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成都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2020届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卷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02、血红蛋白B.参与有氧呼吸的酶、H20C.Ca2+、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D.Na+、葡萄糖2.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下表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7.5U/L1~45肌酐1.9mg/dL0.5~1.5尿素氮14.6mg/dL6.0~23.0血糖223mg/dL60~110甘油三酯217mg/dL50~200总胆固醇179mg/dL150~220A.此人可能肝细胞发生了病变B.此人尿素氮含量在正常范围内,所以肾功能正常C.此人会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D.该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正常值有—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3.如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4种体液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液B.甲、乙、丙中可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C.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甲中
1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4.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5.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清晰的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6.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稳态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的肾上腺素分泌加强,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弱B.体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接种牛痘的人终生不患天花是因为相应的记忆细胞存留时间长D.淋巴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而来的7.下列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是()A.胰岛素基因的表达B.抗体与抗原结合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D.神经递质的合成8.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①表示主动运输
2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9.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10.下图代表同一个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a、b、c、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下图中除d、e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直线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d、e三种激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B.b、c两种激素在体温调节方面具有协同作用C.分泌d的细胞和分泌e的细胞所具有的核酸完全相同D.人体幼年时缺少激素a和缺少激素b所患的疾病是不同的11.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下列关于环孢霉素A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能提高治疗艾滋病的效果B.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C.能缓解自身免疫病的病情D.可降低免疫系统的监控功能12.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3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①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①中内容物使③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13.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如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B.如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Ⅱ受刺激后可产生细胞因子C.如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A细胞D.如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14.下列关于生产措施或生命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在桑叶上喷洒适量保幼激素类似物,蚕吃后能推迟几天做茧,从而多吃桑叶多吐丝B.若病毒侵入人体,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C.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不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D.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成熟15.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存在神经调节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D.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16.在人的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4。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的“沉默突触”沉默之谜。请推测“沉默突触”不能传递信息的原因是()①突触小体内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少相应的糖蛋白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②能促进甲状腺分泌,抑制下丘脑分泌B.图中激素③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C.激素①分泌增加,能促进激素②和④的分泌D.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18.下列实例分析正确的是()A.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S区B.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只有语言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C.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S区D.某同学正在跑步,下丘脑和脑干未参与调节19.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C.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信使RNA
5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20.下列变化会在产生抗体的细胞中发生的是:A.合成淋巴因子B.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RNA聚合酶C.以葡萄糖呼吸底物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D.由丝状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成为染色体21.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c中,c对内环境稳态维持影响最小B.b与a两者的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可表现为协同作用C.c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D.a可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促进b合成和分泌某激素22.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患甲型肝炎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2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可刺激下丘脑产生渴觉,主动饮水B.肾小管对水重吸收的过程受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抗利尿激素的作用结果是让尿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24.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Ⅰ、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6①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②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③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④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促甲促状腺激素、受体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25.目前艾滋病还没有可以治愈的方法。人类若感染HIV,潜伏期一般为2—10年(如下图所示),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其主要传播媒介是血液和精液B.在第一年内,造成HIV的浓度明显下降的原因是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C.T细胞是在骨髓中分化成熟的细胞,可再增殖分化D.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难在于HIV是RNA病毒,易变异26.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27.下列关于抗体、酶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具有专一性②发挥作用后都会失活③发挥作用都与糖蛋白有关④产生过程都需要ATP⑤都是内环境的成分A.①④B.①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8.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7A.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D.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丙液减少29.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量为a1,散热量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量为a2,散热量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从30℃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C.从30℃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D.人处于寒冷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 8①某些激素经血液运输到图示部位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进入细胞,激素和载体蛋白发挥作用后均将失去生物活性②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均可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③所有免疫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都会缩短④浆细胞作为一种免疫细胞,其核糖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发达,细胞中发生核DNA复制、转录和翻译A.一项B.两项C.三项D.全错32.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b、c代表反射弧中的三种神经元,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叙述正确的是A.用电刺激Ⅰ处,则Ⅰ处细胞膜电位为外正内负B.用电刺激Ⅱ处,则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C.剪断Ⅰ处,刺激断口处向b侧所发生的缩手反应叫做缩手反射D.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Ⅱ→肌肉33.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9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34.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35.