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世纪健康饮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主讲人:周泳杉老师复讲人:王幼英
1健康跟饮食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一般的人在这么忙碌的生活当中,往往把饮食给忽略了。多数人认为只要把东西吃进去,能够填饱肚子,任务就完成了,从来没有更深入的去思考,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对我们的健康到底有没有帮助。在漫长的工作跟生活之后,我们的饮食常常造成我们身体非常负面的影响
2人的身体是世界上最精密的一个仪器,不管科技发展到什么样的高峰,任何我们所制造出来的最精密的仪器,都比不上身体这么精密。我们购买任何一个高科技产品的时候,使用它之前一定会先阅读说明书。一台电脑,一部车子,它里面有很多的按钮,没有读过说明书你随便去按,很多人会有恐惧,怕把这个仪器给弄坏了。可是我们的身体这么的精密,但是我们在使用它之前,请问有多少人看过说明书?或者是说,我们回想一下,健康这么重要的课题,在我们从小到大,有没有一本教科书在教导我们怎么样经营一个健康的身体?怎么样来建立一个正确的饮食观?
3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结石病以及自体免疫性疾病。像这类的疾病,过去我们很多人称它叫罕见疾病,不常见的,不是常常被我们听闻的。但是曾几何时,这些疾病它的发病率还有它的死亡率都慢慢的在增加,而且增加到现在已经威胁到我们整个社会的运作。有些医生会很感慨的说到,现在癌症病房的病人的量居然跟一般看感冒的病人差不多多,数量不相上下。现代人追求健康的成果,确实让我们感觉到有点失望,健康却变成了一个口号,只是遥不可及的一个口号,名不符实的一个口号
4我们先来探讨一些社会现象。经由这些现象,我们来反思我们整个对健康的思考,跟我们医疗的方向,还有我们生活态度是不是应该调整的一些问题。第一个现象:发达国家健康的现状。高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造成发达国家公众健康退化的很大的问题。在北美洲,每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死于癌症。最近的一些资料显示,现在大概是每3﹒8个人,甚至有的说法是已经到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死于癌症。
5
6医疗的进步并没有等于癌症的减少。在这半个世纪以来,医疗的器械、医疗的手法日益在翻新,像放疗、化疗、高明的外科手术,现在还有标靶的治疗、先进的检验仪器、定期的健康检查、金疗法等等的这些技术已经愈来愈蓬勃。但是我们看到有没有解决癌症的问题?事实上还是没有,癌症的发病率跟死亡率不减反增,没有看到有减少的趋向,反而增加得非常快速。
7台湾癌症死亡率的数字年年在增长。2006年,癌症已经连续25年,蝉联台湾人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一名。每8.4分钟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13.8分钟就有一个人因癌症而死亡。从1982年到2002年短短的二十年间,因为癌症而死亡的人口暴增了一倍。台湾现象只是世界的缩影。2007年世界癌症确诊病例高达1230万例,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更高达750万人,即每一天就有两万多个人死于癌症。两万多个人因癌症而死亡的这个数字,比起一个战争来讲,并不会比较轻微
8心脏病的死亡率也是发达国家非常严重的一个关键。美国人当中,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必须死于心脏病。而这样的比例,在先进国家当中却几乎束手无策,没有人可以拿出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来对治它。我们往往很多人很羡慕欧美人的生活,可是当我们看到这些统计数字的时候,可能大家必须要冷静的去思考。有很多的问题是隐藏在台面下的发达国家的人均医疗开销,比起一般的发展中国家那是高非常多的。一般的人会觉得他有这么高的医疗的费用,应该健康状况不至于这么的倒退,可是为什么还是没有达到预期非常理想的现象?这是很多人非常迷惑的地方。
9十年内,美国三十岁的人罹患糖尿病的发病率,居然升高了百分之七十。三十岁在一般的年龄里面算是盛年,正好是人生可以达到最顶峰的健康状态。可是在美国社会,居然在这十年当中,这个年龄层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比例居然升高了百分之七十。美国社会的健康状态其实也是一个缩影,在台湾或者是在整个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看到糖尿病的比例也是快速的在成长。
10三十年当中,美国人肥胖的人群占总人口比例居然升高了一倍,这个也是我们看得到的。在美国,我们看到确实苗条的人比较少,多半他的身材都是比较趋于肥胖,或者是过度肥胖的。而肥胖对健康来讲确实也是个非常重大的隐忧,现在很多的研究也发现,肥胖其实跟很多慢性病是有关联性的。美国每年罹患自体免疫性疾病,就是确诊的人,居然高达二十五万人。像这一类自体免疫性疾病,过去我们都叫它罕见疾病。但是这样的罕见疾病在现在这样的文明社会里面,居然也已经变成了常见的疾病。各位朋友,这个确实值得我们很冷静的来思考。所以,我们看到先进国家吃好、穿好,好像什么都好,可是健康的状态不应该这么样的落后吧!事实上它的现状就是如此。
11整个发展中国家来讲,也已经慢慢的跟发达国家的现状在接近。中国大陆慢性病的现状:中国卫生部统计慢性病死亡的比例,在1957年统计出来,是占死亡比例的23%,推进到2000年的时候,这个比例居然上升到75.2%。在短短不到五十年的时间,慢性病的死亡率在整个中国大陆居然上升了百分之五十。这也是我们应该要引起关注的。
12医疗的进步并不等于寿命的延长。很多人认为医疗的进步,人类的寿命已经延长了。我们面对这些数字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它背后计算的方法。医疗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看起来好像增加,其实只是婴儿的死亡率减少而已。因为婴儿的死亡率减少,而让整个的平均寿命感觉起来好像提升了。在美国有人去做这样的统计,发现五十年来,美国人四十岁以后的寿命其实并没有增加过。
13即使寿命增加了,也不等于它是幸福的保障,在中国平均的寿命大概是71、5岁,但是平均健康的寿命却只有62.3岁。中间这9.2年一般来讲,不是带病就是残疾。晚年的健康对一个人来讲其实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课题绝对不是到了老年再来思考。而是要在年轻的时候,甚至于要在童年的阶段,就要灌输这样的观念,否则人不可能会有个非常健康的晚年。晚年的健康确实比任何的照顾跟安养更为重要,最重要是自己能照顾自己。长寿必须要健康。
14统计学上又统计到,晚年一般的医疗费支出,居然占了人一生的40%,而其中很大的比例,是在临终之前28天全部花光。忙碌了一辈子,在生命走到最终的二十八天,把所有的财产统统都花光,而只是为了要延长一个月、两个月的寿命吗?年轻的时候用命来赚钱,到了年老的时候用钱来买命。我想一般人冷静的时候都不会做这样的选择。财富跟健康能两全其美吗?只要我们懂得怎么去经营身体的健康,这个并不困难。
15医疗的增加并没有等于健康的保障。在美国,十大的死亡原因当中,第一位,心脏病,每三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必须死于心脏病。第二位是癌症,每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会死于癌症。第三位死亡原因是医疗失误。因为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号称医疗水平是世界一流的,怎么可能说,医疗的失误再怎么多,也不至于排名到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癌症。
16排名第六位的死亡原因叫意外事故。大概每年有九万七千九百个人因为意外事故而死亡。一般大型的意外事故,造成两百个、造成三百个人死亡都会持续好几天的报导。反观第三位的死亡原因,医疗失误,二十二万五千四百个人,一天大概六百多个因为医疗失误而死亡。比起重大意外事故更严重的医疗失误所构成的死亡率,居然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并没有引起非常多的讨论跟非常多的思考。我们觉得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吗?
17美国医疗失误的比例:1、第一位不良的药物反应,占48%。什么叫不良的药物反应?不是吃错药,而是病人对药物本身有排斥,或者是对药物本身是不适应的。2、第二位的是院内的感染,大概占35%,所以医院确实并不是一个很安全的地方。3、其他可预防的治疗差错大概占9%,4、非必要的手术而死亡的占5%。5、医疗的差错所造成的死亡,大概占3%。每十五位住院的病患,就有一位必须经历不良的药物反应,这还是美国的状况。各位朋友,如果把全世界的状况考虑进来,那不得了。我们一般认为生病、吃药、打针,这是极为正常而且必须的一个程序,然而我们有没有想到它其中有这些风险存在?
18中国卫生部统计,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患高达250万,而其中大约有20万人因此而死亡。这个比例是非常可怕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死亡率,比起非典这些骇人听闻的传染病,所造成的死亡居然还要高出十倍以上。当我们对传染病非常畏惧的同时,可能严重忽略了用药安全也是人类生命财产的一大威胁。生病的时候吃药、打针不应该是最有保障的吗?怎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健康问题?我们从这一点切入,才想到很多的病其实是治出来的。
19一些报导有些讽刺——医生罢工,死亡率下降。1973年,以色列医生罢工一个月,死亡率降低50%;数年之后,哥伦比亚医生罢工两个月,死亡率降低35%;洛杉矶的医生因为抗议医疗保险额的下降,因此而延误了医疗,死亡率降低了18%。医疗本身就是要避免人类身体健康受到伤害,可是医疗的停止居然造成死亡率的下降。当然我们在这里,对于广大从事医疗工作的这些医疗人员,我们其实是非常尊敬的,在这些医疗人员当中,牺牲奉献的这些同仁不少。但是大家是不是应该要冷静的来思考一下我们刚刚所说的这些数字?对于我们公共健康来讲,是不是应该做一些调整?
