中不同颜色(或标D、d)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这样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但甲内小球总数量和乙桶内小球总数量不一定相等,A错误;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B正确;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减少实验的误差,C正确;模拟实验的结果显示杂合子(Dd)所占的比例约为50%,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分离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同时掌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原理,注意实验过程中相关操作的细节,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7.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于1:1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A.②③④B.③④C.②③D.③【答案】B【解析】【分析】性状分离: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为显性性状,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说明高茎为显性性状,不属于性状分离,①错误;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于1:1,属于测交,不属于性状分离,②错误;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说明亲代圆粒豌豆为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③正确;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说明粉色花的紫茉莉为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④正确。

4故选B。8.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下图中哪个过程 A.①和②B.①C.②D.②和③【答案】B【解析】【详解】自由组合规律实质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的①过程,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9.孟德尔的实验中,与F1黄色圆粒豌豆(YyRr)测交的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是A.YYRRB.YyRrC.yyRRD.yyrr【答案】D【解析】【分析】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之间的交配,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也可以用来判断另一个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黄色对绿色显性,圆粒对皱粒显性,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为Y_R_,黄色皱粒的基因组成为Y_rr,绿色圆粒的基因组成为yyR_,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组成为yyrr,故选D。10.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遗传因子(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遗传因子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A.3种,9∶6∶1B.4种,9∶3∶3∶1C.5种,1∶4∶6∶4∶1D.6种,1∶4∶3∶3∶4∶1【答案】C【解析】

5【分析】分析题文: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因此深红色牡丹的基因型为AABB,白色牡丹的基因型为aabb,它们杂交所得子一代均为中等红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这些个体自交,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红色(1/16AABB):偏深红色(2/16AABb、2/16AaBB):中等红色(1/16AAbb、1/16aaBB、4/16AaBb):偏白色(2/16Aabb、2/16aaBb):白色(1/16aabb)=1:4:6:4:1。【详解】根据分析,子代共有5种表现型:深红色(1/16AABB):偏深红色(2/16AABb、2/16AaBB):中等红色(1/16AAbb、1/16aaBB、4/16AaBb):偏白色(2/16Aabb、2/16aaBb):白色(1/16aabb)=1:4:6:4:1。C正确。故选C。11.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00%,据此得出F2成熟植株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为A.2种3:4B.4种12:6:2:1C.4种1:2:2:3D.4种9:3:3: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涉及自由组合定律中特殊现象,考查对自由组合定律理解和应用,属于能力层次的考查。【详解】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DdRr,F2理论值是:高秆:矮秆=3:1,抗病:易感病=3:1,按题中存活率计算:高秆:矮秆=3×2/3:1=2:1,抗病:易感病=3:1×1/2=6:1,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1)×(2:1)=12:6:2:1,表现型是4种,故选B。【点睛】思路: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分离定律的思维方式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先分开分析,得到的数据再相乘。12.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依次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纯合白花窄叶基因型为AAbb,纯合白花阔叶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详解】AAbb与aaBB二者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后代与“某植株”杂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1,阔叶:窄叶=3:1,据此可知“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故选B。13.

6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①、②两组,在下列情况下:①组全部让其自交;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①、②两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A.1/9;1/6B.1/6;1/9C.1/6;5/12D.3/8;1/9【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幼苗的基因型有AA、Aa、aa,如果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则只有AA和Aa,比例为1:2。【详解】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去掉隐性个体后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2Aa。①组全部让其自交,只有Aa自交的结果有aa基因型,所占比例为1/4×2/3=1/6;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相当于随机交配,包括自交和不同的基因型个体间的杂交,所占的比例为2/3×2/3×1/4=1/9。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这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遗传因子都是纯合子的个数占总数的A4/16B.2/16C.6/16D.8/16【答案】A【解析】【分析】已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每对等位基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可以拆成①Aa×Aa,其后代的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2,②Bb×Bb,其后代的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2。因此,AaBb的水稻自交,子代中两对基因都是纯合子的个数占总数的1/2×1/2=1/4。所以,本题答案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转化成基因的分离定律,再用分离定律计算相关比值。15.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若双方均为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7A.27,7B.16,9C.27,9D.16,7【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双方均为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即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Ee,二者婚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有3×3×3=27种,由题意可知,子代性状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AaBbEe×AaBbEe,由于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显性基因个数有6个、5个、4个、3个、2个、1个、0个,共7种表现型,A正确。故选A。二、多选题(共5小题)16.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检验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答案】BCD【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的内容,A错误;B、“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验,如果测交结果和预期的测交结果(演绎推理)相同,则假说成立,B正确;C、“生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C正确;

