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堂实录-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堂实录-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ID:82408086

大小:57.2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10-24

上传者:152****3933
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堂实录-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1页
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堂实录-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2页
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堂实录-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3页
资源描述:

《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堂实录-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备课详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第一框《归纳推理及其方法》的相关内容,上课前我们先做点热身活动。请大家看材料一(把内容念出来),你能否根据其推理过程推测出它的结论?看样子难不倒大家,我们再来个进阶版本的,大家摩擦摩擦自己的双手,是否感觉到热?(暖场,展示材料二,并把内容念出来),大家结合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猜一猜它的结论是什么?学生回答:摩擦生热(展示答案:物体运动能够产生热)——评价:很好,物理功底十分扎实!Q1:你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出这两个材料的结论的?学生回答:材料的前提都在描述个别现象,从这些个别现象中去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Q2:很好,刚刚同学提到了“归纳”一词,我们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描述“归纳“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学生回答:首先获取大量的材料,其次对材料进行总结和概括,总计和概括所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就称之为归纳。教师总结:非常好!人们认识事物,总是先通过观察、实验和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有关对象的事实材料,对它们进行整理和加工,得到一些个别性或者特殊性的知识。(展示PPT第(1)点)Q3:联系哲学的相关知识,这些特殊性或者个别性的知识与一般性的结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回答: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教师总结:所以我们将以个别性或者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称为归纳推理。它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展示PPT第(2)点)Q4:归纳推理有两种类型,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展现PPT标题部分),举例:完全归纳推理:在一个平面内,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全部的三角形,所以,平面内的一切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不完全归纳推理:中国的棉花是白的,美国的棉花是白的,……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棉花都是白的。请判断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归纳推理?(容易遗忘)学生回答:材料一为完全归纳推理,材料二为不完全归纳推理Q5:回答的非常好!归纳推理跟演绎推理一样,它也有自己的逻辑推理形式,结合材料一、二,写出归纳推理的逻辑推理公式。(提醒学生:注意材料一、二的不同之处)教师总结:同学们应该都已经写完了,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说说它所写的逻辑推理形式。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他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将我们在演绎推理中学到的逻辑推理形式模仿运用到归纳推理的逻辑推理形式中。Q6: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归纳推理的逻辑推理形式,完成表格项目的填写。追问:为什么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性要高于不完全归纳推理?学生回答:因为完全归纳推理的考察范围包含了概念的所有外延,并且它的每个前提都是正确的,所以它的结论也是准确的,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并未将概念的所有外延都包括在内,结论也存在不确定性。(展现PPT)教师总结:很好,我们根据这位同学的回答进行总结。从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来看,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并未超出前提断定的范围,而不完全归纳推理则恰恰相反。与此同时,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要使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1)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2)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Q7:既然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不如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所以有人建议针对材料二的情况应该采用完全归纳推理的办法,对此,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学生1回答:做不太到,世界上的物体太多了,完全归纳推理要涉及到概念的所有外延,根本列举不完。学生2回答:是啊,而且也没有必要,之前有学过,思维具有间接性,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学生3回答:对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发挥思维的能动性,能动反映客观的认识对象,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教师总结: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还能够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做到了活学活用,非常好!所以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不完全归纳推理有重要意义。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没有对前提中的每个对象都进行考察,就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所以推理的结论的准确性是不可知的。Q8:为了使不完全归纳推理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为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准确性提出有效的建议。学生1回答:研究的样本稍微多些,也许能够提高结论的准确率。学生2回答:这样不行,概念无法穷尽,万一有反例,再多的正面案例不也无法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吗?教师总结:是的,不完全归纳推理中的简单枚举法就存在这样的缺陷。(展示PPT表格:简单枚举法)难道说这个问题没法解决了吗?学生3回答:也许,我们可以让前提和结论的联系更紧密些。追问:如何紧密?学生3继续回答:如果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的话,可能会使得结论更准确些。追问:什么是因果关系?学生3回答:A事件是引起B事件的原因,那么B事件是A事件的结果,说明A事件与B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教师总结: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有一种类型叫做科学归纳推理,它是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展示PPT表格:科学归纳推理)因果关系指的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比如现象甲直接引起现象乙的产生,说明现象甲是现象乙的原因,同样道理,现象乙引起现象丙,说明现象乙是现象丙的原因。教师说明:从哲学角度看,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探求因果联系主要有求同法、求异法和共变法等。Q9:请大家阅读教材,简要阐述对于这些方法概念的理解。(展现表格)教师总结:在对教材的相关概念有了一定印象之后,我们结合具体案例来理解求异法、求同法以及共变法的内涵。Q10:请仔细阅读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一、二、三分别属于哪种归纳推理?学生回答:材料一:求异法材料二:求同法材料三:共变法教师总结:我们以求异法为例,先来看看书本上关于求异法的定义(念出来),在材料一中,发生变化的因素A是什么(学生回答:有光照和无光照),产生的现象a是什么(学生回答:变绿或者绿色渐渐褪去)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回答:光照与植物变绿可能有因果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求异法的特点是“同中求异”,我们可以尝试写出它的公式。

2Q11:老师为大家做了个示范,下面请大家进行小组活动,结合刚才的示例,完成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分析,并完成活动单。本节课我们主要讲了什么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的种类,完全归纳推理的条件,不完全归纳推理的重要性以及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可靠性的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