20纽约的卫生局曾经在1907年到1936年之间,对美国疾病的成长率去做一个统计:心脏病,三十年当中,死亡率增加了60%;癌症,三十年当中,死亡率居然增加了90%。很多的专家学者疑惑——医疗明明进步了,为什么疾病的、慢性病的死亡率却这么快速的来成长?思考结果是这三十年来医疗进步的速度,赶不上人类饮食跟生活上重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医疗的进步本身,其实并没有赶上人类饮食跟生活的突破。现代医疗方向是不是错了?当我们看到我们一直把焦点放在新药的研发,放在高科技医疗设备的研发、提升上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忽略了我们的方向错了?方向的错误造成医疗的进步并没有解决人健康的问题。
21总结上述现象:第一点,感觉总体的医疗好像进步了,但是民众的健康好像也不断的在退化,这是我们观察到的第一个现象。第二个现象,增加医疗开销的结果,换来的可能只是长时间的病榻缠绵,并没有真正换来人没有疾病、健康长寿的结果。第三点,我们这个社会花了很多钱在寻找新药,可是却忘记了、忽略了预防可能才是我们急需要走的正道。第四点,深信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但却忽略其潜在的危险。
22第五点,营利与改善人群健康之间的界限是否愈趋模煳。「医者父母心」,「仁心仁术」,医疗人员从事医疗的行业,原本就是要让社会免除疾病的痛苦。然而营利跟改善人群健康的课题,这个之间的界限如何来划清楚?最后,我们是否希望下一代的人全盘接受我们这样的医疗观念?如果我们觉得我们现在的医疗观念不是非常的健全,我们觉得这样的医疗的方向不是非常的正确,请问我们希不希望我们下一代的子孙完全、全盘的接受这样的医疗观念?如果我们不希望,在我们这一代就要很积极的来改善,才能够让我们下一代有个非常美好的医疗,或者是社会健康的一个愿景。
23刚刚看到的这些都只是现象,这些现象不是用来吓唬我们的。在中国的经典里面告诉我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任何的问题都只是表象,它所显现出来的,都在引导我们去认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根源才是我们必须要去把它找出来的。健康跟医疗、跟饮食、跟生活态度,这些这么复杂的因素当中,都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从哪一点去切入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是我们要去思考的。
24医疗的进步并不等于治疗的进步,所谓医疗的进步是指医疗技巧的追求。确实整个医疗的手段、医药的研发,在现代社会确实有长足的进步,这是我们大家都认同的。但是它并不一定代表整个治疗观念也跟着提升,这个就是我们这里讲的,治疗的进步并不一定有包含在里面。技巧的追求所指的比较集中在症状的解除,而治疗观念的提升比较集中的焦点是根本病灶的化解。一个是症状,一个是根本,这牵涉到中国医书里面讲的两个观念,一个是「症」的观念,一个是「病」的观念。而这两个观念不是只有在人体身体健康的课题上用得到,它甚至于可以推广去认识到我们各人对于事情处理的态度,还有对于我们人生观跟价值观的态度都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中国医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所以看中国的医书,也可以提升人对生命看法的深度。
25病跟症是两个的概念,很多的疾病会引发不同的症状,而症状本身又常常会被误解成它就是疾病的本身。一般的人可能会把焦点放在症状上面,而忽略了疾病本身才是我们要去处理的对象。头痛的经验可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头痛是症还是病?一般的人都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是症。因为我们知道有很多的疾病都会引起头痛,譬如说肝胆方面的疾病会引起头痛。但是在处理头痛的问题,一般的人会想到的是什么?就是止痛药,大多数人第一个念头就想到止痛药。我们在想,止痛药治疗的是症还是病?很清楚的它是治疗症状,而不是治疗疾病。一般人为什么热衷于吃止痛药?因为大家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把症状解除,所谓立竿见影。
26古人极力的劝导,我们人生的态度「欲速则不达」,凡事要求快速,事实上这会有很大的副作用,所谓「速效莫求,小利莫争」。求快速,症状可能获得解除,可是疾病本身它还是存在那里。然后我们把症状解除之后,不但对疾病没有帮助,反而造成了疾病累积在那里,我们毫无知觉。而时间一久,累积在那里的疾病通常会暴发出来,造成我们身体难以承受的痛苦。很多的慢性病其实就是这样累积出来。症状解本身不但没有好处,而且还有非常严重的后遗症。可是因为现在医疗的知识缺乏,还有我们对于整个身体整体观的忽视,因此这些过去古人认为是常识的这些医疗认知,在我们现代人来看,确实并没有这样的观念。
27癌症到底是症还是病?如果癌症是病的话,把癌症切除,病就不见了,切除,病应该就消失了。可是往往很多的人把癌症切除之后,没有过多久癌症又复发。可见得它不是病,它是症。西方医学把人各个器官把它分开来看,这是机械论,心脏是心脏,肺脏是肺脏,肝藏是肝藏,肾脏是肾脏。但是在中国的医学里面,它认为人是一个宇宙的缩影,它是个小宇宙,任何的器官跟器官之间都有非常紧密的结合,它是有关系的。所以中国的医学是一个整体观,它不是机械观。整体观的思考,我们就很清楚看到癌症是症。为什么会得癌症?因为身体的机能失去了平衡,所以它会呈现出这样的症状出来,所以它的根源是整体的不平衡所引起的。
28唐太宗有一个臣子叫魏征,魏征跟唐太宗说,你要让我成为良臣,不要让我成为忠臣。成为忠臣什么意思?就是你这个君王是暴君,你把忠臣杀掉,那你是暴君。劝谏的明明是忠臣,他讲的话都是值得我们参考的,为什么这个暴君把他给杀了?再来看现代的医学,我对这样的一些历史的发展就不感觉到奇怪。有一本书在探讨到人为什么得癌症的时候,它就形容到那是基因的叛变,基因叛变了,人就得癌症,可见得我们把癌细胞当成叛军。但是如果对于整个中国医学有认识、深入的了解的人,他的看法不一样,他把癌细胞当成忠臣。它是来劝谏的,它告诉我们为什么你会得癌症,因为我们错用身体了,我们把这个身体错用了。
29身体是一个整体,今天我们挥霍它,今天我们糟蹋它,今天我们吃不应该吃的食物,我们到了时间还不睡觉,我们情绪非常的郁闷,我们动不动就发脾气,当然我们的身体受不了,它所显现出来的最后就是这个症状。这个癌细胞它是来劝谏我们,主人,你已经错用身体了,你要改变你的生活习惯,你要改变你的人生观,你要改变你的饮食观,你要改变你的生活态度。因此它是忠臣。可惜我们把它看成叛军,结果一有了癌细胞,我们对它的处理方式就是把它割掉,或者是用放射线把它杀掉,化学治疗把它铲除。然而铲除了之后,是不是保证没有癌症了?其实大家非常的清楚,如果这个病人本身没有从自身的生活习惯,他的生活态度来做根源性的调节的话,癌细胞还是会找上门来。因为它的病根没有解决,它只是症状把它暂时的移除而已。
30有一位医师曾经罹患过癌症,他对癌症的看法就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得了癌症会很沮丧,说为什么是我?我为什么会这么倒霉?事实上,事出必有因。我们怎么对待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就怎么样来回报我们。这个医师开始思考是不是他错用了这个身体?他开始改变他的生活,他不做无谓的应酬,开始调整他对饮食的态度。他开始改变他的情绪,他面对生活的态度,他每天展露他的笑容,不再绷着一个脸,让所有人看到他都是笑脸迎人的样子,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生活作息。结果当他这样在善待他的癌细胞的时候,他的癌细胞也善待他,后来他的癌症就痊愈了。
31一个人对待疾病的态度,其实也是他对待人、事、物的态度,它是一个态度,它不是两个态度或者是好几个态度,不是的。我们思考,一个人如果他面对疾病是采取症状解的话,他面对人事物的处理态度也可能是症状解。一个人头痛,第一个想到的是吃止痛药,癌症,第一个想到是把它切掉,这都是症状解。当他任何的事物都采取症状解的时候,各位朋友,我们可以思考得到,他面对任何人事物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是采取症状解。这个是很微细的,我们可以观察。
32为什么离婚率有这么高?症状解。夫妻出了问题,不去找根源,只是希望赶快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离婚的人就多了,有问题切掉,把它切掉。可是切掉之后,有没有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去思考为什么夫妻会常常吵架、夫妻会不和,只是一味的把它切掉,两个分开了,这样子那个根源的原因永远没有办法移除,我们人生的缺憾永远没有办法移除,结再多次婚都没有办法把真正根源的问题给找出来。从疾病的这个态度,我们观察整个社会现象现在出现的问题,我们不难找到问题的根源。一切的问题都要从自己身上来找毛病,包括我们自己身体健康的损耗,我们自己应该负起最大的责任。
33「治未病,不治已病」。「未病」指的是还没有显露出来的疾病,可能它已经有些征兆了;「已病」就是已经显露出来的疾病,就是它已经有症状了。任何的疾病在很微细的时候都有症状,而一流的大夫他能够从一个人的视、听、言、动上面的这些症状,来判断他将来可能会得到什么疾病。甚至于听音声、看他的生活态度、走路的方式,或者是看他生活起居、饮食习惯,都能判断他几十年后会得到什么病。在过去中医的训练当中,这个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学科,望、闻、问、切,我们现在虽然听起来很神奇,但是确实这个叫见微知着,因此中国的医书它也是一门高深的修养。
34孙思邈讲到「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已成者,用力多而成功少」。如果从整个教育的模式来看,救其已成那叫监狱教育,是末端教育。什么是前端教育?胎教。这个叫「救其萌芽」,从入胎就开始教育。所谓上工是最有智慧的人士。这个「工」可以是医生,可以是教育家,可以是企业家(准妈妈)统统可以。您在哪一个岗位,只要您能够认识到根源的重要,从根源就慎于开始,那么您是上工,您是最有智慧的。如果没有从这个地方来导正的话,往往到了疾病出来之后,你没有办法收拾。从整个效益面来讲,我想所有的人都愿意采取最有效益的方式。但是为什么偏偏这样的方式,却没有办法普遍被认识到?这还是跟我们处理问题的态度有关。
35我们现在看,大家在对自己健康问题的解决上,虽然很有效率,譬如说吃个止痛药,马上症状就解除了,那是效率很高。可是一点效益都没有,没有效益,因为它只是解决症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真正触及到问题根本的才称得上是效益。所以,我们现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各位朋友不要忘了,效益才是我们追求的重点。这是我们从整个医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人生。