8D、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D正确。故选BCD。17.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隐性基因控制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答案】A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无尾猫自交,后代中有有尾猫和无尾猫,说明有尾相对于无尾是隐性性状(用A、a表示);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即后代中无尾:有尾=2:1,且每代都会出现这样的比例,说明无尾是杂合子,纯合的无尾猫AA在胚胎时致死。【详解】A、无尾猫“自交”,后代中有有尾猫和无尾猫,说明有尾相对于无尾是隐性性状(用A、a表示),A错误;B、有尾为隐性性状,无尾猫“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隐性基因控制,B正确;C、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即后代中无尾:有尾=2:1,且每代都会出现这样的比例,说明无尾是杂合子,纯合的无尾猫AA在胚胎时致死,所以自交后代无尾猫中只有杂合子,C错误;D、无尾猫(Aa)与有尾猫(a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无尾):aa(有尾)=1:1,其中无尾猫约占1/2,D正确。故选AC。18.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3。如果让F1自交,则下列表型比例中,F2代可能出现的是()A.13:3B.9:4:3C.9:7D.15:1【答案】ACD【解析】

9【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实验的杂交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1)12:3:1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2)9:6:1即9A_B_:(3A_bb+3aaB_):1aabb;(3)9:3:4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4)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5)15:1即(9A_B_+3A_bb+3aaB_):1aabb;(6)9:7即9A_B_:(3A_bb+3aaB_+1aabb)。【详解】A、F1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B、Ab、aB、ab,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可能是A_bb(或aaB_)的个体表现为一种,其余都是另一种,则AaBb自交后代为(9A_B_+3A_bb+1aabb):3aaB_=13:3,A正确;B、F1的基因型为AaBb,若AaBb自交后代出现9:4:3的情况,则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2:1,不符合题意,B错误;C、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可能是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同一种,其余为另一种,则AaBb自交后代为9A_B_:(3aaB_+3A_bb+1aabb)=9:7,C正确;D、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可能是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则AaBb自交后代为(9A_B_+3A_bb+3aaB_):1aabb=15:1,D正确。故选ACD。19.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答案】BC【解析】

10【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色宽叶,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因而可判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窄叶对宽叶为显性;由于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所以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是9:3:3:1的特殊情况,因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红色基因为A、窄叶基因为B,则亲本红色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为红色窄叶AaBB、AaBb,红色宽叶Aabb,白色窄叶aaBB、aaBb,白色宽叶aabb。【详解】A、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是9:3:3:1的特殊情况,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控制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因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红色和窄叶为显性性状,B错误;C、花的白色为隐性性状,后代有白色花,故控制花色的隐性纯合基因无致死效应,C错误;D、设红色基因为A、窄叶基因为B,则亲本红色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中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因此红色窄叶植株中有3份致死,无纯合子,红色宽叶植株中有1份致死,无纯合子,白色窄叶植株中有1份纯合子,白色宽叶植株为纯合子(1份),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只有aaBB和aabb,所占比例为1/3×1/4+1/3×1/4=1/12+1/12=1/6,D正确。故选BC。20.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 ②AAttDD ③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答案】AB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基因的分离定律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花粉必须来自于杂合子(Aa或Dd),所以可选择的亲本可以是①×②或①×④或②×③或③×④,A错误;B、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需要得到AaDd的子代,故可选择②和④杂交,而①和②杂交后的基因型为AATtDd,抗病与染病通过花粉鉴定法不能鉴定,B错误;

11C、若培育糯性抗病(aaTT)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得到AaTtdd的子一代,然后让子一代杂交获得糯性抗病的个体,并通过连续自交来筛选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C正确;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AattDd)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一半花粉(基因型为A)为蓝色,一半花粉(基因型为a)为棕色,D错误。故选ABD。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21.已知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现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请分析回答:实验一实验二P黄色子叶甲×绿色子叶乙↓F1黄色子叶丙 绿色子叶1 ∶ 1P    黄色子叶丁↓自交F1黄色子叶戊 绿色子叶3 ∶ 1(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2)从实验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__。(4)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为__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若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________。(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性状易于区分②.二③.黄色子叶④.Y:y=1:1⑤.YY和Yy⑥.1/3⑦.1/9⑧.3/5【解析】【分析】1、豌豆适于做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①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②豌豆具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③豌豆花,较大,便于人工授粉,④豌豆后代较多,便于统计。2、由实验二可知,黄色子叶自交,后代黄色:绿色之比是3:1,说明黄色对绿色是显性性状,亲本黄色子叶是杂合子,基因型为Yy,子代黄色子叶的基因型是YY、Yy,绿色子叶的基因型是yy

12,实验一,黄色与绿色子叶杂交,后代黄色与绿色之比是1:1,说明亲本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是Yy,绿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是yy。【详解】(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从实验二的性状分离比3:1就可以看出黄色子叶为显性性状。(3)由分析可知,实验一亲本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是Yy,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Y:y=1:1,因此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4)由分析可知,实验二,黄色子叶豌豆的基因型是YY和Yy,比例是1:2,因此能稳定遗传的比例是1/3;若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1/9。(5)实验一黄色子叶丙的基因型是Yy,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是1/3YY,2/3Yy,二者杂交,子代绿色子叶的比例是yy=1/6,黄色的比例是5/6,不能稳定遗传的是Yy=1/2,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3/5。【点睛】易错点:豌豆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且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适合作为杂交实验的原材料,通过实验二亲本自交产生的3:1的性状分离比可以判断性状的显隐关系。22.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第一组:黄鼠×黑鼠→黄鼠2378:黑鼠2398;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2396:黑鼠1235。多次重复发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请分析回答:(1)根据题意和第二组杂交实验分析可知: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______性,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2)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3)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______(填“能”或者“不能”)稳定遗传。【答案】(1)①.显②.一(2)显性纯合致死(3)不能【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第二组实验的亲本都是黄鼠,后代出现了黑鼠,说明黄鼠对黑鼠为显性性状,且亲本黄鼠都是杂合子,又因为后代的黑鼠与黄鼠的比例接近于2∶1,说明黄鼠显性纯合致死;第一组黄鼠与黑鼠杂交,后代黄鼠与黑鼠的比例接近于1∶1,为测交实验。【小问1详解】第二组实验的亲本都是黄鼠,后代出现了黑鼠,说明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小问2详解】