下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A.2处B.3处C.4处D.5处36.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如果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物质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反馈调节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10D.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细胞免疫37.在人类与埃博拉病毒的斗争中,有科研人员尝试将病毒引诱到人体的“陷阱细胞"中。例如:HIV通过识别T细胞表面的CD4,入侵到T细胞,给艾滋病患者注射适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此细胞中无法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所以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HIV入侵到T细胞可刺激T细胞产生多种蛋白质,促进T细胞分裂B.红细胞死亡后被吞噬细胞清除的过程是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C.T细胞被HIV识别、入侵后可以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D.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被HIV入侵后可使人丧失免疫功能38.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为()A.激素、抗体、载体B.抗体、载体、酶C.载体、抗体、酶D.载体、酶、抗体39.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赤霉素能增加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B.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应该是抑制作用C.合成生长素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所以生长素应该是一种蛋白质D.植物的整个生命过程需要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不仅仅是上述两种激素的作用40.黄瓜幼苗的生长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图是黄瓜幼苗体内赤霉素(GA)、乙烯对生长素(IAA)的影响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IAA与乙烯对幼苗的生长起拮抗作用 11B.GA是通过生长素而促进幼苗生长的C.IAA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D.GA含量的改变,会影响IAA含量的变化41.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B.图甲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C.图乙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D.图甲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42.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且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A.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B.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C.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D.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43.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越冬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B.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缩短细胞周期,促进生长D.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4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温特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 12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吲哚乙酸,并可以传递到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45.如下图所示,如果根a侧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10mol·m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所以根不再生长B.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根细胞的生长,C点则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上图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46.小组研究干旱对蚕豆叶片内生长素和脱落酸浓度的影响,数据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A.正常情况下,蚕豆叶片中不产生脱落酸B.随着干旱时间延长,蚕豆叶片内的生长素浓度越来越低C.干旱对蚕豆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的影响D.随着干旱时间延长,蚕豆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越来越大47.如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3A.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B.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体有机物的合成与积累C.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脱水,抑制种子的萌发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48.生长素是人们发现和研究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下图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生长迅速而②生长受抑制是由于①的生长素浓度比②的高,促进作用更强B.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④部位C.由于④结构能够生长,因此该植物的生长没有体现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D.该植物体地上部分生长素不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49.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题4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50. 14甲图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乙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部向地生长,且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则其浓度范围为(c—d)mol/LB.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根C.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D.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易存活的是②51.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a表示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降低/升高),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NaCO3/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的调节网络下进行。(4)图乙中,B液为____,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的含量有关。C液为________。52.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1)由图可知:血糖平衡中枢位于________ 15。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原因是________。(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引起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____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3)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______。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_______。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________状态。(4)胰岛B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结构,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1/抗体2)_____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Ⅰ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_____治疗。53.图甲显示了脑、脊髓及手臂上的神经位置关系,图乙是有关体温调节的部分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所示的①、②、③、④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的四个可能位点。若刺激病人手指,病人手能动但却没有感觉,那么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________。(2)若在图甲中③处给一适宜刺激,③处膜内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此时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了________。由该刺激引起的反应是否属于反射?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为什么?________。(3)图乙中,a、b为_____。图乙中显示的效应器有________________。(4)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从免疫角度上说,该疾病属于________。临床上可以切除________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该器官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从而使其分泌的________减少,进而减少抗体的产生。54.研究表明赤霉素(GA)可以通过调节生长素(IAA)的水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具体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束缚态IAA”无生物活性。某研究小组为探究IAA和GA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设计对照实验探究萘乙酸(NAA,生长素类似物)和GA对豌豆茎段伸长生长的影响,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本题中涉及到的“+”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6(1)图1中前体物质X是___________,a、b、c表示的调节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分别用“+”或“﹣”表示)(2)结合图1信息并根据对照实验设计思路,图2中所示B组、D组处理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3)由图2中结果可知NAA和GA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作用。(4)图示探究实验乃至农业生产实践中不直接使用生长素(IAA),而是利用NAA等物质代替IAA进行使用,请结合图1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5)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增加(和/或)细胞长度增加的结果。研究小组在上述C组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探究,发现当加入某种抑制性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诱导的豌豆茎段平均伸长量数值曲线位于图2中C组和D组之间。由此说明GA影响豌豆茎段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成都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2020届半期考试生物试卷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02、血红蛋白B.