36要从疾病治疗的这个思考逻辑,转变成健康保健的逻辑。在2001年,中国卫生部统计发现当年用于医疗资源的部分,占总体GDP的6.4%;因病伤残的费用,占GDP的8.2%。总体花掉了一万四千亿人民币这么多。(2008年财政性教育经费的GDP占比达到历史最高的3.48%)进一步统计发现,在疾病的预防上,只要付一块钱,这是救萌芽,可以省下在末端节省8.5块的医药费,和100元的抢救费用。这整个的统计数字引导我们去思考的是防范于未然
37其实疾病是可以避免的,透过饮食,食疗来做疾病的预防,是我们讲座的重点。美国健康基金会的主席欧尼斯特.怀特博士统计,大约有50%的男性癌症和60%的女性癌症与营养过剩有关。这个统计数字我们不能白看,其实最简单的预防癌症的方法就是不要吃太好。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在2000年的时候,全球死于营养过剩的人数首次超过营养不良。撑死的比饿死的还要多。
38美国国家癌症学院统计,如果美国人能够降低脂肪的摄取,则能够降低50%到90%罹患癌症的机率。如果不幸这个人得到癌症,他如果能够采取低脂肪的饮食习惯,则能够再降低35%到40%癌症的死亡率。什么叫做低脂肪的饮食?并不是把食物当中的脂肪拿掉就叫低脂肪饮食,这不是这么简单的。选择低脂牛奶或者买肉的时候不要肥肉认为这就是低脂肪的饮食是一种误解。营养必须考虑整体的交互作用,而不是只看单一成分的影响。西医的营养学认为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是矿物质各自独立,没有相关,把它分得太机械化了。忽略了营养跟营养之间有一定的连带作用,它有一定的交互作用。
39肉食所相对的脂肪含量都是比较高的,而植物性的膳食相对于脂肪的含量都是比较低的。一般的营养学里面,我们看到动物性的蛋白质跟脂肪摄入的相关性超过90%,所以在营养学上,常常是以脂肪的含量来做为动物性膳食的指标,这是我们不得不认识的。因此提到高脂肪的饮食,所指的其实就是动物性的膳食,提到低脂肪的饮食,它所指的其实是植物性的膳食,也就是素食。并不是说把荤食里面的脂肪拿掉就是了。
40有些科学家在这一百年来,其实累积了很多饮食跟健康之间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康乃尔大学的一个终身教授,他叫做坎贝尔教授,坎贝尔教授他被誉为是本世纪营养学里面的爱因斯坦,他有一个非常着名的调查报告,叫做「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这个饮食研究的计划,是1981年到1987年这段时间来进行的。这七年的过程当中,是他本人直接前往中国大陆来做这样的调查。它的数据一直延续到现在还在做分析,还在做研究。
41坎贝尔教授找了二十四个省,里面挑出六十五个县,这六十五个县每个县又找了一百个人,也就是样品的数量大概是六千五百个人,后来还有追加。他找的大概是位处于农村跟城市相交界的地方。因为农村这个地方百姓的生活改变的幅度不大,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四的受测对象,他的饮食习惯跟生活方式几乎都是不变的。为什么又要离城市很近?因为他采取的血液样本要很快的送到城市里面,他才有能力来做科学性的分析。他研究的数据变量大概有367组数据变量,交叉比对之后得到了8000组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的数据。而且连续追踪了七年,持续到现在,二、三十年的累积的研究报告,最近也已经出版了。他的出版物被纽约时报评价是流行病学的颠峰之作。
42他在做健康调查的时候,为什么选择中国?因为二十世纪的七0年代,我们知道当时中国大陆肿瘤的发病率,譬如说鼻咽癌,居然在某些县分,一个鼻咽癌的病历都没有;可是在某些县分,居然可以高达十万人当中有七十五个人死于鼻咽癌,这个数据的相差很大。我们再看下面,譬如说食道癌,居然在男性这边,有的县分十万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死于食道癌;可是在某些县分居然可以高达四百三十五个人死于鼻咽癌。这个比例悬殊太大了,相差多少?相差了一百倍,也就是说这个比例是非常奇特的一个比例。当时坎贝尔教授他们在找寻研究对象的时候,对这个现象有很大的兴趣,很浓厚的兴趣,这是饮食报告找中国,挑选中国大陆的一个很基本的理由。
43坎贝尔教授的思考:第一点,癌症的发病率主要是不是受到环境跟生活方式的影响,而不是遗传背景。中国以汉族的血统为主,基因的层次都比较雷同。基因的背景相同的情况之下,为什么罹患癌症的比例居然差了一百倍?这个告诉我们,可能罹患癌症的因素当中,基因所占的影响力影响的比例比较小,比较重要的因素可能在生活习惯跟环境的因素里面。遗传工程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整个致病的机转慢慢的了解之后,也发现基因在癌症发病的危险当中,可能只发挥了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作用。
44第二点,为何癌症罹患的差异性居然悬殊到百分之一万这么不可思议的地步?坎贝尔教授在他的着作里面就提到这点,他说在美国某个州跟某个州,同一个癌症的罹患率哪怕是相差百分之二、百分之三,他们都认为这是不得了的差异。但是到中国大陆去看,居然同一种癌症在同一种遗传背景之下,居然可以悬殊到相差百分之一万这样悬殊的比例。他们感觉到这太不可思议了,这个差异太大了,这个差异应该要好好认真的来探讨
45第三、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当时美国癌症的发病率远高于中国,这个是非常重要的重点。为什么中国人罹患癌症的比例在三十年前,这么样的低,而当时的美国为什么这么高?透过这样的比对,坎贝尔教授就能够渴望可以找到东西方完整的食物图谱与疾病图谱的关系。这个研究非常有价值,因为从食物谱来对照疾病谱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疾病跟饮食之间的关联性。从这里就可以得到流行病学的一些启发,再来可以做为疾病预防的方针
46因為在當時中國大陸所呈現的疾病死亡率,跟區域性有非常大的落差.為了構建當時東西方飲食結構、飲食譜跟疾病譜的關係,坎貝爾教授不遠萬里到了中國大陸來做這樣的一個飲食調查報告。投入了七年的長時追蹤,使用了六千五百多個樣品來做為他研究的強大基礎。结论是:中國人膳食當中肉食吃得愈少的地方,当地人體裡面血液的雌激素、膽固醇水平就愈低,濃度就愈低。當這個地區的人血液當中雌激素跟膽固醇的水平比較低的時候,這個地方所呈現的成年人的癌症、冠心病、骨質疏鬆症、肥胖症、糖尿病,這些慢性病的發病率也愈低。
47為什麼刻意提到膽固醇?坎貝爾教授他經過交叉比對之後,發現到膽固醇的含量幾乎跟所有的慢性病都有關係。我們現在可能只了解到心臟病跟膽固醇相關,但是坎貝爾教授告訴我們,不但是心臟病,連癌症、自體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統統可能都跟血液當中的膽固醇含量有關。動物性的膳食幾乎都伴隨著大量膽固醇的存在,譬如說像一百克的蛋裡面含有五百五十毫克的膽固醇,奶油裡面也高達二百五十毫克,乃至於牡蠣、豬油、牛排,還有羊肉、豬肉等等,這些其實都伴隨著一定程度膽固醇的存在。至於蔬菜食物這邊,全部都掛零,不含有所謂壞的膽固醇,沒有。坎貝爾教授清楚指出,血液當中膽固醇的水平是文明病最強的預測因子。
48北京協和醫院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調查,就北京市民的健康來做調查,就發現北京市罹患(大肠)癌症的比率從1999年跟1955年來比,居然上升了5﹒2倍。到底什麼樣的因素造成癌症上升?他們分析的結果是這個樣子,他們認為癌症的罹患率升高,與肉食的成長有明顯的正相關,跟飲食結構的改變是有關的。過去沒有吃那麼好,吃的都是植物性的食物,慢性病沒有那麼多;現在經濟成長了,開始大量攝取這些肉食,結果也造成了慢性病慢慢的上升。
49大腸癌跟飲食的關係。日本,民眾肉食的攝取每天大概在三十克,這是一個平均。日本的女性罹患大腸癌死亡的比例,十萬個人當中大概有七個。英國,肉食量增加到一百九十七克每天,罹患大腸癌的女性死亡人數增加到二十個,十萬個人當中增加到二十個。美國,肉食的攝取量每天高達到二百八十克,它的死亡人數提升到十萬個人當中有三十個。到了紐西蘭,肉食量增加到三百零九克,造成的死亡率卻高達四十個。從這個曲線來看,我們看到了整個曲線隨著肉食量的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比例也隨之增加。
50愛爾蘭的丹尼斯博士是大腸癌研究領域的專家。他說食物通過大腸的時間,其實就與大腸癌的發病率是息息相關的。因為一般來講,我們如果膳食當中是以高纖維食物為主的話,它通過整個消化道的時間,一般大概是二十到三十個小時。也就是說,我們的膳食當中如果以植物性的膳食為主,充滿著高纖維的成分。纖維我們知道,在水果裡面、在蔬菜裡面都含大量的纖維,而肉食裡面沒有纖維。如果以植物性膳食來講的話,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停留在我們體內大概是一天的時間,甚至於不會超過於一天的時間它就排掉了。如果我們的膳食是以肉食為主的話,動物性膳食為主的話,也就是這裡所講的低纖高脂的食物,它通過大腸的時間大概就需要延遲到八十到一百個小時。我們可以看到,兩個一差差了四到五倍的時間,這個時間的差異,造成了我們腸子非常嚴重的負擔。
51一般夏天我想不到一天就臭掉了。我們身體的體溫是三十七度,不到一天就腐敗的肉,我們居然可以忍受它放在我們肚子裡面放四到五天。當然很多的朋友講,你的消化液可以防止這些肉的腐敗。各位朋友,我們冷靜的來思考一下,科學家也已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其實在消化道放了這麼多天,肉品它的代謝物,它所含的這些毒素,其實已經很大的改變我們腸子裡面的微生物相了。透過我們排氣的味道,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肉食者與素食者他體內微生物的相是不一樣的。長期的肉食者,而且大量的食肉,他腸子裡面的微生物相是以惡菌居多,所以他排出來的氣,臭味是非常的嚴重。一般的素食者,因為他體內的益菌含量比較豐富,所以排泄物以及排氣沒有這樣的惡臭。
52這些食物殘渣的毒素。我們不及早把它排掉的話,它一直就在吸收毒素。這些毒素從哪裡來排除?從肝臟來排除。我們知道肝臟排毒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當它沒有辦法承受,沒有辦法負荷的時候,它就往皮膚來做把毒素排除的工作。因此這個時候皮膚就會出現暗沉,皮膚就會出現一些黑斑之類的這樣的狀況。因此,我們今天講美容養顏,事實上最徹底的、最根本的美容養顏方法,各位朋友,其實就是多吃植物性的膳食,遠離動物性的膳食,這個是根本解。我們今天拿化妝品抹在皮膚上面,這是什麼?這是症狀解,它解決症狀而已。但是我們體內一直在產生毒素,我們怎麼可能預期我們的皮膚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養?這是不可能的。因此追求皮膚質地的光滑跟皮膚膚質的光澤,最根本的其實還是從植物性膳食來下手。
