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哲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浅谈哲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ID:8324133

大小:1.38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19

浅谈哲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_第1页
浅谈哲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_第2页
浅谈哲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_第3页
浅谈哲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哲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哲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以玉州区城北初中教学改革为例玉州区城北初中张梅【内容摘要】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哲学方式能激活学生的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真正的有效教育。【关键词】历史教学哲学方式运用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实施应试教育,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仅累了老师也苦了学生,而且在这种体制下培养的大多是庸才,人才没几个,更加不用说什么创新型人才了,所以世界上很多的东西只能说是中国制造而不能

2、说是中国创造,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该从小孩抓起,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进哲学方式课型,不失为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创新能力的好方法。一、哲学方式的提出及理论指导“哲学“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其含义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1]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是对人处理和驾驭外部生活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成果进行的反思和总结、概括。而将哲学思想引用到教学理论上来的则是著

3、名教育家孟照彬教授,哲学方式训练课的含义则是以任一随意素材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思辨能力。[2]作为EEPO有效教育的课型之一,哲学方式有着其他课型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可以不以课本内容作为载体来组织上课,任何素材都可以作为上课的内容,从而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二、哲学方式的上课流程及特点(一)素材的选定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3]所以素材的选定尽量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东西

4、,可以是学生喜欢的一句名言、一样物品(如眼镜、书本、衣服等等)待选定素材后,教师要对素材进行个性化处理,引导学生从素材的颜色、材质、用途、质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思维发散,多向度的提出最有个性、最有价值的问题。(二)提出问题素材的选定有随意性,问题的提出也是随意的,学生想到什么就提什么问题。如我在一次上哲学方式课时,就随意的叫班上一名学生给我们提供素材,结果他就提供了身上所穿的黑色的运动服。针对他提供的衣服,我就顺势引导学生结合衣服的颜色、牌子、质量、布料及穿在这位同学身上的效果等,让学生将眼前的素材与社会热点、焦点、

5、日常生活、以前所学知识等联系起来,进行第一次的思维扩张,结合学科特点提出富有深度和有价值的问题。其联想的过程可以用以下的气泡图展示出来:4奥运会成功举办是否说明中国已为强国国家应如何杜绝鹿路奶粉现象的发生我们应该资助街头的流浪汉08奥运会食品安全乞丐没衣服穿运动服葬礼应不应该办的风风光光材质质量黑色棺材保暖平时去买东西应不应该使一次性袋子颜色用途衣服白色污染遮羞形状……屈辱的近代史合身……清政府如果不实行闭关锁国,近代会被列强入侵农民工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市是好事还是坏事在这一环节,学生的思维大门初步打开了,思维得到第

6、一次的发散。学习成果展示(二)汇集、筛选问题1.汇集问题4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就算针对同一素材所提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学生所提问题的向度越多,说明他们的思维越发散,视野越开阔。而且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有些学生对事物的接受可能快一些,有些则慢一些。为了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带着自己所想的问题先在组内分享,看看自己所想的和别人想的有什么不同,这样可以做到取长补短。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每组把自己组认为最有价值的1——2个问题写在大卡纸上,贴在黑板上给全班的同学看,这样就能做到

7、充分的利用教室资源和人才资源。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的知识。2.筛选问题小组讨论每个学生的兴趣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不一样。在这一环节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并选出自己最喜欢最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最好是可以进行正反方辩论的问题来进行探讨。在这一环节,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要引导学生尽量选择那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有话可说的问题来做辩题。如“中学生带手机来学校是利大还是弊大”“中学生早恋好还是不好”等学生有话可说的问题。尽量不要选择学生不熟悉的问题去辩论,如“宇宙飞船的运行原理是什么”等

8、超出我们只是范围的问题。(一)群体探究新课改提出教师与学生要互换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主导作用而已。所以这一环节教师只能以组织者的身份组织学生进行生生之间的探究,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来收集论据或例子来论证论点。教师还要适当的对敢于大胆发言的同学运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激励。如“你的见解很有见地、很有深度”“你的反应真敏捷”“你回答得真全面”等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