参与有氧呼吸的酶、H20C.Ca2+、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D.Na+、葡萄糖【答案】D【解析】【详解】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外液含有水、无机盐(Na+、HPO42-等)、血液运送的物质(葡萄糖、氨基酸、代谢废物、气体O2、CO2、激素、抗体等),因此O2、H2O、Ca2+、Na+、葡萄糖,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参与有氧呼吸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为神经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它们三者均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综上所述,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点睛】熟记内环境的概念和血浆的化学组成并与细胞呼吸、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建立联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2.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下表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7.5U/L1~45肌酐1.9mg/dL0.5~1.5尿素氮14.6mg/dL6.0~23.0血糖223mg/dL60~110甘油三酯217mg/dL50~200总胆固醇179mg/dL150~220A.此人可能肝细胞发生了病变B.此人尿素氮含量在正常范围内,所以肾功能正常C.此人会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D.该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正常值有—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答案】B【解析】【详解】表中信息显示:此人血液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高于参考范围,可能肝细胞发生了病变,A正确;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此人尿素氮含量在正常范围内,但肌酐含量高于正常范围,由此说明肾功能可能有障碍,B错误;此人血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范围,超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肾糖阈),过多的糖可随尿液排出,因此会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C正确;该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正常值都有—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D正确。【点睛】本题以“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结果”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血糖调节、内环境稳态、肾脏的功能等知识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参考范围”与“测定值”这一解题的切入点,采取对比法,找出数据的变化规律,并将“变化规律”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3.如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4种体液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8A.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液B.甲、乙、丙中可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C.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甲中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图中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详解】由题图可知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液,A正确;激素、尿素、葡萄糖、CO2都为内环境的成分,可位于甲、乙、丙中,B正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甲血浆中,C正确;红细胞中的O2浓度比血浆高,D错误;综上所述,选D项。【点睛】本题结合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首先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甲、乙、丙和丁所代表的液体的名称;其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个成分的关系,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4.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19(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A、剧烈运动时,人体中存在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使pH有下降趋势,A正确;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血浆内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C、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综合病征,而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都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所以说中暑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紊乱造成的,C错误;D、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少VD导致人体缺钙,其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的生理意义,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清晰的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答案】B【解析】【详解】A、神经元的轴突的末端膨大成球状的突触小体,A错误;B、神经元的轴突的末端膨大成球状的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和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相连接处即是突触,B正确;C、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突触清晰的结构,C错误;D、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D错误。故选B。6.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稳态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的肾上腺素分泌加强,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弱B.体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接种牛痘的人终生不患天花是因为相应的记忆细胞存留时间长D.淋巴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而来的【答案】C 20【解析】【分析】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皮肤血管收缩等。体液是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才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接种疫苗后,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且存留时间很长,有的疫苗一生只需接种一次;淋巴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最初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但发育成熟不一定都在骨髓,如T细胞。【详解】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都会加强,会导致代谢旺盛而抵御寒冷,A错误;细胞外液(内环境)才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错误;接种牛痘的人终生不患天花是因为相应的记忆细胞存留时间长,C正确;T细胞是在骨髓分化形成,最终在胸腺中发育成熟,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7.下列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的是()A.胰岛素基因的表达B.抗体与抗原结合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D.神经递质的合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知识点为人体内环境的构成。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内;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属于细胞呼吸,发生在细胞内,神经递质的合成在神经元胞体内,因此答案为B。8.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①表示主动运输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21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故A正确。①是从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此过程有主动运输但也有协助扩散,故B错误。②表示对尿液的重吸收,故C正确。Ⅳ表示通过皮肤直接排出体外,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运用能力。9.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答案】D【解析】【详解】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时,无需水浴加热直接观察即可;A错误。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B错误。C.链球菌是原核生物,无高尔基体;C错误。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故选D。【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涉及蛋白质的鉴定原理、组织水肿的成因以及免疫调节过程中发生的相应变化等知识点。10.下图代表同一个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a、b、c、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下图中除d、e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直线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d、e三种激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B.b、c两种激素在体温调节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22C.分泌d的细胞和分泌e的细胞所具有的核酸完全相同D.人体幼年时缺少激素a和缺少激素b所患的疾病是不同的【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意分析,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这两种激素具有拮抗作用,因此d、e为两者之一;又由于其它均为协同作用,由此确定d为胰高血糖素,e为胰岛素;c和d为协同作用,则c为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有升高血糖作用;b为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有提高代谢强度作用;a为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详解】A、由分析可知,a为生长激素、d胰高血糖素、e为胰岛素,三者的成分都是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A正确;B、b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素都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故它们在体温调节方面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C、分泌d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是胰岛A细胞,分泌e胰岛素的细胞是胰岛B细胞,它们是细胞分化形成,它们含有的DNA完全相同,转录的基因不同,形成的mRNA不同,故两类细胞的核酸不完全相同,C错误;D、a是生长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幼年时缺少激素a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幼年时缺少激素b甲状腺激素,会患呆小症,D正确。故选C【点睛】11.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下列关于环孢霉素A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能提高治疗艾滋病的效果B.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C.能缓解自身免疫病的病情D.