53協和醫院曾經就北京市罹患大腸癌比例的狀況去做一個統計,它發現在七0年代,罹患大腸癌的比例,十萬個人當中少於十個;在八0年代的時候,增加到二十個,已經有將近一倍的成長;到九0年代,增加到二十四個;最可怕的是,到了2000年的時候,我們來看,居然增加到六十個這樣的數字。而且,大腸癌成長的曲線圖像不像是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率?像不像是整個社會的離婚率?像不像是犯罪率?都很像。可見得經濟的成長率可能伴隨著我們付出健康的代價,也可能伴隨著我們付出家庭幸福的代價,也可能伴隨著我們付出整個社會治安的代價。有沒有辦法讓經濟成長不伴隨著身體健康的消耗,不伴隨著家庭的破裂,不伴隨著社會治安的惡化,有沒有辦法做到?有沒有一個完美的這樣的辦法?其實答案是肯定的,可以做到。
54唯一的辦法還是「上工救其萌芽」。教育,只有教育才能夠挽救。在整個社會經濟成長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及時的以正確的思想教育來化導整個社會的方向。現在不少人開始反思這些事情,大家看到整個經濟成長居然讓身體垮了,讓家庭破裂了,讓社會的治安惡化了。健康跟社會的問題其實有一致性,它是一個問題,它不是兩個問題。這也是我們從中國的經典當中得到的啟發,從經典的學習當中,我們可以連結整個醫療、社會,還有整個人文的一些問題,統統可以連結起來。這是我們從整個疾病的曲線看到衍生的問題。
55婦女的乳腺癌在這幾年來講都明顯的成長。北美洲婦女罹患乳腺癌比例的狀況,1960年,百分之五,也就是二十個人當中會有一個人得乳腺癌。1980年,百分之九,也就是十一個人當中有一個婦女會得乳腺癌。2000年,12﹒5%,每八個婦女當中就有一個婦女會得乳腺癌。這是八年前的數據,,這個比例在今天其實成長了也不少。流行病學專家發現其實也是跟高脂肪、高蛋白的肉食愈來愈多有明顯的關係。而流行病學專家甚至提出這樣的警告,他說如果我們的脂肪跟蛋白質的飲食,就是動物性蛋白質的飲食沒有降低的話,乳腺癌的比例還會繼續的成長。
56很多人說,那是美國人的事情,那不關我的事情,我們是亞洲人,基因組成不一樣。事實上,在過去也有類似這樣的研究在展開,他們找到了一群從日本移民到美國的婦女來做調查。我們看這張投影片,日本的婦女乳癌的罹患率本來是很少的,但是他發現移民到美國的婦女,她的下一代罹患乳腺癌的機率居然比日本本土的婦女高出了百分之五百,就是跟美國婦女的罹患比率差不多。一樣是日本人,為什麼移民到美國,過了兩代之後,本來在日本,婦女的乳腺癌的機率很低,為什麼移民之後,基因沒有改變,民族的基因沒有改變,為什麼乳腺癌的機率大幅度的提升,幾乎跟美國的婦女差不多
57科學家歸納了乳腺癌的危險因子大概有四個。第一個大概是青春期過早,第二個是更年期的延遲,第三個是血液當中雌激素的水平過高,第四個是血液當中的膽固醇過高。這兩個因素我們先前也跟大家探討過。雌激素的水平,現在的臨床醫學裡面也非常確定,它確實跟一部分的乳癌的罹患是有非常顯著的關係。這四個因子,經過很多食物的研究跟比對之後,發現到這四個因子都會隨著我們吃的動物性食物跟精緻的碳水化合物的增加,而促進這四個因子。也就是說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如果他喜歡吃肉,他喜歡吃蛋糕,就是精緻的碳水化合物,餅乾,現在很流行很精緻的這些西點。像這些西點的攝取量,還有肉品的攝取量,如果愈多的話,上面這四個因子就可能增加。
58骨質疏鬆症顧在病理上,有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骨骼組織流失的時候,我們就稱為骨質疏鬆症。這是一個現象,反應出來的結果是什麼?如果有一個人他的骨骼已經有超過百分之五十流失的話,可能他在咳嗽的過程,他咳嗽的力量就足以讓他的肋骨斷裂。在歐美的國家,我們公認它的飲食結構是最完善的,不管是蛋白質的攝取、鈣質的攝取都是最完善的。然而這些國家婦女髖骨的骨折率卻是全球最高的,全球髖骨這兩個骨頭的骨折率居高不下。吃得那麼好,為什麼骨頭還那麼差?
59科學家發現,鈣質吃得愈多、蛋白質吃得愈多,並沒有保障他骨骼的強度變好。然而有很多比較貧窮的國家,我們認為GDP比較少的國家,他吃不起那麼多的肉,吃不起那麼多的鈣質,甚至於他沒有辦法吃鈣片來補鈣,他的髖骨的骨折率反而降低。報告都指出,約有百分之七十女性更年期以後的骨折,是由於攝入過多的動物性蛋白所導致的。過去我們被提醒、被教育的是鈣質的含量是骨質疏鬆的關鍵,鈣要吃多一點,骨頭就會愈強壯。可是從觀察的角度來看,發現沒有。再進一步去細化發現,不是只有鈣質跟骨質疏鬆有關,動物性蛋白也參與了一些重要的角色。
60研究顯示,當我們攝入動物性蛋白三到四個小時之後,有更多的鈣質從尿液當中流掉了,這是關鍵。也就是說,這些鈣質並不是沒有發生作用,吃進去的鈣確實可以讓骨頭更強壯;可是問題是,當我們鈣質跟動物性蛋白一起吃進去的時候,這個鈣質就很有可能流失掉,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當我們吃一塊肉進去,我們三到四個小時之後再去驗尿,就會發現尿液裡面有很多的鈣質跑掉了。因為蛋白質本身是屬於酸性的,動物性蛋白是屬於酸性的物質,它吃到肚子裡面去,經過消化之後,它所呈現的狀態是酸性的。然而我們身體的體液的酸鹼度是弱鹼性的,而我們剛剛說到身體是一個非常精密的儀器,它很精密,在這一點點的酸鹼度的變化,它都是不允許的。所以很清楚的我們就知道,當身體吃進酸性的東西之後,它一定要把這個酸性趕快怎麼樣?中和成鹼性的。
61它就必須要從骨頭當中抽出鈣質來平衡體液。因為鈣離子抽出來之後,它是呈現鹼性的狀態,它就可以很順利的把這個酸性的體質,因為吃肉造成酸性的體液給中和掉,把它拉回弱鹼性的體質。因此,身體裡面才有大量的鈣離子在這個過程當中流失掉,而這些鈣離子正是身體從骨骼當中抽出來的,這是個關鍵。這樣的一個關係,就把骨質疏鬆症與動物性蛋白和鈣質攝取,我們把它結合起來。所以結論是,只要動物性的蛋白不過量,鈣的需要量其實是可以減少的,就不需要那麼多的鈣質。人對鈣質的需要量,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樣的多。但是由於我們飲食習慣的反常,我們吃太多的肉,吃太多動物性的膳食,吃太少植物性的東西,這些肉本身吃進去之後,讓我們大量的鈣質流失,以至於讓我們有個錯覺,就是我們鈣缺少了。
62您每天浪費多少鈣?這裡這個投影片裡面提到,一杯咖啡,您可能造成二到三毫克的鈣質的流失。所以,很多的女性朋友被提醒不要喝咖啡,因為喝咖啡會讓您將來可能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率提高。這個說法對不對?對,因為確實一杯咖啡造成二到三毫克的鈣質流失。但是沒有想到,一個漢堡居然讓鈣質流失的倍數增加到二十八毫克,這是一杯咖啡的十倍,這個可能就很少人知道。再進一步我們來看,一客牛排可能造成二百到二百六十毫克的鈣質流失
63現在有非常多的訊息充斥在網路裡面,然而我們真的得到我們需要的訊息了嗎?這麼大量的資訊流通的過程當中,我們真的得到我們所要的嗎?還是我們所看到的,是某些團體需要我們知道的,我們要明辨。在知識、學問的領域當中,要把利益給排除掉,知識、學問如果加上了利益,它就會有偏頗。我們今天探討這些問題,出發點是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希望這個社會能夠把疾病做降低,從事教育工作最希望看到的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64探討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就是喝牛奶到底能不能預防骨質疏鬆症它是不是對我們補鈣有非常明顯的幫助?當然它的鈣質這麼豐富,吃進去之後我們的鈣質就可以得到非常顯著的補充,這是很直接的思考。但是問題是這個不是科學,這是直覺,這是科學的簡化主義。科學家開始設計實驗來證實這個議題。结果:髖骨的骨折率其實跟牛奶的攝取量,它是有一個非常驚人的關係。在這個圖表裡面,橫軸的部分是牛奶的攝取量,愈往各位右手邊的,是喝牛奶愈多的國家;縱軸的部分,愈高的部分是髖骨骨折率愈顯著的國家。我們可以看到牛奶喝得愈多,髖骨的骨折率其實也跟著升高。並不是意味著告訴大家不要喝牛奶,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告訴大家,這項食品對於骨質疏鬆症並沒有幫助,反而可能有一點負面的影響。
65《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個報導闡述一型糖尿病可能跟牛奶的攝入有關。科學家檢測4~12歲一型糖尿病病童的血液當中,發現了這些病童的身體當中有很多的牛奶蛋白質,BSA抗體水平。在檢測這些BSA抗體的時候,科學家發現到幾個比較關鍵的觀察。我們來看,在142名受測試的患者當中,就是有一型糖尿病的病童,他們血液當中BSA抗體水平都高於3.55。BSA是屬於牛奶獨有的蛋白質抗體,在一型糖尿病的病童體內去檢測,它的水平都很高,而且都高於3.55。但是在79名正常的兒童血液樣品當中,發現BSA抗體水平都低於3.55。這個觀察就透露出以下訊息:第一點,抗體水平愈高,就是在我們的身體裡面,抗體的水平愈高表示他吃進去的牛奶是比較多的。第二點,當BSA抗體的水平愈高的話,可能會因此而導致一型糖尿病的發生,這也是有關聯性的。
66智利一個医学團隊的研究,他們找了沒有遺傳背景而且餵食母奶達三個月以上的嬰幼兒他的考察研究;和有遺傳背景,遺傳易感性的兒童,而且很早斷奶的這個族群的嬰幼兒來做比較。結果發現,有遺傳易感的兒童再加上他本身很早斷奶,這一個族群的嬰幼兒他罹患一型糖尿病的比例,卻是沒有遺傳背景而且餵奶哺乳超過三個月以上的嬰幼兒的13.1倍。也就是說,有遺傳背景再加上很早就斷奶,可能哺乳一個月、兩個月就斷奶的這樣的嬰幼兒,他罹患一型糖尿病的機率比一般的兒童,有充分餵食母乳的兒童還要高13.1倍。美國也有團隊做出同樣的研究。他們研究的成果發現倍數有一點降低,就是11.3倍。但是我們把兩個研究作一個比對,發現到遺傳背景和很早斷奶這兩個因素重疊起來,加成起來之後,嬰幼兒罹患一型糖尿病的比例居然升高了十幾倍左右。
67牛奶的飲用和基因的易感性與一型糖尿病的關聯性,它的危險度的評估,居然高出吸煙跟肺癌的關係。這一點,很多的科學家看到這樣的一個統計報告之後,大家也覺得非常的訝異,因為吸煙跟肺癌的關係,其實在過去幾十年來,我們已經非常的清楚。
68談到肥胖的問題,我們就必須要來關切飲食的狀況。台北市的聯合醫院在2007年所作的一個調查。他們篩檢台北市的小學跟中學的學生,就是國小一年級跟國中一年級的學生,所作的一個報告。發現,第一個,台北市640位國小一年級的學童,他的肥胖率居然高達1/4,也就是4個當中有1個是過重的。針對台北市2431個國中一年級的學生來看,有1/3的肥胖的機率,就是3個當中有1個是肥胖的。這兩個數字我們可以做一個比對,發現小學六年級,經過了六年之後,肥胖率增加了。我們知道現在兒童在吃的方面非常的富裕,而且父母也盡量滿足兒童的要求,兒童想要吃什麼,想要喝什麼,一般的父母很少去管制他們。現在含糖的飲料,還有含糖的零食,以及這些炸雞、薯條、漢堡非常多的情況之下,兒童肥胖其實是必然的。
69八成以上國一的肥胖生有輕微脂肪肝的症狀,就是上面這一些肥胖的學生我們再把他挑出來,過重的學生都挑出來,然後去偵測他的脂肪肝的症狀。發現在所有肥胖學生當中,又有八成有輕微脂肪肝的這個現象。各位朋友,如果我們的下一代他的健康的狀況是這個樣子,這麼樣的惡化的話,我們社會的未來又如何能夠光明呢?而脂肪肝的現象所代表的是,這一個孩子將來罹患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機會,那是大大的增加。因此,各位家長,還有各位學校的老師,當我們看到學生(這一代的孩子)在身體肥胖的表徵是這麼樣明顯的時候,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這可能會影響到我們這個時代,可能10年後、20年後,整個社會不管在經濟上、在醫療上付出的這些成本,我們不能夠沒有這樣的遠見。
