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通史版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作业提升练二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40分钟 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西南四省八校联考)《尚书》等文献中谈天时几乎总是与王朝的兴衰联系在一起,而孔子谈天时几乎总是与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孔子给天命赋予的主要是个人命运的含义。这说明孔子思想( )A.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B.强调以民为本C.否定了天子的权威 D.主张克己复礼【解析】选A。从材料可知,孔子强调天时与人的结合,体现了他的思想中有人文主义色彩,更加关注人的命运,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本,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天子权威的问题,排除C;D与主旨无关,排除D。2.据《左传
2、》载:“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礼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礼”是( )A.端正民心的工具B.凝聚家族的手段C.维系等级的套路D.齐家治国的方式【解析】选D。材料中“体政”“正民”“礼之可以为国”“礼乐刑政,其极一也”等信息表明,礼乐制度的存在有利于建立和维护国家和统治集团的秩序和利益,在加强对人民统治方面与刑政具有同样的社会影响力与政治功能,彰显了“礼”主要的社会功能是作为齐家治国的方式,故选D;B的表述无法体现题目中的
3、君臣间的关系,故排除;A、C的表述均无法体现题目中的父子间、兄弟间、夫妻间等关系,故排除。3.(2021·安顺模拟)《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B.道家、儒家、法家C.墨家、法家、道家D.儒家、法家、墨家【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对商鞅变法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帝道”指的是上古帝王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王道”指的是遵循先代礼乐制度的儒家思想;“霸道”指的是
4、在诸侯争霸的乱世依靠严刑峻法加强对人民约束的法家思想,故B正确。4.下表为儒家与法家的吏治观,据此可知( )儒家吏治观法家吏治观贤者居位:德治强者为王:刑治从道不从君君主至上“出于公心”的荐贤制形式主义的考试制“内举不避亲”厉行回避制主信忠臣以私制私,设事防事A.两者奉行相似的选官标准B.儒家吏治目的在于维护民权C.两者对人性的理解不同D.法家吏治优于儒家吏治【解析】选C。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儒家与法家对人性(善与恶)的认识不同,从而吏治观的内容不同,但根本目的都在于维护君主统治,故C正确;A错误,儒家主张“出于公心”的举荐制,“内举不避亲”,法家主张形式
5、主义的考试制,厉行回避制,两者奉行不同的选官标准;B错误,儒家吏治目的不在于维护民权;D错误,两者没有优劣之分。【易混易错】韩非的“法治”思想不能等同于今天的“法治”思想现代“法治”的目的是要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否定任何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韩非的“法治”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对专制统治者有利,法律是用来镇压人民的。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5.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思想家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该思想家属于(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解
6、析】选C。材料信息“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说明该思想家主张顺应自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道家思想,故C正确;儒家主张“仁”和“礼”,故A错误;法家主张严厉的刑罚,故B错误;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故D错误。6.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这说明孔子和孟子都强调( )A.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B.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职C.臣子要为君主做出牺牲D.君臣以道是否相同为前提【解析】选D。“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的意思是所谓大臣,必须要能以正道来侍奉君主,如果行不通,就不应该再当大臣,“君有大过则谏
7、,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的意思是作君主的犯了很大的过错,作臣下的就要告诉君主,臣下多次劝说君主要改掉曾犯下的大过错,但是君主不听劝,这样的话,作臣下的就可以让其他更贤明的人当君主,可见A、B、C与题干意思不符,错误;孔子和孟子都强调君与臣要“道”相同,故D正确。【拓展延伸】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荀子指出“天行有常”,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既不具有目的性,也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他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荀子对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作出了可贵的理论贡献,为中国哲学史上源远流长的天人之辩奠定了唯物论的
8、思想基础。7.《墨子·公孟》中举出儒家