可降低免疫系统的监控功能【答案】A【解析】【详解】环孢霉素A能抑制T细胞增殖,降低了细胞免疫能力,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因此环孢霉素A不能提高治疗艾滋病的效果,A错误;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进而对移植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反应,而环孢霉素A能抑制T细胞增殖,降低了细胞免疫能力,降低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反应,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正确;环孢霉素A能抑制T细胞增殖,降低了细胞免疫能力,环孢霉素A是一种免疫抑制剂,能缓解自身免疫病的病情,C正确;环孢霉素A能抑制T细胞增殖,能降低细胞免疫能力,因此环孢霉素A可降低免疫系统的监控功能,D正确。12.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23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①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①中内容物使③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为突触的结构,分析示意图可知:a为突触小体,在此完成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①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其产生与高尔基体有关,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①为突触间隙,内含组织液;③为突触后膜,其上含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详解】在突触前膜中电信号转变为神经递质形式的化学信号,即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并且该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该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突触后膜上受体特异性识别的神经递质,C正确;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D正确;综上所述,选B项。【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以及突触结构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突触的结构;明确图中各标号所指名称;识记在突触上出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判断。13.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如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4A.如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B.如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Ⅱ受刺激后可产生细胞因子C.如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A细胞D.如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答案】C【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细胞Ⅰ产生的物质E能够通过细胞外液的运输,到达细胞Ⅱ,与细胞Ⅱ上的相应受体蛋白结合,从而传递相应信息。2、生物体中的信号分子包括: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详解】A、如图表示的是缩手反射,则E表示的是神经递质,F表示的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A正确;B、如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Ⅱ受刺激后可能产生淋巴因子,B正确;C、如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C错误;D、如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正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C。14.下列关于生产措施或生命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在桑叶上喷洒适量保幼激素类似物,蚕吃后能推迟几天做茧,从而多吃桑叶多吐丝B.若病毒侵入人体,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C.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不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D.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成熟【答案】A【解析】【分析】保幼激素能抑制蚕的发育过程,能推迟几天结茧,从而多吃桑叶多吐丝;浆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细胞凋亡对生物体而言是有利的;适宜浓度的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详解】在桑叶上喷洒保幼激素类似物,具有与保幼激素相似的生理作用,因此,能推迟其生长发育过程,延长其幼虫时期,从而多吃桑叶多吐丝,A正确;病毒入侵人体后,一方面吞噬细胞对其进行摄取处理后,将抗原物质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或者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出浆细胞,若是二次免疫,则主要是刺激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出大量浆细胞,B错误;细胞凋亡是细胞基因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这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的,C 25错误;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D错误;综上所述,选A项。15.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存在神经调节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D.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分析题中的四个实验,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能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故A正确;B、①与③的区别是去除神经,只能说明胰液的分泌可能受除神经之外的化学物质的调节,不能排除神经调节,故B错误;C、从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故C正确;D、要证明胰液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还要再做实验进行探究,故D正确。点睛】16.在人的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的“沉默突触”沉默之谜。请推测“沉默突触”不能传递信息的原因是()①突触小体内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少相应的糖蛋白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轴突的末端膨大成球状的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但这与“沉默突触”无关,①错误;②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需要神经递质,若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则会导致神经递质无法将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②正确; 26③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不会影响兴奋的传递,③错误;④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需要神经递质,若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则会导致兴奋无法在突触中传递,④正确。故选D。17.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②能促进甲状腺分泌,抑制下丘脑分泌B.图中激素③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C.激素①分泌增加,能促进激素②和④的分泌D.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但促甲状腺激素不能抑制下丘脑的分泌,A错误;B、图中激素③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属于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B正确;C、激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分泌增加,能促进激素促甲状腺激素②的分泌,但不能刺激抗利尿激素④的分泌,C错误;D、激素④作用于肾脏,为抗利尿激素,寒冷时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量均增加,④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D错误。故选B。【点睛】18.下列实例分析正确的是() 27A.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S区B.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只有语言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C.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S区D.某同学正在跑步,下丘脑和脑干未参与调节【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①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②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③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④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详解】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说明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S区,A正确;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除了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还有言语中枢,B错误;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主要参与的大脑皮层高级中枢是W区(书写性言语中枢)和V区(视觉性言语中枢),C错误;跑步过程需要有平衡中枢参与、呼吸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等参与.小脑有保持平衡功能,大脑能控制低级中枢,脑干有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脊髓是低级运动中枢,下丘脑有血糖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等,D错误;综上所述,选A项。【点睛】本题考查脑的高级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掌握人脑的高级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9.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28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C.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信使RNA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它们之间的关系:Ⅰ仅包括Ⅱ和Ⅲ,Ⅱ包括Ⅳ。【详解】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又包括组织液、淋巴和血浆,故A项正确;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而突触小泡存在与突触小体中,将化学信号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并不包含于突触前膜,故B项错误;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其中RNA又可分为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故C项正确;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D项正确。故选B。20.下列变化会在产生抗体的细胞中发生的是:A.合成淋巴因子B.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RNA聚合酶C.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D.由丝状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成为染色体【答案】B【解析】【详解】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效应B细胞)。A.合成淋巴因子的有T细胞和效应T细胞,A不符合题意;B.浆细胞可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RNA聚合酶,B符合题意;C.浆细胞是动物细胞,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酒精,C错误;D.由丝状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成为染色体的过程是发生在细胞分裂中。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D不符合题意。【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呼吸;细胞的有丝分裂21.