70身材的變胖,絕對不是一天或者是一個禮拜所造成的,它是長時間累積所造成的,我們用多少時間把它胖到這樣的程度,我們可能就需要同樣的時間把它瘦回去。這樣子的一個減肥才是比較安全的,這是第一點,不可以求速。第二點,嚴格而且純天然的低脂肪素食,對於減肥的效果來講是最好的。肥胖多半是因為飲食的結構出了問題所造成的,基因的影響是非常微小的。如果能夠從飲食的方向來下手,我們就可以達到比較安全而且健康的減肥。以吃什麼樣的食物為主?這裡就說到非常清楚的,就是純天然的,而且是低脂肪的素食。不要經過太劇烈的烹調,用一個溫和的方式來烹調,不要用太高溫的、很多油炸的方式來做烹調,對於身體它保留更完整的營養成分,又沒有這些過多的脂肪來讓我們產生肥胖。
71很多的朋友採取了這樣子的一個飲食結構之後,一般大概一個月的時間,不用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看到有些顯著的效果。而且身體並不會感覺到特別的不舒服,反而在素食的過程當中身體會變得愈來愈有精神。但是在改變飲食的前一個禮拜,這一個禮拜是一個調整期,熟悉肉食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比較容易餓,比較容易感覺到需要進食,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因為肥胖本身它其實並不一定說是脂肪的累積很多,它還有很多不好的毒素在裡面。身體長期吃一些營養成分非常低的東西,但是可能脂肪的含量很高,其他的毒素含量很高,我們吃進去之後,身體沒有辦法完善的得到這些營養成分,所以體內的機能對於這些營養的需求非常的渴望。
72因此當我們在吃進天然蔬果的時候,它有非常多的營養成分可以直接為這個身體所利用,所以一吃下去,它馬上就被吸收了。身體因為渴望這些營養成分已經非常久了,如「久旱逢甘霖」這樣的狀況,所以它的吸收就特別的快,毒素的排除也很快。這個時候身體會出現某一方面不平衡的狀況,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它在排解毒素的過程,它在吸收它需要養分的過程,身體會稍微的感到不適,甚至於有頭暈,或者是很渴望進食,肚子會餓,這樣的狀況,這是非常正常的狀況,也請各位在嘗試當中的朋友不要因此而有擔心。
73最後一點,它提到遠離牛奶、雞蛋等這些產品和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很多的素食者,他還是有飲用牛奶,還有吃雞蛋,而且吃大量的精緻的碳水化合物。這也是為什麼素食者當中也有很多罹患慢性病的一個根源。我們千萬不要認為蛋糕也是素的,餅乾也是素的,沒想到這些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其實它對身體的危害並不亞於肉食。它在身體裡面,我們並不能夠吸收到非常需要的這些養分。因為很多的養分在加工的過程當中已經流失掉了,我們吃進去的可能只是食物的殘渣而已。它填飽肚子,但是它並沒有辦法給我們身體細胞真正需要的這些營養,在這個世界上愈來愈多所謂嚴格素食者,他們是不吃雞蛋,不吃牛奶的,但是他們的身體狀況並不會比較不健康,反而很多的研究,找到這些嚴格素食者他們來做健康調查的時候,他們的健康狀態往往都是所有族群當中最好的。
74糖尿病。罹患糖尿病的人死於心臟病或者是腦中風的危險比一般人還要高2~4倍,這是糖尿病患者第一個健康的威脅。第二個,70%以上糖尿病的病患患有高血壓。第三個,糖尿病病人是成人失明的主要的一個族群。第四個,糖尿病是晚期腎臟病的主要致病因。第五個,60%~70%的糖尿病患者也同樣的患有中度或者重度的神經系統損傷的疾病。接下來有高於60%的患者必須會遭遇到下肢截肢的不幸。再來,它會導致牙周病,加重牙齒的脫落。因此,糖尿病它所表現出來的是全身心的傷害。現在全球有2.46億的人罹患糖尿病,這個比例是非常高的,而平均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因為這個疾病而死亡。
75在看糖尿病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糖代謝的一個過程。我們吃進去的碳水化合物在我們的體內最終會被分解成葡萄糖,而葡萄糖會進入血液當中,經由胰島素來控制它的運輸跟分布。用胰島素來控制這些葡萄糖在血液當中的濃度,最後胰島素會引導葡萄糖被體內需要的部分來使用它,或者是來儲存它。所以胰島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激素,它參與的是糖類代謝的一個過程。葡萄糖的使用、葡萄糖的儲存都跟這個激素密切的相關。如果在葡萄糖代謝的這個路徑上出了缺陷,就會產生糖尿病。
76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是胰島素的分泌受到影響、受到傷害的話,我們稱為一型糖尿病。就是我們前面講到,胰島細胞本身受到自體免疫系統的攻擊,它沒有辦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這個時候葡萄糖在血液當中就沒有辦法得到順利的調節。這是屬於沒有胰島素的這類的狀況,我們稱為第一型糖尿病。這一類的糖尿病多半是好發於10幾歲以下的兒童,所以它的發病可能都是在幼年、童年的階段。也是我們前面講到它屬於一種自體免疫性的疾病,它的發病通常都是比較年輕的階段。它佔的比例其實比較少,大概是5%~10%。這幾年有增加的趨勢,那就是我們生活形態的改變,哺乳的時間縮短有很重要的一個關係。
77第二型糖尿病它的區別,就在於它的胰島本身沒有壞掉,它是好的,但是它產生的胰島素卻並不能夠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它可以產生胰島素。第一型是不能產生胰島素,第二型是它可以產生胰島素,但是很不幸的,不能產生正常的功能,可能它的傳導過程當中,出現了某一種障礙,不能夠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這叫二型的糖尿病。這一類的疾病好發於年紀比較大的,大概是四、五十歲這樣的一個中年以後的年紀。它佔的比例在所有的糖尿病當中是比較多的,大概是90%~95%這樣的一個比例。這兩型糖尿病我們認識到之後,我們就了解到現在威脅我們人類健康,大部分我們討論的糖尿病是屬於第二型的糖尿病。當然它跟肥胖,還有跟飲食有絕對不可分的關係。
78現在中國大陸大約有二千多萬的糖尿病患者,另外還有二千多萬是糖耐量遞減的患者。也就是說有二千萬是糖尿病病人,另外的二千萬是準糖尿病病人,也就是有四千萬的人正遭受這一個疾病的折磨。其中青少年罹患糖尿病的佔所有糖尿病患者的5%,而且每年還要以10%的幅度來上升。而在所有二型糖尿病的病患當中再去做詳細的檢查,發現大概有80%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他的體重是過重的。各位朋友,這個狀況我們不難了解,它與飲食結構的改變是絕對脫離不了關係的。在中國大陸這幾年經濟的成長,跟動物性食物增加的幅度來看,這些疾病都是在這十年當中快速的竄升起來的。就像我們前面跟大家分享到大腸癌的比例一樣,都是在這幾年的時間當中,以很快的速度來竄起。所以動物性的脂肪跟動物性的蛋白,對於我們現在人健康的威脅絕對不容小覷
79不是只有在中國大陸,在日本二十五年之內,日本兒童,這是兒童二型糖尿病,並不是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它現在也不是只有中年人的專利,二型糖尿病增加兩倍,這是二十五年內日本兒童的狀況。這也跟日本社會飲食結構的改變有關,當然與動物性脂肪跟蛋白質的攝取增加是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這個表格看到從一九五五年到二00二年,日本糖尿病的病患激增740萬人,增加這麼多。幾倍?大概增加31.5倍。我們就了解到這是全球性的問題。各位朋友,不管是開發中國家或者是已開發國家,這絕對是我們未來十年內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從整個宏觀的角度來看,這些疾病已經構成整個社會,不是只有健康的問題,還包括文化、包括生活的模式、包括經濟上的問題,這是一個整體的考慮。
80美國的研究,在科羅拉多州有1300名受試者,發現增加脂肪的攝取,二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也會升高。在1945年到1950年因為戰爭而被迫素食,英格蘭威爾斯的糖尿病患有明顯下降的趨勢;但是戰爭之後又回升到戰爭以前的狀況,而且有愈來愈惡化的情形
81我們從美國、荷蘭、英國、蘇格蘭、義大利跟日本,這幾個國家他們在飲食上面,脂肪跟碳水化合物比例的一個關係,來看到糖尿病的死亡率。這個是整個健康調查報告跨國的一個調查的狀況。結論是,愈少的動物性蛋白跟動物性脂肪,愈多的植物性膳食這個結構,是有助於我們來預防糖尿病的,再次證實了飲食跟疾病是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就糖尿病的治療來講,這張投影片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
82有個研究機構它挑選了3234個準糖尿病的病人。他分成三個組別,一個組別是對照組,兩組是實驗組。在對照組這裡,這一組的人,他接受一般膳食,即高脂肪、高動物性蛋白、低纖維的這個膳食,並且讓他服用安慰劑。什麼叫安慰劑?就是我們所指的可能是澱粉,就是沒有治療效果的這一個藥物在實驗組分成兩組,第二組接受一般的膳食,但不是吃安慰劑,這次真的是服用糖尿病治療的藥物。第三組,他干預了他的膳食,就是讓他接受低脂肪的膳食;而且做一些運動,但不提供任何的藥物。這個實驗组並沒有吃全素,他也吃一點點的肉食,但是接受一些鍛鍊。
83這3000多個人追蹤了三年。三年之後,罹患糖尿病的比例,我們以實驗組跟對照組來做比較。因為對照組並沒有做任何的處理,他一樣是以他平常的生活來過,就是沒有做任何干預性的介入,沒有。第一組的實驗組,他吃藥但是沒有改變他的生活習慣,發現他比對照組三年之後罹患糖尿病的比例減少了31%。這告訴我們什麼?這告訴我們這個藥物確實是有效,可是效果並不大,只減少了三成罹患糖尿病的比例,這個效果不大。第二組,這是讓實驗者比較驚訝的是,第二個實驗組,他吃比較多的植物性膳食,而且接受鍛鍊,他比起對照組居然減少了58%將近六成的罹患糖尿病的一個比例。這讓實驗的研究人員十分的吃驚,干預了一些飲食,對這個病人做飲食的干預,做生活習慣的干預,居然可以讓整個糖尿病的罹患率大幅度的降低將近六成,比藥物的效果還要多出一倍。
84在坊間流行一句預防糖尿病的一個方法,那就叫:管住嘴,邁開腿。詹姆斯•安德森博士的一個實驗。他挑選50個體重不超重的糖尿病患者,這50個都是糖尿病病人。為了要讓實驗的變因(變數)降低,他特別挑選50個都不超重,不過重。但是這個比較難挑。其中25個是一型糖尿病的病人,另外的25個是二型糖尿病的病人。這兩組,他讓他來進行美式膳食1週。讓他們這50個人,先以美式的高脂肪、高動物性蛋白、低纖維的食物,讓他們先吃一個禮拜。為什麼要這樣子做?先讓這50個人的身體狀況差不多,接受食物的污染,污染的狀況讓他先污染得差不多。一個禮拜之後,停止供應這些美式的膳食,開始供應低脂肪、高纖維的膳食,就是以蔬菜、水果為主的這個膳食。先讓他們身體污染的程度一樣,然後再進行低脂肪的膳食。我們來看結果怎麼樣?