13第二组实验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且后代的黑鼠与黄鼠的比例接近于2∶1,可能是因为显性纯合致死导致的。【小问3详解】由于黄鼠显性纯合致死,所以黄鼠一定是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23.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受一对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a控制,几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后代宽叶窄叶一窄叶×窄叶0804二宽叶×宽叶651207三宽叶×窄叶295290(1)该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在显性亲本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2)根据上表中杂交组合________可以判断____________(填宽叶或窄叶)为显性性状。(3)组合三亲本“宽叶×窄叶”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组合三后代宽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答案】①.基因分离②.性状分离③.二④.宽叶⑤.Aa、aa⑥.10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宽叶×宽叶的后代有宽叶和窄叶,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宽叶对窄叶为显性。【详解】(1)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2)根据表中杂交组合二宽叶×宽叶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断出宽叶为显性性状。(3)组合三为宽叶×窄叶,后代宽叶:窄叶=295:290≈1:1,所以亲本“宽叶×窄叶”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后代宽叶的基因型为Aa,全是杂合子。【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图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4.有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14基因组合D、H同时存在(D_H_型)D存在、H不存在(D_hh型)H存在、D不存在(ddH_型)D和H都不存在(ddhh型)花纹颜色野生型(黑色、橘红色同时存在)橘红色黑色白色现存在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甲:野生型×白色→F1: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乙:橘红色×橘红色→F1:橘红色,白色丙:黑色×橘红色→F1:全部都是野生型(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___________阶段,甲组杂交子一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让乙组后代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另一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橘红色的有120条,那么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理论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概率最大的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测交②.实验验证(实验检验)③.1∶1∶1∶1④.野生型∶黑色=2∶1⑤.80⑥.DdHh、Ddhh【解析】【详解】(1)由于甲组杂交组合中的白色个体为双隐性纯合子,因此,该杂交方式为测交,是验证演绎推理的常用方法。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说明亲本中的野生型个体可产生4种配子,应为双杂合个体(DdHh),杂交子一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1∶1∶1∶1。(2)乙组杂交后代中有白色个体(ddhh)产生,说明双亲基因型都为Ddhh,F1中橘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3DDhh和2/3Ddhh,与黑色个体(ddHH)杂交,后代中野生型个体∶黑色个体=2∶1。(3)黑色、橘红色个体杂交,产生的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ddHH、DDhh,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DdHh。F1自交,产生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橘红色个体占120条,相应的黑色个体也应该为120条,其中纯合子40条,杂合子80条。

15(4)若想使野生型个体与橘红色个体杂交产生白色个体(ddhh),则双亲中都必须含基因d、h,因此野生型个体基因型为DdHh,橘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hh。【点睛】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以及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能力,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5.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纯合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杂交,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表现型为______。(2)若表现型为紫花和红花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2紫花:1红花:1白花。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3)为鉴定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将该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表现为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②根据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确定出待测三种紫花亲本基因型,具体情况为______。【答案】(1)①.基因的自由组合②.紫花(2)Aabb和aaBb(3)①.6##六②.AaBB、AaBb和Aabb【解析】【分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1)基因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小问1详解】将纯合的紫花植株(AAbb)与纯合的红花植株(aaBB)杂交,F1基因型是AaBb,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是9∶3∶3∶1的变式,因此该种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子二代紫花∶红花∶白花=12∶3∶1可知,A-B-和A-bb为紫花,aaB-为红花,aabb为白花,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2紫花∶1红花∶1白花,这是“1∶1∶1∶1”的变式,为两对基因分别测交的结果,故紫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小问3详解】

16①根据紫花∶红花∶白花=12∶3∶1,是9∶3∶3∶1的变式,可推测出紫花植株是双显性性状,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6种。②现用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子一代,后代出现红花或白花的亲本必含Aa,即可确定待测紫花亲本基因型的三种情况为AaBB、AaBb和Aabb,其余则不能确定:若紫花基因型为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为AaBb∶aaBb=1∶1,即紫花∶红花=1∶1;若亲本紫花基因型为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为Aabb∶aabb=1∶1,即紫花∶白花=1∶1;若亲本紫花基因型为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为AaBb∶Aabb∶aaBb∶aabb=1∶1∶1∶1,即紫花∶红花∶白花=2∶1∶1。

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