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c中,c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 29B.b与a两者的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可表现为协同作用C.c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D.a可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促进b合成和分泌某激素【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a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垂体),b为下丘脑间接支配的腺体,c为下丘脑。【详解】A、c下丘脑是体温、血糖和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大,A错误;B、b可以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与a垂体产生的生长激素在促进生长上可表现为协同作用,B正确;C、c下丘脑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还具有分泌功能,C正确;D、根据试题分析,a为垂体可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促进b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D正确。故选A。【点睛】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以及反馈调节过程,依据题干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腺体为解答该题的关键。22.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患甲型肝炎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方法①注射的是抗体,为免疫治疗,抗体可以直接清除病毒,发挥作用快,可起到治疗的作用,一般使用于紧急治疗;此法缺点是抗体存活时间比较短,没有长期预防的作用。方法②注射的是抗原,为免疫预防,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因为记忆细胞能存活时间长,所以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因为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此法可用于免疫预防,不适合用于紧急治疗。【详解】方法① 30表示免疫治疗,是在患病时给患者注射抗体,以消灭抗原,当一个人患甲型肝炎时,由于已经感染病原体,故此时最好采用方法①直接注射抗体的方法较好,A错误;医学中通常的预防接种是指接种灭活的病毒(抗原),通过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因此②注射抗原要比①直接注射抗体获得的免疫力更持久,B错误;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为体液免疫,抗体是体液免疫的攻击武器,细胞免疫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方法②表示免疫预防,是在患病前给个体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能够根据图中两种方法注射的物质的种类分析各自发生的免疫类型和作用,明确患病前可以免疫预防,而患病后只能免疫治疗。2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可刺激下丘脑产生渴觉,主动饮水B.肾小管对水重吸收的过程受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抗利尿激素的作用结果是让尿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答案】C【解析】【分析】机体水平衡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当机体缺水或进食过咸的食物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一方面刺激下丘脑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垂体释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肾集合管,使水分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另一方面,下丘脑将机体缺水的信号传至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渴觉,使人体主动饮水。【详解】渴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A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但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错误;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C正确;抗利尿激素的作用结果是使尿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24.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Ⅰ、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①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②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③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31④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促甲促状腺激素、受体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示过程为细胞Ⅰ释放物质M作用于细胞Ⅱ上的物质N,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物质N是物质M的特异性受体。【详解】: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肝糖原位于肝细胞内部,①错误;②细胞Ⅰ即浆细胞产生的抗体M与肺结核杆菌表面的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与题图相符,②正确;③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只能由传入神经释放神经递质,与传出神经细胞膜上受体结合,③错误;④垂体细胞即细胞Ⅰ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物质M通过体液的传送到达细胞Ⅱ甲状腺细胞,并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受体N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促进了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的过程,④正确。即C正确。故选C。【点睛】25.目前艾滋病还没有可以治愈的方法。人类若感染HIV,潜伏期一般为2—10年(如下图所示),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其主要传播媒介是血液和精液B.在第一年内,造成HIV的浓度明显下降的原因是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C.T细胞是在骨髓中分化成熟的细胞,可再增殖分化D.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难在于HIV是RNA病毒,易变异【答案】C【解析】【详解】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这三种途径传播,A项正确;在第一年内,造成HIV的浓度明显下降的原因是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B项正确;T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C项错误;HIV是RNA病毒,易变异,这是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难,D项正确。26.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32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答案】B【解析】【详解】A.狗在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完成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A正确;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B错误;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而膜内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相反,C正确;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作为效应器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正确;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27.下列关于抗体、酶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具有专一性②发挥作用后都会失活③发挥作用都与糖蛋白有关④产生过程都需要ATP⑤都是内环境的成分A.①④B.①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分析】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神经递质能被突触后膜的受体特异性识别;酶发挥作用后能保持活性较长时间,抗体、神经递质作用后会失活;细胞内的酶不是内环境成分,抗体和递质是内环境的成分;物质合成都需要ATP。【详解】①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神经递质能被突触后膜的受体特异性识别,①正确;②酶发挥作用后能保持活性较长时间,抗体、神经递质作用后会失活,②错误;③酶的催化与糖蛋白无关,③错误;物质合成都需要ATP,④正确;细胞内的酶不是内环境成分,抗体和递质是内环境的成分,⑤错误;故选A项。28.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33A.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D.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丙液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即是人体的内环境,故A正确;B、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为二氧化碳,可参与体液调节,调节PH和刺激人体的呼吸,故B正确;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增大,故C正确;D、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丙液增多,形成组织水肿,D错误。【点睛】29.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量为a1,散热量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量为a2,散热量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从30℃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C.从30℃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D.人处于寒冷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 34环境中,与外界温差大,散失的热量多,所以产热也多,由于人体温恒定,所以a1=b1>a2=b2,D错误;故选D。30.如图所示细胞可产生抗体(图中数字表示细胞的各种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2可以进行遗传信息的复制过程B.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细胞结构有4、3、7、1、5C.结构3的功能与抗体和胰岛素等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有关D.若该细胞吸入18O2,一段时间后最先检测到18O的细胞器是结构1【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该细胞表示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此类细胞没有细胞分裂的能力,因此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不可以复制,A错误;B、抗体是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即4→3→7→5,B错误;C、结构3表示内质网,而该细胞中不会合成胰岛素,C错误;D、若该细胞吸入18O2,氧气会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因此一段时间后最先检测到18O的细胞器是线粒体,D正确.故选D.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1.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由图示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有几项() 35①某些激素经血液运输到图示部位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进入细胞,激素和载体蛋白发挥作用后均将失去生物活性②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均可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③所有免疫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都会缩短④浆细胞作为一种免疫细胞,其核糖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发达,细胞中发生核DNA复制、转录和翻译A.