85這25個一型糖尿病的病人吃了三個禮拜低脂肪、高纖維的素食之後,胰島素的劑量平均降低40%,而膽固醇的水平也降低了30%。這是個不得了的數字。我們看到一型糖尿病的病人,因為這是終身胰島素依賴的,居然他可以透過素食,就是植物性的膳食,來降低他對胰島素使用的需求量。這是非常令我們驚訝的。第二個實驗更為訝異,這25個二型糖尿病的病人,我們剛剛說過,這個病人是可以分泌胰島素的,只不過他的胰島素不起作用。這25個人在吃了高纖、低脂的素食之後三個禮拜,才吃三個禮拜,其中已經有24個人不需要再用胰島素來治療。24個,這個比例很高。剩下的那1個人,因為那一個人他是一個21年糖尿病的患者,所以他的狀況比較特殊。我們看下面,21年每一天他都使用了35個單位的胰島素,這個病人他也在吃了八個禮拜的素食之後,完全的停用胰島素。
86詹姆斯醫生的這個實驗給我們非常大的信心。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能夠徹底的在飲食上面調節結構,把飲食的結構完全的調節成天然的素食、粗糧,不要有太劇烈的烹調,而且一定要遠離精緻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吃那些精緻的蛋糕西點,不可以的,遠離這些東西,以低脂肪、高纖維的素食為主的話,糖尿病一定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希望各位朋友,了解到這個訊息的朋友,可以轉達給我們周遭有罹患糖尿病的這些親友,讓他們來嘗試一下,你可以看到三個禮拜到八個禮拜就已經見到效果,而這個是有文獻可以調查的。這是安德森醫生在一九八六年所做的實驗,這事實上已經是二、三十年的歷史了。
87心脑血管疾病動脈硬化的病人,他的血液抽出來,他的上清液竟然不是液體的,而是一個半固體的黏稠的狀態,像果凍一樣的狀態。這都給我們健康一個非常大的警訊。我們也知道,如果一個人以高脂肪、高動物性蛋白、低纖維的食物為主,他的血液就很有可能走向動脈硬化這樣的一個狀態。如果我們日積月累,不曉得去控制它,而且可能最終發現我們的血壓比較高,我們又不願意從飲食的方面來著手的話,日積月累這個血管就塞住了。我們來看這個投影片,如果血管塞住的地方發生在心臟的話,我們就叫心臟病;如果血管阻塞的地方是發生在腦部的話,我們就稱它為中風。因此這兩個疾病雖然表現出來的症狀不一樣,可是它的根本原因都在於血管阻塞出了問題。血管阻塞之後,氧氣就沒有辦法供應到另一個組織器官裡面去,就造成那個組織,或者是那個器官的缺氧,而造成它停止工作,或者是受到損傷。
88這兩個疾病目前在我們的周遭也是經常被看到的。所以要預防這兩種疾病,我們在想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從我們日常的飲食來做調解,而不是等到我們高血壓了,才來調理我們的飲食,以這個素食為主的飲食,不是的。而是如果我們在身體健康的時候,就能夠把我們的飲食結構改成是以植物性的膳食為主,當然能夠完全的吃素,這個危險的因子就會降到最低。但是如果您真的沒有辦法一下子把這個飲食完全調整過來,我們也要奉勸各位朋友,您一定要盡可能的、盡所有一切可能的,降低肉食的比例,這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有絕對的保障。我們在講座的一開始問大家,你有把握這一生不得癌症嗎?你有把握這一生不得心臟病嗎?我們有沒有把握?如果我們在飲食方面做這樣的一個調整,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把握。
89美國莫爾森醫生找了100個心臟病人。分成兩組,第一組不限定飲食,在三年的時候,存活的人數下降到30幾個;再到了第八年的時候,剩下10幾個;到了十二年的時候,這50個沒有一個是活在世界上的。另外50個,限制飲食當中脂肪與膽固醇的比例,三年的時候,存活的人還有40幾個,比起沒有干預的多了10幾個;到了八年的時候,存活的人大概還有將近30個;到了第十二年的時候,還有19個。莫爾森醫生的這個實驗表明,能夠限制我們飲食當中脂肪跟膽固醇的比例的時候,就能夠降低心臟病所帶來的死亡率。莫爾森醫生的這個實驗並沒有讓病人完全的吃素,而只是調整飲食當中脂肪跟膽固醇的比例而已,這一點是我們需要了解的。如果他們能夠完全素食的話,我們相信存活的比例還是可以有機會來提高的。
90另一个個實驗是收集了20個國家當中,55歲到59歲這個區域的男性心臟病患者死亡率跟他的飲食,做了一個調查報告。告訴我們,一個人吃進去的動物性蛋白愈多,心臟病也是愈多。因為脂肪跟膽固醇的含量,只是動物性膳食攝入的一個指標而已
91艾索斯丁醫生,曾經找了23個罹患非常嚴重心臟病的病患,來做飲食跟疾病的追蹤。這23個裡面其中有18個人,就追蹤他的病歷,這18個人當中,在实验之前的八年之內,總共有49次的因為冠狀動脈而住院治療,譬如說開刀,,或者是來就診、急救。由此判斷這23個人是非常嚴重的心臟病患者。讓這些人避免任何油脂、肉類、魚類、禽類、可以喝脫脂的牛奶,低脂肪的牛奶跟酸奶。這是開始實驗的時候,規定的他們的飲食。這個實驗是不太容易,因為病人本身必須要有高度的配合。我們接下來看,到了第二年的時候,有5個病患就退出了。這也是我們上面為什麼說找了23個病人,最後剩下18個,就是有5個人在第二年他就撐不下去了,他不願意吃受到干預的素食,他還是要吃雞鴨魚肉,所以他就退出了。
92到第五年的時候,艾索斯丁醫生徹底的把病人的飲食再做一次徹底的干預,就是連脫脂牛奶跟酸奶也都把它停掉。十一年之後,這18個人平均的血膽固醇是132,比起他們在前面那八年觀察的,平均的膽固醇246,比起來降低了超過100這樣的一個幅度。這18個人當中只有一個,當然這一個是比較不聽話的病人,除了一個曾經中斷兩年膳食的,有一次冠狀動脈事件之外,其餘的17個人,按照醫生的飲食干預的這17個人,在這十一年當中一次心臟病都沒有發作過,安然的度過這十一年。在飲食的干預之下,沒有任何疾病的痛苦。
9318個病患追蹤了十一年,其中有11個人同意醫生幫他做血管的照影術,對他的心血管做X射線的攝影。這11個病人血管的阻塞,較頭五年平均降低7%。就是在膳食實驗,因為經過了十一年,在前面五年因為就做血管的X-RAY的攝影。他發現到了這11個人當中,頭五年,第一年到第五年,血管的阻塞平均降低7%。而降低7%換算成實際血流量,意味著血管的通過量增大了30%。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們看到有心臟病、中風,原因就是血管阻塞了!居然透過了飲食的干預,可以讓血管的阻塞減少7%,就在五年的過程,然後讓整個血流通過量增加30%。
94腎結石英國利茲醫學研究會的羅伯森教授。他曾經就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三年他的病人結石跟飲食狀況去做一個調查。他發現多數的腎結石是屬於草酸鈣的結石,尤其在發達國家,這個肉類跟魚類,還有禽類,動物性蛋白吃得愈多,吃得愈多的人,我們看縱軸,縱軸是結石排出來的比例也愈高。你看這一個疾病的模式,我們有沒有很熟悉?這個飲食與疾病的模式跟我們前面所提到的,這些動物性的膳食與慢性病的模式幾乎是如出一轍,一模一樣的,如出一轍,吃的肉類愈多,結石就愈高。所以我們坊間所流傳的吃豆腐會結石,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真正的科學根據就是羅伯森教授他所分析的這一個圖譜。而且他追蹤的是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三年,這十五年的一個歷史的病歷是非常有公信力的。因為他的年限拉得很長,統計的範圍也很廣,這是比較有公信力的。
95為什麼吃肉會造成結石?吃了動物性蛋白之後,人的尿液裡面它的鈣跟草酸的濃度就會升高。這兩個圖表是讓受測者,先吃34克的魚肉跟55克的其他的動物性蛋白,把這兩個東西吃進去。吃進去之後,我們看到橫軸是天數,他每天要吃這麼多的動物性蛋白,然後縱軸是草酸跟鈣的濃度,這兩個圖我們發現隨著時間的增加,你吃進去的這些動物蛋白就造成鈣的濃度跟草酸的濃度,在尿裡面的這個濃度一直的升高。我們了解到吃了動物性蛋白之後,尿的這兩個元素分子增加了。因為尿在透過這個腎臟的過濾,結果在腎臟裡面草酸跟鈣的濃度就升高了。這兩個就去形成化學作用,就造成了草酸鈣。當然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鈣質,因為吃動物性蛋白,我們再去驗尿的時候,尿裡面有鈣質的增加。不是只有鈣離子的流失,而草酸也會增加,在腎臟就會形成草酸鈣的結石。
96膽結石多數的膽結石形成的原因,是食物當中膽固醇含量太高所導致的,食物當中的膽固醇愈多,膽汁當中的膽固醇也就愈多。如果膽汁裡面有過多的膽固醇,膽汁就會變得過於濃稠,這個濃稠的膽汁就容易形成結石,這是膽結石的一個原因。所以我們就了解到結石病很大的一部分,都跟肉類的攝取過多是有關係的。
97尤其是動物的內臟,譬如說像豬腰、雞肝、豬肝,或者是豬腦,這些組織膽固醇都非常的高。動物的卵裡面膽固醇含量也特別多,像魚卵,很多人喜歡吃烏魚子,這個魚卵的膽固醇含量也是非常高的。這個我們最好能夠遠離。像魷魚,很多人現在很喜歡吃魷魚絲,這些食物其實對我們的健康都有非常負面的影響。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纖維素它的攝取其實有幫助膽酸排泄出去的作用。我們如果能夠多吃植物性的膳食,這個纖維素在腸子裡面,就會幫助我們吸附膽酸排出去,讓體內膽固醇的含量因此而降低。這個我們在前面也有類似的提醒,降低就可以降低膽固醇的發生率。結石病的根本解,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自然而然腎結石、膽結石的病例就會降低