一项B.两项C.三项D.全错【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信息分子神经递质、激素和淋巴因子的等参与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详解】①某些激素经血液运输到图示部位时,激素和受体蛋白结合,发挥作用后将失去生物活性,错误;②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间接调节,正确;③有很多免疫细胞并不具备分裂能力,故无细胞周期的说法,如巨噬细胞等,错误;④浆细胞无分裂能力,故不发生核DNA复制过程,错误;故只有一项正确,选A项。32.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b、c代表反射弧中的三种神经元,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36A.用电刺激Ⅰ处,则Ⅰ处细胞膜电位为外正内负B.用电刺激Ⅱ处,则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C.剪断Ⅰ处,刺激断口处向b侧所发生的缩手反应叫做缩手反射D.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Ⅱ→肌肉【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a、b、c分别代表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据此分析。【详解】A.用电刺激Ⅰ处,则Ⅰ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负内正,A错误;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用电刺激Ⅱ处,只有肌肉发生兴奋,B错误;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剪断Ⅰ处,反射弧不完整,不能称为反射,C错误;D.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Ⅱ→肌肉,D正确。33.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灰质,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静息电位形成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37【详解】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A正确;⑥是突触,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处内正外负,表示兴奋部位,a、c处内负外正,表示未兴奋部位,C错误;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和神经细胞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4.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答案】D【解析】【详解】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脑干中有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如呼吸中枢,A错误;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B错误;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能听到,但是听不懂别人的话,C错误;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故选D。【定位】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点睛】中枢神经系统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下丘脑,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及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功能;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脑干中有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如呼吸中枢等;小脑有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脊髓中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35.下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A.2处B.3处 38C.4处D.5处【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是单向传递的,从图中可知,给予e神经上一点刺激,兴奋会传递到除c外所有的神经,所以有4处可测到电位变化。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传递【名师点睛】突触结构突触前膜是突触前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触后膜是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触间隙实际上就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细胞间隙;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类型及简化图:2.传递过程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6.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如果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物质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反馈调节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D.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细胞免疫【答案】B 39【解析】【分析】图中其中a、b、c应表示可能存在的结构或细胞,d、e表示可能存在的相关物质。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图解,根据具体描述做出判断。【详解】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a代表感受器,b代表神经中枢,c代表效应器,d代表传入神经,e代表传出神经,在兴奋的传导过程中,不仅有电信号,还有化学信号,A错误;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a分泌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分泌e促甲状腺激素具有抑制作用,属于负反馈,B正确;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a代表DNA,b代表RNA,c代表蛋白质,d代表转录,e代表翻译,所以d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中也可发生,C错误;D、如果a表示抗原决定簇、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B细胞只出现在体液免疫中,所以该过程为体液免疫,D错误;故选B。37.在人类与埃博拉病毒的斗争中,有科研人员尝试将病毒引诱到人体的“陷阱细胞"中。例如:HIV通过识别T细胞表面的CD4,入侵到T细胞,给艾滋病患者注射适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此细胞中无法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所以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HIV入侵到T细胞可刺激T细胞产生多种蛋白质,促进T细胞分裂B.红细胞死亡后被吞噬细胞清除的过程是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C.T细胞被HIV识别、入侵后可以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D.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被HIV入侵后可使人丧失免疫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HIV入侵到T细胞可刺激T细胞产生多种蛋白质,导致T细胞裂解死亡,A错误;B、红细胞死亡后被吞噬细胞清除的过程是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B正确;C、T细胞被HIV识别、入侵后裂解凋亡,不可以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C错误;D、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被HIV入侵后和HIV一起死亡,有利于保护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D错误。故选B【点睛】38.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40A.激素、抗体、载体B.抗体、载体、酶C.载体、抗体、酶D.载体、酶、抗体【答案】C【解析】【详解】据图可见:x与y结合后,x进入细胞,说明y具有载体作用;x与y结合后,x被消除,说明y是一种抗体,消除抗原;x与y结合后,x变成其他的物质,说明y是一种酶,把x分解变成其他的物质。所以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是载体、抗体、酶。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项均错误。39.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赤霉素能增加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B.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应该是抑制作用C.合成生长素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所以生长素应该是一种蛋白质D.植物的整个生命过程需要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不仅仅是上述两种激素的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A、分析图示可知,赤霉素能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所以赤霉素能增加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A项正确;B、赤霉素能够抑制生长素的分解,B项正确;C、合成生长素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但生长素不是一种蛋白质,而是吲哚乙酸,C项错误;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D项正确。故选C。【点睛】 41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40.黄瓜幼苗的生长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图是黄瓜幼苗体内赤霉素(GA)、乙烯对生长素(IAA)的影响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IAA与乙烯对幼苗的生长起拮抗作用B.GA是通过生长素而促进幼苗生长的C.IAA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D.GA含量的改变,会影响IAA含量的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赤霉素促进酶1将色氨酸合成生长素,抑制酶2将生长素分解,可见GA是通过增加生长素的含量而促进幼苗生长的;而乙烯抑制生长素的作用,抑制细胞的生长,据此答题。【详解】A.生长素IAA促进生长,而乙烯抑制这一过程,可见IAA与乙烯对幼苗的生长起拮抗作用,A不符合题意;BD.赤霉素促进酶1将色氨酸合成生长素,抑制酶2将生长素分解,可见GA是通过增加生长素的含量而促进幼苗生长的,BD不符合题意;C.IAA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但是通过图解不能得出这一结论,其它选项均可以得出,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41.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B.图甲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C.图乙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42D.图甲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答案】D【解析】【分析】甲图为植物的向光性,受单侧光影响,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背光侧生长速度快于向光侧,故表现为向光弯曲。【详解】甲图为植物的向光性,受单侧光影响,而乙图是植物的背重力性,受重力的影响,所以这两种现象的产生分别与单侧光和重力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A错误;乙图中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所以植物的根弯向下生长,而非水平生长,B错误;乙图中茎的背重力性,因为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而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C错误;向光性的原因在于背光侧生长素多,细胞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得慢,D正确;故选D.42.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且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A.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B.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C.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D.