98兩種錯誤的飲食所導致的不好的體質:第一種是酸性的體質,第二種是低鉀高鈉的體質,這兩種體質都會導致文明病的產生。酸性的體質是各種慢性病的根源。酸性的指標最開端,我們把它設為0,一般的規定是設為0;鹼性的最終,最鹼的部分我們把它定為14;0~14的中間值是7,就是中性。人體的正常體質介於7.35到7.45之間,也就是中性偏鹼的部分,就是弱鹼的體質。人體是一個非常精密的儀器,哪怕體質的酸鹼度有一點點的變化,都是不允許的。例如,當我們身體體液的酸鹼度落在7.0~7.2這個階段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被稱為癌症的體質。中性的這個體質,等於是給癌細胞一個非常好的生存空間,等於說它是在養癌細胞。癌細胞就是被我們養出來的,被我們這個酸性的體液把它養出來的。
99研究人員利用這個培養液來養非典的病毒來做一些研究,結果他們發現非典的病毒在過酸或過鹼的培養液裡面都活不了,只有在酸鹼度7的這個培養液才活得了。從這裡我們又得到一個啟發。各位朋友,疾病的產生我們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如果我們的體液是正常範圍的話,非典的病毒對我們來講不起作用,這個病毒到我們體內它活不了。所以疾病並不是細菌或者是病毒它單獨就能產生作用的。更精確的講,是我們的身體首先已經製造了這樣的一個環境,讓病毒進來之後,它才能發生作用。所以根本的原因在我們自己的體質,病毒跟細菌只是條件而已,只是幫凶而已
100如果一個人的體液下降到6.8以下的話,這個人就會死亡。因此,決定血液中的這個維生物是否致病,環境因素我們要先了解,絕對不是把疾病的責任推出去。酸鹼度每下降0.2,我們的這個機體輸氧量就減少69.4%,什麼意思?就是我們的血液愈酸,我們體液愈酸,我們血液當中的紅血球帶氧氣的能力就會下降。你看下降69.4%,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狀況,造成組織缺氧;而組織缺氧,百病就叢生了。所以主導體內酵素的反應,酸鹼度也是很重要的,如果過酸過鹼,我們體內有很多的消化的酶,這個酵素就沒有辦法反應,機體就會出現非常多的問題。
101如何改善酸性的體質?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多攝取天然的鹼性的食品,它可以創造好的體質。包括未經加工的五穀類,粗糧,已經加工的像剛剛講的白米、白麵,那是酸性的。未經加工的要吃糙米,吃全麥麵。蔬菜、水果、海藻類,這些植物性的食物幾乎都是非常好的鹼性食物。強調:不是吃起來酸的就叫酸性食品。譬如說像檸檬、像醋,這都很酸,嘗起來很酸,甚至於拿石蕊試紙去試,它是酸性的,但是它吃到肚子裡面去的時候,經過了我們消化道的分解,分解之後它所產生的這些代謝物是鹼性的,雞鴨魚肉吃到我們的肚子裡面以後,它代謝之後、它分解之後,它的這些代謝物是酸性的,是這個道理。而白糖,我們吃起來雖然是甜的,但是吃到我們的消化道裡面去,它經過分解之後產生的代謝物卻是酸性的。
102酸性體質特徵。第一個,疲勞。睡眠也都很充足,但是在工作的過程當中,一工作沒多久就會覺得疲勞、倦怠,怎麼樣睡都睡不飽。第二个,記憶力減退或兒童的智力減退。為什麼有人智力顯現得比較好,有人智力就顯現得比較差?其實這也是體質的關係。一個有好的體質的人、正常體質的人,他所表現出來的智力就比較高。當我們的體質偏酸性的時候,因為我們整個人體的機能都在減弱,都在消減,當然影響著我們智力的表現、記憶力的表現。如何來提升學習能力?吃了很多動物性的食品,或者是喝很多的碳酸飲料、甜食,絕對是對智力有非常大的折扣。過敏的體質一般來講都比較偏酸,這當然也可以透過飲食的調節來做改善。
103低鉀高鈉的體質。一個正常的細胞裡面,鉀離子的含量是高過鈉離子的含量,鉀高而鈉低。癌細胞裡面鉀的濃度比較低,鈉的濃度比較高,跟正常細胞是呈現一個相反的方向。科學家已經很清楚的在很多的文獻裡面跟我們講到,細胞內鉀大概是鈉的10倍左右;如果鉀不足的話,細胞容易產生癌化,就是我們看到圖裡面的紅色的那個箭頭。如果鉀不足的話,正常細胞它就往癌症的細胞方向去發展,它就會變成癌細胞,因為它的離子的比例不對了。我們接下來看,如果鉀增加的話,癌細胞會恢復到正常的細胞,也就是圖大家看到的綠色的這個箭頭。癌症是可逆轉的。
104怎麼樣提高我們細胞裡面的鉀,降低我們細胞裡面的鈉?問題還是在我們的飲食。這個投影片上面告訴我們,多攝取自然存在於食物當中的鉀,就能夠很有效的提升我們體內鉀的含量。這裡我們來看一下,一些食物當中它鉀鈉的分布。在圖裡面我們來看一下,不同的食物它鉀鈉的比值,這個鉀在分子,鈉在分母,如果這個比值的數字愈大,表示它的鉀的含量就愈高。像蔬菜、水果,植物類的這些食品,大多數它的鉀鈉的比值都大於200。什麼意思?表示說這些植物性的食品,它所提供的鉀離子的濃度大概是鈉離子的200倍以上,甚至有的高達300倍到400倍
105接下來我們看,所有的肉類,像雞、鴨、魚、豬、牛、羊這些肉類,一般的分析、歸納發現,它們鉀鈉的比值統統沒有超過3~5這樣的一個比值。鉀的含量也比鈉還要高。但在烹調這些肉品的時候,加了鹽巴之後,我們就曉得,鹽巴的學名叫氯化鈉,這個氯化鈉一加進去,鈉的比例就超過鉀的比例,它就變成了不健康的食品。火腿類,這是一個加工的肉品類,它的鉀鈉的比值卻只有0.3,它的鈉遠遠高過於鉀的濃度;下面我們看到龍蝦也只有0.9,最後加工的罐頭食品、方便麵,還有一些蜜餞類的、罐頭類的、餅乾類的,這些鉀、鈉的比例統統在1以下,表示它都不是一個健康的食品。
106味精,學名叫做谷氨酸鈉,谷氨酸鈉這個味精在加進去之後,雖然我們的味覺感受上,覺得菜好像比較好吃,但是事實上對我們的身體一點幫助都沒有。有什麼樣一個壞處?加入了味精之後,它會損害我們的腦神經,造成我們頭昏、頭痛、視覺模糊、疲勞倦怠、行動不協調、學習力降低、氣喘,還有情緒低落等等的這些後遺症。這些後遺症在醫學裡面叫做「中國餐館症」。
107不放味精,少鹽、少油,甚至於沒有糖,我們可以吃出食物的原味,食物的原味是非常的甘美。在這幾年來,我們的飲食統統都是這樣的一個模式,所以當我們偶爾到外頭,去吃外面的餐館飲食的時候,我們舌頭的靈敏度就提高了。凡是有加過味精的食物,我們一吃就可以吃得出來,是不一樣的,而且味道,感覺上加了味精的食品,味道並不好,比原味還要遜色很多。所以一般就可以了解到,大多數人的舌頭,現在都已經被這些調味料給麻痺了,它並不是一個非常健康的狀況,我們喪失了對食物原味的享受。
108白糖,非常不健康的。會傷害我們的牙齒,掠奪體內的維生素B,破壞鈣的新陳代謝,對神經系統有非常壞的影響。白糖燃燒體內的養分,會讓免疫力降低。吃了糖之後,孩子就會變得比較調皮、暴躁,而且容易感冒,因為它是酸性的;它把維生素B掠奪去之後,人體的神經系統就不穩定了,所以孩子就比較躁動。現在過動兒很多,為什麼?糖吃太多、零食吃太多。現在有很多的成年人也是糖不離口,這些糖、吃巧克力、吃甜食,無形當中就造成了我們精神容易緊張、容易憂慮。因為神經系統不穩定,容易躁動,有些躁鬱的症狀出來。自殺率或者是躁鬱症年年在升高,其實跟飲食也有莫大的關係。
109美國人深入研究發現,只要把食品當中的糖分、人工香精、人工色素跟防腐劑這四種東西拿掉,會得到很多超乎人預料之外的結果。第一個實驗,他們把這四種東西拿掉之後,發現有79%的兒童,就是將近八成的兒童,過動得到改善。另外有一個團隊他們到感化院裡面去做實驗,就是12所感化院找了8076個孩子,干預他們的飲食,把他們飲食當中這四種東西拿掉,結果發現這八千多個孩子的特異行為減少了47%。另外有一個實驗是在維吉尼亞州的一個拘留所,針對276位少年犯來做這個實驗,把這四種東西從飲食中拿掉之後,發現他們的偷竊行為減少了77%。洛杉磯的一處監護所1382個人,當他們把這四種東西從食物當中拿掉之後,問題的行為與自殺的傾向,居然減少了44%,
110在紐約有803所公立的學校,當他們改變了營養午餐之後所做的觀察。我們看到在營養午餐裡面,這803所學校把這四種東西拿掉,他只干預一餐,就是在營養午餐這一餐,回去之後晚餐他沒有辦法干預。即使只有改變一餐,我們看到在圖表裡面綠色的部分,這是飲食還沒有接受干預之前的一個狀況,成績是起起伏伏的。到了後面紫色的這個部分,就是開始干預他們午餐的成分,把糖分、人工香精、人工色素、防腐劑拿掉之後,你可以看到,學生的成績突飛猛進,而且每一年都在進步。
111這四種東西幾乎您到超級市場裡面去看,您看到的幾乎所有的商品,這四種東西一樣都不缺。我們看投影片上面,這一杯飲料,裡面有沒有糖分?有糖分。有沒有防腐劑?有防腐劑。有沒有人工香精?有人工香精。有沒有人工色素?有人工色素。四種一樣都不缺。各位家長,我們想想看,這些飲料,這些零食,顏色很漂亮的零食,包裝都包裝得非常好看的這種小食品,請問我們的孩子一天吃到肚子裡面吃了多少?在這樣大量的食用這些人工的化學物品進去的時候,請問我們的孩子他的成績、他的人格、他的精神狀態有辦法提升嗎?這是我們家長必須要非常冷靜的來做思考。「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對孩子的愛絕對不是去滿足他的口腹之欲!