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答案】B【解析】【详解】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琼脂快中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对根生长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因此幼根不生长;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快放置在切面的左侧,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43.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越冬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B.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缩短细胞周期,促进生长D.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43【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题意及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可知,植物越冬休眠,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夏季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A错误;B、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胡萝卜素进而经⑥形成脱落酸,使叶片脱落,使光合速率下降,B错误;C、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细胞分裂,缩小细胞周期,C正确;D、激素不能给细胞提供能量,也不能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而是通过影响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D错误。故选C。4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吲哚乙酸,并可以传递到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答案】D【解析】【分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发现者试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880年达尔文(英国)单侧光照射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切取胚芽鞘的尖端 44胚芽鞘尖端用一个锡箔小帽罩起来,但测光照射用锡箔遮住胚芽鞘尖端下段,给予单侧光照射1910年詹森(丹麦)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一个琼脂片,再将切下的尖端放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1914年拜尔(匈牙利)切去胚芽鞘尖端并将尖端放回切面的一侧,在黑暗中生长一段时间,发现胚芽鞘弯向放尖端的对侧生长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1928年温特(荷兰)将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451931奶奶郭葛(荷兰)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液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详解】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A正确;詹森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一个琼脂片,再将切下的尖端放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射,植物弯向光源生长,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B正确;拜尔切去胚芽鞘尖端并将尖端放回切面的一侧,在黑暗中生长一段时间,发现胚芽鞘弯向放尖端的对侧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C正确;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了植物的向光性,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向光性的产生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据此达尔文推测可能是因为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引起了尖端以下部位的生长,D错误;故选D.45.如下图所示,如果根a侧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10mol·m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所以根不再生长B.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根细胞的生长,C点则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上图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所示a侧为远地侧,b侧为近地侧,受地心引力的影响b侧生长素浓度〉a侧生长素浓度。而出现根的向地弯曲生长是因为远地侧生长素促进生长,而近地侧生长素抑制生长,从而远地侧比近地侧生长的快,快的一侧弯向慢的一侧生长。另图中FC段都表示促进作用,CD段表示抑制生长。b侧浓度应相当于在CD 46段中。太空中没有地心引力,没有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所以根不弯曲生长,但是在相应的浓度的生长素影响下依然表现出图中的规律。【详解】C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只是相对于正常生长的而言,长得更慢而已,不是不再生长,A错误;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根细胞的生长,C点则既不促进也不抑制,B正确;据题意和图像分析为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抑制生长的浓度范围,相当于曲线CD段的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所以C错误;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中的弯曲生长,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受重力影响而分布均匀,则其水平生长,但坐标图中生长素浓度高低对生长的影响的曲线仍然存在,所以D错误;综上所述,选B项。46.小组研究干旱对蚕豆叶片内生长素和脱落酸浓度的影响,数据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A.正常情况下,蚕豆叶片中不产生脱落酸B.随着干旱时间延长,蚕豆叶片内的生长素浓度越来越低C.干旱对蚕豆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的影响D.随着干旱时间延长,蚕豆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越来越大【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干旱时脱落酸对照组和实验组相差很大,而生长素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别不大,说明干旱对蚕豆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远远大于生长素的影响。【详解】正常情况下,蚕豆叶片中是能够产生脱落酸的,A错误;随着干旱时间延长,蚕豆叶片内的生长素浓度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干旱对蚕豆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远远大于生长素的影响,C正确;随着干旱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趋于稳定,D错误。47.如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47A.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B.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体有机物的合成与积累C.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脱水,抑制种子的萌发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答案】B【解析】【详解】A、分析图形可知,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A正确;B、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不能促进植物体有机物的合成,B错误;C、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不有利于种子的萌发,C正确;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48.生长素是人们发现和研究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下图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生长迅速而②生长受抑制是由于①的生长素浓度比②的高,促进作用更强B.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④部位C.由于④结构能够生长,因此该植物的生长没有体现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D.该植物体地上部分生长素不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就是顶端优势。顶端对侧芽 48的抑制程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弱。因此对下部侧芽的抑制比对上部侧芽的轻。许多树木因此形成宝塔形树冠。顶端优势强弱与表现方式的不同,造成植物生长姿态的差异。【详解】由于①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侧芽部位,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A错误;④距离顶芽较远,①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④较少,因此④生长较快,B错误;该植物的生长能体现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C错误;植物体中生长素主要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的顶芽和侧芽合成外,其他部位如幼叶和形成层也能合成生长素,D正确;综上所述,选D项。49.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题4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答案】B【解析】【详解】一玉米幼苗水平放置固定在支架上,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玉米幼苗各部位均匀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该幼苗茎和根的生长素分布不受重力的影响,生长素在根部均匀分布,根水平生长。暗室内的光源通过透光孔照射到该幼苗的茎部,导致茎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使茎的背光侧生长速度快,所以茎向下弯曲生长。综上分析,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考点定位】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生长素生理作用及影响生长素分布的因素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应以题意中的“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和图示中的“光源位置”为解题的切入点,结合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和植物茎的向光性的原因分析作答。50.甲图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乙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9A.根部向地生长,且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则其浓度范围为(c—d)mol/LB.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根C.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D.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易存活的是②【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此浓度对根起抑制作用,结合乙图知浓度应在(c-d)mol/L,A正确;B、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依次下降,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芽,①代表根,B错误;C、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为主动运输的方式,C错误;D、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能存活的是①,因为①有幼芽,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生根,易于成活,D错误。故选A。51.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a表示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降低/升高),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NaCO3/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的调节网络下进行。