112豆漿因為它含有容易消化的,優質的植物性蛋白,植物蛋白含量值高,而且它是非常適合人體消化吸收的。歷史的驗證。幾千年大家喝下來,都沒有什麼樣的副作用,它就被傳下來了。所以豆漿當中因為它低脂肪,沒有膽固醇,百分之八十五不飽和脂肪酸,包括什麼?卵磷脂、腦磷脂、亞麻酸,還有豐富的健腦易智的功能,這都是人類非常需要的不飽和脂肪酸。它可以防止肥胖、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有這麼多的好處。它是個低糖指數的,血糖指數很低的,鐵質含量很高的,低聚糖有利於腸道益生菌的生長。再來它裡面大豆皂、異黃銅類的營養成分很多,所以它可以防癌、抗老化,還有它有高的維他命B群,甚至於比牛奶裡面維他命B群的量還要高。所以多喝豆漿,其實我們也可以得到非常豐富的營養。而最重要的營養成分,是適合人體的消化跟吸收的。
113美國政府在一九五六年的時候,它公布了一份全民飲食的建議,它建議美國人要以高糖、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並且要以肉類、奶類、蛋類為主食。各位朋友,這是半個世紀以前美國政府公布,要美國人來服膺的一個食物結構。我們了解一個政府,它發布這樣的建議,請問負責任嗎?半個世紀之後,我們很清楚的看到,現在美國人的心臟病發病率、癌症的發病率、糖尿病、自體免疫性疾病、肥胖症,其實都跟這樣的一個建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就了解到這樣的一個概念,它是禁不起時代的驗證。
114中國人五千年來以穀類為主食、以蔬菜為主食。肉類,有,但是只有在祭祀、過年、過節的時候,一年當中,非常罕見可以有肉類來食用。當然也沒有牛奶,沒有這些飲品,這些人工的添加物沒有。但是卻有非常健康的一個身體,沒有這些慢性病。在醫書裡面我們去找,這個慢性病的記載確實是很罕見的,這是禁得起歷史驗證的食物結構。美国一九五六年這樣的飲食觀念,被宣揚出來之後,到了一九六一年的時候,美國的醫藥學會的會刊,立刻提出來做一些呼籲,它呼籲素食至少可以預防,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七的心臟病。事隔才五年,就发现问题了。
115美國的坎貝爾教授的「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也已經指出來蔬菜吃得愈多,肉吃得愈少,健康狀態愈好。但這些研究都沒有讓美國人的飲食觀念,做很大的調整。直到一九九一年,國際上的有很多科學研究機構,它研究出來也顯示綠色植物,跟原形五穀類的蛋白質,優於一切的動物性蛋白。但是美國社會也沒有因為有這樣一個建議,而改善他們的飲食模式。很不幸的是全球的在這個趨勢裡面,對美國社會這樣的價值觀的追求,很多人是在很盲目的追求。因此受到這樣的一個錯誤價值觀的影響,造成了現在食物結構的錯誤,引起全球健康狀態往下滑的這樣一個狀況,也十分的普遍。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八號,美國政府終於改變了,它在過去所發布的錯誤飲食建議,公布了新的理想飲食的比例。建議美國人蔬菜、五穀、豆類、堅果類,應該佔食物的十分之九,而肉類、奶類、蛋類只能佔十分之一。
116但是美國人沒有接受這樣的一個素食的建議,導致於現在心臟病、癌症的患者非常的多。「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確實太有道理了。一個錯誤的觀念要形成,那是非常的快速;可是要把這個錯的觀念糾正過來,請問我們要花多少的力量?正確的觀念不能夠及時的推展,那是因為教育的推廣不夠。我們希望有機會能夠看到這個節目的朋友,對我們的家人,對我們的親朋好友,我們要把這樣正確的觀念傳播給他們。健康跟幸福美滿,是每個人都想要得到的,沒有人希望自己不健康,只不過是因為方法錯了。
117延展阅读:猪肉的惊天内幕我与一个刚从四川出来做护工的农村妇女一起工作,她刚向国家收购站卖了她用5个多月时间养成的十六头猪,就来京做护工了。她告诉了我一个很多很多人都知道,又有很多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公开的秘密:病从口入,现在人们吃的很多东西,不可能不让人们快速走入“悲惨世界”。她说,十几斤重的小猪养到200至300斤的成猪,只需5到6个月,“现代化”高速养猪法已完完全全普及到成千上万个各种各样养猪专业户。
118不管大猪,小猪每天都要吃2斤至3斤饲料,分2顿喂。饲料是用100斤粮食拌几十斤添加剂。一切奇迹都在添加剂中。小猪从10多斤到50多斤,吃了拌有添加剂的饲料,每天长1斤多肉,这时侯的猪还有精神在猪圈中跑几圈。但是,随着这种拌有添加剂的饲料摄入时日的增加,小猪长到50斤以上时,每天也吃2至3斤饲料,开始大量喝水,每天要长2至3斤肉,这时的猪开始出现24小时几乎都在睡觉的现象。除了吃食时,被人打醒。
119为了让猪毛发发亮,漂亮,卖出好价格,猪长到100斤的时候,每天每100斤饲养除拌入添加剂外,还要加入几斤化肥尿素颗粒。化肥是给土地施肥的也拿来喂养动物。这种靠喂拌了添加剂的饲料快速催肥的猪,必须在200斤至300斤左右卖掉,否则猪就站不起来了。这饲料里添加剂的主要成份:含有大量激素,安眠药,等大量药物。这一铁的事实,所有的养猪专业户,都非常非常清楚。为此他们自己大都不吃用靠添加剂催肥而养出来的猪。
120两种喂养方法对比:1、喂添加剂猪(一天吃2至3斤拌添加剂的饲料)2、不喂添加剂的猪(一天吃7至8斤不含添加剂的天然饲料)1、喂添加剂的猪(除吃饲料,喝大量水的一点时间外,几乎24小时都是睡觉)2、不喂添加剂的猪(不停在圈里运动,用水正常)1、喂添加剂的猪(5至6个月就长到200至300斤)2、不喂添加剂的猪(需12个月才长到200斤)
121拌入添加剂的饲料,1.3元l斤。国家收购成猪价格每斤4元,她5个月下来,除了成本,每月收入几百元。如果采用传统方法养猪,不靠添加剂短时间内催肥,百分之百要亏钱。她还告诉我:所有鸡、鸭、鱼、牛、羊喂养全都采用这样类似的“组合饲料”。我们国家仅靠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全球产肉第一大国,靠的就是专门使用添加剂催肥催长的各类“现代化”的养殖专业户,这是铁的事实。
122本人从事饲料销售多年,所有的饲料都是卖给农民养殖户;农民养猪似乎是祖传的特征,以前农民都是用水潲喂猪,几多年前农民与时俱进居然用起了饲料,饲料这东西确实也是好,以前要一年才养肥的猪到现在最少的也就4个多月就可以长到200多斤。在农民心里,什么样的饲料才是好饲料呢?答案是:1、猪吃了长得快的饲料2、猪吃了长得皮红毛亮的饲料3、猪吃了马上就睡的饲料4、猪吃了粪便是黑色的饲料
123农民一般就把这几个标准综合起来确定一种饲料的好坏。这么一来,让饲料厂家和销售商绞尽脑汁的问题出现了:怎么样才能使一种饲料能达到这几种效果呢?当然通过平常的在饲料中添加鱼粉,豆粕的方法是肯定行不通了,只有找“捷径”来达到目的。办法:1、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刺激猪的生长速度,而这种激素肯定要价格低廉,价格低廉也就决定了这种激素非常低劣,这种低劣的激素对人体有很大的害处,特别是对发育的年轻人,能使不到年龄的女孩子提早来月经,使老年人诱发疾病等等。
1242、在饲料中添加砷制剂来使猪皮红毛亮。砷,这不要我说了吧?谁都知道是剧毒品。(农民以为皮红毛亮是有营养的表现,其实是猪轻微的中毒)3、在饲料中添加镇静剂,如本巴比妥等催眠镇静药。有的人吃了猪肉有昏昏欲睡的感觉就是这个原因,长期吃这种猪肉使人的头脑迟钝。(农民以为猪吃了睡觉是好饲料)4、更加好笑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农民认为猪拉黑色的大便也是好饲料的特征,其实正常的猪屎是黄褐色的,因为农民有此爱好,所以饲料厂家就拼命的添加高铜,这样才能使大便变黑。猪肉中含有高铜,人过多的食用对智商和健康有巨大的影响。
125用含有大量药物、化学制剂的添加剂来喂养各种有血有肉的动物,人类的贪婪使各种动物生命变得如此之短,再短。而整天食用这些动物的人类呢?这些化学药物、化学制剂也会被人摄入体内,在人体内沉积,对人体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坏影响,诱发人体产生各种长期的不适症状、痛苦病症以至于最终诱发癌症。另外,告诉大家:猪肝,猪血,猪肺是含毒素最多的,最好不要食用。此外还告诉大家一个秘密,饲料相关的生产厂家和销售人员基本上是不吃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