(4)图乙中,B液为____,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的含量有关。C液为________。【答案】①.呼吸②.消化③.泌尿④.降低⑤.NaHCO3⑥.神经﹣体液﹣ 50免疫调节⑦.血浆⑧.蛋白质、无机盐⑨.淋巴【解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分析图甲可知,内环境通过a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a是呼吸系统;外界的养料通过b系统进入循环系统,b是消化系统;代谢废物由c排出,c是泌尿系统;图乙中,A是组织液,B是血浆,C是淋巴.【详解】(1)由题图可知,通过系统a与外界完成气体交换,a是呼吸系统;通过系统b养料进入循环系统,b是消化系统;通过c排除代谢废物,c是泌尿系统.(2)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乳酸会使血浆中pH降低,血浆中NaHCO3可以与乳酸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图乙中,B液是血浆,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有关,C液是淋巴.【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系统,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能力.52.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1)由图可知:血糖平衡中枢位于________。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原因是________。(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引起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____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3)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______。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_______。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________状态。(4)胰岛B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结构,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1/抗体2) 51_____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Ⅰ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_____治疗。【答案】(1)①.下丘脑②.胰岛A、B细胞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不同(或胰岛A细胞上没有与该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2)①.促进靶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②.细胞膜上(3)①.等体积(等量)生理盐水②.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③.空腹(饥饿)(4)①.抗体1②.注射胰岛素【解析】【分析】1、激素调节过程中,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进而调节生命活动.2、对照实验的设计必须确保单一变量,根据题干信息“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则单一变量是否注射胰岛素,因变量是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3、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血糖平衡中枢位于下丘脑,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原因是胰岛A细胞缺乏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换言之,胰岛A、B细胞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不同。【小问2详解】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引起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加速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由图可知,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小问3详解】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则需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等量的生理盐水,该实验观察的指标是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饥饿(空腹)状态。【小问4详解】由于胰岛B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结构,换言之,可能含有与病毒类似的抗原物质,因此,自身免疫系统可能会将其视为攻击对象,通过产生抗体1来影响胰岛B细胞表面相关受体与葡萄糖结合,影响信息交流功能,从而导致其胰岛素分泌功能受阻,引起Ⅰ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53.图甲显示了脑、脊髓及手臂上的神经位置关系,图乙是有关体温调节的部分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52(1)图甲所示的①、②、③、④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的四个可能位点。若刺激病人手指,病人手能动但却没有感觉,那么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________。(2)若在图甲中③处给一适宜刺激,③处膜内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此时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了________。由该刺激引起的反应是否属于反射?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为什么?________。(3)图乙中,a、b为_____。图乙中显示的效应器有________________。(4)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从免疫角度上说,该疾病属于________。临床上可以切除________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该器官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从而使其分泌的________减少,进而减少抗体的产生。【答案】①.①②.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局部电流④.不属于⑤.没有经历完整反射弧⑥.突触⑦.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和f⑧.自身免疫病⑨.胸腺⑩.淋巴因子【解析】【分析】图甲和图乙均为反射弧结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图乙中,a、b为突触,感受器是g,效应器有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和f.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作答。【详解】(1)若刺激病人手指,病人手能动,但没有感觉,说明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即②③为正常,而神经冲动不能传给大脑皮层,说明①受损.(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若在图甲中③处给一适宜刺激,③处膜内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此时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了局部电流.反射离不开完整的反射弧,故由该刺激引起的反应不属于反射.(3)图乙中,a、b为突触,感受器是g,效应器有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和f.(4 53)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从免疫角度上说,该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临床上可以切除胸腺来治疗重度患者,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故切除该器官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从而使其分泌的淋巴因子减少,进而减少抗体的产生。【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人脑的功能、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并能学以致用,触类旁通。54.研究表明赤霉素(GA)可以通过调节生长素(IAA)的水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具体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束缚态IAA”无生物活性。某研究小组为探究IAA和GA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设计对照实验探究萘乙酸(NAA,生长素类似物)和GA对豌豆茎段伸长生长的影响,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本题中涉及到的“+”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图1中前体物质X是___________,a、b、c表示的调节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分别用“+”或“﹣”表示)(2)结合图1信息并根据对照实验设计思路,图2中所示B组、D组处理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3)由图2中结果可知NAA和GA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作用。(4)图示探究实验乃至农业生产实践中不直接使用生长素(IAA),而是利用NAA等物质代替IAA进行使用,请结合图1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5)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增加(和/或)细胞长度增加的结果。研究小组在上述C组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探究,发现当加入某种抑制性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诱导的豌豆茎段平均伸长量数值曲线位于图2中C组和D组之间。由此说明GA影响豌豆茎段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色氨酸②.+、+、﹣③.加NAA④.不加激素⑤.协同⑥.生长素含量低、不易提取,易于被氧化,萘乙酸(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可大量生产(或者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也可)⑦.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或细胞胞数量增加和细胞长度增加)【解析】【分析】分析图1:赤霉素(GA)可以调节生长素(IAA)的水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故GA对IAA的调节效应分别是促进其合成,抑制其分解. 54分析坐标图可知,A、B、C、D四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用GA处理、用NAA处理、用GA和NAA处理,都会促进茎段伸长,用GA处理茎段伸长效果较小,用NAA处理茎段伸长效果较明显,用NAA和GA同时处理,伸长效果最显著,说明NAA和GA在促进茎段伸长方面具有协同效应.【详解】(1)前体物质色氨酸能转化成生长素,即X为色氨酸.据题意可知:赤霉素(GA)可以调节生长素(IAA)的水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故GA对IAA的调节效应分别是促进其合成,抑制其分解,图中a是促进+,b为促进+,c为抑制-;(2)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图2中所示B组加NAA、D组不加激素,作为空白对照组;(3)由图2中结果可知加NAA的B组的和加GA的C组与D组相比较,B组和C组的茎段平均伸长量较多,可以表明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协同作用;(4)请结合图1和所学知识可分析,生长素含量低、不易提取,易于被氧化,萘乙酸(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可大量生产,因此实验乃至农业生产实践中不直接使用生长素(IAA),而是利用NAA等物质代替IAA进行使用;(5)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细胞长度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细胞分裂不能进行,GA诱导的豌豆茎段平均伸长量数值曲线位于图2中C组和D组之间,说明茎段没有细胞分裂仍然进行生长,由此可以推出赤霉素通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而影响茎段生长.【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图形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应用相关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的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